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股市 > 中國中車新能源車股票

中國中車新能源車股票

發布時間:2022-12-21 15:40:38

Ⅰ A股被納入指數的233隻股票有哪些

2017年中國A股被納入MSCI msc指數的樣本股票現有258隻個股,包括但不限於如下多隻:601857中國石油,600028中國石化,601318中國平安,601628中國人壽,601766中國中車,601611中國中冶,600018上港集團,600010包鋼股份,600547山東黃金,600489中金黃金,601111中國國航,600111北方稀土,600104上汽集團,600048保利地產,600011華能國際 ,002230科大訊飛,002594比亞迪,002466天齊鋰業。
股市指數的意思就是,就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通過觀察指數,我們可以對目前各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情況有一個直觀的了解。
股票指數的編排原理是比較復雜的,我就不做過多的解釋了,點擊下方鏈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數: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會針對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以及性質來分類,股票指數可以分為這五種: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其中,最為常見的是規模指數,比如我們熟知的「滬深300」指數,是說有300家大型企業股票在滬深市場上有很好的代表性和流動性,且交易活躍的一個整體情況。
還有類似的,「上證50 」指數就也歸屬於是規模指數,說的是上證市場規模較大的50隻股票的整體情況。

行業指數它其實是某一行業整體狀況的一個代表。好比「滬深300醫葯」就是一個行業指數,由滬深300中的17個醫葯衛生行業股票所構成,這也對該行業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作出了一個小小的反映。
主題的整體情況(如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是用主題指數作為表示的,相關指數是「科技龍頭」、「新能源車」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數分類,可以通過下載下方的幾個炒股神器來獲取詳細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從上文可以了解到,市場上有代表性的股票,是指數所選取的,所以,通過分析指數,我們就能夠對市場整體的漲跌狀況做一個快速的了解,那麼市場熱度如何我們也能有大概的了解,甚至可以預測未來的走勢是怎麼樣的。具體則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專業報告,學習分析的思路: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應答時間:2021-09-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Ⅱ 新能源股有哪些股票

新能源汽車有比亞迪,宇通客車股票。具體如下所示:

1、比亞迪

公司連續四年蟬聯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冠軍。今年1-10月,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7.2萬輛,市場份額提升至20%,繼續穩居第一。其中,新能源乘用車表現突出,銷售16.3萬輛,市佔率達到22.5%。

2、宇通客車

公司第三季度單車收入48.9萬,同比環比基本持平,但考慮到新能佔比的環比同比下滑,預計新能源單車收入同比環比提升。雖然單車利潤同比出現下滑,但環比已開始改善。公司第三季度單車利潤3.9萬,同比下滑1.8萬,環比提升1.7萬,過渡期後新能源新車型對盈利的環比改善比較明顯。公司後續成本降幅和新能源放量程度成為公司盈利邊際變化的核心因素。


3、寧德時代


公司前三季度業績超預期,據行業數據,公司三季度電池裝機量約5.3GWh,同比增長超60%,市佔率超40%。三季報披露的公司存貨約52.9億元,環比增幅不大,預計中報中的庫存和發出商品很大比例應該已在第三季度確認。


4、新宙邦


公司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0.87億元,同比增長13.77%,增速有所提升。公司擬在福建邵武金塘工業園投資10億元建設1.5萬噸高性能氟材料。項目共分為兩期,其中一期投資約5億元,一期產品包括四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四氟乙烯、全氟磺酸樹脂、氫氟醚等高性能氟材料。



5、杉杉股份


公司現有正極材料產能5萬噸,其中三元產能為2萬多噸。公司在高電壓高壓實鈷酸鋰上具有絕對優勢;同時公司穩步推進高鎳產品,提升產品性能,NCM811三元正極多項指標優於市場同類產品,現有產能8200噸。未來公司將提速高鎳市場的滲透率,提升產品綜合競爭力。

Ⅲ 新能源發展現狀及趨勢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新能源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基綠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金風科技(002202)、三峽能源(600905)、晶科科技(601778)、長江電力(600900)和中國中車(601766)等。

本文核心內容:新能源行業市場規模、新能源行業發展現狀、新能源行業競爭格局、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

行業概況

1、定義

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一般指在新技術基礎上,可系統地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含了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一般地說,常規能源是指技術上比較成熟且已被大規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則通常是指尚未大規模利用、正在積極研究開發的能源。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

