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股市 > 安邦人壽持有中國建築股票

安邦人壽持有中國建築股票

發布時間:2022-08-26 03:13:23

❶ 安邦的保險產品到底有沒有問題

保險都是具有合法性的,具體看你有沒有理清裡面的條款。

安邦保險是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是中國保險行業大型集團公司之一,總資產規模超過19000億元。安邦保險集團成員公司業務范圍涵蓋財產險、人壽險、健康險、資產管理、保險銷售、保險經紀等多項業務。

安邦保險集團下屬保險公司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總計擁有3000多個服務網點、2000多萬名客戶,是分支機構最全的保險集團之一。

自成立以來,安邦保險集團穩健發展,安邦保險先後收購紐約華爾道夫酒店、比利時Fidea保險公司及Lloyd銀行、韓國東洋人壽、荷蘭VIVAT保險公司、美國信保人壽。

2017年6月13日,安邦保險集團聲明:安邦保險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小暉先生,因個人原因不能履職,已授權集團相關高管代為履行職務,集團經營狀況一切正常。

據與安邦保險達成的100年期合約,將繼續經營位於紐約曼哈頓中城的華爾道夫酒店。希爾頓還表示,交易所得將用於為美國的收購交易提供資金。

❷ 瞄準「國家隊」 安邦增持中國建築意欲何為

2016年12月6日,中國建築(601668,股吧)發布公告稱,公司11月17日收到安邦資產通知,截至11月17日,安邦資產通過「安邦資產-共贏3號集合資產管理產品」持有公司普通股15億股,首次達到公司普通股總股本的5%。

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吳金希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認為,近兩年來,建築行業發展勢頭很好,趨勢向穩,尤其是中國建築在「一帶一路」、供給側改革等國家戰略中有很大的發展後勁,所以受到安邦資產的青睞。對於中國建築來說,社會資本的參與有助於其實力的增強,尤其是在基礎建設中是需要花錢的。此外,保險資金通過資本市場進入實體經濟,對支持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工程建設等戰略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因此,安邦的此番入股,可以說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對此,中國建築方面也向《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中國建築歡迎安邦選擇中國建築並成為重要投資方。

舉牌央企

「野蠻人」的理性

事實上,自今年11月17日亮牌之後,安邦資產對中國建築的增持便一發不可收拾,進而導致中國建築的股價開始飛速上揚。11月29日,還因連續3個交易日內漲幅偏離值累計達20%登上近兩年未曾躋身的「龍虎」榜單,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對此,中國建築在發布的公告中指出,公司生產經營未發生重大變化,近期公司股價漲幅較大,自11月份以來,漲幅超過50%,敬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吳金希認為,中國建築在安邦資產舉牌後股價大幅上漲,說明市場環境在回暖。市場的閑置資金正在關注「明星資本」的動向。而安邦在股市中投資舉牌哪裡,哪裡就上漲,起了一個風向標的作用。

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以168.79億股佔有絕對控制權,持股比例為56.26%。中國證券金融有限公司和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分別以7.05億股、4.26億股位列公司第二、第三大股東之席,持股比例分別為2.35%、1.42%。在安邦不減持、其他流通股票不大舉集中增持的情況下,安邦僅以目前15億持股規模就已經超過第二、第三大股東持股數量之和。

「此前『安邦系』強勢入駐民生銀行(600016,股吧)、萬科地產、金融街(000402,股吧)等上市公司,並『大打出手』,與被舉牌上市公司上演控制權爭奪之戰,一度被稱為資本市場『門口的野蠻人』。」中企之聲研究院院長李錦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安邦此番的舉牌依然延續著其「野蠻人」的風格,動作大、勢頭兇猛,但是卻是充滿「理性」的。

數據顯示,過去5年,中國建築的營業收入已經從4800億元增長至8800億元,凈利潤則從192億元增加至359億元。截至今年三季度,中國建築的營業收入為6702億元,同比增長9.6%,凈利潤約328億元。

