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市裡莊家是怎樣操作一支股票的
建倉時通過對敲的手法來打壓股票價格,以便在低價位買到更多更便宜的籌碼。在個股的K線圖上表現為股票處於低位時,股價往往以小陰小陽沿10日均線持續上揚,這說明有莊家在拉高建倉,然後出現成交量放大並且股價連續下跌,而股價下跌就是莊家利用大手筆對敲來打壓股價。
這期間K線圖的主要特徵是:股票價格基本上處於低位橫盤(也有拉漲停的),但成交量明顯增加,從盤口看,股票下跌時的每筆成交量明顯大於上漲或者橫盤時的每筆成交量,這時的每筆成交量會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因為在低位進行對敲時散戶尚未大舉跟進)。
另外,在低位時莊家更多地運用夾板的手法,上下都有大的買賣單,中間相差幾分錢,同時不斷有小買單吃貨,其目的就是讓股民覺得該股拋壓沉重上漲乏力,而拋出手中的股票。
(1)中國股票黑莊家故事擴展閱讀
分類
根據莊家炒作方式和風格不同,可分為:獨庄、跟庄、混庄和幫庄。
(1) 獨庄,即一個莊家把持某一支股票,完成這支股票從吸貨、試盤到拉升、出貨的整個過程。由於市場有很多莊家同時存在,獨庄只在理論上有存在的可能。
(2)跟庄一般是大機構以小散戶的身份和規模介入一支股票,跟著莊家走,由莊家去抬轎子,坐一段順風車。對一個有過坐莊經驗的人來說,完全可以看懂別人的坐莊手法,跟庄進退不用花拉抬成本,比坐莊還安全,而利潤更高。
很多資金實力較小,做過庄但感到有些力不從心的機構願意選擇跟庄的策略。嚴格而言,他們還算不上真正的莊家,而是莊家中的散戶。
(3)混庄一般發生在大盤股上,由於盤子太大,單獨一個莊家沒有實力控制,誰也沒有能力獨占這個庄,只能由幾個莊家聯手坐莊。一般情況下,莊家最希望的當然還是形成自己獨立控盤的坐莊局面,如果不是實力所限,莊家是不願意去混庄的。
(4)幫庄指一個或幾個小庄幫主力完成控盤和炒作計劃。幫庄有主動和被動之分。被動多為實力所限莊家不得不混庄時,一般也會有一個大莊家出來主持局面,而形成以一個大莊家主持其他人跟隨的情況,這就不是前面所說的跟庄態勢而是幫庄態勢。
此外,如果以投資理念來劃分,可分為:業績型莊家、題材型莊家、成長型莊家和投機型莊家;按操作手法不同,還可分為:保守型莊家、穩健型莊家和激進型莊家等。
⑵ 股市莊家虧本是怎麼產生的,舉個簡單的例子
莊家的盈利情況長期看基本和散戶一樣,一樣的一賺兩平七賠。莊家之所以虧損和散戶一樣,都是因為出乎預料的事發生了,或者看錯了形勢。舉個簡單的例子,您去看看2004年前後的秦嶺水泥和金宇車城的K線。
這兩個莊家只所以虧損的這么嚴重,都是看錯了形勢。莊家坐莊必須以整個市場的牛市氛圍為前提,至少也得是該行業的整體氛圍配合,或者提前知道某個公司的內部消息。這兩個莊家當時沒有想到01年到05年的大熊市能持續這么長時間,錯誤判斷了形勢,導致自己被迫維持股價,買走了幾乎90%的流通股。但是長期的熊市導致始終沒人接他們的股票,最終資金鏈斷裂,被迫割肉出局。
⑶ 90後女孩進群炒股砸進102萬,結果瞬間傾家盪產是怎麼回事
90後女孩何夏常在微博和各種渠道里搜索「股票」「炒股」,想看看有沒有一些KOL或是資源,能夠學一波操作。隨後,她關注到了一個微博上就有300多萬粉絲的財經大V徐某峰,之後進了「炒股經驗分享」的微信群,在群內管理員李樹某會推薦一些股票,在何夏嘗到一些甜頭後,開始不斷被「洗腦」,前後投進102萬,後來她所在的微信群裡面的管理人員「統統消失」,才知被騙,只是為時已晚。
