導航:首頁 > 全球股市 > 2018年中國股票跌了多少

2018年中國股票跌了多少

發布時間:2025-07-22 05:07:25

❶ 美國貿易戰對中國股票有多少影響

美國貿易戰對中國股票的影響呈現「短期可控、長期分化」特點,具體如下:

短期市場影響
  1. 指數波動性加大:2025年4月美國上調對華關稅,中國同步反制。與2018年相比,A股短期跌幅更溫和,三大指數小幅探底回升,而2018年上證指數全年跌24.59%,原因在於市場對貿易摩擦適應性增強,內需政策提供緩沖。
  2. 板塊分化顯著:出口依賴型行業如紡織服裝、傢具、機械等利潤率受擠壓;國產替代(半導體、AI)、內需消費(食品飲料、醫療)及政策扶持領域(新能源、量子計算)表現穩健。
  3. 避險情緒升溫:黃金價格突破3170美元/盎司,創歷史新高,資金流向國債等避險資產。
中長期結構性趨勢
  1. 國產替代深化:2018年貿易戰加速半導體國產化,2025年政策聚焦「科技點火」,RISC - V晶元、超導量子計算等自主技術企業或迎來估值重構。
  2. 內需主導的經濟轉型:中國對美出口佔比下降,內需成為關鍵支柱,旅遊、銀發經濟等內循環領域受政策傾斜。
  3. 供應鏈全球化調整:企業加速布局東南亞,但仍依賴中式供應鏈,部分企業轉向「洗產地」或本土化生產,成本上升5% - 10%。
風險與機遇
  1. 風險:美國經濟衰退概率上升,若全球需求坍塌,A股或二次探底;特朗普政策反復加劇不確定性,中小企業觀望情緒濃厚。
  2. 機遇:新質生產力如AI、量子通信、機器人等賽道受資本青睞;綠色經濟如光伏、儲能因全球能源轉型需求持續增長。

❷ 2018年股市是牛市還是熊市

2018年股市是熊市。

首先,從整體市場表現來看,2018年股市經歷了顯著的下跌趨勢。上證指數全年下跌24.59%,深證成指全年下跌34.42%,創業板下跌28.65%。這些跌幅都超過了20%,從技術角度上判斷,這意味著市場步入了熊市。全年的股市走勢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其中包括了快速的下跌和弱勢的反彈,典型的熊市特徵。

其次,從板塊和個股表現來看,2018年的市場也是普遍下挫。Wind行業中,僅有公用事業和金融業跌幅相對較小,但也分別達到了16.61%和16.99%。多數行業的跌幅都遠超這兩個行業,顯示出市場的廣泛疲軟。同時,個股方面也鮮有亮點,市值TOP10和牛熊股TOP10等榜單上的股票多數表現不佳。

再者,從市場環境和政策因素來看,2018年也充滿了挑戰。全球市場環境的不穩定、A股短期內過於偏激的上漲速度、以及《民促法》送審稿發布等的影響,都給市場帶來了壓力。盡管監管層針對回購、停復牌、退市等頻頻發布政策以規范市場交易和提振股市信心,但這些措施未能完全扭轉市場的下跌趨勢。

綜上所述,從市場表現、板塊和個股走勢以及市場環境和政策因素等多個方面來看,2018年股市無疑是熊市。這一年裡,投資者經歷了市場的波動和下跌帶來的損失,市場信心也受到了較大的打擊。然而,熊市也是股市周期的一部分,它為未來的市場反彈和上漲提供了機會。

❸ 近幾年股票漲跌歷史.謝謝!!!

近年來股票漲跌歷史如下:
1. 2007年10月,上證指數從6124點高位開始下跌,到2008年9月最低跌至1802點,跌幅超過70%。
2. 2009年7月,上證指數從3478點高位開始下跌,到2009年8月最低跌至2639點,跌幅約20%。
3. 2015年6月,上證指數從5178點高位開始下跌,到2015年8月最低跌至2850點,跌幅約40%。
4. 2018年1月,上證指數從3450點高位開始下跌,到2018年2月最低跌至3062點,跌幅約10%。
5. 2021年2月,上證指數從3670點高位開始下跌,到2021年3月最低跌至3328點,跌幅約9%。
6. 2021年12月,上證指數從3700點高位開始下跌,到2022年1月最低跌至3356點,跌幅約8%。
7. 2022年4月,上證指數從3280點高位開始下跌,到2022年5月最低跌至2168點,跌幅約30%。
8. 2022年10月,上證指數從3050點高位開始下跌,到2022年11月最低跌至2300點,跌幅約20%。
9. 2022年12月,上證指數從2460點高位開始下跌,到2022年12月最低跌至2630點,跌幅約8%。
10. 2023年1月,上證指數從2680點高位開始下跌,到2023年1月最低跌至2100點,跌幅約20%。
以上是近年來上證指數的主要漲跌情況。

❹ 股價大跌市值蒸發34億

12月28日是今年a股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過了這個時間,就意味著2018年市場正式關閉。回顧今年的指數表現,可以用慘淡來形容!

