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杜子建的現象級互粉,你應該知道這些
春節期間,今日頭條在巨額紅包之外,還出現了一個現象級事件——杜子建互粉。
所到之處,莫不是現象級。一時間,幾乎滿城風雨,好評差評不斷。
但你是否思考過這現象級互粉的背後呢?
1)做最好的MCN
到了前些天,老杜自己揭曉了答案:
在微博上,老杜也早就提過:
也就是說:從互粉突破,形成更大影響力,凝聚起一批PGC人員,為後續扶植腰部垂直IP打下基礎,最終目標是要打造中國最好的MCN。
2)今日頭條的潛力
內容平台這么多,為什麼單單選中今日頭條發力?這就是因為今日頭條的潛力。
其實互粉早已有之,比如微博互粉、網路互粉吧等。
不過,其他平台的互粉熱度早已不再,頭條上熱烈的互粉,恰恰說明了頭條的潛力。
只有早期的、飛速上升的平台,才會出現熱烈的互粉 。
今日頭條的飛速崛起,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而目前,頭條上的社交化還不夠深,就已做成如此規模。隨著社交化逐步加深與運營的持續投入,今日頭條的前景將非常喜人。這也是如今眾多大V入駐頭條、眾多內容創業者選擇頭條的原因。
能出現如此熱烈的互粉,以至於讓老杜的粉絲快速翻倍,也恰恰說明眾多內容創業者對頭條的期待。
3)有足夠資源
其實做成這次現象級互粉,絕不簡單。這至少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對於這樣一次現象級互粉事件,我們是否要參與其中?
不用問,很多人早已參與,這從老杜短短十幾天粉絲翻倍至50萬就能看出。
與此同時,也有很多人在批評。不過,這更多的都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觀察可以給你了解,參與可以給你深入的理解。老杜這樣的營銷大師在頭條造勢,不妨參與其中,即使獲得的粉絲數量不多,但通過這件事學到一些東西,完全不難。
而老杜的內容,顯然也有價值。
不過, 只參與互粉完全不夠 。
互粉,僅僅能實現漲粉,這是最膚淺的指標,也是最直觀的指標。
而內容創業,僅僅通過互粉來漲粉,完全無法實現最終目的——變現。
你能變現,在於你提供了價值。通過互粉漲粉,粉絲並不是因為你的內容而關注你,而是因為利益相關,而你的變現卻要靠內容來實現。
所以說,最終,你還是要靠內容。而互粉,只能治標不治本。
因此, 留粉是比互粉更關鍵的事 。
這其實也是老杜在做的。他從互粉迅速切入,獲取大量粉絲,同時,他也不斷輸出有價值的內容,從而留粉。這也是他所提到的「通過首因效應留粉」。
【萬能船長,互聯網研究人,自媒體掘金者,你一點贊我就更來勁了】
❷ 2021杜子建公司現狀
杜子建公司現狀依舊正常營業當中,雖然有不少謠言說他公司倒閉之類的話,可是人家公司的招聘信息卻從來也沒有間斷過。杜子建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感悟寫了一部書,出版以後他的生活就叉有了光彩照人的地方,如今已經
是社會上知名度很高的人物,最近他還玩抖音,人老心不老啊。
❸ 營銷大王杜子建:蹲過監獄,創業失敗睡過天橋,如今身價上億
相信對於看過天津衛視《非你莫屬》的觀眾來說,一定很熟悉杜子建這位導師。
這位其貌不揚但卻點評毒辣的老師,有著一段非同尋常的人生經歷。蹲過監獄;睡過天橋;是作家也是學者,出版過文學作品;最後靠營銷賺取億萬財富。被業內人尊譽為「微博營銷教父」。
本期子牙童趣商將錦囊,就為大家講述蹲過監獄,創業失敗睡過天橋,最後成為身價上億的總裁,帶領身邊人收入過百萬的營銷大王杜子建的創業故事。
1966年8月,杜子建出生在安徽省貴池區茅坦鄉一個殷實的家庭。 從小家境優渥 的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上學時 成績十分優秀,也酷愛讀書 ,一直深受父母和老師的喜愛。然而,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將原本幸福的杜子建一家推入絕境。
1983年深秋的一個夜晚,杜子建一家居住的徽式民居突然發生火災, 熊熊大火吞噬了這棟三進三出的徽派建築。
這場 大火燒光了杜子建家的豐厚家產,父母因為受不了打擊雙雙病倒 。
不僅如此,杜子建本人也因為這場火災患上了嚴重的破傷風。
由於當地醫療條件有限,他的父母不得不將他送往池州醫院進行治療,前前後後花了很多錢依然沒有徹底治好杜子建的病。
從那以後, 杜子建的性格就變得壓抑暴躁 ,最終輟學回家和姐姐一起打工賺錢維持家裡的生計。
家道中落的他迫切希望得到周圍人的認可,於是他不斷閱讀書籍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 看到如此努力的杜子建,原本人們期待,他終於可以從逆境中重生。
可是一場打架斗毆,又葬送了他的大好青春。
1990年的一個夏天, 醉酒後神志不清 的杜子建與幾個路人 發生口角,最後大打出手 ,他將其中一個人打成重傷。