「中國建築塊頭大、持股比例高,任何舉牌方想要動搖其控股地位幾乎不可能。顯然,安邦的此番舉牌,並不是為了爭奪中國建築的控制權,純粹是為了獲得長期穩定的財務回報,實現保險資金的增值保值,與此前的舉牌不可同日而語。」李錦稱。

有市場策略師分析,從國際上現金流較為穩定的公司分紅情況來看,中國建築16%的分紅比例依然有較大的提高空間,如果股利支付率提高到35%—40%的水平,安邦每年將能從中國建築身上獲得10多億元的現金流,每年的收益率至少在5個點以上。

不必擔心

「金股制」與「國資流失」

隨著安邦對中國建築股份的不斷增持,引發了市場上資本「野蠻人」染指關鍵領域的國企以及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兩大擔憂。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國企70%的資產已經放入上市公司,其中不乏軍工、石油、電力等關鍵領域的資產。中國建築的基建主業也在PPP和「一帶一路」的推動下進一步發力。因此,國企改革應進行頂層分類,上市國企應瞄準「金股制」。

事實上,「金股制」起源於英國國企改革,對於壟斷性較強的具有公益性質的企業,政府只佔「一股」,平時不參與分紅、不幹預具體事務,而一旦國家需要或發生重大事件的非常時期,則可行使股東權利,調用甚至無償徵用企業資源。

「一旦進入金股制階段,則標志著國企改革真正到位。」吳金希認為,「國有資本從絕對控股到相對控股,再到標志性參股,直到非常時期的金股制,這是一個過程,而眼前提出太早,目前來看我國的國有企業也並不具備金股實施的條件。」

對此,李錦也認為現在談論金股制還為時尚早。「中國國企在完全競爭性的領域,如央企中的房地產子公司、旅遊子公司、煉油子公司等,可以借鑒徹底市場化的辦法。而在涉及公共事業的領域,如天然氣、鐵路等,可以借鑒金股制度,政府只持有一股金股不幹涉日常運營,但享有獨此一份的否決權。現在,遠遠沒有到這一步。」李錦稱。

而對於安邦控股逐漸增多,會對國有資產形成控制,甚至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在吳金希看來,這種擔心也是多餘的。「目前,安邦持股的比例較低,還不足以撼動中國建築的控制權,何況安邦資產入股的還是中國建築的子公司,不但不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還有助於虛擬經濟轉入實體經濟,對實體經濟是一個支撐,是好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安邦的入股還有助於中國建築實現產權多元化,增加企業活力,對其在『一帶一路』的發展中形成較大支持。」

李錦認為,像安邦這樣短時間內大舉入股中央企業的案例並不是很多,而且勢頭很猛,這種有組織有策劃的市場行為,會引起廣泛議論是正常的。但是輿論不必過於緊張,因為以後這種民資舉牌中央企業的案例會越來越多。尤其是最近一個階段,在資本從房地產退出以後,新興產業和消費行業還缺乏足夠吸引力的情況下,社會資本加速向股市流動,屬於正常現象。

❸ 安邦保險是什麼性質的公司

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經營財產保險和意外險業務的全國性保險公司,於2004年6月9日正式獲得中國保監會批准籌建,2004年9月30日獲准正式開業。

安邦保險注冊資本 16.9 億元,股東包括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AIC)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Sinopec Corp )等「世界 500 強」企業。

(3)安邦人壽持有中國建築股票擴展閱讀:

企業事件:

2017年6月13日,安邦保險集團聲明:安邦保險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小暉先生,因個人原因不能履職,已授權集團相關高管代為履行職務,集團經營狀況一切正常。

2018年2月23日,因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總經理吳小暉因涉嫌經濟犯罪,被依法提起公訴。鑒於安邦集團存在違反法律法規的經營行為,可能嚴重危及公司償付能力,為保持安邦集團照常經營。

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有關規定,中國保監會決定於2018年2月23日起,對安邦集團實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

2018年4月4日安邦集團公告,為穩妥有序推進安邦保險集團風險處置工作,確保償付能力充足,維護穩定經營,2018年3月28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復同意保險保障基金向安邦保險集團增資608.04億元。增資後,安邦保險集團注冊資本619億元。

❹ 那些股市妖精、害人精是怎麼坑投資者

炒股就是賭-博!

