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電信企業的問題
中國電信:該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九,2007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九。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二百七十五。
中國電信歷來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發展,將人力資源視為公司最重要的資本,是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作為一家歷史悠久的電信服務企業,多年來積累了堅實的人力資本。以此為基礎,隨著企業轉型的不斷推進,積極創新,大力推進人力資源精確管理,優化人力資源結構。遵循以員工為根本的企業文化,更多地關愛員工,重視提升員工的價值,通過對員工能力的培養,增強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打造一支管理有序.執行有力的職業化、專業化的高素質員工隊伍,促進員工價值與企業價值共同成長。
2006年,公司加大勞動用工制度改革,通過實施勞動用工分類管理.積極引進社會成熟人才,建立和推進新興業務領域人事、用工、分配製度改革,以市場化。創新型的管理機制促進企業轉型業務發展,推進了企業轉型。
員工基本情況
截至2006年底,中國電信共有243,072名員工。
中國電信在優秀員工保留方面採取了多種有效措施:
①不斷完善薪酬激勵機制,根據業績和貢獻在績效工資等方面向優秀員工傾斜。
②不斷完善員工崗位晉升制度,在企業內部廣泛開展公開招聘、競爭上崗,為各類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③面向所有員工建立了企業年金制度,並向關鍵崗位和核心員工傾斜,兼顧積累貢獻,有效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對保留優秀人才 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④面向高層管理人員實施了股票增值權計劃。該計劃的實施,將公司資產的增值、效益的提高以及高層管理人員績效考核結果與 股票增值權緊密聯系起來,防止了高層管理人員的短期經營行為,將公司價值和股東價值與高層管理人員的利益密切關聯,促使 其更多地關注企業的長遠發展和長期利益,增強為股東創造價值的責任感。
⑤不斷創新優秀人才管理制度。積極開展優秀員工評選活動,建立集團各專業的骨幹人才隊伍,並對這些優秀、骨幹人才進行有 針對性的培訓,提升優秀員工的工作能力。
強化人才資本,提升人力資源競爭力
大力加強高層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提高公司領導能力
中國電信高度重視對董事及高管人員的培訓。2006年,公司安排專家為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進行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方面的培訓,便於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了解風險管理方面的信息和最新進展。2006年以來,本公司以打造穩步推進轉型的管理團隊為目標,大力加強高級經營管理人員隊伍建設。首先,強化對高級管理人員履職行為的考核,及時了解高管人員團隊情況,加強對各級管理人員的監督,確保公司各項改革措施在下屬公司得到良好的執行。其次,開展了專門針對本公司高級經營者的領導力發展項目,初步形成了適應中國電信需要的領導力發展管理體系。此外,本公司著力加強各省子公司領導人員後備隊伍建設,初步形成了一支德才兼備、年齡和專業知識結構基本合理的省公司領導人員後備隊伍,為中國電信戰略轉型成功和未來發展需要儲備了關鍵的管理人才。中國電信多年來致力於國際通信網路的建設。自1989年以來, 先後參與了28條國際陸地和海底光纜的建設和投資,建成首條在中國登陸的國際海纜系統中國-日本海纜系統和中國-韓國海光纜系統、FLAG海底光纜,以及分別登陸於中國的三條主要海纜:SEA-ME-WE3、中美光纜、亞太2號海底光纜系統,更使中國電信成為連接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洲的橋梁。
此外,還與香港、澳門地區及周邊國家開展了廣泛合作。自1999年起,先後投產開通了內地-香港、內地-澳門,以及連接歐亞大陸的TAE光纜和連接東南亞地區的CSC光纜等一系列跨國境、跨地區的陸地光纜系統。中國電信擁有2個國際通信地面站,與許多國家開放了直達衛星電路。
中國電信現已擁有先進的、通達全球的國際傳輸和交換網路以及業務承載平台。通過逐步健全的全球一站服務,可逐步為客戶提供國際話音業務、互聯網業務、帶寬型業務等全球網路服務。
加強技術業務培訓,提升員工能力
中國電信已建立起較完善的員工培訓體系,內部培訓和外部培訓相結合,課堂培訓與網上自助培訓相結合。幾年來,本公司已形成一支規模較大、素質優良的內聘培訓師隊伍,在員工崗位培訓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此外,本公司充分利用中國電信網上大學,為員工提供免費便捷的自助培訓,較好地支撐了各類崗位員工的技術業務需求。
2006年,公司在進行常規培訓的同時,圍繞轉型要求,突出培訓重點,組織開展了「號碼百事通」等多項重要轉型業務的營銷技能培訓和多期3G新技術培訓。
改革用工制度,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2006年以來,公司加大了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力度,通過實施勞動用工分類管理,積極引進社會成熟人才,建立人員退出機制,企業人員結構進一步優化,以滿足企業轉型對各類人才的需求。一方面,建立多渠道的人才引進機制,在全集團范圍內加大對企業轉型急需的各類社會成熟人才的引進。另一方面,通過實施員工分類管理,規范員工的勞動合同管理,強化員工績效考核等措施,建立並優化人員退出機制,人力資源活力得以提升。2006年實現了股份公司用工總數的負增長,人力資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企業使命:讓客戶盡情享受信息新生活
戰略目標:做世界級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
核心價值觀:全面創新 求真務實 以人為本 共創價值
經營理念:追求企業價值與客戶價值共同成長
服務理念:用戶至上 用心服務
企業行為准則:
恪守承諾,為客戶提供卓越服務
誠信合作,在共創中尋求共贏
穩健經營,持續提升企業價值
精確管理,科學配置資源
關愛員工,讓每塊金子發光
回報社會,做有責任心的企業公民
員工行為准則:
持續學習,高效工作
愛崗敬業,遵章守紀
尊重他人,坦誠溝通
服從大局,忠於企業
企業形象口號:世界觸手可及
㈡ 華為為何推出tup,它是對股權激勵的替代嗎
華為由於沒有上市,早期設立的虛擬受限股,在操作上僅能針對中國籍員工,隨著外籍員工比例的增大,全球化的華為也必須考慮解決「歪果仁」的長期激勵問題,因此需要找到一個操作上能與國際接軌的方法。為此,華為引進獎勵期權計劃(TUP)首先是用來解決外籍員工的激勵問題。
獎勵期權計劃(TUP)是一種非常簡單的遞延激勵,由於採用的是現金而非股票,不存在任何法律上的障礙。
從短期看,可以直接解決全球不同區域、不同國籍人員激勵模式的統一問題,回歸到任正非所堅持的獲取分享制,只要你拉車而且能拉好車,你的價值就會在分配中得到體現。這是管理層和優秀員工所期望看到的一種局面。
從中長期看,隨著TUP實施范圍和力度的逐漸增加,TUP收益的稀釋作用會讓虛擬受限股的比重逐年下降。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奮斗者」的激勵比重就會逐步趕上甚至超過「老八路」,從而實現糾正股權激勵制度由於實施時間太長而導致過於強化歷史性貢獻的不合理性。
(2)中國電信股票增值權擴展閱讀:
業務領域
華為聚焦ICT基礎設施領域,圍繞政府及公共事業、金融、能源、電 力和交通等客戶需求持續創新,提供可被合作夥伴集成的ICT產品和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提升通信、辦公和生產系統的效率,降低經營成本。
華為將繼續以消費者為中心,通過運營商、分銷和電子商務等多種渠道,致力打造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終端品牌,為消費者帶來簡單愉悅的移動互聯應用體驗。同時,華為根據電信運營商的特定需求定製、生產終端,幫助電信運營商發展業務並獲得成功。
華為還將對網路、雲計算、未來個人和家庭融合解決方案的理解融入到各種終端產品中,堅持「開放、合作與創新」,與操作系統廠家、晶元供應商和內容服務商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構建健康完整的終端生態系統。
華為技術(華為)是全球領先的電信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於與運營商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系。華為擁有熱誠的員工和強大的研發能力,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提供客戶化的產品和端到端的服務,助力客戶商業成功。
華為產品和解決方案涵蓋移動、寬頻、IP、光網路、網路能源 、電信增值業務和終端等領域,致力於提供全IP融合解決方案,使最終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任何終端享受一致的通信體驗,方便人們的溝通和豐富人們的生活。
2017年8月,華為雲業務部門Cloud BU升為一級部門。華為公司副董事長、輪值CEO徐直軍提出,華為雲BU要有「嶄新的組織形態、嶄新的運作方式、嶄新的運作背景,嶄新的面向客戶的方式。
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具體包括以下十方面:1、無線接入 2、固定接入3、核心網 4、傳送網 5、數據通信6、能源與基礎設施7、業務與軟體 8、OSS 9、安全存儲 10、華為終端。
2018年10月12日,華為公布了在量子計算領域的最新進展:量子計算模擬器HiQ雲服務平台問世。
㈢ 國有企業發十三五獎勵是什麼
在2月2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郝鵬表示,「十三五」期間,國有企業改革全面發力、破局闖關,不斷向縱深推進,解決了一批長期沒有解決的問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和成果,可以概括為「三個歷史性突破」「五個實質性進展」「一個根本性加強」。
「三個歷史性突破」: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從法律上釐清了政府與企業的職責邊界,使企業獨立市場主體地位從根本上得以確立;首次實現了國有企業的功能分類,有效解決了過去工作中存在的「一刀切」問題,實現了分類改革、分類監管、分類發展;有力解決了長期以來政企不分、社企合一等問題,使國有企業更加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
「五個實質性進展」: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這一重大政治原則,堅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一改革方向,推動現代公司治理取得了新進展;健全市場化經營機製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分層分類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戶數佔比超過70%,民航、電信、石油等重點領域的混改試點穩步開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製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一個根本性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得到根本性加強,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郝鵬介紹,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關鍵之年,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抓住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點。把握好「一個抓手、四個切口」,緊盯三年行動方案提出的「三個明顯成效」的目標,緊盯重點難點問題發力攻堅,力爭今年底實現國企三年攻堅任務的70%,推動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取得決定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