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910年的股災是怎麼影響大清國的
回顧發生在1910年的那場股災,根源於極度的監管缺失,讓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做局和投機,最終演繹成了金融危機的一地雞毛,與此同時,它推倒了大清滅亡的多米諾骨牌。
1910年,先是正元、兆康、謙餘三家錢庄在7月22日同時關門停業了。它們是第一撥倒下的錢庄,卻牽連9家錢庄倒閉。就連葉澄衷家族的升大、余大、瑞大、承大也宣告歇業清理,被稱為「四大皆空」。與此同時,嚴信厚所創的源豐潤以及李鴻章家族經營的義善源也元氣大傷,源豐潤屬下德源錢庄損失約有200萬兩。
導致這樣一場金融風波的,是橡膠股票泡沫的破碎。
說起橡膠股票,顧名思義,就是與橡膠相關的股票。大家都知道,橡膠在今天儼然成為生活的「必需品」,因為滿大街跑的汽車都需要用它來做輪胎。20世紀初,也正因為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導致橡膠生產成為朝陽行業,很多沒見過橡膠樹長成什麼樣的人,都忙不迭地投資橡膠行業,開辦公司,發行股票。在1909年底,這股熱潮波及到了中國,上海首當其沖。當時上海人稱橡膠為橡皮,所以也將橡膠公司發行的股票稱為「橡皮股票」。其中,最早發行橡皮股票的是英商渣華橡膠公司,每股為9兩,但開市不久就漲到了30兩……如此的高收益,顯然沖昏了很多人的頭腦。他們瘋狂地投入到其中,推動了股票價格的瘋長。這是一場擊鼓傳花的游戲,誰也不知道,這花最後落在誰人之手。但誰都知道,誰不參加,誰就不是時尚中人,到時候聊天都找不到共同話題,更重要的是,誰就跟錢過不去。可以說,橡膠股票見證了人性的貪婪,以及舊上海對財富的狂熱追逐。
正是利用這種盲目和跟風,一些外商趁機做局,大肆圈錢。英商麥邊就開設了一家蘭格志橡皮股份有限公司,這是一家皮包公司,為了向上海市民招股,他採取了一系列輿論宣傳攻勢,「首先,在上海幾家著名報紙上刊登一篇題為《今後的橡膠世界》的文章,先介紹橡膠的性能和用途,再分析世界上橡膠市場在今後30年內的供求趨勢,給讀者造成橡膠產品身價百倍的印象。
「其次,在報上刊登整版廣告,宣傳蘭格志公司除在海外擁有許多橡膠種植園之外,還從事木材、石油等行業,資金充足,實力強盛。
「再次,拼湊一個董事會,聲稱該公司在新加坡的橡膠種植園獲得豐收,在英國倫敦股市,該公司的股票不斷上漲。另外,將新加坡一家橡膠種植園的外景攝製成電影,招待上海市民觀看,並宣稱該公司股票每年分紅可達45%。
「最後,採取提早發紅利的辦法來抬高股票聲譽。該公司宣稱,蘭格志比其他公司業績顯著,其發行的股票在3個月後即發行股息,每股可得12.5兩。通過這種宣傳造成該公司股票勢必大漲的轟動效應,一時間人們趨之如鶩。」
為了吸引一時缺少資金的購買者入股,不少洋商與外國銀行互相串通,凡購買洋商橡膠股票的,可向匯豐銀行、麥加利銀行、花旗銀行押款。
各種宣傳,加上銀行的助紂為虐,不難想像上海為什麼為橡膠股票如此瘋狂。不要說升斗小民,就連高高在上的官老爺,這次也不顧身份一起加入了大合唱。「據時人描述,自1910年春起,『此風披靡上海,各官商競向錢庄及外國銀行調用款項,投機若狂』,而各大錢庄『亦以此項股票遠勝現金,爭先收積』。至於一般中小商人和殷實市民,投入多年積蓄,甚至變賣家中衣物、首飾以換購股票者,不可勝數。」
據上海商務總會估計,只有兩成橡膠股票為在滬外國人購得,其餘八成全都進了華人的口袋。又據統計,華商在1909—1910年初投入橡膠股票交易市場的金額約為4000萬兩。於是上海錢庄的可流通資金,幾乎全部被橡膠股票套牢。
上海道台蔡乃煌自然不會放棄這家門口的機會。他動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將道庫存入錢庄的資金不斷透支,購進大量橡膠股票。
而另外一位候補道台施典章同樣力度不小,動用了川漢鐵路公司的公款,購進蘭格志股票達485股,每股市價1400兩到1500兩之間。這些公款是川漢鐵路公司從民間募集到的修路資金。只是這些錢怎麼到了施典章的手裡?這跟他的身份有關。其時他就任商辦川漢鐵路公司的CFO(總收支),正是管錢的。那麼,他不在西南,卻跑到上海炒股,又是為何?這也跟川漢鐵路公司想在上海這個金融中心做投資有關。