「除了「逮鼠打狼」還要挑戰大鱷!

資本大鱷收割散戶,在中國資本市場已經成了一種奇怪的生態。而「資本大鱷」體量驚人,性情兇猛。這些大鱷不斷挑戰法律底線,通過操縱股價、內幕交易等手段謀取不義之財。極個別的還敢於向監管層叫板。

案例

*逮住徐翔這個獨狼:上海澤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徐翔,他和王巍、竺勇三人操縱13家公司,動用400餘億元資金操縱上述股票股價,獲利約幾十億元正等候司法的制裁。

*此外,市場操縱違法案件中,曾被稱為「不亞於徐翔」的「大鱷」黃信銘操縱「首旅酒店」等股票,被證監會罰沒金額超過5億元,但直到目前為止尚未歸案。

*另一位神秘低調的「大鱷」任良成操縱「龍洲股份」等股票,被罰沒金額超過1億元。

*躲在風頭無限的超級牛散沈付興背後的瞿明淑,操縱「恆源煤電」等股票被罰沒金額超過1億元。

*另外一位「游資大佬」肖海東操縱「通光線纜」等股票罰沒金額在千萬元以上。

劉士余指出,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敢於亮劍、善於亮劍,稽查執法只能增強不能減弱,市場的黃鼠狼多、資本大鱷也不少,查的案件越多、處罰的越重才能說明證監會是資本市場的守護神,是忠誠衛士,既要逮鼠打狼還要敢於挑戰大鱷,中國的資本市場不允許任何人呼風喚雨,興風作浪,隨心所欲。

再次為野蠻人的「強盜式收購」敲響警鍾

案例:萬科股權之爭

回顧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萬科股權結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第一股東從華潤變成寶能,恆大變成了第三大股東,萬科成為多方控股的公司。究竟誰將入主萬科?12月18日,萬科一紙公告宣布與深鐵聯姻的失敗,加上恆大表態不會入主萬科、寶能系謀求退出的傳聞,萬科股權之爭的走向逐漸清晰。隨著2017年3月萬科董事會換屆選舉日期即將到來,此事或許該到徹底解決的時間。

今年2月22日,保監會項掌門再撂狠話:「保險市場就必須遵守保險監管的規矩,就必須承擔保險業對社會、對實體經濟、對人民群眾的社會責任,否則我們就要堅決把它驅逐出保險業。」「絕不能把保險辦成富豪俱樂部,更不容許保險被金融大鱷所借道和藏身」。

「資本市場「黑嘴」牟利

第一種黑嘴

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分析師,網上的各種所謂評論,電視里侃侃而談的預測,同時,一些媒體、自媒體為了博眼球,也經常客串「黑嘴」的角色。

第二種黑嘴

利用自身影響力,以「先買入股票,再推薦股票,後賣出股票」的行為模式謀求獲利。

案例

*證監會披露的一起薦股「黑嘴」案件,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8月25日期間,國開證券經紀人朱煒明在「談股論金」欄目中通過明示股票名稱或描述股票特徵的方法,公開評價、推介「利源精製」、「萬馬股份」等10隻股票,並在公開薦股前先行買入,公開薦股後的三個交易日內賣出。朱煒明作為證券從業人員買賣股票、先行建倉買入後僅公開薦股的兩項行為均違反證券法規定,不被處以罰款,同時還被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

