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機精工股票屬於什麼行業
國機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國機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於2001年12月09日成立。國機精工股票這項行業涉及航空航天、汽車和鐵路運輸、能源環境保護、船舶武器、機床、石化、電子、冶金、建築等國民經濟重要產業,市場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檢查和實驗方面具有雄厚的實力,處於國內前列。
一、國機精工股票屬於什麼行業
國機精工上市公司信息國機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國機精工)成立於2013年,股票代碼002046。公司隸屬於世界500強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機集團),是國機集團精工業務的拓展平台、精工人才的聚合平台和精工品牌的承載平台。公司核心企業有三家,分別是成立於1958年的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成立於1958年的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及成立於1981年的中國機械工業國際合作有限公司。另外,公司目前還託管白鴿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和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兩家企業。
二、法定代表人朱峰,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研製、開發、生產和銷售軸承與軸承單元、磨料、磨具、超硬材料及製品、光機電一體化產品、機械裝備、儀器儀表、汽車摩托配件、金屬材料、化工產品(不含化學危險品易燃易爆品)、復合材料及製品、非金屬礦物製品、結合劑及輔料、潤滑油。
國旗精工是多元化、國際化、技術型、創新型企業,專注於精密製造領域,致力於高精度、高可靠性軸承、高速高效硬質材料產品及相關零部件的開發製造。但是任何股票都是有一定的風險的,因此在購買股票之前,一定要進行詳細的了解和學習,不要盲目跟風。
Ⅱ 可以借殼央企投資嗎
價值這東西,是一個企業的底色,有沒有價值還得看企業本身。如果是一個好企業採取借殼上市的方法,會被看作是有戰略;如果一個只想摟錢的企業,就是在耍花腔。投資者一定要小心。
什麼是借殼上市?
借殼上市,又稱「買殼上市」、「後門上市」、「逆向收購」、「反向收購」,是指一個企業由於各種原因暫時無法達到上市要求上市,於是就借用一個已上市公司的殼,通常的方式是購買該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票,然後注入自己的相關業務及資產,實現間接上市的目的。
是一種面對監管層的上市要求時,採取的「迂迴」方式。是一種以上市為目的的資產重組。
別一聽到資產重組,就認為可能存在投資機會。這種單一的判定方式在做投資決策時,萬萬使不得。在美國市場,很多中概股由於在信息披露方面,或者其他企業資質方面沒有達到要求,才會採取借殼的方式。這其實包含著負面信息。
企業為什麼急於想上市,說白點就是缺錢了。特別說明,缺錢了是一個中性詞。最終還得看獲得錢的企業,如何使用這些錢。
根據近些年對企業融資方式的研究,全球企業大部分越來越傾向採取在股票市場融資的方式。借債需要還本付息,發股就不用了。只想割韭菜的企業,把股市融資當成一種對他們企業的慈善募捐。對於這種企業,投資者能躲多遠就躲多遠。
但是,也不是所有借殼上市的企業都存在著貓膩,也存在著無奈。在中國的IPO市場,排隊時間是很長的,而一些企業確實需要錢來擴大生產,改善經營,度過難過。排隊等上市,不見得是最佳的選擇方案,要知道,中介費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核算下來可能不少。而風口可能會一不小心就散了。
有些借殼上市的企業,跟投資者想的一樣,確實存在投資機會。比如20世紀90年代的中信泰富,在並購重組案例中稱得上經典。當時,「中信香港」通過一系列的配股發展,將原有資金注入了「泰高發展」,成功實現買殼上市,僅1991年到1996年幾年時間,股價從1.3元每股漲到了44.9元每股。
但是借殼上市割韭菜的企業也是割得活靈活現。奇虎360通過江南嘉捷,把在美國時的600億估值一度搞到了4500億,即使下滑60%,依然是1600億。誰受益誰吃虧,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說來說去,投資前還是得翻開企業的底牌看一看,借用一句廣告語,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同樣也不是所有的重組都有投資機會。