說起來,自商辦以來,川漢鐵路公司要想修路,必須要募集資金。但它比不上蘇路,以及湯壽潛所在的浙路公司,靠近沿海發達城市,可以靠商界投資就能過好日子,它卻只能仰賴於名目繁雜的種種捐稅——靠著向全省農民強行攤派徵收的「租股」,才在幾年之內籌集到了1000多萬兩。自1904年1月起,「清廷批准川漢鐵路公司在成都岳府街成立,明文規定排斥外資,資金來源即『田畝加賦』,在田租的基礎上將鐵路建設費用作為附加稅,攤派到每一畝田地,稅率為3%。四川是個農業省份,這種做法無疑讓幾乎每個四川人都和這條鐵路利益攸關」 。這一年,趙家蕃與沈縵雲等人出資支持於右任在上海創辦的《民立報》,就直指這都是「川人一點一滴之膏血,類由傾家盪產,敲肌吸髓而來」。饒是如此,這強募起來的1000多萬兩,和它認造的成都至宜昌鐵路就需款9000萬兩相比起來,依舊杯水車薪。反正鐵路是一時半會修不起來了,這些錢再少也是巨款。這讓管理層動起了靠錢生錢的主意,以便為這些資產「保值增值」,於是施典章便手握著350萬兩,闖盪起上海灘來。當橡膠股票掀起全城熱戀之際,這位CFO於公於私都要搏上一搏。
何況買股票的錢,還不是自己的。
正是在無數只推手的推動下,橡皮股票的價格扶搖直上。像蘭格志的股票,到1910年3月底,已漲到每股1650兩,為原票面的275倍。當巨大的泡沫破碎之際,就是萬民跳樓之時。戳破這一泡沫的,是全球最大的橡膠買主美國。它突然宣布,限制橡膠進口和消費,國際橡膠價格應聲急跌,相關的股票交易隨之停頓,人們手裡昨天還價值千金的股票,轉眼成為一堆廢紙。
倒霉的還有商務印刷館的夏瑞芳。
因為張元濟的入主,商務印刷館的業務蒸蒸日上。他本人也落得一身輕閑。只是,餘暇時間多了,他也迷上了股票。很不幸地,就迎頭撞上了這一年的股災。「股災中,夏瑞芳損失極大,以至於資不抵債,不得不變賣房產。他還用股票抵押,向書館借款10萬,但抵押的股票論價值已一文不值。並且,他解僱了部分編輯人員,轉嫁成本。夏瑞芳投機冒險,殃及公司,雖尚未牽動大局,卻為培養最可怕的競爭對手留下隱患。武昌起義爆發,書館禍起蕭牆,內部職員陸費逵自立門戶,成立中華書局。」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開設沒幾年的四明銀行也跟著吃了苦頭。因為第一批倒閉的正元、兆康、謙余這「哥兒仨」,是四明的主要往來戶,倒欠庄票22萬兩。受此影響,四明的股票大跌,同時營業衰退,竟瀕臨破產。這樣的局面,顯然是虞洽卿當年所沒料想到的,他更是無力回天。1911年4月,總、協理一幹人等被迫辭職。時任浙江銀行上海分行經理的孫衡甫乘機抄底,盤進該行,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好在肥水流的不是外人田。這位孫先生還是寧波慈溪人。
施典章更是徹底凌亂了。
除了自己被股票給套牢之外,他還有個不敢言說的痛。那就是這倒霉催的正元、兆康、謙余,雖然名義上的老闆分別是陳逸卿、戴家寶以及陸達生,但他才是這三家錢庄的真正靠山。按照川路公司內部風險防範的要求,公款在上海錢庄存放生息,每一錢庄的存款上限不得超過15萬兩。但他身為CFO,卻知法犯法,在正元存款50萬兩,在兆康存38萬兩,在謙餘存25.5萬兩,合計113.5萬兩。
誰也不知道三家錢庄私下裡給了他多少好處,也不知道陳逸卿對他施以了什麼魔法,反正除了大量的存款,他還將一筆95萬兩的巨款,通過陳逸卿任買辦的利華銀行放款。但毫不例外的是,這些錢都被老闆們拿去炒了橡膠股票。
它們的停業,意味著施典章所有的投資,都成了壞賬。
「自從正元在股災中倒閉後,施典章就一直惴惴不安,擔心陳逸卿會出事。為了防範萬一,施典章已經拍電報將小妾和兒子都召到了上海,他悄悄地提了8萬兩銀子,到處放風說自己將到香港去售出被套的股票,以便彌補虧空。」
精明的麥邊一點損失都沒有。因為他早已趁高出手,跑回了國外。
一同攜帶回去的自然是巨款。
留下來的,是一地雞毛。
上海股市一片狼藉。
⑵ 因反洗錢領罰單,單日暴跌達14%,光大證券為何風波不斷
光大證券近日以來股票暴跌,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光大證券管理層面的腐敗,自6月9日以來,光大證券已經有4名公司的幹部遭到了查處。因為公司的骨幹出現的問題,也會讓股民們遭受恐慌。從而光大證券在國民心目中的信譽度就會降低,所以他的股票證券會暴跌如此嚴重。
第四個方面是光大證券高層人員的大換血,光大證券在2022年4月份,因為人事案件被推上風口浪尖,董事長等高管都被問責,前董事長和前監管員辭職。國家企業一旦出了歪心思想要走捷徑,甚至是在法律的邊緣線上瘋狂試探,都會被打回原形。對於這種危害國家經濟損害國民利益的行為,國家是堅決不允許的。此次巡視組的到來,也是能夠很好的整頓企業風氣,凈化企業工作環境,也是殺雞儆猴的行為,能夠讓其他企業管理人員在平時的工作中能夠健康的工作。
⑶ 香港股票為什麼大跌
全球市場,對明年的經濟走勢,比較悲觀。在美聯儲不斷加息,對市場抽血;特殊情勢不改,對全球供應鏈繼續破壞;烏俄沖突持續影響糧價的情況下。市場對明年都判斷是經濟衰退了,熊定了的情況下,自然都是做空了。
