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騰訊為什麼選擇在港交所上市
騰訊控股在H股上市的時候是2004年,那個時候中國沒有創業板,主板對公司財務要求很嚴格,需要連續三年贏利,騰訊網路這樣的公司上市的時候還是虧損的,根本達不到要求。
但我認為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內地市場對於高科技企業或者說互聯網企業的認可程度,全美寬頻的普及達到了70%,互聯網在社會中的應用已經有近50年的歷史,而中國才只有短短10年左右的時間,從投資的角度來說,NASDAQD的投資者會更認可互聯網項目。而且海外市場的資本力量更加雄厚,也能夠滿足互聯網公司一旦上市就像丑小鴨變小天鵝一般的蛻變過程。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講,幾乎沒有互聯網公司會在內地市場上市,甚至寧願選擇香港,像慧聰,騰訊,化工網等等。
「騰訊選擇在香港主板上市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劉熾平回憶說。選擇香港還是美國是這個項目中的難點之一。當時選擇在美國上市非常有利,因為處於互聯網
行業重新升溫的美國市場,同期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估值應該會高很多,創始人可以賺更多的錢。但騰訊上市並不只是追求那一刻更高的估值,也不是為了短期的
套現,追求長期可持續發展才是騰訊上市的最終目的。高盛和騰訊的領導層達成了共識,於是都把目光投向了香港。比起美國納斯達克,香港的投資者更了解騰訊,
更明白騰訊的價值。當然也要讓熟悉QQ、熟悉騰訊的用戶有一個更好的辦法來接觸騰訊,獲得參與騰訊發展的機會。
除了以上的考慮,騰訊員工的利益才是選擇香港主板最重要的一顆砝碼。因為騰訊在上市之前承諾了員工持股,如果起初的估值越合理的話,便可以讓員工,和投資者以同樣的金額獲得更多的股票數量,長期來看,增值空間更大。
劉熾平繼續說道:「騰訊這種關心公司長期發展,關心公司員工的文化和思想,對我來說印象非常深刻。因為在一家企業穩固發展的時候,你很難看出領導人的本質,但是當要做一些關乎自己命運,或者是做一些比較艱難決定的時候,我們看到騰訊做出了正確和長期的決定。」
⑵ 騰訊為什麼要去香港上市呢,為什麼就不是美股呢百度為什麼就是美股呢
因為騰訊的資本投資是來自香港,當時香港上市對騰訊比較方便。
網路是美國的資本家投資的,方便資本退出,所以選擇美國。
⑶ 騰訊只在港股上市嗎
是的。
騰訊目前主體確實是只在香港市場上市,而且目前是香港第一大市值的公司,在恆生指數里也是第一大權重股,對於整個香港市場的地位不言而喻。而且由於騰訊主體在香港上市的原因,它所投資的很多企業也都在香港上市,比如說美團,騰訊系為香港市場提供了大量的資金量,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目光。
⑷ 騰訊為啥不在美國上市而在香港上市
「騰訊選擇在香港主板上市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劉熾平回憶說。選擇香港還是美國是這個項目中的難點之一。當時選擇在美國上市非常有利,因為處於互聯網
行業重新升溫的美國市場,同期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估值應該會高很多,創始人可以賺更多的錢。但騰訊上市並不只是追求那一刻更高的估值,也不是為了短期的
套現,追求長期可持續發展才是騰訊上市的最終目的。高盛和騰訊的領導層達成了共識,於是都把目光投向了香港。比起美國納斯達克,香港的投資者更了解騰訊,
更明白騰訊的價值。當然也要讓熟悉QQ、熟悉騰訊的用戶有一個更好的辦法來接觸騰訊,獲得參與騰訊發展的機會。
除了以上的考慮,騰訊員工的利益才是選擇香港主板最重要的一顆砝碼。因為騰訊在上市之前承諾了員工持股,如果起初的估值越合理的話,便可以讓員工,和投資者以同樣的金額獲得更多的股票數量,長期來看,增值空間更大。
劉熾平繼續說道:「騰訊這種關心公司長期發展,關心公司員工的文化和思想,對我來說印象非常深刻。因為在一家企業穩固發展的時候,你很難看出領導人的本質,但是當要做一些關乎自己命運,或者是做一些比較艱難決定的時候,我們看到騰訊做出了正確和長期的決定。」
最後補充幾句,其實在中國,我最喜歡的,也就騰訊和阿里巴巴兩間公司,而他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在香港上市。我想阿里巴巴那邊的想法也差不多,馬雲曾經說過要持續發展100年,雖然這看來有點空,誰也說不準互聯網公司能發展多久,以Yahoo為代表就是衰落公司一個例子,但我們都應該尊敬這兩間公司最初的想法和目標。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萬望採納
⑸ 騰訊為什麼不在A股上市,而是在香港上市