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新能源行業被歸入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國統局代碼D44)中的電力生產(D441),包含的統計4級代碼有D4413(水力發電)、D4415(風力發電)、D4416(太陽能發電)、D4417(生物質能發電)、D4418(其他電力生產)。

2、產業鏈剖析

新能源行業上游產業主要包括太陽能、光伏、水能和風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製造商,以及太陽能、光伏、水能和風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組件及零部件製造商。其中:新能源發電設備製造主要包括太陽能發電設備和風力發電機組、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等,目前這一領域領先的上市企業有特變電工(600089)、邁為股份(300751)和中國中車(601766)等;組件及零部件製造主要包括電力和光伏組件、太陽電池晶元、太陽電池組件、太陽能供電電源、光伏設備及元器件製造等。目前這一領域領先的上市企業有晶澳科技(002459)、天合光能(688599)和通威股份(600438)等。

新能源行業中游作為整條產業鏈的重要環節,主要包含氫能、光伏發電、風電和水電等能源供應商;該領域目前的代表上市企業有隆基綠能(601012)、金風科技(002202)、三峽能源(600905)和長江電力(600900)等;

新能源行業的下游產業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加氫站、充電樁和輸變電等公共及個人應用領域。目前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有比亞迪(002594)、上汽集團(600104)、廣汽集團(601238)、東風汽車(600006)和北汽藍谷(600773)等;加氫站行業上市公司主要有藍科高新(601798)、上海電氣(601727)和美錦能源(000723)等;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有特銳德(300001)、國電南瑞(600406)和萬馬股份(002276)等;輸變電行業上市公司主要有長纜科技(002897)、金杯電工(002553)和平高電氣(600312)等。

我國新能源行業具體產業鏈布局如下圖: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處在突飛猛進階段

新能源行業在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我國「十五」規劃至「十四五」規劃期間,國家對新能源行業的支持政策經歷了從「加快技術進步和機制創新」到「因地制宜,多元發展」再到「加快壯大新能源產業成為新的發展方向」的變化。

「十五」計劃(2001-2005年)時期,國家層面提出加快技術進步和機制創新,推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迅速發展;從「十一五」規劃(2006-2010年)開始,規劃提出按照「因地制宜,多元發展」的原則,在繼續加快小型水電和農網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適宜村鎮、農戶使用的風電、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十二五」(2011-2015年)時期,國家層面提出以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利用為重點,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至「十三五」期間(2016-2020年),合理把握新能源發展節奏,著力消化存量,優化發展增量,新建大型基地或項目應提前落實市場空間;到「十四五」時期,根據《關於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國家在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模式、加快構建適應新能源佔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完善新能源項目建設管理、保障新能源發展用地用海需求和財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發展等方面,對我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全面指引。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行業發展迅速

近年來,國務院、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多部門都陸續印發了支持、規范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政策,內容涉及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技術路線、產地建設規范、安全運行規范、能源發展機制和標桿上網電價等內容,2014-2022年6月,我國新能源行業重點政策及政策解讀匯總如下:

註:查詢時間截至2022年6月20日,下同。

行業發展現狀

1、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逐年上升

2017-2021年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呈逐年上升趨勢。2021年,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1.2億千瓦,占總發電裝機容量的47.10%。其中,水電裝機3.91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6億千瓦)、風電裝機3.28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3.06億千瓦、核能發電裝機0.55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0.38億千瓦。

2、新能源發電量穩步增長

2017-2021年新能源發電量穩步增長,2021年,全國新能源發電量達2.89萬億千瓦時,較2020年增長11.63%,其中,水電1340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1%;風電65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5%;光伏發電32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1%;生物質發電16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6%。

3、新能源消費量分析

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21)數據顯示,2016-2020年,中國新能源消費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從2016年的16.2艾焦增長到2020年的23.18艾焦,復合年增長率達到9.37%。前瞻根據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態勢初步核算得到,2021年中國新能源行業消費量約為25艾焦。

4、新能源行業消納情況分析

2022年1月,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發布2021年12月全國新能源並網消納情況,其中風電利用率達到100%的省市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重慶、四川、西藏、廣東、廣西和海南;光伏利用率達到100%的省市有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重慶、四川、廣東、廣西、海南、江西和湖南。

5、新能源發電占總發電比重逐年遞增

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2020年中國新能源發電占總發電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020年,中國新能源發電占總發電比重為34.9%,比2017年增長了5.3個百分點;2021年,中國新能源發電占總發電比重達到35.6%,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

