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股市 > 持續盈餘與盈餘質量的相關性研究來自中國股票市場的經驗證據

持續盈餘與盈餘質量的相關性研究來自中國股票市場的經驗證據

發布時間:2022-12-19 12:44:36

A. 證券投資學論文5000字左右

證券投資基金作為一種先進的制度安排和理財工具,受到各國投資者的高度重視。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證券投資學論文5000字左右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證券投資學論文5000字左右篇1

試談證券投資收益價值相關性與盈餘管理

摘要:我國證券市場在不斷的發展與完善,證券收益逐漸成為大部分企業的重要經濟來源。我國在實施新會計准則之後,需要對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與盈餘管理進行研究,以便促進證券投資收益的提高,規范證券市場,促進經濟水平的發展。本文就證券投資概況進行分析,針對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與盈餘管理進行理論分析與假設,並對其進行研究設計,分析其研究結果,並對證券投資收益與盈餘管理提供相關的依據。

關鍵詞:證券投資效益;價值;相關性;盈餘管理

我國證券市場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上市企業的數量與質量逐漸提高。上市企業是證券市場投資的課題,也是主體,同時,也是參與者。上市企業對證券市場的參與,通常是以獲取短期投資收益。目前,我國上市企業較多,且質量得到顯著提高。通過對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進行分析,與盈餘管理進行研究,可以有效的促進我國證券市場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上市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

1證券投資概況

在我國開始實施新會計准則後,在證券投資過程中,應採用公允價值計量,企業需要對自身的業務特點進行分析,結合風險管理要求來綜合考慮證券投資。企業取得金融資產在初始確認的時候需要對其進行分類:根據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金融資產的損益情況;持有至到期的投資;專供出售金融資產;貸款與應收款項。

在獲取短期收益為目的的時候,上市企業證券投資主要集中在公允價值計量類的金融資產投資中,與專供出售金融資產中,在直接出售的時候,獲取的損益會直接計入到投資收益中。這種證券投資收益包括已經實現與未實現的收益。在證券投資中,採用雙重確認收益模式,上市企業能夠對金融資產出售來選擇證券投資的收益[1]。證券投資收益具有以下幾個特徵:首先,獨立性。上市企業的證券投資與其他經營資產相互獨立,其收益與上市企業的業務經營能力無關,卻與證券市場行情有著密切聯系。其次,波動性。

上市企業的證券投資收益具有不穩定性,不持續性特點。另外,可預見性。活躍的金融市場會促進證券投資力度,通過對上市企業的證券投資金融資產進行分析,投資者可以對證券投資收益進行評估。這些特徵導致證券投資在股價中的反應名次區別於企業營業利潤。在證券投資收益中,可以通過兩種方法對其收益進行確認,對證券市場的定價特性與有效性進行了解,並能夠深入的了解兩種確認方法的優劣情況[2]。

證券投資收益的特徵使得其在股價中的反應可能會與企業的營業利潤有較大差異,而證券投資收益的兩種確認模式,又使得兩部分證券投資收益可能存在不同的盈餘管理狀況。對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與盈餘管理進行研究有助於了解我國證券市場的有效性與定價特徵以及證券投資收益的信息質量(相關性、可靠性與及時性),並可以進一步了解兩種證券投資收益確認模式的優劣,為金融危機下爭論較多的公允價值確認損益模式提供理論與實證支持。

2理論分析與假設

根據會計理論進行分析,可以將盈餘分為暫時性盈餘與永久性盈餘,後者是可持續的,穩定性的;而前者是一次性的,波動性的。永久性盈餘在估值中的作用明顯高於暫時性盈餘。企業的營業利潤通常為永久性盈餘,證券投資收益為暫時性盈餘。根據理論進行分析,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會比營業利潤低,在估值模型中價值乘數也會明顯低於營業利潤。在實際資本市場中,盈餘反應系數會跟理論有著明顯的區別,但是,可以根據理論分析對其進行合理的預期。與證券投資收益價值乘數相比,其盈餘反應系數會明顯較大。

根據理論分析研究,可以對其提出相關假設:與營業利潤盈餘反應系數相比,證券投資收益價值乘數相對較低;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能夠促進會計盈餘信息相關性的提高,未實現證券投資收益與已實現證券投資收益相比,前者更具有增量價值相關性;證券投資收益信息缺乏及時性,與年報信息區間內的股價變化關系不大;盈餘管理現象存在已實現證券投資收益中,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則沒有。