*一位著名黑嘴,北京首放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汪建中利用北京首放及其個人在投資咨詢業的影響,借向社會公眾推薦股票之際,通過「先行買入證券、後向公眾推薦、再賣出證券」的手法操縱市場,並非法獲利。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期間,他通過上述手法交易操作了55次,買賣38隻股票或權證,累計獲利超過1.25億元。此種手法,並不少見。

劉士餘2月10日在全國證券期貨工作監管會議上指出,證監會重視政策預期管理,注重與社會各界、媒體的溝通,針對問題及時有回應,去年召開了新聞發布會47場,處理了一批證券公司、分析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行為,今年這塊還要加強。

劉士余指出,好的政策都被「黑哨」給吹歪了,一些券商的經濟學家明目張膽的胡說八道,要加強對「黑哨」的處罰力度。

不正常舉牌、險資舉牌,被視為「野蠻人入侵」

"舉牌"收購:為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防止機構大戶操縱股價,《證券法》規定,投資者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時,應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3日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證券交易所作出書面報告,通知該上市公司並予以公告,並且履行有關法律規定的義務。業內稱之為"舉牌"。

險資舉牌:保險公司投資某些上市公司,所謂險資,指的是保險行業的公司籌集的資金。險資舉牌比如安邦保險舉牌萬科、民生銀行,應當披露安邦保險公司購買這些公司股票的資金來源。

據了解2016年,A股市場上舉牌次數達一百多次,其中,險資舉牌近20次。

在眾多險資中,最受矚目的要數恆大人壽:舉牌萬科A、廊坊發展和梅雁吉祥,還持有多家上市公司股權,接近舉牌線。其他因舉牌而備受關注的險資,還有國華人壽(舉牌長江證券、天辰股份);百年人壽(舉牌萬豐奧威、勝利精密);安邦資產(舉牌中國建築);前海人壽(11月底增持格力電器股票至4.13%,臨近舉牌線)等。這些資紛紛強勢入局,被視為「野蠻人」入侵。

嚴打不正常舉牌、借殼上市(套利)

2017年2月24日、25日,保監會連續甩出兩張王,對前海人壽和恆大人壽違法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其中,前海人壽前董事長姚振華撤銷任職資格以及10年禁入保險業,6位相關部門負責人被處警告和10萬元罰款。恆大人壽被限制股票投資1年,部分責任人被禁止進入保險業。

借殼上市案例

2016年3月21日,上證所發布公告,因重大信息披露違法,由於情形極為嚴重,且不具備恢復上市條件,決定*ST博元終止上市,成為我國A股歷史上強制退市的第一股。

今年7月,因欺詐發行上市的創業板上市公司欣泰電氣被強制退市,交易所同時宣布欣泰電氣退市後將不得重新上市。

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監管

監管部門對目前中國資本市場亂象的監管,對因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和欺詐發行主體及相關中介機構依法從嚴處罰有效震懾了資本市場違法行為。

監管思路:「牢牢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堅持依法監管、全面監管、從嚴監管,同時充分尊重市場規律,順應市場需求,努力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以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證監會主席劉士餘2月26日答記者問時也表示:證監會的首要任務是監管,如果說還有第二任務,也是監管,第三任務還是監管。這一點不能含糊、不能動搖。通過監管,也就是我們說的依法監管、全面監管、從嚴監管,才能維護住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沒有「三公」原則就談不上對投資者權益的保護,沒有「三公」的市場秩序,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就得不到有效保護。

❺ 安邦保險出過哪些負面新聞

」安邦保險負面新聞,1.質疑安邦存在虛假注資問題;2.保監會關於安邦人壽兩款新產品不準上市和三個月不準申報新產品的監管函;3.質疑安邦現金流問題的;4.說安邦購買的股票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從 2014 年開始,隨著企業突然呈現爆發式的發展,更以其凌厲的國內外收購,成為並購界的明星。高調的並購,巨額的增資,使得安邦備受爭議。」