行業競爭格局

因目前新能源行業可量化指標較多,故行業競爭格局中的區域競爭部分僅以:各省份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進行比較;企業競爭格局以:2021年各光伏企業光伏組件出貨量;2021年各風力發電企業新增裝機容量和累計裝機容量進行對比;2020年各水力發電企業水電裝機總量及水電發電量進行對比。

1、區域競爭:青海、四川和雲南位列新能源行業第一競爭梯隊

根據2021年6月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20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30個省(區、市)中,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超過80%以上的3個,分別為青海、四川和雲南;40-80%的6個,分別為甘肅、重慶、湖南、廣西、湖北和貴州;20-40%的10個,分別為上海、廣東、吉林、寧夏、江西、陝西、黑龍江、新疆、河南和內蒙古;小於20%的11個,分別為浙江、福建、山西、安徽、遼寧、江蘇、北京、海南、天津、河北和山東。

註:截至2022年6月22日,國家能源局尚未發布2021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

2、企業競爭格局分析

(1)光伏行業競爭格局

根據PV-Tech發布的《2021年全球組件供應商top10》,以光伏組件出貨量來看,2021年光伏組件出貨量前十名廠商中,中國企業包攬八席,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依次位居2021年組件出貨量全球排名前三,光伏組件出貨量分別為38.52GW、24.80GW和24.069GW。據PV-Tech介紹,2021年全球光伏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光伏行業整體產能和出貨量均超過190GW;前十大組件供應商出貨量超過160吉瓦,市場份額超過90%。

(2)風力發電行業競爭格局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風電吊裝容量統計簡報》數據顯示,新增裝機容量方面,2021年中國風電市場有新增裝機的整機製造企業共17家,新增裝機容量5592萬千瓦,排名前5家市場份額合計為69.3%,排名前10家市場份額合計為95.1%;累計裝機容量方面,2021年前5家整機製造企業累計裝機市場份額合計達為57.3%,前10家整機製造企業累計裝機市場份額合計達到81.8%;其中,金風科技累計裝機容量超過8000萬千瓦,占國內市場的23.4%;遠景能源和明陽智能累計裝機容量均超過3000萬千瓦,佔比分別為11.1%和9.6%。

(3)水力發電行業競爭格局

因存在嚴格的行政准入門檻、資金門檻和技術門檻等,目前,我國水電行業運營企業的數量不多,主要大型集團包括:長江電力、華能集團、華電集團、大唐集團、國家電投和國家能源等。根據企業的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局數據計算,2020年按在水電裝機總容量分析,長江電力的市場份額達12.32%,其餘五大集團的市佔率均在5-7.5%之間。按照水電發電量分析,長江電力的市場份額達16.75%,其餘五大集團的市佔率均在5.5-8.5%之間。

註:截至2022年6月22日,除大唐集團外的其他五大能源集團均為公布2021年社會責任報告,故此處僅以2020年數據為例,對我國水電行業市場競爭格局進行分析。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十四五」時期保障新能源發展用地用海需求,財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發展

近年來,我國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發展成效顯著,裝機規模穩居全球首位,發電量佔比穩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已基本進入平價無補貼發展的新階段。同時,新能源開發利用仍存在電力系統對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網和消納的適應性不足、土地資源約束明顯等制約因素。2022年5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在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模式、加快構建適應新能源佔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完善新能源項目建設管理、保障新能源發展用地用海需求和財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發展等方面做出了全面指引:

《實施方案》堅持統籌新能源開發和利用,堅持分布式和集中式並舉,突出模式和制度創新,在四個方面提出了新能源開發利用的舉措,推動全民參與和共享發展:

傳統電力系統是以化石能源為主來打造規劃設計理念和調度運行規則等。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必須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適應新能源比例持續提高的要求,在規劃理念革新、硬體設施配置、運行方式變革、體制機制創新上做系統性安排:

鑒於新能源項目點多面廣、單體規模小、建設周期短等,《實施方案》立足新能源項目建設的規模化、市場化發展需求,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重點在簡化管理程序、提升服務水平上: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並具有一定優勢的新能源產業鏈體系。新形勢下,我國新能源產業必須強化創新驅動,統籌發展與安全,促進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此,《實施方案》從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提高國際化水平等方面支持引導新能源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與傳統能源相比,新能源能量密度較低,佔地面積大。隨著新能源規模快速擴大,土地資源已經成為影響新能源發展的重要因素。《實施方案》進一步強化新能源發展用地用海保障,通過明確用地管理政策、規范稅費徵收、提高空間資源利用率、推廣生態修復類新能源項目等措施,推動解決制約新能源行業發展的用地困境:

「十四五」風光等主要新能源已實現平價無補貼上網,財政政策支持的方向和模式需要與時俱進,金融支持政策力度需要加大,進一步發揮財政、金融政策的作用。《實施方案》提出三方面政策舉措:

2、「十四五」新能源行業發展趨勢:基礎設施建設能力顯著提高,向國際一流水平邁進

作為綠色低碳能源,新能源是我國多輪驅動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改善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Ⅳ 中國中車為何放棄新能源汽車

通過查詢相關資料顯示,中國中車放棄新能源汽車原因是:公司回答表示當前暫無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計劃。在努力擴大海外經營規模和市場份額。

Ⅳ 新能源發展怎麼樣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新能源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基綠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金風科技(002202)、三峽能源(600905)、晶科科技(601778)、長江電力(600900)和中國中車(601766)等。

本文核心內容:新能源行業市場規模、新能源行業發展現狀、新能源行業競爭格局、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

行業概況

1、定義

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一般指在新技術基礎上,可系統地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含了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一般地說,常規能源是指技術上比較成熟且已被大規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則通常是指尚未大規模利用、正在積極研究開發的能源。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

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新能源行業被歸入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國統局代碼D44)中的電力生產(D441),包含的統計4級代碼有D4413(水力發電)、D4415(風力發電)、D4416(太陽能發電)、D4417(生物質能發電)、D4418(其他電力生產)。

2、產業鏈剖析

新能源行業上游產業主要包括太陽能、光伏、水能和風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製造商,以及太陽能、光伏、水能和風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組件及零部件製造商。其中:新能源發電設備製造主要包括太陽能發電設備和風力發電機組、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等,目前這一領域領先的上市企業有特變電工(600089)、邁為股份(300751)和中國中車(601766)等;組件及零部件製造主要包括電力和光伏組件、太陽電池晶元、太陽電池組件、太陽能供電電源、光伏設備及元器件製造等。目前這一領域領先的上市企業有晶澳科技(002459)、天合光能(688599)和通威股份(600438)等。

新能源行業中游作為整條產業鏈的重要環節,主要包含氫能、光伏發電、風電和水電等能源供應商;該領域目前的代表上市企業有隆基綠能(601012)、金風科技(002202)、三峽能源(600905)和長江電力(600900)等;

新能源行業的下游產業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加氫站、充電樁和輸變電等公共及個人應用領域。目前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有比亞迪(002594)、上汽集團(600104)、廣汽集團(601238)、東風汽車(600006)和北汽藍谷(600773)等;加氫站行業上市公司主要有藍科高新(601798)、上海電氣(601727)和美錦能源(000723)等;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有特銳德(300001)、國電南瑞(600406)和萬馬股份(002276)等;輸變電行業上市公司主要有長纜科技(002897)、金杯電工(002553)和平高電氣(600312)等。

我國新能源行業具體產業鏈布局如下圖: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處在突飛猛進階段

新能源行業在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我國「十五」規劃至「十四五」規劃期間,國家對新能源行業的支持政策經歷了從「加快技術進步和機制創新」到「因地制宜,多元發展」再到「加快壯大新能源產業成為新的發展方向」的變化。

「十五」計劃(2001-2005年)時期,國家層面提出加快技術進步和機制創新,推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迅速發展;從「十一五」規劃(2006-2010年)開始,規劃提出按照「因地制宜,多元發展」的原則,在繼續加快小型水電和農網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適宜村鎮、農戶使用的風電、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十二五」(2011-2015年)時期,國家層面提出以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利用為重點,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至「十三五」期間(2016-2020年),合理把握新能源發展節奏,著力消化存量,優化發展增量,新建大型基地或項目應提前落實市場空間;到「十四五」時期,根據《關於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國家在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模式、加快構建適應新能源佔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完善新能源項目建設管理、保障新能源發展用地用海需求和財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發展等方面,對我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全面指引。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行業發展迅速

近年來,國務院、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多部門都陸續印發了支持、規范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政策,內容涉及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技術路線、產地建設規范、安全運行規范、能源發展機制和標桿上網電價等內容,2014-2022年6月,我國新能源行業重點政策及政策解讀匯總如下:

註:查詢時間截至2022年6月20日,下同。

行業發展現狀

1、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逐年上升

2017-2021年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呈逐年上升趨勢。2021年,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1.2億千瓦,占總發電裝機容量的47.10%。其中,水電裝機3.91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6億千瓦)、風電裝機3.28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3.06億千瓦、核能發電裝機0.55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0.38億千瓦。

2、新能源發電量穩步增長

2017-2021年新能源發電量穩步增長,2021年,全國新能源發電量達2.89萬億千瓦時,較2020年增長11.63%,其中,水電1340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1%;風電65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5%;光伏發電32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1%;生物質發電16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6%。

3、新能源消費量分析

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21)數據顯示,2016-2020年,中國新能源消費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從2016年的16.2艾焦增長到2020年的23.18艾焦,復合年增長率達到9.37%。前瞻根據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態勢初步核算得到,2021年中國新能源行業消費量約為25艾焦。

4、新能源行業消納情況分析

2022年1月,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發布2021年12月全國新能源並網消納情況,其中風電利用率達到100%的省市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重慶、四川、西藏、廣東、廣西和海南;光伏利用率達到100%的省市有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重慶、四川、廣東、廣西、海南、江西和湖南。

5、新能源發電占總發電比重逐年遞增

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2020年中國新能源發電占總發電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020年,中國新能源發電占總發電比重為34.9%,比2017年增長了5.3個百分點;2021年,中國新能源發電占總發電比重達到35.6%,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

行業競爭格局

因目前新能源行業可量化指標較多,故行業競爭格局中的區域競爭部分僅以:各省份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進行比較;企業競爭格局以:2021年各光伏企業光伏組件出貨量;2021年各風力發電企業新增裝機容量和累計裝機容量進行對比;2020年各水力發電企業水電裝機總量及水電發電量進行對比。

1、區域競爭:青海、四川和雲南位列新能源行業第一競爭梯隊

根據2021年6月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20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30個省(區、市)中,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超過80%以上的3個,分別為青海、四川和雲南;40-80%的6個,分別為甘肅、重慶、湖南、廣西、湖北和貴州;20-40%的10個,分別為上海、廣東、吉林、寧夏、江西、陝西、黑龍江、新疆、河南和內蒙古;小於20%的11個,分別為浙江、福建、山西、安徽、遼寧、江蘇、北京、海南、天津、河北和山東。

註:截至2022年6月22日,國家能源局尚未發布2021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

2、企業競爭格局分析

(1)光伏行業競爭格局

根據PV-Tech發布的《2021年全球組件供應商top10》,以光伏組件出貨量來看,2021年光伏組件出貨量前十名廠商中,中國企業包攬八席,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依次位居2021年組件出貨量全球排名前三,光伏組件出貨量分別為38.52GW、24.80GW和24.069GW。據PV-Tech介紹,2021年全球光伏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光伏行業整體產能和出貨量均超過190GW;前十大組件供應商出貨量超過160吉瓦,市場份額超過90%。

(2)風力發電行業競爭格局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風電吊裝容量統計簡報》數據顯示,新增裝機容量方面,2021年中國風電市場有新增裝機的整機製造企業共17家,新增裝機容量5592萬千瓦,排名前5家市場份額合計為69.3%,排名前10家市場份額合計為95.1%;累計裝機容量方面,2021年前5家整機製造企業累計裝機市場份額合計達為57.3%,前10家整機製造企業累計裝機市場份額合計達到81.8%;其中,金風科技累計裝機容量超過8000萬千瓦,占國內市場的23.4%;遠景能源和明陽智能累計裝機容量均超過3000萬千瓦,佔比分別為11.1%和9.6%。

(3)水力發電行業競爭格局

因存在嚴格的行政准入門檻、資金門檻和技術門檻等,目前,我國水電行業運營企業的數量不多,主要大型集團包括:長江電力、華能集團、華電集團、大唐集團、國家電投和國家能源等。根據企業的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局數據計算,2020年按在水電裝機總容量分析,長江電力的市場份額達12.32%,其餘五大集團的市佔率均在5-7.5%之間。按照水電發電量分析,長江電力的市場份額達16.75%,其餘五大集團的市佔率均在5.5-8.5%之間。

註:截至2022年6月22日,除大唐集團外的其他五大能源集團均為公布2021年社會責任報告,故此處僅以2020年數據為例,對我國水電行業市場競爭格局進行分析。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十四五」時期保障新能源發展用地用海需求,財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發展