3研究設計

3.1樣本數據來源

本次研究中的證券投資收益包括未實現證券投資收益與出售金融資產的直接收益。兩者數據來源不同,前者為上市企業年報投資收益項目中計算得出的;而後者是年報利潤表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算得出的。

3.2模型設計

根據上述四個假設進行模型設計,其中前兩個假設需要根據價格模型進行論證,第三個假設需要報酬率模型論證,最後一個假設採用盈餘管理模型論證。

3.2.1價格模型

通過對相關資料進行研究,根據以往相關專家的觀點與建議進行分析,並結合本次研究實際情況,對價格模型進行設計。凈資產=截距項+資本成本倒數×每股稅後營業利潤+1×證券投資收益暫時性盈餘+自變數系數×(每股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誤差項。將其對假設1進行論證。在假設2中論證,需要在上訴模型中增加證券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情況,在解釋變數中,以每股凈資產為標准。並分析價值相關性是否存在於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中,從而對模型的解釋力度進行增加。

3.2.2報酬率模型

在對該模型進行設計的時候,設計需要綜合考慮到在一定的時期內,會計盈餘對股價變化的影響。並且,在一定的時期內,對會計信息進行探究,以便分析其對股價造成的影響。根據證券投資收益的可預見性特點進行分析,在證券市場中可能會出現提前反應現象。在該模型中,並沒有與價值模型相同的價值相關性。其模型公式為持有累計月報酬率=截距項+自變數系數(每股稅後營業利潤/收盤價)+自變數系數(每股稅後已實現證券投資收益/收盤價)+自變數系數(每股稅後未實現證券投資收益/收盤價)-誤差項。

3.2.3盈餘管理模型

根據盈餘管理的動機對證券投資收益盈餘管理情況進行分析,以便設計盈餘管理模型,對其有效契約觀與不對稱信息觀進行分析與研究。其模型公式為:已實現證券投資收益在利潤總比重的百分比=截距項+自變數系數×再融資變數+自變數系數×扭虧變數+自變數系數×營業利潤增長率+自變數系數×規模變數+自變數系數×金融資產在總資產中的百分比+自變數系數×行業變數+誤差項。

4結果分析

4.1描述性統計

分析模型的變數情況,對每個樣本的描述進行計量計算,以便對其進行評估。其中大多數上市企業會以增加當年的利潤總額為目的,對其選擇適當的獲利了結。或將金融資產歸納到不影響損益的專供出售金融資產中。

4.2模型結果分析

在我國模型中,增加未實現證券投資收益,對模型進行解釋。在價格與報酬率模型中,證券投資收益會對股票價的及時性進行影響。由於證券投資收益具有可預測性,不具備及時性,對年報信息區的股價匯報。

5結論

在現代化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大多數上市企業越來越重視證券投資收益,其也是企業的經濟來源之一,在企業的盈餘管理中,需要重視對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進行分析,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充分了解,以便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提供有利的依據[3]。根據結果進行評價,我國證券市場能夠對證券投資收益與營業利潤進行區分,並根據其重要性給予不同的估值。上市企業根據出售前的實際選址,對已實現證券進行盈餘管理。證券投資收益具有價值相關性,不具備及時性[4]。證券投資主要採用公允價值變動情況對損益方式進行收益,可以顯著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避免盈餘管理。在新會計准則實施後,對我國證券投資進行公允值計量模式,對歷史成本計量模式能夠造成較大的突破[5]。通過對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進行分析,對其盈餘管理進行了解,可以為證券投資收益提供相關內容,促進證券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戰篪.證券投資的盈餘管理研究———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經濟經緯,2013,19(02):193-194.

[2]魏濤,陸正飛,單宏偉.非經常性損益盈餘管理的動機、手段和作用研究———來自中國上公司的經驗證據[J].管理世界,2013,17(02):127-128.

[3]吳戰篪,羅紹德,王偉,等.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與盈餘管理研究[J].會計研究,2013,19(09):121-122.

[4]石磊,張佳玉.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與盈餘管理研究[J].財經界,2013,23(12):138-139.