幾天後他被警察帶走,最終 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 。 剛進監獄時,他經常不服從獄警管教,甚至一度想著如何越獄。
在一次勞改工作中,監獄指導員為了將他從一塊巨石下救出來,不幸被砸成重傷,杜子建內心愧疚不已,他打消了越獄的想法,決心從此以後洗心革面好好接受改造。
於是他 撿起入獄時攜帶的一箱子書,重新開始文化 探索 之旅 。在書籍的滋養下度過接下來的獄中生活。
1996年2月20日, 由於在獄中積極接受改造,表現良好,杜子建被提前釋放 。 走出監獄大門的瞬間,杜子建內心五味雜陳,他打破了出監獄不回頭看的「規矩」,反而頻頻回頭。
他暗自下定決心, 一定會換一種身份再來這個地方。 出獄後的杜子建,懷揣著對新生活的憧憬,去了上海。
正好妹妹也在上海打工,為了能幫哥哥重新做人,她借了一筆錢准備 幫哥哥開一家飯店。
剛開始一切都很順利,可惜好景不長。由於性格原因, 飯店沒多久就倒閉了。
此時,交往很久的 女朋友 也向他提出了 分手 。一時間, 經歷事業愛情雙重打擊的杜子建受不了了,他幾乎快要崩潰了。
他不明白自己為什麼這么命苦,從小到大沒有一件事是順利的。 他甚至有了自殺的想法,是妹妹鼓勵了他 ,親情給了杜子建重新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心。
但一連串的打擊使杜子建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 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幹什麼 。
就在這時, 妹妹無意間的一句話給了他靈感。妹妹說他在獄中寫的家書語句優美,極富文采和哲理,她們單位同事都在傳抄。
這句話本是為了開導失意的哥哥,但是也點醒了杜子建,冥冥之中,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他讀過很多書,常常羨慕那些文采斐然的大作家能寫出打動人心的宏篇著作,那自己為什麼不能試試呢?
都說靈感來源於生活,自己這半生的經歷恐怕人家一輩子都不會經歷,為什麼不試著寫下來呢?
1998年夏,杜子建搬到上海一處昏暗窄小的民房獨自生活,從此, 他把自己鎖進了又一個「牢房」,開始了煉獄般的寫作。
思緒如潮水般滾滾而來,過去的點點滴滴都湧入腦海。
忘我的工作使他忘卻了時間,歷時兩個多月,廢寢忘食地寫作, 他終於完成了《活罪難逃》這部將近五十萬字的作品。
當寫完最後一個字,這位身形消瘦,臉頰凹陷,手指磨出了老繭的中年人早已滿頭白發。
時任《清明》雜志主編的段儒東更是連夜讀完了這部長篇小說,並在看後予以極高評價,在親自與杜子建進行一番長談之後,段儒東聯系了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這篇小說。
出版之後《活罪難逃》迅速走紅,杜子建也一夜成名。
2001年8月13日中央電視台《東方紀事》欄目組做了一期《鑄魂之地》的節目,特邀嘉賓就是杜子建, 節目組專程與他一起來到九成監獄,這個杜子建曾經因為斗毆服刑過六年的監獄。
幾十位獄警前來迎接,面對丈夫曾經呆過5年的地方,杜子建的妻子抑制不住失聲痛哭。
杜子建本人心中更是百感交集,出獄多年,自己終於實現了當初埋藏在心底的願望,換了一種身份重新來到了這里。
隨著《活罪難逃》的出版,杜子建的事業終於開始小有起色。他創辦了公司,並且以企業家的身份多次參與過非你莫屬節目的錄制。但他並不滿足於現狀,而是不斷挖掘自身潛能,發現自己有做營銷的天賦。
那時候 微博才剛剛興起,他敏銳地洞察到商機,於是每天花費長達10多個小時投入在微博研究上,寫出了《微力無邊》一書,一炮而紅,至今仍被奉為經典。
他雷厲風行地將旗下的選美公司就地改為中國第一家微博營銷公司, 被行業內尊譽為「微博營銷教父」。
眾多國內外著名企業紛紛慕名而來,請他來做營銷推廣。他的事業也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公司規模不斷擴大。 他本人也搖身一變,成為了身價上億的CEO。
由於他對營銷學的獨特見解以及豐富的人生經歷, 國內清華、北大等知名學府也紛紛邀請他去學校給學生授課 ,受到學生們的熱烈歡迎。
在職場節目《非你莫屬》的現場, 杜子建作為boss導師,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一針見血地指出選手面臨的問題。
雖然聽起來很不留情面,但卻揭露了鐵一樣的現實,他會告訴選手,自己的成功從來都不是僥幸,而是不斷地逼自己。
當初那個窮小子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改變平庸的命運,你怎樣看待杜子建不靠背景,不靠學歷,不靠人脈,即使蹲過監獄依然不放棄重獲新生的機會,最終身價過億的致富路呢?讓我們一起在評論區討論吧!