⑷ 港股尾盤大跳水,人民幣匯率急跌,為何會創歷史新低
對於熟悉股市的人來說,港股尾盤大跳水,以及人民幣匯率急跌,多半與美國政客有關系,特別是以特朗普為首的美國政府,不僅在經濟技術方面打壓中國企業,比如華為就深受其害,而且在7月21日,突然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這一蠻橫無理的行為,讓很多股民都引發擔憂,所以急於拋售自己手中的股票,或者是更換其它貨幣,希望度過這次危機。所以很大程度上來說,這次港股跳水與人民幣匯率急跌,很可能是出於這方面的原因。
盡管如此,但隨著政策的支持以及外交方面的強硬,無論是港股還是人民幣匯率,不可能長期處於低迷的狀態,而是朝向好的方向發展,就像新冠疫情初期的大A股,初期很多股民都很擔心,但經過半年的消化與吸收,A股較之前漲幅了不少。
⑸ 市值不足60億退出深股通意味著什麼
深股通標的條件:市值在6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深證成份指數和深證中小創新指數的成份股,以及A+H股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但不包括被深交所實施風險警示、被暫停上市或進入退市整理期的股票。
當股票被移出深股通,意味著該股不在滿足深股通標的的條件,或者該股出現被暫停上市,被深交所實施風險警示情況。這時投資者不能通過深股通購買此類股票。
⑹ 為什麼23買進的港股25還會虧
港股通買入就顯示虧損通常是因為買賣換匯的情況,或者是因為股票價格波動的情況。
投資者在運用港股通賬戶交易是使用人民幣的資金賬戶,而買入港股時,需要的是港幣,這時候投資者需要先把人民幣換成港幣,然後再用這些港幣去購買香港股票。投資者賣出時,股票賣掉會換回港幣,再通過某個機構將港幣換成人民幣,打到你的資金賬戶中。每一筆交易,投資者就需要經過一次換匯的過程。所以,港股通投資者交易就會有匯率上的換匯風險。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投資者買賣方向與市場價格處於反向走勢,從而導致因股票價格波動造成的虧損。
拓展資料
一、組成部分
香港證券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股票市場,並有主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之分。截至2000年底,主板和創業板市場合計的市值達到48620億港元,在世界主要證券交易所中排行第11位,在亞洲地區排行第二。
二、衍生品種
1.香港市場的衍生品種類繁多,主要可分為:股票指數類衍生產品、股票衍生工具、外匯衍生工具產品、利率衍生工具產品、認股權證等五大類。
2.在香港注冊成立的基金幾乎都是開放式基金,對於投資者來說,隨時可以把資金拿回來,變現性好,對於海外投資者尤其具有吸引力。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劃分,香港的債券市場分為中國港元債券市場和在香港發行及買賣的外幣債券市場兩大類。其中港元債券市場以外匯基金債券、債券發行計劃債券,外幣債券市場中以龍債券最具代表性。
3.依託於內地經濟的高速發展,香港已經成為亞洲地區發展最快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交易所的規模迅速擴大,在全球交易所的排名不斷提升。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⑺ 香港股市暴跌原因
股市突然大跌,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事件影響,即重大壞消息導致股市在短時間內大幅下跌;第二、資金影響,因為資金部分地區退出市場,導致股市大幅下跌。其實股市大跌的原因還有很多,市場內部因素、基礎因素包括宏觀經濟因素和內部因素、政策因素等。
(7)香港股票風波擴展閱讀: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同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我國A股股票市場經過幾年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