[5]吳戰篪,羅紹德,王偉.證券投資收益的價值相關性與盈餘管理研究[J].會計研究,2013,19(09):121-122.

>>>下頁帶來更多的證券投資學論文5000字左右

B. 會計論文參考文獻有哪些

會計論文參考文獻有哪些

引用參考文獻是會計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能體現論文的學術水平,也是衡量會計畢業論文成功與否的依據之一。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會計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會計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一)

[1] 李維安.公司治理[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31-32.

[2] 王雄元,張士成,高禕.審計委員會特徵與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08(4):87-96.

[3] 何佳,張曉農.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制度研究研究報告[R].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研究所,2001 年深圳綜字第 0043 號.

[4] 林有志,張雅芬.信息透明度與企業經營績效的關系[J],會計研究,2007(9):26-34.

[5] 汪煒,蔣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與資本成本[J].經濟研究,2004(7):107-114.

[6] 凌江紅.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制度比較研究[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9:1-105.

[7] 翟華雲.審計委員會和盈餘質量--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06(6):50-57.

[8] 南開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課題組.中國上市公司治理評價系統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3(3):4-13.

[9] 於富生,張敏.信息披露質量與債務成本: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7(5):93-96.

[10]鄭新源,劉國常.審計委員會有效性研究--基於盈餘管理的視角[J].財會通訊,2008(8):98-118.

會計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二)

[1]蔡慶梅。 論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與對策[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11:73.

[2]帥勇。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中外企業家,2016,01:135-136.

[3]楊檸境,劉中友。 職業道德與會計誠信[J]. 中外企業家,2016,02:200.

[4]潘湛明。 對財務會計中的職業道德教育的思考[J]. 科技風,2016,02:273.

[5]邱梓軒,孟憲軍。 會計職業道德和誠信問題研究[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04:47-48.

[6]鄧妍鑫,田倩。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風險與應對措施[J]. 財經界(學術版),2016,02:137+28.

[7]趙婧一。 會計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淺析[J]. 亞太教育,2016,04:119.

[8]毛曉明。 淺析當前社會的會計誠信問題[J]. 信息化建設,2016,02:186.

[9]金媛媛。 我國會計行業誠信缺失問題研究[J]. 中外企業家,2016,04:148-149.

[10]張粒塵。 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及其治理途徑[J]. 財會學習,2016,03:84-85.

[11]郭子賓。 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現狀調查與改進路徑[J]. 財經界(學術版),2016,03:179.

[12]王金鳳,劉強。 新准則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問題與對策研究[J]. 新經濟,2016,11:95-96.

[13]王紅。 會計職業道德缺失及其防範[J]. 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07:170-171.

[14]沈旭東。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現狀及改進對策研究[J]. 財經界(學術版),2016,06:257.

[15]常根萍。 淺議會計人員基本職業道德[J]. 經營管理者,2016,06:57.

[16]劉娜娜。 試論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行業發展的重要性[J]. 經營管理者,2016,06:67.

[17]林春燕。 淺論中國公司會計誠信如何建立[J]. 現代商業,2016,12:156-157.

[18]李艷。 淺析會計誠信問題[J]. 中外企業家,2016,08:76-77.

[19]梁景瑜。 關於會計職業道德的失范和重建探究--以餐飲業為例[J]. 中外企業家,2016,11:104.

[20]解淑。 基於社會契約理論的會計誠信問題探究[J]. 經營管理者,2016,06:65.

會計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三)

[1] 陳小林,陳作習.論內部控制審計動因、成本與收益[J].財會月刊,2010,(20):77-79.

[2] 諾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孫璐.商業銀行內部治理審計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6.

[4] 蔡春.審計理論結構研究[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5] 戴維斯·諾思.制度創新的理論:描述、類推與說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 於玉林.試論面向新世紀的內部審計制度[J].審計研究,2000,(6):17-21.

[7] 方堃.關於社會責任審計的思考[J].審計研究,2009,(3):38-40.

[8] 余玉苗,黃兵海.我國上市公司戰略審計初探[J].財會月刊,2004,(3):37-38.

[9] 柯武剛,史漫飛.制度經濟學-社會秩序與公共政策[M].商務印書館,2000.