據保監會官網披露,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安邦集團」)原董事長、總經理吳小暉因涉嫌經濟犯罪,被依法提起公訴。中國保監會決定於2018年2月23日起,對安邦集團實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

鑒於安邦集團存在違反法律法規的經營行為,可能嚴重危及公司償付能力,為保持安邦集團照常經營,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有關規定進行接管。

接管安邦集團也向所有保險機構釋放了強烈的監管信號:唯有守法合規經營,堅守監管底線和行業操守,才不會碰觸監管紅線,自身發展才有保障;否則隨時有經營風險發生的可能,被監管機構接管的嚴厲處罰措施也將為期不遠。接管安邦集團既彰顯了保險監管當局嚴懲保險亂象的決心,也體現了保險監管當局安撫人心、確保保險業穩健發展、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高度負責的監管態度。

以總資產計算的話,安邦是中國人壽、平安之後的中國第三大保險集團,業務領域涵蓋壽險、財產險和意外險、健康險、養老險、銀行和資產管理。

安邦在 2014 年突然呈現的爆發式的發展和原保費流入的井噴,分析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其抓住了當時的監管空子,安邦在當時的主要渠道為銀保渠道,也就是說,保費收入的大部分是以萬能險理財險的形式,理財險的退保率是高於傳統保障險的。而當時萬能險的監管還不夠嚴格,安邦以長險短做的形式,吸收了大量的資金,從償付風險上看,這有可能在未來導致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觸碰紅線。

另一方面:因為費率市場化帶來的機遇,其產品的優化能力,從後來設計的幾款保險產品來看,安邦在這邊上也一樣具備足夠的活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安邦一邊是吸收了大量不那麼穩定的資金,另一邊又是高調的到處出資收購。

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資金鏈的斷裂,直接影響到未來償付能力,而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增資。

只要關繫到償付能力的問題,保監會肯定會重點關注的,再結合這增資被吳小暉這么玩了去,能不怕安邦出問題嗎?所以,理所當然的被接管了。

五點分析安邦保險的負面:
1、安邦現金流問題,一家公司出問題,尤其是金融機構出問題,一定出在現金流問題上,安邦這幾年的現金流入太充沛了,尤其是今年一季度,現金流入更加兇猛,安邦不是缺錢,而是缺好的投資項目,是需要將很多的錢有效地投資出去,而不是向別人借款。
2、安邦償付能力問題,客戶利益保障來看,虛假注資只能說明安邦人壽、安邦財險的償付能力沒有其償付能力報告聲稱的那麼高,安邦財險的注冊資本真如財新雜志所說有200億存在虛假注資,其償付能力充足率會降低至324%。
3、保監會監管函對安邦保險的影響,該監管函是針對安邦人壽的,主要是兩個結果:一是禁止兩個產品上市銷售,一個是年金保險、一個兩全保險(萬能型);二是三個月之內禁止申報新產品。
4、安邦概念股的股價下跌對安邦經營影響「重倉的民生銀行已大跌21%」為題,想說明安邦經營出現了問題。安邦保險最新持有24隻股票,持股市值1884億元。高度集中於銀行和地產基建,持有銀行1018億元,持有地產基建741億元。
5、保戶利益受到保險法的保護,安邦一旦出了問題,保戶利益也受到保險法的保護。從資金安全來說,國債、政府債是最安全的,接下來就是銀行存款和保險產品了,其次是其他金融產品。負面歸負面,保險產品還是安全,因為,第一,保險公司和銀行都有嚴格的資本管理制度,銀行有資本充足率監管,保險公司有償付能力充足率監管;第二,都有相應的保險機制,銀行有存款保險制度,保險公司有中國保險保障基金,而且保險保障基金的保障范圍要高於存款保險。

