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股市 > 中國財險股票走勢

中國財險股票走勢

發布時間:2022-12-15 21:12:39

❶ 中國經濟形勢 保險發展趨勢

中國保險業的前景展望[原創]
中國保險業的前景展望
中國人壽四川分公司副總經理向貴朗
(根據演講記錄,未經本人審閱)
一、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
2003年,全世界GDP達到36萬億美元,其中美國約10萬億美元,佔了1/3,歐洲佔了20%,日本佔了10%,其餘上百個發展中國家只佔了10%左右。美國9.11事件發生後,刺激了它的經濟增長,去年經濟增長達到了4%。歐洲、日本也才各自達到1.2%。
國內2003年的經濟情況:
(1)非典的影響。全國一季度的經濟增長達到9.1%,二季度由於非典的影響,只達到了6.1%。經過中央積極的進一步的完善措施,全國上下一心,下半年經濟回升,全國的GDP達到了116994億元,經濟增長9.1%,是97年以來GDP增長最快的一年。其中,深圳人均超過了6000美元,上海人均達到了5000美元,國內人均達到1090美元,首次突破1000美元。
(2)進出口總額達到了851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37.1%,是80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
(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元,比上年增長9.3%;全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2元,比上年增長4.3%。
(4)2003年全國財政收入突破20000億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0.3%,稅收收入達到200450億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0.3%。
(5)2003年外資直接投資突破57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0%。由於經濟的增長,使得恩格爾系數(消費比重)下降為城市37.1%,農村45.6%。2003年末,全國人口129270億,其中城鎮52376億,城市化比率達40.53%。
二、金融形勢
(一)銀行業
去年實現利潤1906億元(四家國有銀行),不良資產比例下降了20.4%,不良貸款率下降了17.8%。其中工行實現利潤621億,增長了40%,農行197億,增長了56%,中行570億,建行512億,增長了33.9%。與四家國有銀行相對應的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處置資產5093.7億元。
(二)證券業
去年底全國上市公司(A、B股)達到1287家,比上年增加了63家,股票市值達到42456.71億元,開戶數達到7025.41萬戶,增長了141.33萬戶,全國有45.5%證券公司盈利。
(三)保險業
全球的保險業2002年保費收入26000多億美元,其中非壽險佔了30%,壽險佔了70%,增長比例為4%。
中國去年保費收入3886.4億元人民幣,增長了27.1%,其中財產險869.4億元,比上
年增長了11.71%,占總保費的22.41%;壽險3011億元,比上年增長了32.36%,占總保費的77.59%;長期險2669.49億元,增長了287.3億元;健康、意外險341.5億元,增長了69.7億元。2002年全國保險賠款84億元,增長了19%,其中淮河流域發生洪水,賠付5億元,上海地鐵四號線滲透水,賠付1.35億元,全國非典賠付500萬。
全國人壽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增長率、市場份額的情況如下表:
單位:億元
保費收入增長率市場份額
中國人壽1620.4625.87%53.82%
平安588.99.5%19.56%
太平洋376.7451.28%12.51%
新華171.85115.27%5.71%
泰康133105%4.42%
美國友邦33.81.12%
太平人壽32.6791.2%1.09%
其它53.5777.42%1.78%
保險業的主體,國內去年年末共有61家,其中24家財險公司,32家壽險公司,5家再
保險公司,37家外資合資公司設了67個營業機構。有19個國家地區的128家外資保險公司機構在中國設了192個代表處。
保險中介機構,2003年末,中國保監會已批准1037家,其中已批准開業的有705家,籌建的332家。兼業代理機構,全國11.7萬家,其中壽險代理68696家。去年代理公司實現保費48.78億元,比上年增長了8.2%,佔全業的2.1%。全國代理人128萬,增長了10萬,加上兼業代理人共150萬。全國通過中介代理機構實現保費收入2892.73億元,增長10%,佔全國保費總額的74.55%。