[10] 諾斯.經濟史上的結構和變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1] 陳青.企業社會責任審計述評與實現[J].企業研究,2010,(12):23-25.

[12] 傅黎瑛.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治理型內部審計[J].當代財經,2006,(5):119-122.

[13] 何衛東.論非執行董事對於公司戰略的參與[J].南開管理評論,1999,(4):20-22.

[14] 道格拉斯·諾斯.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5] 靳磊.企業戰略審計初探[J].淮南工業學院學報,2000,(4):22-25.

[16] 李嘉明,趙志衛.我國企業開展社會責任內部審計的構想[J].中國軟科學.

;

C. 會計專業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會計專業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篇1

【1】牛明艷.財務指標體系應用研究——基於現金流量信息【D】.江蘇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12.P1.2

【2】蕭維.企業資信評級【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5

【3】袁敏.資信評級的功能檢驗與質量控制研究【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9

【4】肖舟.中國工商銀行信貸制度變遷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5】朱順泉.中國企業資信評級方法及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10

【6】潘永泉,楊志英,張敬秀.基於人工智慧方法的企業資信評級【C】.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2004

【7】黃愛華.企業資信等級的熵權評估模型研究陰.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報),2007.10

【8】朱榮恩編著.資信評級【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9

【9】梁雪春,謝嶺南,陳森發,劉艷.企業資信等級的定性定量評估模型研究叨.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9

【10】王一鳴,印為,石勇.基於次序邏輯斯蒂模型的企業貸款信用風險評級研究【R】.數學、力學、物學、高新技術研究進展,2008(12)卷

【1l】陳志斌.基於價值創造的企業現金流管理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5

【12】陳建煌.現金流量的經驗性評估—來自滬深股市的實證證據【D】.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0

【13】晏靜.現金流量信息功能研究:理論分析與實證【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7

【14】陸曉雯.中小企業板塊會計盈餘與現金流量信息含量的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4

【15】張友棠.財務預警系統管理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3

【16】劉慶華.基於現金流量的企業財務預警系統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4

【17】劉格輝.基於現金流的財務風險預警研【D】.湖南大學MPAcc學位論文,2007.10

【18】張傳明,陳俊.報表收益與現金流量的決策有用性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07.7

【19】曹建新,王春麗.自由現金流量與盈利質量的關系研究【J】.粵港澳市場與價格,2008.6

【20】李延喜.基於動態現金流量的企業價值評估模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12

【21】史冬元.基於現金流量的企業業績評價體系研究【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6

會計專業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篇2

1.婁爾行:《基礎會計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朱小平:《初級會計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陳少華:《會計學原理》,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吳水澎:《會計學原理》,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財政部《企業會計制度》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6.[美]羅伯特﹒N.安索尼 詹姆斯﹒S.里斯 朱利﹒H.赫特斯坦:《會計學教程與案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7.[美]查爾斯﹒T﹒亨格瑞、[美]瓦特﹒T﹒哈里森、[美]米切爾﹒A﹒羅賓遜:《會計學》第三版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8.喬世震:《會計案例》,中國財經出版社1999年版。

9.陳今池《現代會計理論概論》立信會計出版社1993年版。

10.湯雲為、錢逢勝:《會計理論》,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會計專業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篇3

[1]宋雪婷,安鵬.試論雲南綠大地事件對注冊會計師的啟示[J].經濟研究導刊.2013(22)

[2]丁紅燕.審計失敗及其後果--基於證監會2006-2010年處罰公告的分析[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

[3]丁紅霞,丁紅燕.審計失敗:原因及對策--基於證監會2006年-2010年處罰公告的分析[J].商業會計.2012(24)

[4]魏夢瑩.新大地IPO何以被終止[J].資本市場.2012(10)

[5]唐曦.綠大地事件中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責任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2(16)

[6]朱清貞,嚴麗娟.「綠大地」會計造假案引發的思考--基於經濟學視角的分析[J].會計之友.2012(16)

[7]孫毓璘.注冊會計師關註:審計過程與審計結果比較[J].財會通訊.2012(13)

[8]李濤.從綠大地事件看上市公司監管[J].財會研究.2012(06)

[9]金蕊.論審計失敗[J].現代會計.2011(06)

[10]李平,王曉敏.上市公司審計失敗的現狀和防範措施[J].經營與管理.2011(09)