近年來,我國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發展成效顯著,裝機規模穩居全球首位,發電量佔比穩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已基本進入平價無補貼發展的新階段。同時,新能源開發利用仍存在電力系統對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網和消納的適應性不足、土地資源約束明顯等制約因素。2022年5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在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模式、加快構建適應新能源佔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完善新能源項目建設管理、保障新能源發展用地用海需求和財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發展等方面做出了全面指引:

《實施方案》堅持統籌新能源開發和利用,堅持分布式和集中式並舉,突出模式和制度創新,在四個方面提出了新能源開發利用的舉措,推動全民參與和共享發展:

傳統電力系統是以化石能源為主來打造規劃設計理念和調度運行規則等。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必須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適應新能源比例持續提高的要求,在規劃理念革新、硬體設施配置、運行方式變革、體制機制創新上做系統性安排:

鑒於新能源項目點多面廣、單體規模小、建設周期短等,《實施方案》立足新能源項目建設的規模化、市場化發展需求,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重點在簡化管理程序、提升服務水平上: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並具有一定優勢的新能源產業鏈體系。新形勢下,我國新能源產業必須強化創新驅動,統籌發展與安全,促進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此,《實施方案》從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提高國際化水平等方面支持引導新能源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與傳統能源相比,新能源能量密度較低,佔地面積大。隨著新能源規模快速擴大,土地資源已經成為影響新能源發展的重要因素。《實施方案》進一步強化新能源發展用地用海保障,通過明確用地管理政策、規范稅費徵收、提高空間資源利用率、推廣生態修復類新能源項目等措施,推動解決制約新能源行業發展的用地困境:

「十四五」風光等主要新能源已實現平價無補貼上網,財政政策支持的方向和模式需要與時俱進,金融支持政策力度需要加大,進一步發揮財政、金融政策的作用。《實施方案》提出三方面政策舉措:

2、「十四五」新能源行業發展趨勢:基礎設施建設能力顯著提高,向國際一流水平邁進

作為綠色低碳能源,新能源是我國多輪驅動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改善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十四五」期間,新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容量將成為我國發電新增裝機容量增量的主體;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加快形成並且新型儲能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李創軍表示,在「十三五」的基礎上,「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年均裝機規模還將有大幅度的提升,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裝機占我國電力總裝機的比例將超過50%,據此,前瞻初步預測至2025年末,我國新能源裝機容量可達到17億千瓦,至2027年末,我國新能源裝機容量或將達到21億千瓦。

隨著新能源裝機量的穩步增長,預計至2027年我國光伏、風能、水能、火電等新能源發電量也將隨之進一步高增,前瞻根據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發電量以及新能源行業發展趨勢初步預測至2025年末,我國新能源發電量可達到4.28萬億千瓦時,至2027年末,新能源發電量或將突破5.20萬億千瓦時。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Ⅵ 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產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新能源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基綠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金風科技(002202)、三峽能源(600905)、晶科科技(601778)、長江電力(600900)和中國中車(601766)等。

本文核心內容:新能源行業全景梳理,新能源行業產業鏈區域熱力地圖、新能源行業產業園區分布圖、新能源行業代表性企業業務,產品類型及新能源相關業務營業收入、新能源行業代表性企業最新投資動向

新能源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

新能源行業上游產業主要包括太陽能、光伏、水能和風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製造商,以及太陽能、光伏、水能和風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組件及零部件製造商。其中:新能源發電設備製造主要包括太陽能發電設備和風力發電機組、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等,目前這一領域領先的上市企業有特變電工(600089)、邁為股份(300751)和中國中車(601766)等;組件及零部件製造主要包括電力和光伏組件、太陽電池晶元、太陽電池組件、太陽能供電電源、光伏設備及元器件製造等。目前這一領域領先的上市企業有晶澳科技(002459)、天合光能(688599)和通威股份(600438)等。

新能源行業中游作為整條產業鏈的重要環節,主要包含氫能、光伏發電、風電和水電等能源供應商;該領域目前的代表上市企業有隆基綠能(601012)、金風科技(002202)、三峽能源(600905)和長江電力(600900)等;