2003年全國保險業的改革深化:
(1)保監會主席吳定富由中紀委調任過來,保監委升格為正部級,設了18個機構,400人編制。吳主席在報告中強調:把中國保險業做大做強,快速發展。
(2)各省的機構在2004年2月6日全部成立為保監局。
(3)去年保險業的開放,全國開放了15個城市,而且允許外資公司開辦除法定之外的非壽險業務。
(4)監會去年取消了86個審批項目。提高了效率,風氣相對有所好轉。
(5)對於健康險、養老險的專業保險公司,今年看得出相對有些眉目,要准備開業,比如中保、華泰、太平洋(養老)、新華(健康)等。
(6)保監會允許各家機構放寬經營范圍。
(7)外國經紀人公司、再保險公司都允許陸續進入中國。
(8)去年各家保險公司對新型產品開發很重視,全國新產品保費收入1750.2億元。
(9)原來三家國有保險公司相繼改組成功。2003年7月18日中國人保掛牌;2003年6月30日中國人壽成立,8月28日掛牌,12月27日在香港、紐約上市,償付能力是標准值的5.6倍;2003年8月,中國再保險公司更名為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又以投資人和主發起人的身份控股設立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財產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壽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三、目前中國保險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1、規模小,密度低。全國保費收入,80年2.8億(全是財險),81年5.3億,其中財險4.77億,82年人身險159萬,全國10.3億。改革開放以來,平均每年增長速度30%,盡管我們發展很快,但整體規模還是很小。美國一家公司一年就達到870多億美元。2002年,全球的保險深度8.6%,我國僅3.3%,世界排名48位;保險密度全球人均423美元,我國僅29美元,排名67位,2003年,我國人均39.54美元。
2、員素質不高,人才奇缺。高層的、內行的、全才的人員缺。現在每年的培訓費用達到550億元。
3、中資公司的經營理念有待深化。中國人壽的賠付能力雖達到6.6倍,但在保險行業我們一定要誠信。民潤保險代理公司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司風:起點高、管理嚴、司風好、講誠信,不能搞浮躁情緒,坑蒙拐騙。
4、誠信建設相對滯後。前幾年,由於缺乏誠信,中國的經濟損失達5585億元。汕頭是我國經濟發達的城市,領導不得不在全市強抓誠信建設,盡量盡快的挽回損失。我們要以情待人、以信接物、以利接義、以人為本。吳定富主席提出了四個一:打好一個基礎(信息共享),創建一個好的機制(罰戒機制),四位一體(企業自控、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
5、當前的管理水平、服務水平低下,技術水平不高。
6、目前產品比較單一。中國人民銀行調查,全國儲蓄11.6萬億元,其中45%與家庭的養老、健康、子女教育有關。這幾方面恰又與保險是息息相關的,目前市場上人們自己願意買的、符合需求的保險產品很少。所以保險公司有待進一步開發產品,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7、違法、違規現象時有發生。我們要依法合規經營。
四、保險事業的展望
1、目前是保險業發展的最好時機,我們要把保險業做大做強。
(1)自然災害的損失。我國是一個地質災害多發的國家,農業直接損失達14億。在美國,因自然災害引起的賠付與損失的比例是1:5,中國是1:100。
(2)人為的重大事故發生頻繁。空難、煤礦事故、煙花爆竹、天然氣等事件時有發生。
(3)疾病、疫病的發生。
2、人口老齡化。2020年,我國60歲以上的佔16%,65歲以上的佔7%,養老需求是現在的10倍。
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日本人均4—5份保單,而我國人均還不到1份。保險密度和深度有大的發展空間。
4、企業年金的需求。目前市場存在的潛力需求1萬億,未來5年4.57萬億,未來10年8萬億。
5、消費結構發生變化。中國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之後,民眾的通訊、旅遊、保健、運動等方面的意識增強,相應的也增強了保險意識。
向貴朗簡介:
現任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四川分公司副總經理,高級經濟師。擁有豐富、長期的保險業經營管理經驗,並長期從事保險理論和實務研究,公開發表百餘篇專業論文,其中十餘篇對中國保險業改革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❷ 中國平安股價創9年新高是怎麼回事