同花順統計顯示,2018年上證綜指下跌24.59%,總市值減少14.59萬億。如果以1.45億投資者計算,全年投資者平均虧損10.06萬。

細說來,今年的a股有幾個特點:

縱向來看,今年指數跌幅僅次於2008年!我之前說過,每隔10年,總有相同的東西,2008年和2018年的股市下跌就是相同的特徵之一。

相同點:股市暴跌,經濟下行壓力大,進出口增速放緩早尺。

區別:2008年貨幣政策轉向適度寬松,2009年貨幣政策聲明保持穩定;廣義貨幣M2在2008年保持在16%的高位,M2在2018年降至8%的歷史低點;2008年底,樓市開始低位反彈,但目前樓市仍在繼續調整。

這一年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事情,也有很多值得反思的教訓。這些都需要我們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去思考。小白閱讀金融是一個金融知識和科普的平台。我們現在討論的話題是今年a股市值蒸發了14萬億。股東損失的錢都去哪了?

1.今年a股市值蒸發14萬億。市場上的貨幣是否因此而減少?

很多朋友都很好奇,就是今年a股市值蒸發了14萬億,是不是意味著市場上的錢少了14萬億?真的嗎?例如:

1.如果股市只有10手股票(假設A持有),每手8元,現在股價下跌,跌到5元;

2.假設市場上的貨幣是1萬元(假設B有5000元)。

在股價下跌之前,B買入了A的全部股票,也就是A得到了10手8元=80元的幣,而B拿走了A原來的10手股票,你發現了嗎?股價下跌前,A的貨幣增加了80元,B的貨幣減少了80元,即交易後市場貨幣總量不變。

但是股價下跌怎麼辦?

如果股價跌到5元,那麼B賣10手股票給C,也就是B得到10手5元=50元幣,C得到10手B的股票,你找到了嗎?股價下跌後,B的貨幣增加50元,C的貨幣減少50元,即股價下跌後市場貨幣總量不變。

可見,無論股市是漲是跌,對市場上的貨幣總量都沒有影響。

第二,股東損失的錢都去哪了?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如果世界上只有A和B,A是上市公司,A發行了1億股,也就是說A的全部資產是1億股,股價是2元股,總資產是2億。乙是股東,乙有2億人民幣的資本。

1.如果這時A的股價下跌,比如跌到每股1元,那麼A的總資產就降到1億。你有沒有發現在股價下跌的過程中,資產的價值在下跌,但是錢並沒有減少?

2.如果B用2億人民幣購買A的股份,即A有凳巧2億人民幣,而B得到1億股。同樣,如果股價下跌,A的存款不會減少,但B的資產會減少。

你有沒有注意到,當股市崩盤的時候,我們的存款實際上並沒有減少,而是我們的資產價值減少了,因為當你買股票的時候,你的存款實際上變成了股票型資產。所以,股價下跌時,投資者損失的不是真金白銀,而是資產。

就像你買的房子。以前是1000萬,現在是500萬。道理是一樣的。

3.股價下跌對上市公司有什麼影響?

理論上,股價下跌對上市公司本身沒有影響,但股東有影響,因為他們是資產持有者,當股價下跌時,他們的資產價值也下跌。

對上市公司而言棗睜鍵,間接影響如下:1。股價下跌,大股東作為資產持有人,因為資產流失,對未來失去信心,無心經營。

2.當股價下跌時,上市公司融資變得困難。比如上市公司可以向銀行貸款,抵押物是股份,但股價下跌時貸款額自然會減少。這是今年股價暴跌後,民營企業融資問題變得如此突出的主要原因。

我們不追求偉大,只使用普通人聽得懂的白話,讓你學會財經,懂得理財,和小白一起讀財經。財經從此好輕松!