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資人限於: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
H股,即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香港的英文是HOngKOng,取其字首,在港上市外資股就叫做H股。N股,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紐約(New York)上市的外資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
⑻ 一支股票,主力和散戶資金大量流出,但價格卻不斷走高為什麼
每當股市的股價有浮動的時候,總有不少股民朋友將主力資金的凈流入或凈流出作為股價走勢判斷的依據。對於主力資金的概念,有很多人不是非常的清楚,以至於經常出現判斷失誤的的情況,虧錢了也渾然不知。因此學姐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關於主力資金的相關事宜,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這篇文章大家一定要看完,尤其是第二點尤為重要。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主力資金是什麼?
資金量較大,會對個股的股價造成很大影響的這類資金,其被統稱為主力資金,包括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社保、養老金、中央匯金、證金、外資(QFII、北向資金)、券商機構資金、游資、企業大股東等。當中簡單引發整個股票市場風波的主力資金之一的當然要數北向資金、券商機構資金。
「北」的意思是滬深兩市的股票,所以那些流入A股市場的香港資金以及國際資本都稱為北向資金;「南」指的是港股,所以流入港股的中國內地資金也被統稱為南向資金。北向資金之所以要關注,因為北向資金背後擁有強大的投研團隊,這是一方面,熟悉許多散戶不知道的信息,因此北向資金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叫做「聰明資金」,很多時候的一些投資的機會我們能從北向基金的動作機會中得到。
券商機構資金不單單擁有渠道優勢,並且連最新的資料都可以獲取到,我們一般選擇個股有兩個標准,一是業績較為優秀的,二是行業發展前景較好的,與個股而言,他們的資金力量很多時候會影響他們的主升浪,所以也得到了一個「轎夫」的稱號。股市行情信息知道得越快越好,推薦給你一個秒速推送行情消息的投資神器--【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二、主力資金流入流出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普遍來說,只要發生主力資金流入量大於流出量的情況,也就表示股票市場里的供要小於求,股票價格就會增加;要是有主力資金流入量小於流出量的現象,說明供大於求,股價下跌就會成為成為必然,因此股票的價格走向是會受到資金流向的很大程度上的影響。不過要清楚的是,單單按照流進流出的數據得到的結論並不一定正確,多數主力資金流出,股票卻提高的情況也有一定概率會出現,其背後原因是主力利用少量的資金拉升股價誘多,接下來逐漸通過小單來走貨,然後也有散戶來接盤,因此股價也會上漲。因此只有通過綜合全面的分析,才能選出一支優秀的股票,事先做足准備設置好止損位跟止盈位並且實時跟進,到位及時作出相應的措施這樣的做法才是中小投資者在股市中盈利的關鍵。如果實在沒有充足的時間去研究某隻個股,不妨點擊下面這個鏈接,輸入自己想要了解的股票代碼,進行深度分析:【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8-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⑼ 節後首日市場表現低迷,滬指跌破3000點,股市到底發生了什麼
十一長假過後國內A股開始下跌,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閏口,節後股市為何會下跌,原因是什麼?
總結:我覺得十月份接下來,就看市場人氣能否全面恢復,能夠恢復的話,那就容易迎來中期大底。市場人氣之外,就是看趨勢了,大盤技術面趨勢至少也應該改變下跌空頭排列,先橫盤一段時間,然後才能討論其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