[11]張博亞.綠大地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完善[J].財務與會計.2011(09)

[12]杜淑芳,李建民,馬蓓蓓.審計失敗的制度分析[J].中國農業會計.2011(03)

[13]賴麗娜.上市公司審計失敗影響因素研究[J].財會通訊.2010(13)

[14]張洪高.審計失敗的成因及後果分析[J].會計之友(中旬刊).2007(02)

[15]陳志強.質疑審計失敗主流觀點[J].審計月刊.2006(13)

[16]高明華,袁清波.注冊會計師審計失敗的成因與對策研究[J].財會研究.2005(03)

[17]李若山,周勤業.現代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四大局限[J].審計研究.2003(04)

[18]林鍾高,葉德剛,劉先兵.論審計失敗[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2(07)

[19]吳德林,溫天璟.論執業注冊會計師審計失敗的成因[J].山東審計.2002(05)

[20]孫一秀.審計失敗因素及案例分析[J].中國審計.2002(05)

[21]李爽,吳溪.審計失敗與證券審計市場監管--基於中國證監會處罰公告的思考[J].會計研究.2002(02)

[22]侯海燕.CPA審計失敗的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一份調查報告的啟示[J].財會通訊.2001(11)

[23]溫天璟,程珏.審計失敗衡量標准之研究[J].中國煤炭經濟學院學報.1999(03)

[24]秦榮生.注冊會計師審計失敗的成因及規避[J].注冊會計師通訊.1999(04)

會計專業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篇4

[1]駱正山,信息經濟學[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270-278.

[2]郝慧娟.企業社會責任與融資行為關系研究[J].財會通訊,2014(03):76-79.

[3]陳金龍,謝琦君.社會責任、產權屬性與融資約束[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4(03):96-103.

[4]范明、牛剛,現代企業理論[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155-165.

[5]王群勇,STATA使用指南與應用案例[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

[6]凌江紅.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制度比較研究[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9:1-105.

[7]翟華雲.審計委員會和盈餘質量--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06(6):50-57.

[8]南開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課題組.中國上市公司治理評價系統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3(3):4-13.

[9]於富生,張敏.信息披露質量與債務成本: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7(5):93-96.

[10]鄭新源,劉國常.審計委員會有效性研究--基於盈餘管理的視角[J].財會通訊,2008(8):98-118.

[11]葛家澍.中級財務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工業出版社,1999.

[12]李玉敏.中級財務管理[M].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2002.

會計專業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篇5

[1]李維安.公司治理[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31-32.

[2]王雄元,張士成,高禕.審計委員會特徵與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08(4):87-96.

[3]何佳,張曉農.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制度研究研究報告[R].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研究所,2001年深圳綜字第0043號.

[4]林有志,張雅芬.信息透明度與企業經營績效的關系[J],會計研究,2007(9):26-34.

[5]汪煒,蔣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與資本成本[J].經濟研究,2004(7):107-114.

[6]管亞梅,王嘉歆.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能緩解融資約束嗎.--基於A股上市公司的`實證研宄[J].經濟與管理研宂,2013(11):76-84.

[7]孫德美.社會責任視角下的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研宄[J].經濟論壇,2013.

[8]沈艷,蔡劍.企業社會責任意識與企業融資[J].金融研宄,2009(12):127-136.

[9]周小春,董平.自願披露社會責任報告能降低公司權益資本成本嗎?[J].財會通訊,2013(04):78-81.

[10]解維敏,方紅星.金融發展、融資約束與企業研發投入[J].金融研宄,2011(05):171-183.

[11]劉凱平.企業社會責任與權益資本成本關系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2(05):3940.

[12]孫偉,周瑤.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與資本市場信息不對稱關系的實證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2(20):889-892.

[13]財政部.企業會計制度[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14]孟凡利.會計基礎知識[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會計專業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篇6

[1]陳小林,陳作習.論內部控制審計動因、成本與收益[J].財會月刊,2010,(20):77-79.

[2]諾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孫璐.商業銀行內部治理審計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6.

[4]蔡春.審計理論結構研究[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5]戴維斯·諾思.制度創新的理論:描述、類推與說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於玉林.試論面向新世紀的內部審計制度[J].審計研究,2000,(6):17-21.