相關問答:股災是哪年發生的

第一次股災是在1996年12月16日,那天很多股民稱之為黑色星期一。第二次股災發生在2001年7月30日,在上次股災洗禮後,中國股市也進行了整頓。第三次股災發生在2007年2月27日,是亞洲金融危機到來的前一年,當時股市的機制已經很完善,但出現了很多混亂,股市後面出現了各路莊家,他們在背後操縱股市。第四次股災發生在2015年,在短短的一年裡,中國股市暴跌了三次,所以當時基本上炒股者都跌得很慘。拓展資料:中國證券市場股票不包括被特殊處理A股的漲跌幅以10%為限,當日漲幅達到10%限為上限,買盤持續維持到收盤,稱該股為漲停板,ST類股的漲跌幅設定為5%,達到5%即為漲停板。漲停板,是指當日價格停止上漲,而非停止交易。漲跌停板制度源於國外早期證券市場,是證券市場中為了防止交易價格的暴漲暴跌,抑制過度投機現象,對每隻證券當天價格的漲跌幅度予以適當限制的一種交易制度。有些交易所會為證券、商品、合約設定單日漲跌幅限制,比如限定個股單一交易日最多隻能較上收盤價上漲或下跌10%,當價格升至當日價格上限,就稱為漲停板,跌至價格下限則稱為跌停板。有些交易所會在漲停板或跌停板時停止交易,直至市場價格脫離價格上限或下限;也有交易所會在短暫停止交易後於擴大的價格區間內恢復買賣。我國的漲跌停板制度與國外製度的主要區別在於股價達到漲跌停板後,不是完全停止交易,在漲跌停價位或之內價格的交易仍可繼續進行,直到當日收市為止。我國滬深證券交易所對股票、基金交易實行價格漲幅限制,漲幅比例為10%,其中ST股票和*ST股票價格漲幅比例為5%。股票、基金漲幅價格的計算公式為:漲幅價格=前收盤價×(1+漲幅比例),計算結果按照四捨五入原則取至價格最小變動單位。一般說,開市即封漲停的股票,勢頭較猛,只要當天漲停板不被打開,第二日仍然有上沖動力。兩種情況為不開板的和開板的漲停板,而第一種情況又分為無量空漲型和有量仍封死型;第二種情況為吃貨型、洗盤型和出貨型的開過板的漲停板。在漲跌停板交易制度下,以漲停板最有力,但是,物極必反,在相對高位或在大盤不好盤整震盪時,主力有可能借漲停板出貨。

相關問答:是15年股票慘,還是18年股票慘?你怎麼看?

要比較15年和18年哪年股票跌幅慘,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比較:

1、指數跌幅:15年 +9.41%,18年 -24.08%

15年其實全年來看指數還是上漲的,漲幅也有9.41%。因此相當一部分投資者如果上半年盈利頗豐的話,又沒有融資,全年不會太差。而今年僅前10個月來看,跌幅就高達24%,且大小盤股無一倖免。

因此就虧損面來說今年投資人的虧損比例遠遠高於15年。

2、跌勢延續時間:即全年漲跌月份比較,看是否給投資者喘息機會;

由上圖可見,15年僅5根陰線,卻有7根陽線。只要熬過年中的4根陰線,年尾還是給於投資者喘息的機會的。

而18年,除了1月份上漲,其餘月份均是下跌,即使在1月份,也僅是藍籌上漲,創業板幾乎全年下跌!

因此,從跌勢延續時間上,也是18年完爆15年!

3、股價平均跌幅:更有說服力,這里選用平均股價指標來進行衡量;

該指標包含3000家上市公司的算數平均股價,排除了上證50等權重干擾,最能反映全市場所有股票的真實股價表現!

可以看出,15年雖經年中大跌,但年初漲幅巨大,全年平均股價仍是上漲,且漲幅高達56.93%!現在都還記得當時股價排序,上百元的股票都有一個版面!

而18年,從平均股價跌幅近40%,都可以看出今年的慘烈程度,過去高價股一個版面接一個版面!今年是翻低價股,5元以下的高達1/3!真是所謂早買一天,就多虧10%。

前天一個朋友公司員工持股,25元的股票,15元轉讓(還有其他附加條件)。但要分三年賣出。原本怎麼想都是合算的買賣,結果沒想到僅不到一年,該股就從25元跌至9元!關鍵還不能賣,朋友真是欲哭無淚!

另一個朋友,16年底聽信消息,結果,不想說了看圖:

因此,從平均股價跌幅來說,今年已經甩了15年不知道多少條街了!

在A股,真的不要比慘,就像尋底一樣,你永遠猜不到它的底線在哪裡!

最後,祝各位早日扭虧盈利!

閱讀全文

與2018年中國股票跌了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智能機器的龍頭股票 瀏覽:736
手機股票軟體如何安裝 瀏覽:480
香港股票印花稅漲 瀏覽:8
如何看股票主力佔比 瀏覽:949
股票最具價值投資行業 瀏覽:58
巴菲特中國石油股票數據線 瀏覽:900
聚鳴投資哪些股票 瀏覽:823
股票賣了錢怎麼轉入銀行賬戶上 瀏覽:959
股票什麼情況下沒有漲停限制 瀏覽:132
哪種手機股票軟體能自動翻頁 瀏覽:195
中國內地股票的貝塔系數 瀏覽:980
2020外資購買銀行股票 瀏覽:437
買股票的銀行卡要求 瀏覽:204
上市企業退市後股票怎麼辦 瀏覽:686
9點15分一後股票漲停 瀏覽:730
投資股票類型的游戲 瀏覽:207
航新科技股票300424 瀏覽:814
股票開戶每個人可以開幾個賬戶嗎 瀏覽:275
股票行情大盤走勢還到金多多策略選 瀏覽:1000
發行股票屬於貨幣性資產嗎 瀏覽: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