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股市為什麼只跌不漲
股市之所以跟跌不跟漲,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新股高價發行,早已透支了上市公司的成長性,股市上漲了,個股漲幅就有限,但是股市下跌了,這些高估值個股就要價值回歸。
二是,股市走牛,新股發行、再融資、定向增發的節奏會加快,這會給A股市場進行了大抽血,如果遇到牛市,股市上漲肯定會受到掣肘,而在熊市,股市抽血進程加快,會加速A股市場的下跌。現在管理層已經決定,即使股市再跌,A股融資功能是不會中斷的。
三是,A股市場成立了二十多年,迄今「只進不出」,沒有退市制度,這就導致了A股沒辦法優勝劣汰,在這種情況下,差的股票不能清除掉,A股市場整體股票的質量不高,若遇到股市上漲差的股票也跟著漲,但是一遇股市走熊市了,差的股票跌得就更加歷害了。 經濟向好,一定要股市估值適當,市場融資速度適中,要有優勝劣汰的機制存在,如果新股一開始估值偏高,市場根本不管股市死活急著融資,更沒有優勝劣汰機制,讓差的股票退不了市。這樣的情況一直存在於股市中,經濟再好,也反映不出股市晴雨表的功能。 常言道「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但實際上, 股市只有在市場機制完善的前提下才是經濟的晴雨表。至少,就我國而言,目前的A股和經濟的關聯性還沒有到「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的級別。
拓展資料
這些年我國的GDP持續高增長,可是A股卻熊得一塌糊塗,一方面是A股市場機制尚不完善,目前還是還是流行炒概念、跟Z策為主,另一方面,卻又是A股上市企業真實業績格局的反應——要知道,建立在數據上我國經濟向好背景下,雖然上市公司整體業績數據也總是整體增長格局,但是要知道這種統計是以A股總市值和總業績的平均,其中這些年業績持續增長的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平安、貴州茅台等市值萬億級或近萬億級別的超級權重股儼然是一個打100個以上的存在,把整體業績的平均水平拔高,而在普通的中小上市企業中相當部分的上市公司業績是同比下降乃至虧損的,業績不錯的往往都如格力電器等晉身白馬藍籌股了。這些年A股已經強化了企業基本面的業績因素,市場也呈現了分化,藍籌股整體走出了慢牛,但數量佔比較高的業績差的中小創題材股一路下跌乃至暴跌也成為了A股殺跌的主力軍,拖累股市整體下行,藍籌股畢竟只是少數,雙拳難敵百手。 但是在A股,現實情況卻不是這樣,有幾方面的原因: 1 股票看的是預期 中國經濟雖然是中高
㈡ 中國股市為什麼會出現連續下跌連續下跌的病根到底是什麼
中國股市連著跌的真正原因有就是“重融資輕回報”的市場,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投機性市場”,這兩點就是導致A股連續下跌是正常,上漲是不正常的。
首先,分析一下第一個原因重融資輕回報,意思就是股市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上市公司融資,說白了就是為他們圈錢的市場。
要知道股市是資本市場,如果股市把資金都抽幹了,股市沒有資金,股市就是一潭死水,一潭死水的股市還能漲起來嗎?
但這個病根歸根到底都是由於A股重融資輕回報和投機性太強所致,只要能保證股市能順利發行新股,其他都是次要的,至於投資者們的盈虧不是重點。
總之在A股市場想要克服重融資,避免投機性被收割了,一定要做到強大自己,只有強大自己了,才能成為股市的強者。因為我們無法改變市場,但可以改變我們自己,讓自己適應這個市場。
㈢ 為什麼美股大跌,中國股市也跟著下跌
為什麼美股大跌,中國股市也跟著下跌?