其實時間長了,何夏當然也發現,其實李樹某推薦的股票也有些是賠錢的。但每當出現這種情況,李樹某總能搬出一些貌似「合理」解釋,比如:買入的散戶過多,導致盤面出現異動,驚動了該股票操盤的主力莊家。莊家不願意和散戶共享盈利,於是拚命靠洗盤打壓股價……
李樹某告訴這些小股民們,甘心當個小散,最後只能被莊家玩弄於股掌之間。而他的計劃,則是把散戶們集結起來,帶著大家一起吃肉,一起賺錢。
(3)中國股票黑莊家故事擴展閱讀
手法不是新手法,股場卻總有新股民
據受害者群的不完全統計,當前,受害者人數已經達到160餘人,來自全國多地,總金額在4000萬元以上,其中除了像何夏這樣的新股民,還有一些曾在股場失意的老股民們。
不少受害者聯系原先發布廣告的財經大V徐某峰,但此時他已刪除了當時發布的推薦微博,並表示「所謂的融資融券、機構通道,都是騙局,王紅某、李樹某這些都是騙子。提醒了整整兩天,如果還有上當受騙的,趕緊去報警。」
雖然手法並不算新手法,但奈何股民總是新股民。警方提示廣大市民,在投資理財時一定要認准正規渠道,投資理財類詐騙往往有很強的欺騙性,那些所謂的「穩賺不賠」「高額回報」很有可能是不法分子事先布下的圈套。
⑷ 中國股市的主力是怎樣讓散戶割肉的
你好,莊家讓散戶割肉的些方式:
( 1)股票直接砸盤破位讓散戶割肉
主力利用直接砸盤的這種方式讓散戶割肉是對散戶最有效的,不管什麼短中長風格往往大部分投資者一旦股票破位了都會認輸出局割肉,等散戶割的差不多了行情就好了;很多散戶都是等賣出股票就開始上漲,懷疑主力在監控自己的賬戶。
(2)股票控制陰跌狀態讓散戶割肉
主力把股價控制住了,促使股票不斷的出現陰跌走勢,漲的少跌的多,總體不會出現大漲大跌,而是每天跌一點點,即使股市大漲也是不跟漲;股票就是我行我素,就是每天跌一點點而已,讓散戶們心理煎熬,受不住心理煎熬自願認輸割肉出局。
(3)釋放利空消息逼出散戶割肉
主力利用利空消息讓散戶們看空股價,而股價也是配合利空消息打壓股價,讓持股的散戶對股票失去信心,認為股價還會繼續殺跌出現;就是抓到散戶恐懼心理讓散戶割肉。
(4)股票在底部長期橫盤壓制讓散戶割肉
主力把股票控制在一個底部區域,往往都是長線主力的手段,把股價橫盤一個階段,他們暗中低吸籌碼,一橫盤就是一兩年,讓持股的散戶沒有這個耐心等待,對股票看不到未來,很多散戶不願意用時間等待,只能認輸交出籌碼給主力,重新選股,這種主力讓股價橫盤割肉比其他任何手段都難受。
(5)利空盤口假象來讓散戶割肉
主力每天在賣一至五檔處掛出很多超大賣單,當這種超大賣單就是不成交,只是掛出來故意給散戶看的,意味股票這么多拋壓在排隊賣出,股價根本漲不上去,讓很多散戶不會看盤口的散戶以為大賣單太多股價接下來要大跌,也只能認輸割肉出局走人。
(6)主力利用資金對倒來讓散戶割肉
主力利用資金對倒來造假股價要大跌的信號,跟上面的盤口假性有區別,資金對倒也是在賣檔一直五檔掛超大跌,但資金對倒會出現成交超大賣單,隨之股價會打壓,其實這些單是主力左手到右手的籌碼,就是製造盤面恐慌局面出現,讓散戶們乖乖的把籌碼割肉交出來。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⑸ 轉:良心操盤手告訴你股市的秘密:莊家是如何賺錢的
一、假如我是一個莊家,我會怎麼做?
