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股市 > 中國股票指數構成特點

中國股票指數構成特點

發布時間:2022-04-30 06:44:39

中國股市一共多少種指數分別有什麼作用呢

股市指數的含義是,就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如何能直觀地知曉當前各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情況呢?通過觀察指數就可以。
股票指數的編排原理對我們來說還是有點難度,我就不做過多的解釋了,點擊下方鏈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數: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會對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和它的性質來進行一個分類,股票指數基本上被分成這五個類別: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其中,見的最多的就是規模指數,舉個例子,大家都很熟悉的「滬深300」指數,它反映的整個滬深市場中代表性好、流動性好、交易活躍的300家大型企業股票的整體狀況。
再比如,「上證50 」指數從本質來說也是規模指數,代表的是上海證券市場代表性好、規模大、流動性好的50 只股票的整體情況。

行業指數代表就是它某個行業的一個整體狀況。比如「滬深300醫葯」就是行業指數,由滬深300中的17支醫葯衛生行業股票構成,這也是反映了該行業公司股票的一個整體的表現究竟如何。
如果想要表示作為人工智慧或者新能源汽車這樣的那些主題的整體情況的話,就需要用主題指數來表示,以下是相關指數:「科技龍頭」、「新能源車」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數分類,可以通過下載下方的幾個炒股神器來獲取詳細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看完前文,不難知道,指數所選的一些股票都具有代表意義,所以,如果我們就可以通過指數比較迅速的獲得市場整體漲跌狀況的信息,那麼我們就能順勢看出市場熱度如何,甚至對於未來的走勢也可以預測一二。具體則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專業報告,學習分析的思路: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應答時間:2021-09-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㈡ 中國股票指數分類有哪些

股市指數是指,就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對於當前各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情況,通過指數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

股票指數的編排原理對我們來說是有點復雜的,這里就不展開講了,點擊下方鏈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數: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根據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和性質來有針對性的分類,股票指數基本上被分成這五個類別: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這當中,最頻繁遇見的當屬規模指數,就好像廣為認知的「滬深300」指數,是說有300家大型企業股票在滬深市場上有很好的代表性和流動性,且交易活躍的一個整體情況。

還有類似的,「上證50 」指數也是規模指數的一種,指的是上海證券市場機具代表性的50隻股票的整體情況。



行業指數代表的則是某個行業目前的整體狀況。比方說「滬深300醫葯」代表的就是行業指數,由滬深300中的17支醫葯衛生行業股票構成,反映出了該行業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怎麼樣。

主題指數,則代表某一主題(如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的整體情況,相關指數「科技龍頭」、「新能源車」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數分類,可以通過下載下方的幾個炒股神器來獲取詳細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經過文章前面的介紹,大家可以知道,指數所選的一些股票都具有代表意義,所以,如果我們就可以通過指數比較迅速的獲得市場整體漲跌狀況的信息,那麼我們就能順勢看出市場熱度如何,甚至將來的走勢都能夠被預測到。具體則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專業報告,學習分析的思路: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㈢ A股股指是怎樣構成的

上證綜合指數:

上證綜合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該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準日, 基日指數定為100點,自1991年7月15日開始發布。該指數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和全部B股的股價走勢。其計算方法與深綜合指數大體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對新股的處理。
上證綜指的計算,當有新股上市時,一個月以後方列入計算范圍。

深證綜合指數:

深證綜合指數是深圳證券交易所從1991年4月3日開始編制並公開發表的一種股價指數,該指數規定1991年4月3日為基期,基期指數為100點。綜合指數以所有在深圳證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其基本計算公式為:即日綜合指數=(即日指數股總市值/基日指數股總市值×基日指數),每當發行新股上市時,從第二天納入成份股計算,這時上式中的分母下式調整。
新股票上市後「基日成分股總市值」=原來的基日成分股總市值+新股發行數量×上市第一天收盤價

當某一成份股暫停買賣時,將其暫時剔除於指數計算外,若有成份股在交易其間突然停牌,將取其最近成交價計算即時指數,直到收市後再作必要的調整。對於除權除息,由於保持總市值不變,因而指數保持不變。深證指數因編制採用的是先進的加權指數法,且抽樣廣泛,代表性強,不僅具有長期可比性,而且能正確反映股價運動的總趨向。

股票每天有漲有跌,當上漲股票佔全部權重比例較大大盤就會上漲,反之就下跌。影響大盤指數漲跌除了全部股票的大多數上漲或下跌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權重較大的股票,也就是總股本較大的公司,比如:600028中國石化占上證綜指的10.92%,他的上漲與下跌會影響滬綜指的走向