Ⅲ 一字漲停板買入技巧
1.選股軟體 這里用 雪狼證券分析中心 為例,這是個網頁版的選股軟體是免費的,可在網路搜索,雪狼證券,注冊登入後,點擊今日在線分析,開始編寫選股公式
2.輸入三天最高成交量 ma3<5000萬,即三天最高成交量小於5000萬,且前一天的成交量為前十天最低的成交量,J線凈值與CCI凈值 大於0,限制K線是向上趨勢,MA5線趨勢 1 限制K線的 MA5線是向上趨勢填寫好之後 再執行選股
3.執行選股之後再 按ALT 鍵,這樣就可以 同時分析 多個K線 分時線,資金博弈了
看K線的 圖形與分時線,資金博弈線的走勢 是否符合買入 的條件
拓展資料:
1.股票術語。是指開盤即漲停一直持續到收盤為止的K線形態。因為這種K線形態類似於漢字的一,因此稱為一字漲停。一字漲停的股票因為開盤就有大量買單封住漲停,而賣單數量遠遠小於買單。代表人們對這只股票強烈看好,所以在一字漲停期間,幾乎不可能買到這支股票。
2.經典例子
比如:鼎盛天工[12.29 0.49%](600335,收盤價12.29元)在2010年7月22日,發布資產重組預案,與國機集團持有的中國進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中進汽貿)等值股權進行置換;公司同時向國機集團和天津渤海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以7.83元/股的價格發行約2.88億股股份,購買二者持有的中進汽貿剩餘股權。 重組預案發布後,鼎盛天工接連出現3個"一字"漲停,成交量稀少。更令人吃驚的是,有機構居然在第三個漲停板之後還大舉買入。根據交易所披露交易信息顯示,7月22日、23日、26日3天的漲停過程中,出現在買賣龍虎榜的席位均為游資,沒有出現機構身影。7月27日,3個漲停板之後,機構毅然"殺"入,但當日該股放量收陰,換手率升至31.21%,顯示獲利盤大量出逃。當天交易龍虎榜顯示,機構占據前5個買入席位中的4席,累計買入資金為5410萬元,以當天買入均價計算,機構買入成本為11.42元。或許正是機構的"助威",7月28日,鼎盛天工再度漲停。7月29日,股價沖高回落,再次放量收陰。交易信息顯示,一家機構當天再次買入616萬元,當日該股成交均價為12.45元。從龍虎榜來看,機構在兩個交易日中買入金額超過6000萬元。
操作環境:手機小米8se 雪狼證券分析中心5.4.2
Ⅳ 任洪斌的國機改革路
三年雲譎波詭的改革陣痛
上任之後,任洪斌開始走訪下屬企業。也正是通過走訪,任洪斌越來越感覺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特別是在新疆考察企業時,看到有的職工生病了看不起醫生,孩子上學交不起學費,任洪斌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我管的企業還有這么困難的職工,如果在我任上不把這些問題解決好,我的責任就沒有盡到,我在良心上也過不去。」
2002年,任洪斌邁出了他改革人事制度的第一步——在國機集團總部率先實施公開競聘上崗。隨之,他又開始了在更大范圍內的人事制度改革,自2003年開始,先後進行了六次以公開競聘的方式選擇所屬公司高級管理人才的成功嘗試,對包括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等在內的國機集團下屬重要企業的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等重要職位進行了公開招聘,尤其是把重要子公司的一把手職位拿出來在全社會公開競聘,開了國有大型企業人事制度改革的先河。
改革力度那麼大,自然觸動了一部分人的利益,遭致一些人的不滿和不解,甚至有人到處告狀……
毫不誇張地說,改革的頭三年,這樣的「詭譎」一直伴他左右,那可是三年啊!一千多天啊!能睡著覺嗎?「要說一開始就睡得很香也不對,但是後來就釋然了。上級領導與團隊的信任是給我的最大力量,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那時,「無欲則剛」這個詞反復出現在耳邊,他終於有所了悟:「我不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私利,而是為了一份責任,所以決不縮手縮腳怕前怕後;大部分人,會理解的;一時不理解的,未來也會理解……」
改革人事制度後,任洪斌又作出了一項在當時頗具爭議的決定:以投資收益的方式取代原先向子公司收取的管理費。集團總部與子公司簽訂資本運營協議,明確集團與子公司的「產權關系」,每年子公司的部分收益上繳集團總部作為國有資產經營的資本收益,並提出了由集團總部牽頭開展「非實體經營」的創新思路。
爭議又來了。「大多數集團企業的總部以管理為主要職責,很少有直接做經營的,你任洪斌搞什麼經營,這不是老子和兒子搶飯吃嗎?」
經過多方考察,他確定了「非實體經營」的運作模式:以集團的平台參與海外重大項目的競爭,拿到項目後再組織下屬企業分解執行。「非實體經營」的運作標志著國機集團逐步從以管理為中心轉變為以經營為中心。2006年,國機集團在手執行和跟蹤的非實體經營項目總金額已達28億美元!