股票市場的定律是一贏兩平七虧,意思是70%以上的人都會虧損。那散戶如何才能站到贏利的10%人的群體中?我認為,機構為了賺散戶錢,不斷的在研究散戶心理和行為學,我們散戶不妨反過來,把自己當成機構投資者,也來研究一下機構的心理和行為學,這樣才能在這個充滿陷阱、欺詐、騙術和謠言四起的市場里立於不敗之地。
如果我是機構投資者,要想做一支股票,我認為我先要找到一支大小合適,前景無需多麼優秀,但幾年之內絕對不會倒閉的那一種。然後我去拜會該公司領導,告訴他我想投資他那支股票,請他們配合。
如何配合呢?就是在我吸酬時,在公報時盡量將業績放平,或者適當隱藏利潤,這一點公司很容易做到,只要對報表進行適當調整就行了,例如,將某些損益一個季度提完,使其報表看上去虧損;或者將後面數年的費用半年攤完,這都使得當期報表非常難看。
在這之前,我肯定是要進一些籌碼的,這些籌碼主要用來砸盤的。怎麼收集這些砸盤的籌碼?我不會每天慢慢去收集,因為這樣會使股票天天上漲,反而難以收到足夠的籌碼,還容易被散戶搶酬,並使技術指標形成向上趨勢,更使自己收集成本提高。
我會在某一天用大漲的辦法來收集,當連跌數天後,散戶都悲觀失望,猛然一個大漲,套牢的看到了希望,不會拋出;而短線獲利的,可能就交槍了,其實,在這個價位我只是要砸盤的籌碼,不需要收集很多,因此用猛然大漲的辦法就很容易達到目的。
第二天來個低開。為什麼要低開而不高開,因為我昨天收集的籌碼並不準備獲利,而且要讓昨天追風進去的短線籌碼幫我砸盤,如果高開,很容易讓短線籌碼獲利,他們就會在下跌途中有更多的資金來跟我搶酬,所以一定要低開,消耗這些短線資金。在這個下跌途中,我將逐步用單托底,因為我要形成自己的底倉。
經過幾天的連續下跌,有些割肉的籌碼就會回補自己的倉位,這時候我不能讓他們回補,我必須迅速的吃上去讓他們追風,當形成追風盤時,我將在底部的部分籌碼高拋,一是為了降低成本,二是騰出資金,然後再迅速的砸下去。
同樣的,我會邊托邊砸,這樣一來我就會得到更多價格更低的籌碼。
當跌到很低位時,基本上就沒人和我搶籌碼了,因為在這個下跌途中,我通過不斷的高拋低吸,不斷的大幅度振盪,將大部分抄底的,搶反彈的都套在下跌途中,或者將他們虧損怠盡,使其不敢在來涉足這個股票,這時候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而公司的配合在這時就非常關鍵,長時間的業績沒有任何起色,使大部分散戶因懷疑其會不會ST,到恐懼驚慌,高位籌碼就會不斷的掉落,我就可以在底部橫盤當中不斷的高拋低吸來收集籌碼,這個可能需要較長時間,關鍵看頂部籌碼掉落程度而定,如果高位籌碼長時間的不松動,那我就不會去拉這只股票。
當籌碼收集足夠多時,公司的業績也會轉好了,因為在我收集籌碼當中,公司將後面幾年能想的出來的損益,或者費用都在那一年半載中攤完了,後面的報表當然好看。這時候我拉起來毫不費力,也無需多大成本。當這個市場里其他人看到這個股原來這么優秀,必然跟風者眾,我就在這這當中逐步減倉。
公司能如此配合,那他能得到什麼好處?其實很簡單,我將股票拉到高位,他們也能賣個好價錢;在低位時,他們同樣可以購入自己的股票,還能掙得名聲,這樣一來收益會相當可觀,何樂而不為?
這當然要和大盤走勢相同,在這中間,散戶該知道怎麼辦了吧。
當然,如果我做莊,還必需考慮很多問題:
第一是證監會的監控 ,他們雖然老虎不敢碰,或者就是為虎作猖,但捏死個把蒼蠅還是不成問題的,所以,操控股票不能讓他們抓住把柄,這時候就要考慮多戶頭,或者拉幾個私募大戶集體作戰。
第二要考慮產業資本的問題 ,如果我們拉的時候,他們看到利潤可觀,結果大量拋出籌碼,那我們就慘了,必然會虧本出局,在做之前就必需先和他們溝通好,而且還要了解他們手上的流通盤是多少,拋售意向如何,這就是大小非問題。
第三個要考慮的是老莊 ,如果這個股沒有被老莊放棄,那我是盡量不會去碰的,因為一但被老莊反做,那你死得就慘了,就像中國聯通套游資一樣,那死得是非常慘的,所以,選股非常重要。
第四個就是大盤狀況 ,跟風的多不多,社會上的存量資金足不足,就像現在這樣,大部分散戶或者大戶都被大宰一刀,這時候就不適宜做股票,你拉人家賣,結果把自己套在裡面.那現在最適宜的就是砸股票。
一般人都有個心態,20元買的股,跌到15元不賣,跌到10元不賣,跌到5元仍然沒多少會人賣,但是你要跌到2元再拉回4元,不少人一看翻倍基本上都會割肉的,特別是長時間的向下或者橫盤。
如果這些問題都解決了,砸盤就要開始。砸多少為適宜?根據大盤狀況,每天操盤必需跟著大盤走,當大盤大跌時,你必需深砸下去,這時候成本很低,只要用少量籌碼將關鍵點位砸開即可,會有止損盤幫你接著砸下去。但是尾盤必需進一些籌碼,防止第二天大盤走低或者走高,有一定量籌碼就好靈活掌握,也就是說,要在操盤時盯著指標股。