[7]方堃.關於社會責任審計的思考[J].審計研究,2009,(3):38-40.

[8]余玉苗,黃兵海.我國上市公司戰略審計初探[J].財會月刊,2004,(3):37-38.

[9]柯武剛,史漫飛.制度經濟學-社會秩序與公共政策[M].商務印書館,2000.

[10]諾斯.經濟史上的結構和變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1]陳青.企業社會責任審計述評與實現[J].企業研究,2010,(12):23-25.

[12]傅黎瑛.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治理型內部審計[J].當代財經,2006,(5):119-122.

[13]何衛東.論非執行董事對於公司戰略的參與[J].南開管理評論,1999,(4):20-22.

[14]道格拉斯·諾斯.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5]靳磊.企業戰略審計初探[J].淮南工業學院學報,2000,(4):22-25.

[16]李嘉明,趙志衛.我國企業開展社會責任內部審計的構想[J].中國軟科學.

[17]程新生,孫利軍,耿偉雯.企業內部審計制度改進了財務控制效果嗎?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J].當代財經,2007,(2):118-122.

[18]劉長翠,陳增雷.企業社會責任審計初探[J].山東經濟,2006,(7):116-121.

D. 盈餘質量和盈餘信息質量

盈餘質量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反映現在運營狀況;
第二是未來運營狀況的良好預測指標;
第三是真實地反映公司的內在價值。
盈餘信息的一般質量要求體現在盈餘的確定必須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基礎,遵循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完整而客觀地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成果,充分而全面地反映盈餘的來源及構成。由於會計盈餘信息屬於會計信息,我們不妨從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分析盈餘信息的一般質量要求。

E. 中國會計評論的目錄

文章
市場分割與中國股市發展
——A、B股市場一體化進程的啟示
制度建設與股票市場漸進性有效
——基於法和金融理論的實證分析
控股股東對上市公司價值的影響
——基於大股東實際控制度的評價
大股東變更更、公司治理與公司績效
——來自中國市場的經驗證據
關聯交易和會計盈餘的價值相關注
上市公司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研究
——來自上市公司2001-2003年的經驗證據
增長、盈餘管理和應計持續性
配股資金使用與公司業績
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增長周期和融資結構變遷
評論
不充分競爭環境下我國股市一體化的制度變遷路徑分析
——對陳小悅和陳璇「市場分割與中國股市發展」的評論
對「制度建設與股票漸進性有效
——基於大股東實際控制度的評價」一文的評論
對「大股東變更、公司治理與公司績效
——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的評論
對「大股東的隧道挖掘與制衡力量
——來自中國市場的經驗證據」的評論
「關聯交易和會計盈餘的價值相關性」評述
揭開審計收費之謎
——評「上市公司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研究」
盈餘管理、盈餘持續性和盈餘質量
——評「增長、盈餘管理和應計持續性」
「配股資金使用與公司業績」評述
評「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增長周期和融資結構變遷」
會議綜述
制度環境與公司治理
——中國與東亞國家公司治理國際研討會綜述
學術信息

閱讀全文

與持續盈餘與盈餘質量的相關性研究來自中國股票市場的經驗證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還是etf好股票太危險 瀏覽:872
連續4漲停的股票有哪些 瀏覽:347
看股票app軟體哪個好 瀏覽:14
中國股票總利潤 瀏覽:417
股票賬戶凈資產不包括融資盈虧嗎 瀏覽:911
美國上市公司給員工股票 瀏覽:792
京東股票app賬號 瀏覽:991
股票是下降趨勢做T能賺錢嗎 瀏覽:504
603196股票走勢 瀏覽:366
發放現金股利對股票市價的影響 瀏覽:550
一隻股票流通盤 瀏覽:723
股票分紅怎麼到賬戶 瀏覽:243
青島農商銀行股票歷史數據 瀏覽:237
博暉創新股票業績好嗎 瀏覽:164
股票賣出時顯示資金可用數不足 瀏覽:802
美股股票退市了怎麼辦 瀏覽:707
股票投資咨詢去卓信寶 瀏覽:748
奧特佳股票2020走勢 瀏覽:338
雪球股票只能看近一年的賬戶分析 瀏覽:106
中國中材股份股票行情 瀏覽: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