但任洪斌並不滿足於此。思維敏銳的任洪斌在國機集團系統內大量資金流動的背後,看到了暗藏其中的巨大存貸利差問題。於是決定成立國機集團的財務公司,為集團內部提供金融服務。至2006年底,財務公司至今已累計為成員單位辦理資金結算流量超過330億元,數千筆業務無一差錯。而且,任洪斌給國機財務公司的目標是3年做到贏利,而這個20多人的公司,2005年一年便為集團節省財務費用2000萬元,2006年的贏利目標達到5000萬元,2007年有望突破1億元。
國機集團要發展,另一個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就是要對復雜的公司構成和雜而無序的業務鏈條進行整合,使各企業之間、各主要業務之間形成有機整體,產業鏈上下游相互支持、相互依存,實現業務架構、組織架構的再造。
在深入調查、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任洪斌與決策層提出了「以工程承包為主體,以國內外貿易和高新技術產品開發和產業化為兩翼」的「一體兩翼」戰略發展思路。圍繞這一發展戰略,國機集團從調整存量資源入手,對現有企業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略性重組,二級公司的數量由原有的70多家重組成40多家。
重組使優勢資源進一步向優勢企業、優勢業務集中。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與中國機械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總公司都是國機集團內以工程承包為主業的老牌外貿型企業,兩家企業資源類同,市場重疊,經常發生相互競爭的現象。經過重組,匯聚了雙方優勢資源,消除了內部競爭,經營額和銷售收入比上年增長33%,利潤水平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重組後的公司已整體改制,正在申請H股上市。
1351項專利力主科技創新
30多家原機械工業部核心科研院所和設計院為國機集團科技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獨特的資源。任洪斌要求他的團隊必須發展好這一產業,用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使這些有著幾十年歷史沉澱的科研機構重新煥發生機,並成為推動國機整體發展的強大推進器。
任洪斌提出,到2010年打造全國機械領域綜合技術水平最高、研究開發及產業化能力最強的大型高新科技型企業集團的目標。幾年的快速發展印證了任洪斌的想法。國機集團科技成果可謂碩果累累:截至2006年末,共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500多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500多項,已授權專利1351項,有多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我們企業的專利數在160多家央企中排名第五,我們製造的航天軸承助推『神舟六號』在太空翱翔。」任洪斌驕傲地告訴記者。「作為國民經濟脊樑的國有大型企業集團要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具備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國機集團作為中國機械工業的領軍企業,推動行業的技術進步是我們應盡的一份責任。」任洪斌如是說。
如今,國機的科技創新,活力四射,科技產業年增長率30%以上,對集團的利潤貢獻率也超過了30%。按照任洪斌的設想,未來幾年,國機科技產業的利潤貢獻率有望超過工程承包和貿易等傳統主業。
600億美元賺國際大錢
隨著國機集團改革力度的加大,整體競爭能力不斷提高,任洪斌把眼光投向了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
僅2006年,國際工程承包及設備成套業務新簽項目合同總額55億美元,正在執行的工程承包及設備成套項目627個,合同總額76億美元;跟蹤的國際工程承包項目440多個,總金額600億美元。國機集團已連續多年入選全球225家最大國際承包商前50強,全球200強工程咨詢設計企業前100強。
2006年,國機集團在保持電站出口第一的同時,已將國內日趨成熟的先進電力技術輸出到國外,第一個將我國21萬千瓦火電機組、32萬千瓦火電機組、3.6萬千瓦燃氣輪機機組成功打入國際市場,並成功簽署了迄今為止我國單個電站項目合同金額最大的尼泊爾水電站項目。