今日中國平安(601318,SH)大漲3.57%,並以47.62元報收,創出9年來的新高。此前在5月31日,中國平安盤中漲至47.13元就首次站上2008年來的新高。

❸ 中國平安股票分析

中國平安(601318)

壽險龍頭市場地位不可撼動,充分受益消費升級驅動的保障型需求爆發:1)平安壽險 2004-2016 年保費年均增速高達 14%,市場份額長期穩定, 主要源於代理人渠道沉澱優勢 (壽險產品通常具有條款復雜、高度非標、主動購買意願弱等特徵,因而代理人至關重要,而代理人團隊優勢需長期沉澱)。 2) 中產消費升級驅動保障型保險產品需求崛起 (類似於國產 SUV、 茅台、 iPhone 等消費升級標桿) ,平安壽險作為行業龍頭最受益。 3)海外壽險市場寡頭競爭, 保險巨頭合計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我們認為, 未來國內壽險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平安壽險將依託自身優勢+中國市場高成長性擴大優勢。

財險綜合成本率顯著領先行業,銀行+證券+信託+互金布局完善,1+1>2 的綜合金融標的:1)平安財險近年來綜合成本率持續保持同業絕對低位(17Q1 綜合成本率 95.9%) 。考慮國內財險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平安財險實現保費規模穩步提升+保持承保盈利,彰顯其難以撼動的競爭優勢。2)平安銀行推進零售轉型且資產質量整體可控,平安信託登頂 16 年行業龍頭。3)互聯網金融業務 16 年正式扭虧,陸金所上市預期漸強(B 輪估值達 185 億美元)有望催化集團整體估值; 4) 綜合金融集團實現 1+1>2: 集團內各子板塊協同效應顯著,交叉銷售及客戶遷徙規模穩步增長。

17Q1 壽險個險新單高增長推動 NBV 大增 60%超預期:2017Q1,平安集團實現歸母凈利潤 230.5 億元,逆勢同比+11.4%,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再度保持強勁增速。個險渠道實現新單保費 658.4 億元,同比增長 62.2%,主要驅動因素為保障型需求爆發驅動代理人人均產能提升 31.8%,以及代理人數量高速擴張至 119.6 萬人。個險新單保費的高增長推動公司壽險 NBV 同比大幅增長 60%,達212.6 億元。此外,銀保渠道業務結構持續優化,新業務價值率較高的期繳新單保費同比+128.9%。

投資建議:

公司作為中國保險行業絕對龍頭,壽險、財險業務均有很深的護城河,預計公司 17/18/19 年 EPS 分別為 3.74/4.47/4.94 元。目前公司市值對應17PEV 僅 1.04 倍,估值仍具吸引力。中期而言,股息提升+陸金所上市推進+17 年業績拐點有望繼續催化股價,我們認為公司合理中期估值為1.3 倍 17PEV(考慮保險股歷史估值中樞約為 1.2-1.5 倍 PEV) ,對應目標價 56 元/股,維持「買入」評級。長期而言,隨著壽險、財險業務強者恆強,推動內含價值持續提升,我們認為公司未來估值有望達到 1.5倍 PEV,考慮內生增長+存量價值逐年釋放,長期估值仍有提升空間。

風險提示: 1.長端利率觸頂快速下行; 2.萬能險新規驅動銀保渠道競爭加劇;3.車險費改加劇市場競爭;4.股價持續上漲後面臨短期回調壓力。

❹ 中國移動.中國石化.中國人壽保險,中國財產保險的股票哪個更好

中國移動,市場好;
中國石化(涉及石油)關注高度,受政策和國際局勢影響大;
中國人壽保險(保險適宜個很重要的話題)涉及養老制度,可能在數年內被熱炒;
中國財產保險(關注度穩定,看業務開展如何)。
這幾支股票不容易跌,即使遇到危機也會有政策扶持,建議資金充裕的人購買和長期持有。

❺ 保險股票有哪些有什麼特點

目前主要的保險公司主要有以下幾家:中國人壽:中國人壽目前是最大的壽險公司,公司主要是在從事個人人壽保險以及團隊人壽保險,除此之外,在意外險以及健康險上也是非常豐富的產品,這次2019年行情保險股票也是出現了不錯的行情走勢的。新華保險:該公司也是大型的壽險公司,也主要是壽險業務,並且銷售六大類首先產品:分紅型壽險、萬能型壽險、萬能壽險以及投資連接型保險、健康險和意外險等。中國平安:中國平安是以保險業務為核心,為客戶提供保險、銀行、證券信託等多種業務的綜合性金融服務,目前在壽險方面是第二大公司。中國太保:公司也是以保險為主業的綜合類公司,除了壽險之外還有財產保險以及養老險等。除了運營保險類業務之外還進行資本運用業務。中國人保:公司雖然上市的時間不長,但是確實最早出現的保險公司,可以進行財險、人壽險還可以提供資產管理的業務。

❻ 未來的保險行業怎麼樣

歷經了逐漸起步和初步發展,我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已具備相當規模,革命化的技術發展和大眾化的網路普及為我國互聯網保險行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目前我國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公司已有200餘家,市場規模已超過2900億元。未來,在金融科技等加持下,我國互聯網保險仍然具有較大的市場增長空間。