新能源行業的下游產業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加氫站、充電樁和輸變電等公共及個人應用領域。目前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有比亞迪(002594)、上汽集團(600104)、廣汽集團(601238)、東風汽車(600006)和北汽藍谷(600773)等;加氫站行業上市公司主要有藍科高新(601798)、上海電氣(601727)和美錦能源(000723)等;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有特銳德(300001)、國電南瑞(600406)和萬馬股份(002276)等;輸變電行業上市公司主要有長纜科技(002897)、金杯電工(002553)和平高電氣(600312)等。

我國新能源行業具體產業鏈布局如下圖:

新能源行業產業鏈區域熱力地圖:東南沿海地區分布最集中

從我國新能源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區域分布熱力圖來看,我國新能源行業上市公司較為集中的分布在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和上海市,上述區域內新能源行業上市公司數量較多且公司規模較大;同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陝西省和北京市也有較多新能源行業上市公司,區域內擁有金風科技、隆基綠能、三峽能源和長江電力等實力較強的新能源行業上市公司。2022年我國新能源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區域分布如下:

新能源行業產業園區分布圖:廣東、浙江、江蘇地區最多

截至2022年6月23日,我國規模以上的新能源行業產業園區共有259個,分省份來看,規模以上的新能源行業產業園區主要分布在江蘇省、山東省和廣東省,三省份均擁25個以上新能源行業園區,佔全國總量的37.42%。截至2022年6月23日,中國規模以上新能源行業產業園TOP15省市自治區分布情況如下:

目前,我國新能源行業的龍頭上市公司是隆基綠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金風科技(002202)、三峽能源(600905)和晶科科技(601778),這四家上市公司的新能源業務佔比均在100%,公司規模較大且布局范圍遍布全國各地;其他參與者在公司規模、生產能力、用戶規模和技術能力等方面較上述企業還有較大差距。2022年我國新能源行業上市公司新能源相關業務業績對比匯總如下:

新能源行業代表性企業最新投資動向

截至2022年6月23日,新能源行業最新投資動向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Ⅶ 股票的市值為什麼會大起大落

股市市值的大起大落側面意思就是股票價格為何會大起大落,主要原因是股票市值是股價乘以股本,在大部分情況下股市總股本不會發生變化,而市值的大起大落主要原因是由於股價的大起大落引起,具體哪些因素會造成股價的大起大落呢,下面我就圍繞影響股價的因素來進行討論。業績波動情況個股股價長期運行方向跟公司的業績有著最直接的關系,而公司的業績的波動情況受到多個方面的影響,下面一一來分析:

第一,公司經營能力,公司在經營過程中肯定存在多個方面的困難,如何解決困難是公司發展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如果困難能夠順利解決,公司營收將會再上一個台階,如果困難無法解決,公司營收將會受到影響,業績的變化情況直接影響股價的大起大落,給大家列舉一個案例,比如上市公司在經營過程中,遇到市場對於產品的需求度已經飽和,公司產品很難銷售,如果公司不通過技術革新來提升公司產品核心競爭力。

新產品的開發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和新市場的開發,前期費用相對較高,一旦技術突破失敗將會嚴重影響公司的業績情況,公司甚至會出現虧損的情況,而隨之股價是大幅度的回落,如果後期長期研發後技術完成突破後,公司營收將會發生根本上的變化,公司的業績將會大幅度的上升,股價再次會出現持續大漲的局面。

第二,行業周期影響,很多公司涉及的產品本身存在周期性的影響,特別是一些資源類的公司和消費類產品的上市公司,比如我們所熟悉的生豬養殖的上市,還有化工、能源、鋼鐵、有色等,行業發展處於低谷期,涉及的產品價格較低的情況下,公司業績將會受到直接的影響,如果行業發展復甦期,涉及的產品價格較高的情況,公司業績將會出現爆發性的增長。

給大家列舉一個案例,在2019年豬肉價格一路走強,而涉及豬肉概念的上市公司業績出現爆發性增長,而在2019年中豬肉概念股更是一路大漲,具體參考下圖板塊指數走勢:

上面該公司涉及工業大麻被大幅度炒作個股市值最高達到168億左右,而這家公司在18年底的凈利潤才1億左右,截止今年三季度凈利潤才7000多萬,按照三季度的凈利潤數據分析19年凈利潤大致也在1億元左右,1億元凈利潤如何撐起160多億市值,擅長估值分析的投資者自然明白該股短期肯定被嚴重高估,而隨之的就是個股的股價的回落,市值的大幅度回落