—END—
小喵
❹ 杜子建是個怎樣的人
杜子建這個人怎樣?
在《非你莫屬》BOSS團成員中,有一位BOSS的人生簡直豐富多彩到可以拍成一部傳奇電影。
他曾經坐過牢,抗議改造,面臨破產,出過書,甚至尋死自殺。
最終從一名只有初中學歷的階下囚逆襲為走上人生巔峰的CEO。
沒錯,他就是華誼傳媒創始人杜子建。
從囚犯成為作家,他的曲折道路,對當今的許多人有著普遍的啟示意義。
他的成功至少說明:一個人,在生活中遇到再大的挫折,也不必悲觀,不必自暴自棄,只要自強不息,終會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
❺ 微博狂人杜子建的個人資料
陷入牢獄
1990年盛夏的一個黃昏,喝得酩酊大醉的杜子建,與4個湖南的捉鱉人打架,將其中一人打成重傷。幾天後,被警察帶走,不久,杜子建被判刑6年,投入宿松縣九成畈九成監獄。
"生活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空泛的題目,渾渾噩噩地走過了許多歲月,沒有思考,徒然浪費地拋擲著光陰。不知道什麼是生活,什麼是豐富。"--摘自杜子建《活罪難逃》
拿到判決書的那一刻,杜子建徹底絕望了。六年,人生最美好的黃金歲月從此要在監獄里度過了。剛進監獄時,杜子建經常惹是生非,和獄警對著干,很長一段時間,他一直在監獄里做著逃跑的准備,杜子建感覺到監獄四周的大牆出奇的高,沒有了自由,連風都是冷的。
杜子建來時幾乎沒帶什麼東西,一箱子書倒成了他唯一的寶貝。空虛的時候他會靜靜地徜徉在書的世界裡,也只有在此時,杜子建才能找尋到一份屬於自己的平靜。因為經常喝酒滋事,他被關過多次禁閉,在被關禁閉的日子裡,書是杜子建唯一的朋友,這個時候中隊的楊指導員也常常從窗戶口為他塞進一兩本書,這讓杜子建很奇怪,杜子建不明白指導員為什麼這么做,雖然和指導員談話不是很多,但杜子建總能從他那裡找到一絲理解和尊重。
杜子健參加討論會1998年夏,杜子建在上海租了一間昏暗窄小的民房,他封上了門窗,房內僅一桌、一椅、一床,從此,他把自己鎖進了又一個"牢房",開始了煉獄般的寫作。思緒滾滾而來,忘我的工作使他忘卻了時間,只有在痛哭時杜子建才能從回憶中醒來,面對一日蒼老一日的哥哥,妹妹怕了。她認為哥哥瘋了,患了精神病。整整兩個月不分晝夜的寫作,杜子建完成了近五十萬字的作品--《活罪難逃》。劃完最後一筆,這位堅強的漢子再也忍不住了,他踉踉蹌蹌地跑出房門,仰天長嘆一聲,我杜子建終於"逃"出來了。說罷,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潸然淚下。周邊的人驚異地望著這位滿頭白發的"中年人",一時間全傻了。
杜子建的簡歷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