互聯網保險行業相關公司:中國平安(601318)、中國人壽(601628)、中國財險(2328.HK)、中國太保(601601)、泰康人壽等

本文核心數據:互聯網保險公司數量、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結構等

中國經營互聯網保險公司共有235家

互聯網保險是指通過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相關業務。2012-2020年,我國保險公司以及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的企業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2020年保公司一共有235家,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公司有134家,其中參與互聯網人身險公司為61家,參與互聯網財產險的公司為73家。

2020年中國互聯網保險保費超2900億元

2012-2015年,互聯網保險的保費收入規模不斷擴大,增速均在160%以上。蓬勃發展的驅動因素之一是部分中小保險公司主要是通過理財型保險的收益率優勢搶占保險市場,隨著監管引導保險回歸保障本源,整體規模出現邊際收縮回落。

2016年,我國互聯網保險的保費收入規模增速開始下降,2016年增速為2.9%,2017年互聯網保險的保費收入規模為1875.27億元,同比下降18.4%。2018年互聯網保險業務在規范發展下,保費收入開始出現回升。2020年我國互聯網的保費收入規模總共為2908.8億元,同比上升7.9%。

2020年,受疫情以及車險綜改、意外險改革、信用保證保險新規等監管因素綜合影響,互聯網財產保險累計保費收入797.95億元,同比下降4.85%,低於財產保險市場同期增長率近9個百分點;互聯網財產保險累計承保保單數量279.51億件,同比下降0.92%。

2020年,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累計實現規模保費2110.8億元,同比增長13.6%。從規模保費增速情況看,40家人身險公司規模保費實現不同程度正增長,其中民生保險和信泰人壽增幅最大。

互聯網人身險占據主流市場

從市場結構來看,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占據主要市場。人身險保費收入在2012-2016年間佔比逐年上升,最高達78%,隨後比例呈現波動變化,2020年佔比為73%。互聯網財產險自2016年開始一直處於低位,2020年佔比僅為27%。

互聯網保險滲透較低,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2012-2015年,中國互聯網保險經歷了爆發式增長,保費收入增長近20倍。但在互聯網保險滲透程度方面,最頂峰的時候也僅為2015年的9.2%。從2016年開始,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增長陷入停滯並開始減少,滲透率連年下滑,到2018年,滲透率僅為5%,其主要原因是受保險業政策影響,給互聯網保險行業發展帶來了短期陣痛。

從長遠發展來看,政策調整後的互聯網保險行業能夠更加健康的發展,2019-2020年,互聯網保險滲透率有所回升,2020年為6.4%。從滲透率可發現我國互聯網保險市場滲透率還不足10%,未來仍然有巨大的發掘空間。

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預計持續增長

隨著《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的發布,未來保險科技的應用將給保險業的風險管理、精準定價帶來持續優化,在科技賦能的基礎上,互聯網保險公司、傳統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公司等各類主體也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加大保險科技的運用力度。各類互聯網保險公司保險科技的運用不斷深化,在客戶畫像、精準營銷、客戶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運用於產品設計、精準定價以及風險管理等全流程,運用保險科技賦能保險全價值鏈。

保險業在服務國家戰略、助力經濟發展的同時,依託國內國際一體化發展,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是金融保險行業的應有之義。「新發展格局」為我國金融保險行業提供了更開放多元的發展環境,也有助於金融保險企業多元化「保險+」布局,助力金融保險科技再發展。

隨著我國國民對保險保障、理財意識的提升、中國的互聯網高普及,以及在政策引導行業的規范化發展下,前瞻預測,到2026年,互聯網保險市場規模將達到4700億元。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❼ 國內已經上市的保險公司有幾家分別是哪幾家

中國平安、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太平洋保險、中國太平等。

1、中國平安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已經發展成為金融保險、銀行、投資等金融業務為一體的整合、緊密、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為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證券交易所兩地上市公司,股票代碼分別為2318和601318。

2、中國人壽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是國有特大型金融保險企業公司,總部設立在北京,屬中央金融企業。所屬壽險公司繼2003年12月在紐約、香港兩地同步上市之後,又於2007年1月回歸境內A股市場,是中國內地資本市場「保險第一股」和第一家在紐約、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保險公司。



3、新華保險

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9月,總部位於北京市,是一家大型壽險企業。2011年,新華保險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同步上市,A股代碼為601336,H股代碼為01336。

4、太平洋保險

中國太平洋保險成立於1991年5月13日,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中國大陸第二大財產保險公司,僅次於中國財險,也是三大人壽保險公司之一。2007年,中國太平洋保險A股上市(中國太保,SH601601)。2009年,中國太平洋保險H股上市(中國太保,HK02601)。

