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平安股票現在可以買嗎
這輪的行情藍籌股大部分都創了新高,這是對價值投資者的褒獎,僅僅在一年多的時間里,買入藍籌股的股民中很多就已經解套了,甚至開始盈利。而中國平安在四月初就已經突破了前期高點走出了新高88.09元,因為近期的指數出現回撤有跟隨下跌的行情,但是今日大金融板塊充當了護盤先鋒,中國平安又開始上漲了。
從走勢觀察,目前平安是屬於前期長達了一年的震盪行情後的突破趨勢,這種形態突破後仍然保持上漲行情就是屬於強勢破位走勢,按照技術形態橫有多長豎有多寬,平安這輪的上漲也僅僅是剛開始。
其次,按照保險板塊今年的行情來觀察,銀行,券商和保險是護盤的主力軍,每次大盤下跌這類板塊都會異軍突起,而本身有是龍頭又有股份回購計劃,平安和茅台也一直是基金熱衷買入的股票,會有中長期資金源源不斷的流入支撐股價上漲。
最後,就是估值合理,中國平安目前的股價在85元其實並不貴,如果是投機者買平安肯定不是首選,畢竟不會創造暴利,但是作為價值投資者,考慮的是平安的業績穩定增長,市盈利在合理范圍,又是保險龍頭就可以布局。
綜上所述,平安的上漲空間仍然巨大,作為保險龍頭,雖然短期漲幅較多有回撤的風險,但是可以在每次出現回撤時考慮買入,按照平安當下的走勢,後期破百元也是可以看到的事情。
② 什麼是中國平安股票的合理估值
我覺得30-40元才是中國平安股票的合理估值,
但中國A股目前除了那些大盤的藍籌股以外,
其它的股票基本上多數都是高估了,
③ 中國平安的股票趨勢怎麼樣
中國平安股票在之前一段時間呈下跌趨勢,目前股票上漲趨勢比較明顯。
1.中國平安保險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平安」,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於1988年成立,總部位於深圳。其經營范圍包括投資保險企業,監督管理控股投資企業的各種國際業務,開展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等。曾入選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排名第六。2021年8月2日,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16名。這家企業在我們國家是擁有著非常高的知名度的,而且最近中國平安股票的上漲趨勢比較明顯,我覺得我們就可以適當的買入。
2.目前新業務價值NBV增長被認為是影響短期估值的重要因素,這個指標確實有參考價值,比如平安發布2019年第三季度業績,雖然盈利大增,但是市場以大跌回應,主要原因就是第三季度新業務價值NBV增長放緩,而市場對平安利潤增長越來越不敏感。此外,剩餘邊際增長和營運利潤增長有一定參考價值,平安以前是不公布剩餘價值和營運利潤這些指標的,這些指標主要是表明保單利潤是如何分配的。
3.總體來說,保險公司短期估值是由多種因素綜合決定的,對於大部分保險公司來說,當牛市來臨,市場利率上升,資本市場上漲,保險公司保費和利潤大幅增加,估值也大幅提升,熊市來臨時,股價快速回落,估值又回到原點,只有極少數負債優良的保險公司估值才能長期提升。因此,對於投資大部分保險股來說,選時非常重要,在市場較好的時候投資保險股可以獲得超額收益,但是大部分保險股不適合長期持有,只有負債優良的保險公司才適合長期持有,而平安就是A股僅有的這樣一隻保險股。
4從估值方法來看,保險公司股價=每股內含價值*PEV,平安值得投資的原因,不僅在於其未來估值有望進一步提升,而且其內含價值也有望繼續保持20%左右速度增長。這里我們先分析壽險內含價值,壽險內含價值增長主要來自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內含價值預期增長,這個指標是固定的10%,只要是每年投資收益、死亡率和費用率等假設完全符合假設預期,那麼每年都會增長10%,通常保險公司比較保守,最後出來營運經驗差異都會優於假設,因此收益率會更高。第二部分主要來自於新業務價值,就算新業務價值不增長,2018年新業務價值占壽險內含價值比例為14.5%,如果新業務價值恢復增長,那麼增速將會更高,因此我們認為平安壽險業務內含價值未來有望保持25%的速度增長。根據2018年數據,平安壽險內含價值占總內含價值的比例大概為60%,按照除壽險以外的凈資產增長15%的速度來算,保守估計,平安總的內含價值每年將以20%的速度增長。
拓展資料:
中國平安股票可以長期持有;推薦使用以下原則進行長線股票的捕捉:
1、快速成長型、穩健成長型企業。
2、公司產品簡單、易懂、前景看好。
3、有穩定的經營歷史,最少需要有五年以上的經營歷史。
4、管理層理性、忠誠,以股東的利益為先。
5、財務穩健,自由現金流量充裕(現金流就是公司的血液)。
6、經營效率高,收益好。每股收益每年增長的公司肯定是一家好公司。
7、資本支出少,成本控制能力較強。嚴控三項管理費用和成本支出的公司,無疑是一家盈利的高手。
8、流通盤較小的中小盤股。
9、市盈率較低。不是任何時候都是買進股票的最佳時機,而是耐心等待市盈率很低的時候買進,然後中長線持有。
④ 中國平安暴跌四成 時隔14年馬明哲增持 新三座大山壓頂 壽險拐點將至