為什麼要盯著指標股去做?關鍵就在於成本,隨著大盤波動,你的成本最低,指標股跌時,你也跌,所用砸盤籌碼量最少,因為沒有多少人敢買,可以深砸。當大盤漲時你去拉,同樣無須買多少,只要將關鍵點位的籌碼買掉即可,有人會將股價推上去,到一定高點,你還可以將低位進的籌碼出掉一些,這樣可以騰出一點資金做一點差價。
所以,我們看到的股市局面就是要漲一起漲,要跌大家都去跌。
在股市中的人分好幾種,趨勢投資者,套牢後不理不睬者,技術派,基本面派,長線客,短線炒家等等。
我要在這個股票里做莊,這些人我都要面對,盡量的讓他們在我控制的這個股票里少賺或者割肉而去,這時候我就要用很多辦法來對付,因為他們賺多了,意味著我就賺少了,他們不割肉,我就賺不到錢。
對趨勢投資者,我沒什麼好辦法,只能將他們看做鎖倉的一員;但對其他人,我平時的吃喝玩樂就全靠他們了。
我一般最喜歡套牢後不理不睬的,這些人把錢交給我後幫我鎖定了大部分籌碼,使我在底位有充足的資金縱橫馳騁。
基本面派也是我喜歡的第二位,因為當我將股價拉高後他們基本就接手了,企業的基本面在我拉高股價後變得非常亮麗,他們就會來接盤;等他們接完後公司基本面就發生改變,他們在低位就將籌碼再還給我。
技術派一般短線較多,喜歡做波段,這里的人有自認為技術高明的,什麼KDJ金叉、死叉,什麼MACD、CR、量價關系,什麼費波納奇黃金分割位,什麼艾略特的波浪理論,還有江恩曲線等等,等等,但我做股票一般不看這個,我一般只盯著今天我下多少單,在某些價位進來多少單,大一些的戶頭在什麼價位進出。這個對我來說非常關鍵,因為這決定了第二天該如何操作,有時候需要對他們安撫,讓他們幫忙將股票在手上多留幾天,以使活動籌碼減少。
但有時候就必須讓他們出局,特別是短線客,當今天發現短線游資進來多了,第二天不管怎樣都要將他們殺出局,哪怕逆大盤而動。
回過頭來看,呵呵,真搞笑,K線走的還真符合某些技術指標特點。偶然乎,必然乎。
這里解釋一下我為什麼要猛殺游資。
其實這關乎自己的短期收益,因為短線客和游資的錢最好賺,他們持籌碼的時間短,可以使我非常短的時間里獲利。
例如套牢盤,你只能一次性的賺他一下,他然後就不動了,你就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這中間有時候長達幾年,在這幾年裡我可是要吃要喝的;基本面派也使我獲利不多,因為他們的利潤我還要和公司均分。
但短線客和游資就不同了,我在一個波段中就可以獲利豐厚。
那怎麼做呢?
第一是是逐步拉升 ,這時候技術指標就開始走好,技術派的人一看技術指標,一般都容易被誘惑進來,這中間我就邊拉邊賣,需要控制的就是在頂背離之前將籌碼交他們手中,使他們看上去技術指標仍然沒有到頂,股價還可以漲得更高。
這時候第二天來個沖高回落,然後第三天猛然下跌,他們基本上就開始交槍了,不用我來,股價就下去了,這中間自然我設定好價位來撿果實,對游資更是這樣,上半段我來拉,游資一看股價看漲,立即蜂擁而來,那下半段我就將部分籌碼交給他們。
第二天我來個低開低走,游資一看勢頭不對,立即出逃,這時候我就要看出逃數量,並計算自己的成果,如果出逃數量足夠多,那我下午就拉起,因為大部分短線客都走了,我就不需要支付多少利潤出去,很容易將股價拉起來,而我在這兩天來回的差價最少是賺交易額的3%左右。
但發現沒有走多少時那我就繼續向下做。
這就是不少散戶疑問的,為什麼我一賣就漲,一買就跌啊?因為你跟大部分人的行為是一致的。呵呵。
二、坐莊的風險是什麼?
一是操作這只股票的不會是我一個庄,一般都是邀請幾個人來聯手,就像大草原上的獵狗一樣,採用群體戰術才能更容易獲得成功。要是一個人,第一不一定有這個實力,第二就是太容易被人抓住把柄,搞不好打不到狐狸還惹一身騷,所以,邀請朋友來合作是肯定的,就誰主誰次的問題了。
既然是合作,風險也是明顯的,當市場出現波動時,其中一個朋友立馬放水,這時候你就栽了,很長時間的辛苦都會打水漂。
還有一個問題是,當市場趨勢向下時,自己卻沒發現,因為籌碼還在自己手中,就想硬扛,這時候同樣會完蛋,前幾次大牛市結束後不少莊家摔跟頭就在這上面。
那麼,應該如何應對風險,這就是,第一注意指標股的動向,因為坐莊的人對大盤指數動向非常敏感,當指標股向上,而一些主力控制的次要股卻滯漲,或者有掉頭跡象,那我就要先於股指下跌之前想辦法將手裡的籌碼盡量的都交到散戶手裡去,盡量的騰出現金,只要手上有充足現金,是漲是跌我都不怕。漲了,我手上剩餘的籌碼完全可以將其打下來;要是跌了,那就可以購買更多的籌碼。
當大盤到底准備反轉時,也同樣會痕跡明顯。
三、談談頂和底的問題。 現在不少人都在關心大盤跌到什麼位置才是底,2000、1800、1235?說老實話,我不知道,我不但不知道大盤會跌到什麼點位為底,我會連自己坐莊的股票能跌到什麼價格為底都不知道,怎麼能測算大盤。有人說,20元跌到5元行不行?到底了嗎?