國機集團根據國內產業發展狀況,積極開拓通訊、鐵路、建材、冶金、礦產資源等領域的國外工程承包項目,其中,孟加拉22萬線通訊項目是迄今為止我國最大的高科技成套設備出口項目;菲律賓北呂宋鐵路一期一段項目得到了我國政府和菲律賓政府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電解鋁廠項目則成功地把世界領先的中國電解鋁技術輸出到國外,這些項目的實施,有力地支持了國內電力設備生產製造企業的發展和技術升級……
由此,國機集團已成為我國機械工業駛向海外的最大「航母」!2005年10月,國機集團公司正式遷址中關村國機大廈。任洪斌從他23層的辦公室窗口向下眺望時,總能看見大廈廣場前的那面國旗在獵獵飄揚,而這是在原來集團總部那座六層小樓上看不到的景緻……
國機集團年內不會整體上市
關於業內對2008年國機集團整體上市的猜測,該集團董事長任洪斌昨日向上海證券報記者明確表示,針對企業目前的實際,會把集團的所有資源在未來都放到不同的上市公司板塊里,國機具有集研發、勘察設計與生產製造等多個門類的復雜特徵,選擇整體上市還是分開上市等一系列具體規劃的制定還需要綜合測算與分析,2008年集團整體上市條件還不成熟。不過,該集團計劃通過海外並購提升企業的研發能力。
截止2006年,國機集團在A股有三家上市公司,鼎盛天工、軸研科技、中工國際。據了解,在重點推進核心業務企業的改制上市方面,國機集團旗下蘭州石油機械研究院的改制上市取得了重要進展,2008年有望在國內A股市場上市;CMEC(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的改制上市在積極穩妥地推進,上市方案已報送國務院國資委和證監會;中國重型院和中進汽貿改制上市的基礎工作基本完成,2008年將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完成上市的關鍵步驟。有消息稱,CEMC擬在香港上市。
任洪斌表示,國機集團上市資源豐富,當年機械工業部撤銷時將最好的一部分資源劃入了集團,按照滾動發展要求,集團2006年將啟動1-2家企業改制工作,為培育上市公司做好准備。集團將結合核心企業的改制上市,按照減少管理層次,進一步實行扁平化管理的要求,積極推進相關資源向上市企業集中,以改制上市帶動資源整合;積極做好已改制企業的資產調整,達到減少管理層次,進一步做強做大改制主體的目的。
據了解,國機集團已利用國內大型優質企業公開上市發行股票的契機,充分發揮集團財務公司的金融平台作用,積極進行資本運作,成功獲得了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遠洋、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廣深鐵路等企業的戰略配售股份;在各家銀行取得綜合授信額度超過200億元;繼成功發行14億元短期融資債券後,目前正在積極運作發行8億元十年期債券和12億元一年期短期融資債券。
任洪斌透露,借國家開發銀行支持裝備製造業振興的契機,國機集團與國家開發銀行或將簽署100億至200億元中長期融資協議。與此同時,國機集團還將通過海外並購提升企業的研發能力,擬對國外相關研發機構的並購著手進入相關領域。據透露,目該國機集團已鎖定了美國若干研發機構,4月份相關並購事宜或將有進一步進展。
Ⅳ 國機重裝何時上市a股
我國首家主動退市公司二重重裝,。在經過市場化債轉股等一系列「內科手術」和「外殼手術」後,於上月推出重大重組方案,並在一個月內閃電完成了包括ZJH審核在內的所有手續,日前順利復牌。
一,國機重裝前身-二重背景。
德陽二重是我國重型裝備牽涉國家安全的重點企業,產品涉及航天航空裝備、海洋裝備和海洋工程、核電設備、航母大型驅逐艦等大型鑄鍛件、大型壓力容器。比如華龍一號核電裝備,國產大飛機C919,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艘航母,我國首台深水實驗艙等等均有二重的產品部件。
二,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主動退市公司。甚至可以說,主動退市制度就是為二重量身定製的,想想看,每年都有公司退市,為什麼只有二重能享受主動退市待遇?
三,主動退市,並且重組快速放行的二重有望成為重新上市第一股。目前,二重重組已經獲批,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在已經符合重新上市條件的前提下,管理層必將優先放行主動退市的二重率先重新上市。不然,先放行強制公司重新上市,那主動退市的目的何在?