自8月底以來,中國平安連續開展市值管理操作,先是擬使用不低於50億元且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的自有資金進行新一輪回購,其次,高管們開始在二級市場集中增持,董事長馬明哲也是14年來首次增持中國平安。
上市公司在某些價位上大幅回購自家股票,是想釋放出股價已經見底的信號,從而提振投資者情緒並觸發認購熱情。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在過去半年的確中國平安的股價在大幅下挫,但這與大環境有關,多數判斷只是暫時性低迷。
在與多位保險行業資深從業人員交流之後,可以得到更為深刻的行業觀點是,困擾壽險行業至少5年以上的新三座大山,即代理人流失、保險產品貴和險資回報率低,時至今日已經成為尾大不、拉行業後腿的大問題。
中國平安受影響最甚,但改革勇氣最大,兩年前馬明哲親自啟動壽險改革。其他頭部公司亦在不同程度不同角度來加速自身改革,冀望能扭轉壽險下滑的問題。
然而,從最近幾年的改革舉措來說,壽險行業遇到的並非內部小修小補可以挽救,如今重壓在身的新三座大山反映的是一種範式的問題,從更大的角度來看,意即目前的壽險業務模式已經不適合未來市場的需求,需要重新認識和定義保險本身,才能解決這一困惑全行業的問題。
從這一篇開始,我們會陸續聊聊新三座大山,希望給行業一些啟發。
92元是最後的瘋狂?
中國平安無論是PEV估值還是PE估值,都處在 歷史 底部。
自8月27日開始,中國平安高管們開始在二級市場增持平安AH股票。其中引人注意的是,9月3日,公司董事長馬明哲出現在增持名單中,買入4萬股中國平安,耗資207萬。這是中國平安2007年上市後,14年來馬明哲股份首次變動。增持後,馬明哲共持有平安184.32萬股。
或許是管理層認為資本市場出現了不理性行為,悲觀預期被過度演繹,導致目前的市值顯著低於存量業務價值,從而開啟大規模的回購及增持計劃。
股價反應的是投資者們對企業未來業績成長性的預期,預期的不確定性和各種干擾因素讓市場情緒陰晴不定,使得價格圍繞價值左右搖擺。
歸根結底,業績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投資者最為看重的仍然是公司未來的業績走勢。從這個角度出發,或許能夠窺出平安股價拐點的端倪。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擁有金融全牌照,業務范圍涉及到保險、銀行、 科技 、互聯網及醫療等多個領域,平安的根基所在仍然是壽險業,不僅在利潤及價值上貢獻最多,其百萬代理人也是打通內部所有業務通道,連接線上及線下產業的核心力量。
今年平安股價的低迷表現,一方面是由於市場風格向小盤成長股切換,大盤價值股遇到冷落;另一方面,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公司壽險業務上面臨著較大的挑戰,開展已兩年的壽險改革成效甚微,代理人隊伍大幅萎縮、新單規模和新業務價值的超預期下滑,而投資華夏幸福導致的資產減值計提又讓盈利能力出現下降。
平安目前遇到的問題,也是全行業共同面對的困境。站在現在這個時點上,股價短期的走勢不為人知,但長期的反彈卻取決於困境的反轉,只有解決橫亘在面前的「三座大山「,才能斷言保險業經營趨勢出現明確拐點。
代理人時代已經結束
第一座大山是如何扭轉目前代理人渠道的頹勢,變革現有經營模式,重塑渠道優勢。
壽險行業的商業模式高度雷同,龍頭公司很難形成在品牌力和產品力等方面的優勢,這使得渠道的觸達范圍和營銷能力成為最主要的競爭手段。
過去幾十年裡,國內壽險公司的經營重點均放置在渠道建設上,平安等大型壽險公司著力代理人渠道,利用運動式的增員快速壯大隊伍和迅速滲透新客戶,形成了等級嚴密,組織利益龐大的代理人體系。
這種體系和銷售模式在過往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證明是有效的,因為人口基數龐大,保險滲透率低,無論是代理人還是客戶拓展空間均很廣闊,規模和業績導向下,壽險公司可以通過頻繁的增員來沉澱隊伍和壯大客戶群,實現業務的快速增長,而層層抽佣的組織利益又能讓主管及績優人員充分受益,確保了績優團隊的穩定。
但一旦宏觀環境發生變化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傳統代理人模式的弊端就會被暴露無遺,人口紅利的消退會讓增員基數不斷縮小,通過新人來滲透新客戶也會越到瓶頸,人員的大進大出和行業軍備競賽般的費用投入又進一步透支了發展空間。所以自2018年開始,代理人渠道增長開始顯示疲態,疫情的出現進一步加快了崩塌的速度。
也就是從2018年開始,平安的壽險業務進入了下行通道,代理人渠道新單業績以年均20%的速度下滑至今,代理人規模從最高的120萬人左右降至現在的80餘萬人,壽險業改革被提上日程,傳統的組織架構和增員模式成為主要變革對象,組織利益被削弱,隊伍清虛速度在加快,更多資源正在向績優代理人、有潛力的新人傾斜。
但目前的改革方向更多地還是往渠道結構身上動刀,反而忽略了最底層的邏輯變化,那就是代理人產品體系的崩塌。