5、中國太平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於1929年在上海創立,是唯一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中管金融機構,是中國保險業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中資保險企業。

❽ 為什麼中國人民財產保險集團股價這么低

截止2019年12月,中國人保股價大跌5.03%股價創1月新低。自去年11月以來表現非常糟糕。h股和a股相繼下跌。a股甚至在11月18日跌破了一個極限。a股下跌的原因可能與45.9億股限制性股票的上市和流通有關,相當於已發行股票的10.38%。

由於中國財險目前為2330億港元的市值(1.58倍PB、8.36倍PE),而人保集團持有中國財險69%的股權,人保集團目前的市值實際上只體現了它持有的中國財險的股權價值,其它各個未上市子公司的價值都被市場錯誤地清零。

(8)中國財險股票走勢擴展閱讀

在香港股市中國人壽7760億港元的市值、2.05倍PB、18.7倍PE;中國平安15540億港元的市值、2.95倍PB、14.5倍PE;中國太保3720億港元的市值、2.33倍PB、21.7倍PE,新華保險1750億港元的市值、2.34倍PB、22.1倍PE;

中國太平1170億港元的市值、2.09倍PB、25.8倍PE;集團1750億港元的市值、1.14倍PB、8.5倍PE。就PB而言人保集團僅相當於其他幾家的1/3至1/2;就PE而言也差不多這樣;就市值而言,僅相當於新華保險,且不及太保的一半。這應該解讀為已經出盡的基本面利空導致人保過度低估。

❾ 保險股票一年幾月份漲

一、保險股一般幾月份漲(保險股)網路推薦如下: 二、保險行業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2022/8/31) 1、 保險行業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2022/8/31) 2、 以下是網為您整理的2022年保險概念股: 3、 中國人壽(601628):8月31日消息,中國人壽最新報價30.32元,3日內股價上漲0.2%;今年來漲幅下跌-2.75%,市盈率為16.84。 4、 從近五年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中國人壽近五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為12.09%,過去五年凈利潤最低為2018年的113.95億元,最高為2019年的582.87億元。 5、 公司控股股東為中國人壽保險公司。 6、 中國平安(601318):8月31日消息,中國平安5日內股價上漲2.98%,最新報43.7元,成交量47.99萬手,總市值為7988.47億元。 7、 從中國平安近五年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近五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為3.34%,過去五年凈利潤最低為2017年的890.88億元,最高為2019年的1494.07億元。 1月份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合計1364.9億元。 中國太保(601601):8月31日消息,中國太保最新報價20.82元,3日內股價上漲0.88%;今年來漲幅下跌-33.17%,市盈率為7.46。 從近五年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近五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為16.31%,過去五年凈利潤最低為2017年的146.62億元,最高為2019年的277.41億元。 公司屬於綜合性保險集團公司,主要通過下屬的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壽險」)和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產險」)為客戶提供全面的人壽及財產保險產品和服務,並通過下屬的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管理和運用保險資金。 中航產融(600705):8月31日午間收盤消息,中航產融今年來漲幅下跌-20.48%,截至12時43分,該股漲1.2%,報3.36元,總市值為299.71億元,PE為6.59。 從近五年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公司近五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為12.58%,過去五年凈利潤最低為2017年的27.84億元,最高為2021年的44.71億元。

閱讀全文

與中國財險股票走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還是etf好股票太危險 瀏覽:872
連續4漲停的股票有哪些 瀏覽:347
看股票app軟體哪個好 瀏覽:14
中國股票總利潤 瀏覽:418
股票賬戶凈資產不包括融資盈虧嗎 瀏覽:911
美國上市公司給員工股票 瀏覽:792
京東股票app賬號 瀏覽:991
股票是下降趨勢做T能賺錢嗎 瀏覽:504
603196股票走勢 瀏覽:368
發放現金股利對股票市價的影響 瀏覽:551
一隻股票流通盤 瀏覽:724
股票分紅怎麼到賬戶 瀏覽:243
青島農商銀行股票歷史數據 瀏覽:237
博暉創新股票業績好嗎 瀏覽:165
股票賣出時顯示資金可用數不足 瀏覽:802
美股股票退市了怎麼辦 瀏覽:707
股票投資咨詢去卓信寶 瀏覽:750
奧特佳股票2020走勢 瀏覽:340
雪球股票只能看近一年的賬戶分析 瀏覽:107
中國中材股份股票行情 瀏覽: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