四,普通投資者獲得國機重裝原始股的絕佳機會。
眾所周知,三板流動性極差,大資金進出困難,在三板交易的二重,註定成為小投資者買賣的場所,也註定成為獲得國機重裝原始股的絕佳機會。預計,春節後,股票將再次停牌,籌劃年報後重新上市,因此,年前,在三板,將是獲得國機重裝原始股票的最後機會。
五,國機重裝未來展望
可以預見的是,國機重裝將成為首家重新上市的股票,成為國企改革的典範,成為市場化債轉股的樣板。基本面方面,隨著國家2025中國製造計劃的實施,國機重裝將在核電、航空航天,大型作戰艦只、海洋工程等方面深挖細耕,積極布局,有望成為國內第一,世界知名的集科工貿於一體的重型裝備集團。
Ⅵ 一字漲停什麼意思
一字板漲停是指股票開盤就漲停,當天k線沒有實體部分,呈「一」的狀態,股票的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和最低價都是一個價格,一字漲停後股價價格不會變動,投資者沒有買入、賣出的機會。一字漲停是因為股票開盤就有大量的買單,從而封住了漲停,一般是利好消息刺激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拓展資料】
一字板漲停指的是開盤即漲停一直持續到收盤為止的情況,這種情況是一種k線形態,股票漲停一字板意味著股票做多的意願非常強烈。在股票出現一字漲停情況的時候,會有大量的進場單排除在進場位的位置封住漲停,這時這部分的股票是很難買進的。
比如:鼎盛天工[12.29 0.49%](600335,收盤價12.29元)在2010年7月22日,發布資產重組預案,與國機集團持有的中國進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中進汽貿)等值股權進行置換;公司同時向國機集團和天津渤海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以7.83元/股的價格發行約2.88億股股份,購買二者持有的中進汽貿剩餘股權。重組預案發布後,鼎盛天工接連出現3個「一字」漲停,成交量稀少。
更令人吃驚的是,有機構居然在第三個漲停板之後還大舉買入。根據交易所披露交易信息顯示,7月22日、23日、26日3天的漲停過程中,出現在買賣龍虎榜的席位均為游資,沒有出現機構身影。7月27日,3個漲停板之後,機構毅然「殺」入,但當日該股放量收陰,換手率升至31.21%,顯示獲利盤大量出逃。當天交易龍虎榜顯示,機構占據前5個買入席位中的4席,累計買入資金為5410萬元,以當天買入均價計算,機構買入成本為11.42元。或許正是機構的「助威」,7月28日,鼎盛天工再度漲停。7月29日,股價沖高回落,再次放量收陰。交易信息顯示,一家機構當天再次買入616萬元,當日該股成交均價為12.45元。從龍虎榜來看,機構在兩個交易日中買入金額超過6000萬元。
Ⅶ 國機汽車重組股價會漲嗎
會。國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機集團」)旗下一家大型汽車綜合服務企業。在2021年國機汽車公告資產重組進展稱,本次資產重組的總體方案初步擬定為: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全民所有制企業中國汽車進出口總公司(下稱「中汽進出口」)改制、吸收合並集團下屬的中汽凱瑞貿易有限公司(下稱「中汽凱瑞」),本公司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國機集團持有的完成改制及吸收合並中汽凱瑞後的中汽進出口100%股權,其股票也處於上升的趨勢,所以是會漲的。
Ⅷ 工程基建龍頭股有哪些
工程基建龍頭股有
一、中國建築(601668),最新股價5.08元,總市值2131.83億,今年漲跌幅-6.72%:公司主營業務房建、基建、地產和設計,我國專業化經營歷史最久。市場化經營最早、一體化最高的建築地產綜合企業集團之一,,公司積極布局「一帶一路」和PPP項目,覆蓋「一帶一路」沿線41個國家,跟蹤項目近70個。
二、中國中鐵(601390),最新股價5.43元,總市值1334.20億,今年漲跌幅-6.43%:公司是中國和亞洲最大的多功能綜合型建設集團,按年度工程承包總收入計算,公司為全球第三大建築工程承包商,公司已在境外逾55個國家和地區承建超過230個海外項目,公司參建多個「一帶一路」項目。
三、中國鐵建(601186),最新股價8.22元,總市值1116.24億,今年漲跌幅-17.52%:中國最大的工程承包商和海外工程承包商,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具實力、最具規模的特大型綜合建設集團之一,正是「一帶一路」最大受益者之一。
四、中國交建(601800),最新股價7.45元,總市值1204.35億,今年漲跌幅-16.44%:公司主營基建設計、基建建設、疏浚和裝備製造業務美國有大型基建公司,在「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追蹤了多類項目,運作了並促成了一批起點高、影響深、規模大的項目和互聯互通項目。