我說不行,也許跌到1~2元,也許會到8元就算到底了,在股市裡沒什麼頂和底之說,真正起作用的就是供求關系,當跌到供求平衡時,底自然就到了。
例如我的股票,我每天都在讓它波動,漲漲跌跌,但某一天我發現,我賣出去的股票,用這些錢買不回來更多或者同樣多的股票了,這時候我就不可能再向下做了,這里就應該是它的底了。也許是5元的位置,也許1元的位置還不到,又有誰知道在哪個位置能達平衡呢,只能不斷的測試。
頂部也一樣,我向上拉,卻沒了跟風的,那我高價買來的股票又能派發給誰?當然,我拉高給你看價格卻又是一碼事,底部也一樣。
在指數里,同樣如此,如果進出資金能達到平衡,那指數就到底了;如果不能,一直要跌到平衡為止。
四、莊家在下跌中是如何賺錢的?
不少人有時候不理解,莊家的成本是20元,他將股價打到10元或者15元,他不也虧了嗎?這真是傻庄,其實散戶是不明白的,莊家賺錢的手段很多時候是和散戶不同的。我來舉個例子,600331,當時有些機構的成本是70多元,但開盤後連砸7個跌停板,最後在38元被打開,按理說機構虧慘,如果庄不砸跌停板,出貨的價位不是高些嗎?損失不是小些嗎?
其實不是這種情況,不砸跌停板出貨,散戶也會跟著出;而承接盤有限,機構的貨是出不掉的,慢慢的下跌機構損失會更慘,並且你由於價格沒有吸引力,找不到對手盤,那就成了鈍刀子割肉,痛苦只有自知。
採用了猛砸跌停的辦法,市場的目光就會集中到那上面來,當跌到一半時,有協同私募或者機構開始巨量吃單,因為在這幾天的跌停中市場的關注度非常高,而出現巨單吃貨了,這說明這時的股價應該反彈了,技術上超賣出現,股價腰斬,怎麼著都要反彈個百分之十幾到二十,所以散戶、大戶一哄而上,機構賣單被哄搶。
但現實情況並不是散戶和大戶們所想像的,在熊市中放巨量的往往都是出貨,看似大單掃貨,其實就是莊家們設的陷阱,然後利益分享。
再舉個南車上市的例子,上市價超過發行價60%以上,5個機構席位齊刷刷的排在購買的前5名,這些機構傻了嗎?非要溢價60%來接盤,特別在熊市中,還怕買不到籌碼?如果等幾天再買,也許到發行價都有可能。 其實,機構們一點不傻,這不過是機構之間穿連襠褲的表演,那些獲得60%以上溢價的會給這些接盤的機構分配一定利潤的,而且這些機構買入的也並不多,更多的籌碼是溢價交給了其他人,包括大量散戶手中了。
對接入大部分高溢價籌碼的這部分人,那些獲利者就不用考慮什麼了。
這里我還回到前面,600331,那些機構70多元的成本,卻賣出38元,那不巨虧嗎?這不過是散戶思維,從現金數額來說,機構是大放血了,但從籌碼角度來說,機構可以按現在復權價格18元,等於賺了一倍的籌碼,只要漲回30多,機構的本就回來了,而那些守在38以上的人,只好等驢年馬月了。這還不排除後面繼續下跌的可能,如果股價繼續下跌,機構就更容易獲利。
所以,我操作的股票我就希望它能跌下來,盡量的低。 舉個例子,在20元到18元區間,我出掉了手中的20%股票,在18到16區間我又出掉18%的股票,後面我就要回補,因為在這種下跌的情況下,不少止損盤開始涌現,還有些人要補倉,這時候我就要根據籌碼情況做反彈,為什麼要做反彈呢?主要是吸引抄底盤進來,當然,如果抄底盤巨多,第二天我就再反手做空。
一般情況下第一天的反彈抄底的是不多的,只要進行兩天,散戶一看,這個股怎麼天天漲,特別是割肉盤和補倉盤,他們一般都會追進來,而高位的一看漲了幾天,不賣算了,等幾天也許還能賺點。這時候我再反手做空,將他們套住。
這中間我賺多少?因為拉的當中還要派發利潤,所以,每一段的下跌可以保持一定的利潤。
那我為什麼希望我坐莊的股價盡量低?你想想,你如果開個商場,你是希望你經營的貨物便宜還是貴?自然是便宜的好,因為這樣一來所用資金量就少。10元加1元,人家就嫌貴了;如果1元加1角,不顯山露水的,沒人和你計較,而和10元和1元所賺比例卻是一樣的。股票也一樣,1元股票漲到1。5元,沒多少人感覺什麼;但10元漲到15元呢?