行政監管少。管理完善。基本上是市場運作,誰都可以做空(所以誰都不敢做空)。股價更接近於實體企業本身價值。
⑹ 騰訊控股是在哪裡上市
騰訊控股的上市地是香港聯交所,2004年騰訊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公開上市(股票代號00700)。騰訊控股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國服務用戶最多的互聯網企業之一, 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發布中國品牌發展指數100榜單,騰訊排名第4位。
拓展資料:
騰訊的架構體系
企業發展事業群(CDG):為公司新業務孵化和新業態探索的平台,推動包括基礎支付、金融應用在內的金融科技業務、廣告營銷服務和國際業務等領域的發展和創新。同時作為專業支持平台,為公司及各事業群提供戰略規劃、投資並購、投資者關系及國際傳訊、市場公關等專業支持。
互動娛樂事業群(IEG):發展網路游戲、電競等互動娛樂業務,打造一個從策劃、研發、發行,運營及營銷的垂直生態鏈。致力為中國以及全球游戲用戶創造高品質產品,並通過在線游戲,直播和線下電競賽事聯動用戶,提升總體游戲體驗。
技術工程事業群(TEG):為公司及各事業群提供技術及運營平台支持、研發管理、數據中心的建設與運營,並為用戶提供全線產品的客戶服務。作為運營著亞洲最大網路、伺服器集群和數據中心的事業群,並牽頭騰訊技術委員會,通過內部分布式開源協同,加強基礎研發,建設技術中台等措施,支持業務創新。
微信事業群(WXG):搭建和運營微信生態體系,依託微信基礎平台,以及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微信支付、企業微信、微信搜索等開放平台,為各行各業的智慧化升級提供解決方案和連接能力。同時開發和運營包括郵箱、通訊錄、微信讀書等產品。
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推進雲與產業互聯網戰略,依託雲、安全、人工智慧等技術創新,打造智慧產業升級方案。探索用戶與產業的創新互動,打通產業上下游不同企業,聯動線上線下的場景與資源,助力零售、醫療、教育、交通等產業數字化升級,同時協助企業更智能地服務用戶,構建連接用戶與商業的智慧產業新生態。
平台與內容事業群(PCG):推進互聯網平台和內容文化生態融合發展,整合QQ、QQ空間等社交平台,和應用寶、瀏覽器等流量平台,以及新聞資訊、視頻、體育、直播、動漫、影業等內容平台,為內容生態創造更好的生長環境。同時,以技術驅動,推動IP 跨平台多形態發展,為更多用戶創造多樣化的優質數字內容體驗。
⑺ 騰訊為什麼選擇在港交所上市
騰訊控股在H股上市的時候是2004年,那個時候中國沒有創業板,主板對公司財務要求很嚴格,需要連續三年贏利,騰訊網路這樣的公司上市的時候還是虧損的,根本達不到要求。
但我認為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內地市場對於高科技企業或者說互聯網企業的認可程度,全美寬頻的普及達到了70%,互聯網在社會中的應用已經有近50年的歷史,而中國才只有短短10年左右的時間,從投資的角度來說,NASDAQD的投資者會更認可互聯網項目。而且海外市場的資本力量更加雄厚,也能夠滿足互聯網公司一旦上市就像丑小鴨變小天鵝一般的蛻變過程。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講,幾乎沒有互聯網公司會在內地市場上市,甚至寧願選擇香港,像慧聰,騰訊,化工網等等。
「騰訊選擇在香港主板上市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劉熾平回憶說。選擇香港還是美國是這個項目中的難點之一。當時選擇在美國上市非常有利,因為處於互聯網
行業重新升溫的美國市場,同期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估值應該會高很多,創始人可以賺更多的錢。但騰訊上市並不只是追求那一刻更高的估值,也不是為了短期的
套現,追求長期可持續發展才是騰訊上市的最終目的。高盛和騰訊的領導層達成了共識,於是都把目光投向了香港。比起美國納斯達克,香港的投資者更了解騰訊,
更明白騰訊的價值。當然也要讓熟悉QQ、熟悉騰訊的用戶有一個更好的辦法來接觸騰訊,獲得參與騰訊發展的機會。
除了以上的考慮,騰訊員工的利益才是選擇香港主板最重要的一顆砝碼。因為騰訊在上市之前承諾了員工持股,如果起初的估值越合理的話,便可以讓員工,和投資者以同樣的金額獲得更多的股票數量,長期來看,增值空間更大。
劉熾平繼續說道:「騰訊這種關心公司長期發展,關心公司員工的文化和思想,對我來說印象非常深刻。因為在一家企業穩固發展的時候,你很難看出領導人的本質,但是當要做一些關乎自己命運,或者是做一些比較艱難決定的時候,我們看到騰訊做出了正確和長期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