五、中國中冶(601618),最新股價2.60元,總市值538.81億,今年漲跌幅-5.06%:公司是我國最大的海外工程承包商之一,在國際工程承包市場建立「MCC」品牌形象與企業知名度。公司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重點布局6大區域和25個駐外機構。
六、中國電建(601669),最新股價3.91元,總市值598.19億,今年漲跌幅-9.54%:公司是全球水利水電工程領導者,全球市佔率約50%,建設了中國65%以上的大中型水電站和水利樞紐工程。中國最大的海外工程承包商之一,業務遍及亞非歐美9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七、中鐵工業(600528),最新股價9.09元,總市值201.94億,今年漲跌幅-19.91%:公司主營道岔業務、鋼結構製造與安裝業務、隧道施工設備及相關服務業務、工程施工機械業務,公司廣泛參與「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
八、龍元建設(600491),最新股價5.53元,總市值84.60億,今年漲跌幅-23.18%:公司傳統建築施工業務以土建施工為核心,建築裝飾、鋼結構、幕牆、水利等細分領域為輔,形成產業聯動發展的業務結構。
九、中工國際(002051),最新股價7.43元,總市值91.94億,今年漲跌幅-22.57%:2018年9月24日公告,公司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向控股股東國機集團收購其持有的中國中元100%股權,交易對價初步確定為12.57億元。中國中元主營業務為工程設計咨詢及相關專業領域的工程承包。公司主營業務為以水利相關工程為主的國際工程承包,核心內容為成套設備及技術出口,一帶一路水務基建小龍頭,業務遍及集中在亞洲、拉美、非洲等「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數十個國家。
十、西藏天路(600326),最新股價7.52元,總市值69.07億,今年漲跌幅3.45%:公司主營業務為工程施工、水泥生產銷售及瀝青混凝土生產加工銷售,兼營礦產業開發。公司的主要產品為水泥銷售、商混銷售、骨料銷售、房建工程、公路工程、市政道路、技術服務及物流、瀝青砼銷售、監理檢測、水利工程。
除此之外,還有寶鷹股份(002047)、中鋼國際(000928)、中國武夷(000797)、騰達建設(600512)、北新路橋(002307)、蘭石重裝(603169)、寧波建工(601789)、華神科技(000790)、永安葯業(002365)、中成股份(000151)、新疆交建(002941)、多喜愛(002761)、交建股份(603815)、浙礦股份(300837)、建科機械(300823)。
Ⅸ 建設機械是國企還是央企
建設機械是國企。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市,是世界500強企業陝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陝西建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984)最大的全資核心骨乾子企業,30多家全資子公司、20餘個集智能製造+培訓服務為一體的基地遍布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國內中心城市和重點區域,並在馬來西亞、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家設有海外全資或控股公司。
Ⅹ 二重現在效益如何
二重現在效益迎來轉型升級新起點。8月31日,因主動退市轉戰三板的二重重裝公告披露,上半年完成營業收入達到16.01億元,利潤總額1.26億元,多年虧損後首次翻紅。而據國機集團消息,二重重裝母公司中國二重集團上半年也實現扭虧為盈,完成利潤總額1.6億元、同比增加6.7億元,營業收入43.5億元、同比增加22.3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2.4億元、同比增加11.2億元。中國二重始建於1958年,是我國重大技術裝備研製基地之一,但受宏觀環境、市場及企業歷史包袱等因素影響,中國二重自2011年起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困境,到2014年底資產負債率已達百分之133.7,60多億元銀行債務逾期2013年,國機集團與中國二重聯合重組,新的發展思路逐漸鋪開。尤其是2015年以來,針對連續虧損、資不抵債、負擔沉重等嚴峻問題,企業相繼採取主動退市、重組債務、分流人員、盤活資產、革新機制、創新驅動等措施,為2016年上半年扭虧為盈奠定了基礎。作為中國二重主業上市公司,二重重裝股票此前曾因連續虧損面臨強制退市風險,國機集團隨即採取全面要約收購、股東大會決議方式,實施主動退市,有效化解了退市風險,成為我國資本市場退市改革的首個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