這就是中國股票市場牛短熊長的根本原因,庄沒幾個希望股價很高來增加自己的成本。
五、談談散戶的和莊家的定位問題。
在一個大草原上,小股民就是羊群,而莊家是狼。我這樣定位大家可能沒什麼意見吧,中國股市裡70%股民賠錢,這基本上是真實的。就像打麻將一樣,四個人打,三個人賠。這三個人的錢自然流入到那一個人口袋裡去了,也就是說,股民所賠的數萬億既沒消失,也沒揮發,而是轉移,轉移到少數人口袋裡去了。這就是狼吃羊的故事。
在草原中,羊看到狼會跑,為什麼?怕它把自己吃了。但在股市裡卻不一樣,大部分人買股票喜歡買有庄股,說有庄股拉起來就凶了,會漲的快,最好是強庄。羊在草原上吃什麼?吃草。它會選擇有狼的地方去嗎?而且這個狼還非常彪悍。絕對不會。
這就是股民的自我定位上的錯誤,你本來是羊,吃草就行了,這個草就是找個業績良好的股,在合適的價格下把它買來,然後每年等著分紅送股來升值。但大部分股民不這樣,總想跟著狼後面吃點殘羹剩渣,這還有不虧損的道理?所以,大草原上的羊群大部分保留,而股民大部分都被吃了。
⑹ 股市中莊家如何割韭菜
透過故事看本質
主力是股市中一群有魔力的神秘人物,他們控制著上億的資金,能使股價騰空飛躍,又能把散戶的錢像變魔術 一樣據為已有。因此要識破主力的斂財手段是散戶投資者所嚮往和追求的。筆者通過一個賣白菜的故事,來對莊家的伎倆進行披露吧,這個故事的實質就是通過白菜 看股票,通過商人看主力。
在中國股市,導致大部分散戶虧損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看見股價漲了才想起了買入,綠的時候不敢買。 這是人的本能決定的,人的意識里把 跌,看成是風險, 把漲 看成是機會, 其實真正賺錢的操作都是反著來的, 跌得最狠的時候,就是機會。 漲的最猛的時候,就是風險。 這一條,逆人性,幾乎人人都做不到,能做到了,都賺大錢了。
第二,自己不想花時間,也沒能力研究股票,就像搞點消息,找找朋友,打聽打聽內幕,
然後 坐順風車,也跟著喝點湯,這樣想法的人,大有人在。 別人買了,你也跟著買,
不是不行,但是別人後續的 操作 你不會知道,別人買股票背後的 思考和邏輯你不會知道。
所以,這些跟著別人操作,就算你偶然賺錢了,也沒用,下一次又虧回去了。
第三,把自己隨時可能要用的錢,投進了股市,導致一旦短期股價走勢不理想,而錢正好要用,
就不得不割肉換錢。這可能是窮人炒股 最悲哀的地方,資金太少。卻總是想賺大錢,很快很快滴
賺大錢。往往在這種心態的主導下,人的理性就容易喪失,容易做出一些瘋狂的舉動,比如追漲海南板塊的龍頭股,然後。。。
⑺ 中國股市的謎底究竟陰暗在哪
在中國股市發生的那些故事,謎底總比你想像得還要陰暗,不過,看過謎底的你們還有「勇氣」再去相信一次嗎?