❻ 大家保險集團和安邦保險有什麼關聯嗎

安邦保險集團和大家保險集團沒有關系。
一、 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是指依保險法和公司法設立的公司法人。保險公司收取保費,將保費所得資本投資於債券、股票、貸款等資產,運用這些資產所得收入支付保單所確定的保險賠償。保險公司通過上述業務,能夠在投資中獲得高額回報並以較低的保費向客戶提供適當的保險服務,從而盈利。
保險公司的業務分為兩類: (1) 人身保險業務,包括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保險業務。(2) 財產保險業務,包括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保證保險等保險業務。我國的保險公司一般不得兼營人身保險業務和財產保險業務。
二、子公司
子公司是在國際商務中指由母公司投入全部或部分股份,依法在世界各地設立的東道國法人企業。子公司在法律上獨立於母公司,並擁有獨立而完整的公司管理組織體系,因而在經營方面具有較大的獨立性和一定的靈活性。同時,子公司的經營活動也要受到母公司的控制,要服從母公司的總體戰略和總體利益的需要。但這種控制是間接的,也與母公司擁有股權的比例正相關。
三、股份
股份,代表對公司的部分擁有權,分為普通股、優先股、未完全兌付的股權。股份一般有以下三層含義:1、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的構成成分;2、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權利與義務;3、股份可以通過股票價格的形式表現其價值。
1、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保險行業綜合性集團公司之一,擁有財產險、壽險、健康險、資產管理、保險代理銷售、保險經紀等多種業務,包括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及安邦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子公司。
2、大家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大家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於2019年06月25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何肖鋒,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經中國銀保監會批準的保險集團公司業務等。
經中國銀保監會批准,2019年7月,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汽車工業總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大家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❼ 安邦保險持有的股份

朋友,安邦保險公司旗下有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它只不過是通過保險資金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而已,但安邦公司本身沒有上市的,因此就不存在股票代碼一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❽ 安邦惹了誰

不是惹了誰,是因為違法經營。

2018年2月23日,原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公告,鑒於安邦集團存在違反《保險法》規定的經營行為,可能嚴重危及公司償付能力,依照《保險法》第144條規定,決定對安邦集團實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

國務院機構改革後,中國銀保監會取代原中國保監會依法履行對安邦集團的接管職責,推動化解安邦集團風險。2019年2月22日,依照《保險法》第146條規定,中國銀保監會決定將安邦集團接管期限延長一年。

(8)安邦人壽持有中國建築股票擴展閱讀

2020年2月22日,銀保監會發布公告,根據《保險法》第147條規定,從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邦集團)拆分新設的大家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家保險集團)已基本具備正常經營能力,中國銀保監會依法結束對安邦集團的接管。

為切實化解安邦集團風險,銀保監會剝離安邦集團非涉案涉訴資產,批准設立大家保險集團,依法受讓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安邦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安邦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股權,新設大家財產保險有限責任公司;

承接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合規保險業務。安邦集團和安邦財險將依法予以清算注銷。

閱讀全文

與安邦人壽持有中國建築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中的什麼指標不能做假 瀏覽:711
證券從業人員炒股票 瀏覽:951
中國寶安股票發行價 瀏覽:726
如何在線開股票賬戶 瀏覽:146
與電力股票最相關的行業 瀏覽:617
中國股票還有人買 瀏覽:839
股票投資案例心理分析 瀏覽:894
股票賬戶裡面的錢轉到銀行卡需要多久 瀏覽:637
股票開戶要在什麼銀行開戶 瀏覽:549
股票低於一元退市有特殊嗎 瀏覽:709
公司業績好的股票有哪些 瀏覽:810
中英科技股票好嗎 瀏覽:845
龍蹯科技股票 瀏覽:725
汕頭自貿區對股票有影響嗎 瀏覽:125
股票漲停後可以高出一分的價買嗎 瀏覽:770
股票能賺錢的有幾個人 瀏覽:749
一般股票賬戶可以買科創板股票嗎 瀏覽:289
p股票的歷史數據cci 瀏覽:301
股票賬戶為什麼顯示廢單 瀏覽:554
股票連續三天漲停後放量下跌 瀏覽: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