㈣ 什麼叫中證指數

中證指數是由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編制,其成份股是由中證500和中證200成份股一起構成,為反映市場上不同規模特徵股票的整體表現。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以滬深300指數為基礎,構建了包括大盤、中盤、小盤、大中盤、中小盤和大中小盤指數在內的規模指數體系,為市場提供豐富的分析工具和業績基準,為指數產品和其他指數的研究開發奠定基礎。
拓展資料:
中證指數有限公司(China Securities Index Co.,Ltd)成立於2005年8月25日,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辦公會議精神共同出資發起設立的一家專業從事證券指數及指數衍生產品開發服務的公司。
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的發展目標:依託滬深證券交易所的信息和技術資源優勢,實行市場化運作,3-5年內發展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服務最全、最具市場影響力的專業指數服務公司,並謀求業務向海外市場擴展。
成立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的目的:整合滬深交易所現有指數資源,編制在全國乃至海外市場具有影響力的全市場統一指數,為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提供標的指數。
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於2006年2月20日成立了由境內外九名專家組成的中證指數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討論通過了中證指數編制規則和中證指數體系架構。
為反映證券市場結構,服務投資管理需求,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借鑒國際主流 行業分類方法,並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特點,將上市公司分為 10 個一級行業、26 個二級行業、72 個三級行業和 162 個四級行業。這十個一級行業分別是:能源、原材料、工業、可選消費、主要消費、醫葯衛生、金融地產、信息技術、電信服務和公用事業。這些行業指數都是從中證800指數樣本股中進行選樣,按調整市值方式進行計算。指數成分股數量介於50至100之間時,單只成份股權重上限為10%;指數成分股數量介於10至50之間時,單只成份股權重上限為15%;指數成分股數量低於10或高於100時,單只成份股權重不設上限。

㈤ 闡述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的特點

一、 滬深300指數概述

滬深300指數是由中證指數有限公司負責編制和維護的成份股票指數,該指數是從滬深兩市中選取300隻股票作為其成份股,其樣本市值約占整個股票市場的六成左右,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滬深300指數也是我國第一隻用以反映A股整體市場表現的股票指數,有利於投資者觀察和把握國內股票市場的整體變化,具有很好的投資參考價值。 二、 滬深300指數的編制

滬深300指數是根據流動性和市值規模從滬深兩市中選取300隻A股股票作為成份股,其樣本空間為剔除如下股票後的A股股票:上市時間不足一個季度的股票(大市值股票可以有例外)、暫停上市股票、經營狀況異常或最近財務出現嚴重虧損的股票、市場價格波動異常明顯受操縱的股票、其他經專家委員會認為應剔除的股票。
滬深300指數成份股的選取方法為:對樣本空間股票在最近一年(新股為上市以來)的日均成交額進行排名,剔除排名後50%的股票,然後對剩餘股票按日均總市值進行排序,選取前300位的股票作為成份股。
滬深300指數成份股的調整:指數根據樣本穩定性和動態跟蹤的原則,每半年進行一次調整,每次調整數量不超過10%。
滬深300指數採用派氏加權法進行計算,其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份股的調整市值/基日成份股的調整市值×1000
調整市值= ∑(市價×調整股本數),其中基日成份股的調整市值又稱為除數。調整股本數採用分級靠檔的方法進行計算,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總股本)為7%,低於10%,則採用流通股本為權數;某股票流通比例為35%,落在區間(30,40 )內,對應的加權比例為40%,則將總股本的40%作為權數。具體加權比例見下表: 流通比例(%)≤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加權比例(%)流通比例20304050607080100指數的修正:當滬深300指數的成份股發生替換或股本結構出現變化,或者成份股市值由於非交易因素產生變動時,需要對指數進行修正,以保證指數價格的連續性。修正方法採用「除數修正法」,即通過一定方法重新計算新的除數,並用新除數計算指數價格,除數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的市值 / 原 除 數 = 修正後的市值 / 新除數
其中修正後的市值=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減)市值。