2014年下半年中國的股市可以用「任性」來形容——上證綜合指數[-0.35%]從2050點一路攀升,到2014年12月31日以3235點收盤,漲幅約60%。
作為經濟的晴雨表,股市彷彿在告訴大家經濟瘋狂上行的預期,可惜不是。業內專家普遍預測2014年全年經濟增速為7.4%,未能萬能7.5%的目標,而2015年多家機構預計經濟增速將為7.0%。
別樹一幟的「中國股市」給了冷靜的人們一個巨大的謎面,現在我們來認真地猜一下這個「謎面」的謎底到底是什麼。
財經作家吳曉波曾說過一句話,放在這里很合適:中國股市是「禿鷹們」的冒險樂園,在中國股市發生的那些故事,謎底總比你想像得還要陰暗。
其實,中國股市從誕生的第一天就是「怪胎」,只不過它這次又「獻丑」一次罷了。
上海和深圳的兩個交易所分別成立於1990年底,始創之初,制度構建十分粗鄙,幾乎沒有頂層設計,第一批上市的公司大多為華東及華南兩地的地方中小公司, 滬市的所謂「老八股」中好幾家是注冊資本在50萬元的區屬企業。
1992年8月,深圳發生120萬人爭購股票認購證事件,場面火爆失控,北京在失控中發現了一個「超級大油田」,兩個月後,證監會成立,股票發行權逐漸上收,至1997年,兩所劃歸證監會統一監管,在這一時期,決策層形成了一個非常詭異的戰略設計:中國資本[1.00%]市場應該為國有企業的脫困服務。
大量陷入困境的國企「搓泥洗澡」,打扮成白富美的樣子被掛到了市場上,有一位叫張化橋的香港證券分析師甚至認為,當時的國企上市很少有不在財報上動手腳的。連續虧損的國有企業做假賬上市交易,從股民的口袋中收攏資金。販賣上市指標成了當時公開的秘密。
那些「白富美」在財務報表上打扮得很漂亮了,但體制和制度幾無改變,掀開假面,當然不堪一睹,在上市數年之後,企業很快再度陷入泥潭,成為了所謂的「殼資源」,這時候,在二級市場上就出現了狙擊手,他們被叫做「莊家」。
莊家們通過低價收購未流通的「內部職工股」,成為這些企業的實際控制人,然後在二級市場上大興波瀾。他們用新題材重裝殼資源,具有強烈投機色彩的莊家經濟漸漸形成。
1999年5月19日,沉寂多年的股市突然井噴,構成「5 19行情」,一些從來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如億安科技、銀廣廈、中天科技[0.96% 資金 研報]等等,忽然日日狂漲,激盪得人人心旌盪漾,在它們的背後則是莊家們的貪痴狂歡。
這時第一代莊家出現了,K先生的粉墨登場掀起了以炒作為主角的股市熱潮。K先生的名字叫呂梁,他常用這個古怪的名字在證券類媒體上寫股評文章。呂梁是個虔誠的文學愛好者,早年寫小說。
1992年,呂梁去深圳闖世界正好碰上了「8 10」事件。那時的他還是一個好奇的旁觀者,與那些排隊的民眾交流後,寫了長篇紀實報道《百萬股民「炒」深圳》,賺了不少稿費,並受到了股市的洗禮,開始憑借一支筆炒作概念股。
股票市場第一代莊家中,呂梁與他的操盤手將股市完全納入麾下,能夠純熟並精準地操縱其走勢。在他掌控下的「中科創業」和「中西葯業」等股票,漲勢一片向好,形成了中科系概念,風光無限。
當時,莊家對股價的控制幾乎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 2000年2月18日,當時第一大莊家、中科創業的實際控制人呂梁新婚大喜,他的操盤手們用「科學而精密」的手法控制股票起伏,硬是讓中科創業的收盤價恰好停在了72.88元。操盤手們用自己的方式給老闆送上一份別人看來瞠目結舌的禮物。
但我們知道,縱然是今時今日, 對散戶來說,股市亦不是久留之地。這是一個危險無比、令人窒息的資本游戲。中國的股市不是一般股民能夠預測的,它的身上依舊纏繞著難解難分的線,而線的另一頭,從來不是我們。
2000年10月,《財經》雜志發表《基金黑幕》一文後,公眾表達了極大的關切和義憤,但揭開還是捂住黑幕的交鋒還處於對峙之中,在幾乎所有的股市經濟學家三緘其口之時,經濟學家吳敬璉將中國股市直接比喻為賭場,甚至認為前者還不如後者有規矩,「賭場裡面也有規矩,比如你不能看別人的牌。而我們的股市裡,有些人可以看別人的牌,可以作弊,可以搞詐騙。坐莊、炒作、操縱股價可說是登峰造極。」
吳敬璉進而揭示了中國股市的制度性缺陷:「由於管理層把股票市場定位於為國有企業融資服務和向國有企業傾斜的融資工具,使獲得上市特權的公司得以靠高溢價發行,從流通股持有者手中圈錢,從而使股市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尋租場』,因此必須否定『股市為國企融資服務』的方針和『政府托市、企業圈錢』的做法。」
呂梁等第一代莊家折戟於2001年春季之後的一次股災,隨之出現了以德隆唐萬新等人為代表的第二代莊家,他們的手筆越來越大,高舉混業經營的旗幟,動輒以並購題材拉抬股價,靠高額民間吸資來構築資本平台,用唐萬新自己的話說,「用毒葯化解毒葯」,最終在2004年的另一次股災中玉石俱焚。
在此後的歲月中,如呂梁、唐萬新這種招搖於檯面之上的著名莊家似乎減少了,但是,莊家文化確乎從來沒有消亡,他們開始隱身於各個證券營業所里,以「地下敢死隊」的身份繼續戰斗,而吳敬璉所總結的股市特徵似乎也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觀。