今年年初第一妖股東方通信也將經歷市值的大起大落。總結:所以股票市值的大起大落跟公司的業績情況存在很多關系,再次跟股市市場結構也存在關系,並且題材的大幅度也會引起市值的大幅度變化。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Ⅷ 中車新能源上市時間

2022年9月2日上市
中車電動EU18驚世誕生,於9月2日震撼上市,成為客車市場又一實力「新秀」 它長達18.75米,身形矯捷,宛若游龍;它立足國際化產品標桿定位,設計、技術全面煥新升級,整體智能化、科技化水平均達行業領先水準;它的問世將全面引領城市BRT高端出行,以更優品質為用戶、為乘客創造更大價值。
作為一款「硬」實力領先的巨匠新品,中車EU18具有以下突出特點:
01結構優 動力強
整車簡約、大氣、寬敞、通透,側窗玻璃可透光面積占車身55%;四開門、640毫米寬大通道,全低地板,踏步高度低至320毫米,結構參數均處於同平台領先水平。
傳承高鐵電驅動技術,首創客車多冗餘雙電機分布式四驅技術,動力更強勁;雙軸驅動,大大提升防滑性,智能分配雙電機驅動力,高效節能。
02大電量 長續航
首創全頂置電池設計,配置563.8kwh超大電量電池,續駛里程最大達440km。
03高安全 高經濟性
整車結構設計符合多項歐洲結構安全標准,整車綜合安全系數提升33%,可充分保障駕乘人員的安全;整車配備L2級智能輔助駕駛系統,配裝碰撞緩解系統、油門誤踩防護、上坡輔助系統、電子駐車系統等,全方位保證行車安全。
最大載客數135人,單位運力成本達到最優;全車多種輕量化材料應用,可減重10%,能耗降低15%,最低能耗低至1.27kwh/km,處於行業領先水準;整車通過優化可維修性設計,其維修成本可降低20%。
04高智能 高舒適
採用車廂智能恆溫控制技術,可有效均衡車內溫度,使車廂內保持在溫度舒適區。人性化設計細致入微,自動控制SAD照明燈,保證乘客舒適照明;四向可調懸浮表台,滿足不同地域人群駕乘要求。
EU18的問世為中車電動發力客車市場再添「利器」,中車電動也將藉此次多款新品上市,再次強化產品布局和市場競爭力,為更好地完成增長極使命增添新動能。
立足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未來,中車電動將繼續提升科技硬實力,以更多優質產品服務用戶,努力發展成以新能源商用車為核心的智慧交通綜合服務方案提供商,以綠色智慧科技全面引領智美出行。

Ⅸ 股票市場中,有哪些股票是跟新能源有關系的

新能源板塊的氫能主要股票有:同濟科技 600846、中炬高新 600872、春蘭股份 600854、力元新材 600478、稀土高科 600111

鋰電池主要股票有:澳柯瑪 600336、杉杉股份 600884、TCL集團 000100、維科精華 600152

垃圾發電主要股票有:歲寶熱電 600864、東湖高新 600133、凱迪電力 000939、泰達股份 000652

LED照明主要股票有:方大 A000055、聯創光電 600363、華微電子 600360、上海科技 600608、長電科技 600584、ST福日 600203

綠色照明主要股票有:浙江陽光 600261、佛山照明 000541

建築節能主要股票有:雙良股份 600481、清華同方 600100、方大 A000055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中國中車新能源車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還是etf好股票太危險 瀏覽:869
連續4漲停的股票有哪些 瀏覽:343
看股票app軟體哪個好 瀏覽:9
中國股票總利潤 瀏覽:415
股票賬戶凈資產不包括融資盈虧嗎 瀏覽:908
美國上市公司給員工股票 瀏覽:788
京東股票app賬號 瀏覽:985
股票是下降趨勢做T能賺錢嗎 瀏覽:499
603196股票走勢 瀏覽:363
發放現金股利對股票市價的影響 瀏覽:544
一隻股票流通盤 瀏覽:719
股票分紅怎麼到賬戶 瀏覽:236
青島農商銀行股票歷史數據 瀏覽:234
博暉創新股票業績好嗎 瀏覽:160
股票賣出時顯示資金可用數不足 瀏覽:798
美股股票退市了怎麼辦 瀏覽:701
股票投資咨詢去卓信寶 瀏覽:743
奧特佳股票2020走勢 瀏覽:334
雪球股票只能看近一年的賬戶分析 瀏覽:101
中國中材股份股票行情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