在2016年之前,代理人渠道產品以分紅和重疾為主,這些產品較為復雜,需要專業的代理人去進行大量的客戶跟蹤、產品分析及講解等工作。同時,由於「養兵」成本要顯著高於其他渠道,壽險行業傾向於在代理人渠道銷售繳費期和保單持有年限較長的產品,因為這些產品價值率更高,能創造更多的利潤。
只不過,隨著消費者風險偏好的顯著上升及對繳費期長產品的謹慎態度的加深,個險渠道的產品正在向著理財化、短期化的方向演變,分紅險已基本被行業拋棄,形態簡單、交費期短暫、收益率相對較高的年金及萬能險成為主流,佔比已經達到70%以上。但問題就是,這些產品並不復雜,對銷售員的展業能力要求並不高,銀保等其他渠道反而會銷售更大的規模。
而作為行業價值創造的主力產品之一的重疾險,也是遇到很大的發展瓶頸。一方面,市場競爭程度加劇,中小公司不斷打造更加便宜的爆款產品來攪動市場格局,不僅大幅壓縮了平安重疾險的溢價空間,銷售難度也顯著增加。
另一方面,近幾年客單價較低的互聯網醫療險、以及政府主推惠民保項目對客戶造成了分流,進一步擠壓了重疾險的發展。從近年來的表現來看,平安重疾險月規模平台已從巔峰時期的20多億大幅下降至如今的10億不到,業績疲態可見一斑。
(未完待續)
⑤ 中國平安的股東都有哪些
中國平安的股東都有:匯豐保險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源信行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深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深圳市武新裕福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立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匯業實業有限公司,廣州市恆德貿易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匯華實業有限公司
平安集團是國內少有的集保險,銀行,投資,金融科技於一體的大型金融集團,同時也是深圳市最大的企業。
平安集團的最大股東不是中國企業,從平安集團公開披露的信息來看,深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商發控股,New Orient Ventures分別持股5.27%,3.99%,3.91%,位居前三大股東之列,似乎深圳投資控股是第一大股東,然而事實卻不是,因為商發控股,New Orient同屬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就是泰國卜蜂集團,旗下兩家公司合計擁有平安集團7.9%的股份,位列第一大股東。
卜蜂集團也就是正大集團,是一個以農牧業為核心,涵蓋了種子,飼料,養殖,農產品加工,零售於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總部位於泰國曼谷。當然卜蜂集團只是作為財務投資,並不參與公司的經營。平安集團的發展就是深圳騰飛的縮影,早年平安保險從蛇口起步,初始兩大股東分別是招商局蛇口工業區(51%)和中國工商銀行(49%),因此平安保險和招商局的淵源頗深,2002年,招商局轉讓了所持有的平安保險股份。
平安集團在發展的過程中一直有外資的身影。包括1994年高盛,摩根士丹利的入股;2002年匯豐銀行入股,其後多次增持,在2004年成為平安保險第一大股東,到2009年,匯豐持有的股份達到19.9%。到2012年,匯豐控股將其持有的15.57%的股份轉讓給了正大集團,從此正大集團就成為平安集團第一大股東。
⑥ 中國平安的股東都有哪些
中國平安總股本182.80億,A股108.33億,港股74.48億。
1、持股第一的是「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它實際上就是港股的代持人;
2、從單一主體看,卜蜂集團應該是目前中國平安最大股東,合計持股7.18%。
3、第二名「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深圳國資委控股的企業,旗下控股大量深圳本土企業,例如國信證券、通產集團、建安集團等。它是中國平安第二大股東,占股5.27%。
4、第三名的「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實際上是滬港通的股票合計。
拓展資料:
平安銀行,全稱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一家跨區域經營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中國大陸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1.2335億元,總資產近1.37萬億元,總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及其控股子公司持有平安銀行股份共計約26.84億股,佔比約52.38%,為平安銀行的控股股東。在全中國各地設有34家分行,在香港設有代表處。