2007年前後,吳曉波為了探尋上市公司的真相,特意選擇了五、六家股價表現非常優異的公司做樣本調查—其中就包括前段時間爆出醜聞的獐子島[0.47% 資金 研報]。 吳曉波到這些公司實地考察、訪談董事長、查閱公司業績及股價波動,結果得出了一個並不出乎預料的結論:這些公司的業務波動,與它們的股價波動,幾乎沒有任何的對應關系。
在一家公司,吳曉波問董事長,「為什麼你們的股價最近震盪很大?」他請攝像師把鏡頭關掉,然後很小聲而體己地對我說,「因為這幾天券商在換手,換手的成本價是12元,吳先生,你可以在這附近進一點貨的。」
有人疑問,賭場遵循的是你輸我贏的零和游戲,而股市是個融資→生產→回報股民的內外流動市場,有各種分紅、配股、等雙贏制度,但是,此說法立即招到股民和學界的嘲諷,因為正是中國股市中分紅回購等惠及投資者的制度缺失,才讓中國股市像個賭場,甚至不如。
近日,有學者表示,中國股市就如同妓院,用以指責A股臭名昭著的新股暴炒現象,嫖客和嫖資(股民和資金)總量在一定時期相對是固定的,而老鴇們則不斷地推出新的處子頭牌(新股),甚至不惜裝處(作假和聯合炒作),同時收買專家和媒體鼓吹,讓處子(新股)顯得供不應求,意圖買個好價錢。這就如同如今A股市場中對新發行股的聯合炒作,最終接盤者,就是那早已被引誘的慾火焚身且稀里糊塗的散戶。
2010年,A股首發新股共有347隻,幾乎是每天都有一隻新股發行,2011年A股市場也有277家公司上市,新股首日暴漲後套牢散戶的現象頻頻出現。這幾年既有拓邦電子這樣首日暴漲577%隨後陷入漫漫跌途的中小板新股,也有中國平安[0.59% 資金 研報]這樣連續四周下跌套牢上百億元資金的大盤新股。
如2012年10月9日,洛陽鉬業[3.28% 資金 研報]發行價3元/股,上市首日暴漲221%,當日收報9.63元;但13天後,業績突然變臉,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大降34.73%,令投資者大跌眼鏡。11月2日,浙江世寶[-0.07% 資金 研報]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眾目睽睽之下,連破A股市場新股發行六項紀錄,首日漲幅高達626%。
就在去年A股瘋牛的同時,在年末中國股市迎來2萬億規模的打新潮。包括國信證券、中礦資源等12隻新股IPO發行15.6億股。自12月18日起12隻新股密集發行,募集資金約133.6億元。
這可是「妓院」論活生生的素材。
吳曉波表示,股市從誕生的第一天就是「怪胎」,它從來為國有企業—現在叫藍籌股服務,為國家的貨幣政策背書,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牆上寫著一句話:「保護小股東的利益就是保護了所有股東的利益」,此言在我國股市是一個錯誤。
吳曉波說,這個股市的基本表現,不但與上市公司的基本表現沒有關系,甚至與中國宏觀經濟的基本表現也沒有關系,它是一個被行政權力嚴重操控的資本市場,它的標配不是價值挖掘、技術創新、產業升級,而是「人民日報社論+殼資源+並購題材+國企利益」;
甚至這個股市裡的企業也從來沒有把股價視為公司價值的晴雨表,因此,信奉巴菲特「價值投資」理論的人從來沒有在這里賺到過一分錢。
在今年四季度以來的這輪股市大波瀾中,上述特徵不但沒有得到改善,甚至有些股票的表現更證明了「劣幣」的能力,很難想像,一個正常的投資者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做出理性的投資決策。
在十幾年前提出股市賭場論的吳敬璉教授就去年火熱的股市行情提出了擔心。他認為,現在所謂「牛市」的制度基礎是不穩當不牢固的,股市的缺陷還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需要非常謹慎的對待,而且應該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怎麼把這個股市正常的秩序建立起來。
吳敬璉認為,中國股市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在於信息不對稱,監管部門主要的責任就是改善一般投資者信息弱勢的狀態,要執行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防止信息不對稱帶來的發財,甚至內幕交易。
羅伯特希勒在《金融與好的社會》一書中這樣寫到:「金融應該幫助我們減少生活的隨機性,而不是添加隨機性,
吳曉波認為,為了使金融體系運轉得更好,我們需要進一步發展其內在邏輯,以及金融在獨立自由的人之間撮合交易的能力—這些交易能使大家生活得更好。
去年12月19日,新聞聯播近年來的首次報道證監會立案調查18隻股票市場操縱案。其背後也代表了中央對打擊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堅決態度。
不過,看過謎底的你們還有「勇氣」再去相信一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