三、 滬深300指數構成結構

(一) 滬深兩市股票在指數中的比重結構
滬深300指數成份股由上交所和深交所兩市股票共同組成,成份股總數為300隻,其中上交所股票191隻,占總數的64%,深交所股票109隻,占總數的36%。
滬深300指數以成份股流通市值進行計算,以2006年8月3日數據為依據,成份股中上交所股份流通市值5718.24億元,占指數總流通市值的66%,深交所流通市值2941.91億元,占指數總值的34%。
(二) 板塊比重結構
將滬深300指數劃分為20個行業板塊,各板塊的成份股數量、流通市值及其權重數據見下表:
表 各板塊在滬深300指數中的股份數及流通值權重板塊 股份數 比重 流通值 比重 板塊 股份數 比重 流通值 比重 金屬 4113.67%1071.5312.38%金融 82.67%977.3211.29%生活消費品 248%834.559.64%公用商貿 299.67%750.678.67%港口交通 62%689.247.96%電力熱力 227.33%588.526.80%石化 227.33%586.196.77%機械材料 196.33%545.116.3%地產建築 175.67%486.275.61%電子 217%335.763.88%醫葯 105%325.493.76%通信設備 41.33%310.643.59%汽車製造 103.33%239.632.77%家電 103.33%224.212.59%煤炭采選 103.33%187.682.17%傳媒 41.33%145.621.68%硬體 62%126.181.46%軟體 62%109.541.27%農林 31%62.540.72網路 20.67%58.410.67%註:表上數據以2006年8月3日收市價格為依據計算
從上表可以看到,滬深300指數流通市值的板塊集中度非常高,市值排名前5位的板塊佔到指數總流通市值的50%,而前10位板塊的流通值占指數總值的80%。
從單個板塊來看,滬深300指數權重最大的板塊是金屬板塊,其流通市值佔到指數總值的12.38%,其次是金融板快,流通值比重為11.29,第三是生活消費品板塊,流通市值佔到指數的9.64%。值得注意的是滬深300指數是以成份股的流通市值進行計算的,而流通市值受股票的價格和流通股份變化的影響,當前國內股票市場會不斷上市一些具有龐大市值的銀行股,會使指數中的金融板塊的權重不斷增加,並成為在滬深300指數中最重要的板塊。

四、 滬深300指數權重個股

滬深300指數的權重集中度很高,前16隻權重股的流通市值佔到指數總流通市值的30%左右,而前50隻權重股的流通市值大約佔到指數流通市值的50%。
流通市值排在前十位的成份股是:招商銀行、中國聯通、長江電力、萬科A、民生銀行、中國石化、寶鋼股份、貴州茅台、上海機場、五糧液。(2006年8月3日數據計算)

五、 滬深300指數價格波動特徵

(一) 滬深300指數波動特點
滬深300指數的日收盤價的平均波動率:0.07%,標准差為1.39%。
(二) 滬深300指數與上證綜指、深成指波動關系
滬深300指數與上證綜指的價格變動相關度為94.22%,與深成指的價格變動相關度為92.5%。而上證綜指與深成指的價格變動相關度為86.95%。
上證綜指的日收盤價格的平均波動率:0.08%,波動率1.4%;
深成指的日收盤價格的平均波動率:0.04%,標准差1.4%。

㈥ 中國股市四大指數指的分別是什麼

中國股市四大指數分別為上海證券綜合指數、深證成份股指數、中小板指數、創業板指數。

1、上海證券綜合指數:上海證券綜合指數簡稱「上證指數」或「上證綜指」,其樣本股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

2、深證成份股指數:深證成份股指數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一種成份股指數,是從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5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作為計算對象,並以流通股為權數計算得出的加權股價指數,綜合反映深交所上市A、B股的股價走勢。深圳成分指數基點為1000點,1994年7月20日為基期。

3、中小板指數:中小板指數即中小企業板指數指從深交所中小企業板上市交易的A股中選取的,具有代表性的股票。參考公司治理結構、經營狀況、發展潛力、行業代表性等因素後,按照緩沖區技術選取中小板100指數成份股。此後需要對入圍的股票進行排序選出成份股。

4、創業板指數:創業板指數,就是以起始日為一個基準點,按照創業板所有股票的流通市值,一個一個計算當天的股價,再加權平均,與開板之日的「基準點」比較。

(6)中國股票指數構成特點擴展閱讀:

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

(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為此,選擇樣本對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

(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

(3) 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

(4)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㈦ 我國股市的基本特點有那些

1.我國股市正處於調整階段

我國的滬深股市是從一個地方股市發展而成為全國性的股市的。在1990年12月正式營業時,上市的股票數量只有為數很少的幾只,其規模很小,且上市的股票基本上都是上海或深圳的本地股,如上海老八股中只有一支是異地股票。在其股市的發展中,由於缺乏戰略性的考慮,造成了資金的擴容與股票的擴容不同步,特別是資金擴容,其速度遠遠快於股票擴容。在1991年至1996年的五年間 ,股票營業部從數十家擴展到現在的近3000家,入市資金從10多億元增加到現在的3000多億元,而上市公司卻只從當年的近20家增加到現在的400多家,上市流通的股票只有300億股。股市的供求關系極不平衡,這樣就造成了股價在最初兩年出現暴漲的局面。

上海股市從1990年12月開始計點,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點,平均年漲幅達到179%;深圳股市從1991年4月開始計點,1992年底也漲到了241點,年均漲幅也有68.5%。