2012年1月,現平安銀行的前身深圳發展銀行收購平安保險集團旗下的深圳平安銀行,收購完成後,深圳發展銀行更名為新的平安銀行,組建新的平安銀行正式對外營業。2019年6月26日,平安銀行等8家銀行首批上線運行企業信息聯網核查系統。
截止到2014年,平安銀行設立了上海、北京、重慶、福州、廈門、深圳、廣州、海口、鄭州、武漢、南京、大連、濟南、青島、西安、成都、天津、昆明、杭州、寧波、沈陽、太原、石家莊、上海自貿區23家一級分行;設立了泉州、漳州、東莞、佛山、惠州、中山、珠海、三亞、荊州、無錫、常州、紅河州、嘉興、金華、台州、義烏、溫州、襄陽、樂山、濰坊、煙台等21家二級分行,在香港設有代表處。
2006年集團年度工作會議上,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先生重新細化了平安企業文化十八年來的演進軌跡,將其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創業精神(1988年);
第二階段:儒家思想(1992年;思想觀);
第三階段:國際戰略(1994年;發展觀);
第四階段:價值文化(1999年;價值觀);
第五階段:執行/制度(2002年;行為觀)。
2006,根據集團綜合金融的戰略目標,平安文化的發展觀進一步描 述為追求「領先」的文化,要求每個機構搭建「領先」的平台,要求在制定戰略和計劃時,要以「領先」為最核心的目標,在選拔人才、配置資源時,要以是否有利 於實現領先為基本原則,在問責考核時,要以是否達到或靠攏「領先」為核心評判標准。
⑦ 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的股票有投資價值嗎
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的股票准確定義為一線藍籌股,這類股票的特點是盤面大,公司業績優,這類股票相對在大盤跌時也不會瘋跌,大盤漲時也不會瘋漲,至於是否有投資價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可以肯定的是你要投資這類股票你得做中長線最好是長線,因為這類股票只要大盤上揚,它就會穩步上漲。當然股票市場風雲變幻,這只是基於本人炒股的一點心得。
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是中國第一家以保險為核心的,融證券、信託、銀行、資產管理、企業年金等多元金融業務為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中國平安通過旗下各專業子公司及事業部,即保險系列的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銀行系列的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產險信用保證保險事業部、投資系列的平安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及中國平安證券(香港)有限公司、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及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平安期貨有限公司、平安大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
⑧ 中國平安股票真的被投資者拋棄了嗎
中國平安股價從高位93.22元見頂後開啟陰跌模式,這波調整股價跌到61.13元,股價跌幅已經超30%了;雖然中國平安持續陰跌,根據中國平安的具體情況來看,中國平安並沒有被投資者拋棄。
為什麼可以肯定中國平安沒有被投資者們拋棄呢?主要是有以下三大原因可以充分證明中國平安沒被拋棄,具體原因如下。
其實中國平安股價出現下跌,背後是機構資金在拋壓,機構在砸盤,機構在逢高獲利套現,導致拋壓加大,股票出現持續走跌。隨後中國平安持續陰跌後,反而更多投資者願意低吸中國平安,讓投資者覺得中國平安機會來了,更加看好中國平安的後市。
綜合中國平安的具體情況,以及股票市場的行情特徵和規律分析得知,以上三大原因可以證明中國平安沒有被投資者拋棄,反而會讓更多投資者看好中國平安,中國平安似乎有止跌信號了,抄底機會越來越近了。
⑨ 中國平安的股票適合長期持有嗎
我個人認為中國平安這只股票是適合長期持有的。
類似之前有專業人士問中國平安總市值會成為A股最大市值的股票嗎?答案是否定的,隨著中國平安的發展壯大,中國平安是可能成為A股市場最大市值的股票,從這里可以說明整個市場都是看好中國平安,間接性說明中國平安適合長線持有的。
(4)長期上漲趨勢
中國平安自從上市之後在2008年之時見到低點4.48元,隨後開始呈現震盪上揚的走出,尤其從2014年開始,中國平安走出加速上漲行情;截止本周中國平安再度創了92.47元的新高;11年時間已經走出了近20倍的漲幅,已經相當於每年都有1倍以上的收益率;從歷史中國平安漲幅來看是適合長期投資的。
綜合以上四個角度分析中國平安的情況,我個人認為當前中國平安是適合長線持有的,也是具備長期價值投資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