由於股價在開始兩年漲幅過度,伴隨著股票的擴容,在1993年上半年股價達到歷史性的高度後,股價就停步不前,滬深股市就進入艱難的調整階段。1993年滬深股市收盤指數分別為833點和238點,1994年收盤指數分別為647點和140點,1995年的收盤指數分別為555點和113點。根據國外股票指數的上漲速度和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國股市這種調整估計還要相當時日。如國家不出現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上證綜合指數若要在1000點站穩,大概還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

2.供不應求

我國股市股民多、入市的資金額度大,而上市流通的股票少,股市呈現出明顯的股票供不應求局面。據初步統計,到1996年10月底,滬深股市登記在冊的股民約有1800萬,而同期滬深股市的流通股規模約為300億股,平均每個股民擁有的股票只有近1700股。據初步估算,我國上市公司1995年的每股稅後利潤不到0.30元,平攤下來,股民人均收益最多隻有500元,按人均入市資金20000元計算,股票投資的收益率(不計交易稅、費)只有2.5%,只相當於活期儲蓄利率。而由於股民在股市中頻繁交易,其上繳手續費及交易稅之總和往往比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之和還要多。

3.股市交投過旺

由於我國股民投機性較強,其入市的動機主要是以搏差價為主,所以許多股民以炒股票為業。股市稍有風吹草動,便買進殺出,追漲殺跌之風盛行,股市的交投極其活躍。如國外一般成熟股市股票的年均換手率不到40%,而我國股市的年均換手率卻超過600%,是國外成熟股市的15倍。

股市交投過旺一方面造成股市的暴漲暴跌,如美國紐約股市從開辦到現在的200年間,日漲跌幅度超過3%的只有10次,而滬深股市漲跌幅超過3%的時間卻要佔整個交易日的20%以上。交投過旺的第二個後果就是造成股民的交易成本上升,1996年1-10月,滬深股市的股票成交量達1.3萬億元,股民上繳的交易稅、手續費近200億,而今年上市公司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估計只有近100億。收入與支出相比,支出多100億,這樣就使整個股民稱為虧損一族。

4.股市尚待規范

我國股市是由地方股市發展起來的,且中央政府對股市的監管從1992年下半年才開始,股市的運作還尚待規范。從宏觀管理方面來講,其一是對股市的規律還缺乏統一的認識,具體表現在相關的政策缺乏科學性和連續性,如股市擴容及上市指標的控制仍沿用額度控制的方法。其二是對股市的發展缺乏長遠的規劃,如國家股、法人股並軌問題,沒有一個具體的實施計劃。其三是對股市的監管力度明顯不足,如對信息披露的監管、對制止機構大戶聯手操縱股市等問題力度明顯不夠。

從證交所方面來講,雖然滬深股市已稱為全國性的股市,但證交所仍歸口地方管理,且證券交易稅的一半歸地方財政,證交所的地方利益傾向十分嚴重,主要表現在兩個交易所都將成交量的大小作為工作目標(成交量大就可多收交易稅),所以對有利於活躍股市成交的一些不規范行為的制止明顯不力。

從券商方面來講,其一方面在自營業務中利用資金實力對股價進行操縱,以從中漁利;另外為配合新股的順利發行,往往採用認為造市的方法,拉抬股價,引股民上鉤。

上市公司方面,為了新股的發行或配股的順利完成,在信息披露方面一般是報喜不報憂,隱瞞一些重要的不利信息,且經常高估利潤指標。而一旦股票上市發行成功,則發表聲明更改盈利預測或發表所謂的道歉聲明來掩蓋錯誤。

閱讀全文

與中國股票指數構成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跌破凈資產的股票好還是 瀏覽:154
盈利40倍的股票 瀏覽:227
穩健型100萬股票債券貨幣 瀏覽:815
中國遠洋股票明天會漲嗎 瀏覽:429
對內部員工增發的股票 瀏覽:196
全是科技股票行情 瀏覽:297
發行債券與股票上市的案例 瀏覽:187
香港股票尾盤成交方式 瀏覽:303
電了信息板塊股票 瀏覽:956
中原證券股票交易系統 瀏覽:713
股票開盤跌一下子漲停 瀏覽:116
哪個軟體可以看股票實時k線 瀏覽:254
成交量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瀏覽:755
50塊錢買股票能盈利多少 瀏覽:933
mt4股票行情軟體 瀏覽:191
股票理財基金債券 瀏覽:846
股票財務數據分析課程 瀏覽:241
香港股票自我澄清表 瀏覽:127
中國水業集團股票實情 瀏覽:879
永泰能源股票什麼時間復牌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