1、買股票的心態不要急,不要只想買到最低價,這是不現實的。真正拉升的股票你就是高點價買入也是不錯的,所以買股票寧可錯過,不可過錯,不能盲目買賣股票,最好買對個股盤面熟悉的股票。
2、你若不熟悉,可先模擬買賣,熟悉股性,最好是先跟一兩天,熟悉操作手法,你才能掌握好的買入點。
3、重視必要的技術分析,關注成交量的變化及盤面語言(盤面買賣單的情況)。
4、盡量選擇熱點及合適的買入點,做到當天買入後股價能上漲脫離成本區。
三人和:買入的多,人氣旺,股價漲,反之就跌。這時需要的是個人的看盤能力了,能否及時的發現熱點。這是短線成敗的關鍵。股市裡操作短線要的是心狠手快,心態要穩,最好能正確的買入後股價上漲脫離成本,但一旦判斷錯誤,碰到調整下跌就要及時的賣出止損,可參考前貼:勝在止損,這里就不重復了。
四賣股票的技巧:股票不可能是一直上漲的,漲到一定程度就會有調整,那短線操作就要及時賣出了,一般說來股票賺錢時,隨時賣都是對的。也不要想賣到最高價,但為了利益最大話,在股票賣出上還是有技巧的,我就本人的經驗介紹一下(不一定是最好的):
1、已有一定大的漲幅,而股票又是放量在快速拉升到漲停板而沒有封死漲停的股票可考慮賣出,特別是留有長上影線的。
2、60分鍾或日線中放巨量滯漲或帶長上影線的股票,一般第二天沒繼續放量上沖,很容易形成短期頂部,可考慮賣出了。
3、可看分時圖的15或30分鍾圖,如5均線交叉10日均線向下,走勢感覺較弱時要及時賣出,這種走勢往往就是股票調整的開始,很有參考價值。
4、對於買錯的股票一定要及時止損,止損位越高越好,這是一個長期實戰演練累積的過程,看錯了就要買單,沒什麼可等的。
㈣ 昨晚美股大跌,今天中國股市也下跌。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有什麼關系
美股和a股一般來說成正相關關系,即美股上漲,會帶動a股上漲,美股下跌,會導致a股也下跌,主要原因如下:
1、經濟全球化不斷的推進,各國經濟緊密聯系。
2、國內很多大公司,在美國股市上市,這將會出現一種情況,美股股市上漲,帶動這些公司的股票上漲,從而帶動它在a股上市的股票上漲,或者其相關板塊的股票上漲,反之,導致它在a股上市的股票下跌,或者其相關板塊的股票下跌。
3、美股的交易時間在國內為晚上,國內一些投資者在晚上參照美股的走勢,來進行第二天的投資策略,比如美股晚上漲的較好,則將導致投資者在第二天以買入為主,從而推動a股上漲,反之以賣出為主,將會導致a股下跌。
當然a股也會受國內一些重大政策的影響,導致它出現獨立的走勢,即美股上漲、a股下跌,或者美股下跌,a股上漲。
(4)中國股票有沒有下跌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散戶在進行跟庄操作時,應了解莊家操盤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制訂有針對性的操作計劃。
莊家操作股票,需要經過收集籌碼、震倉洗盤、拉抬股價和派發出貨等幾個階段,操作的周期較長,短線莊家也需要幾周到幾個月時間才能完成一次坐莊過程。在這幾個階段中,收集籌碼和派發出貨占據了大部分時間,而拉升股價只佔很少的時間。
在莊家准備吸籌建倉某隻股票時,在媒體上可以看到的針對該股的消息基本上都是利空,使散戶的心情悲觀猶豫,不敢買入,甚至割肉出局。
而在莊家准備派發出貨的高位時,在媒體上可以看到的針對該股的消息基本上都是利好,散戶信心十足地追漲買入,盼著該股繼續大漲,而莊家卻逆大眾心理進行操作,在這時輕松出局。
㈤ 中國股市暴跌的原因是什麼
你好,股市暴跌的原因一般有以下:
一、事件驅動
事件驅動所謂的事件驅動也就是重大的利空消息引發股市短時間大幅度的下跌,這一類型的暴跌往往會在很短的時間就會跌到位,然後再進行反攻。針對這樣的暴跌,投資者要做的就是泰然處之,不要因為暴跌產生恐慌,盲目的進行割肉,避免割肉在地板上。可以耐心的持股,等待市場的反彈到來。
二、資金驅動
資金驅動就是因為部分的資金抽離市場引發股市的大幅下跌。在通常情況下,市場的資金進入和流出會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狀態,以維持市場正常運行,而一旦兩者的平衡打破就會造成市場的急速運行,當一批資金進入就會引發股票上漲,相反的,一批資金流出也會導致市場下跌,而股市中我們又常常會發現連鎖反應,一批資金導致股市下跌,而股市下跌就會連帶其他資金流出,當一批批的資金綜合到一起,效果加倍,當流出資金較大的時候就會引發股市的暴跌。一般情況下,股市在上漲到一定的漲幅的時候,就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在指數或是股價上漲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因資金流出引發的暴跌,一方面幅度往往會比較大,另一方面調整的時間周期也可能會比較長,作為投資者,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止損止盈的准備,盡可能的保護好已經到手的利潤,做好利潤兌現,落袋為安,如果操作錯誤,就要及時的向市場認錯,並糾正錯誤。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㈥ 2020年4.28中國的股票是漲了還是跌了
4月28日的股票漲的少,跌的多。
昨天有3797隻股票交易,其中上漲834隻,佔21.96%;下跌2922隻,佔76.96%。
㈦ 中國股市中股價為什麼有突然大幅下降的情況
老貼了,以前回答過。
「除權是上市公司擁有拆分股票的權利,即以送股、轉股這種發放股息的方式支付股利,另一種方式是分紅。股利的發放要在公司年度報告或中期報告發布後進行,大概集中在4月到8月。而股票經過送轉之後,必然會形成價格上的缺口。
舉例來說,東華科技(002140)於2011年5月3日發布公告,公司將在5月10日進行上一年度的股利派發(以回報投資者):每10股派現金1.5元送3股轉3股。(除權登記日收盤價39.00元)
通過公式計算,(39.00-(1.5/10))/(1+6/10)=23.44元,這就是除權後的價格,而除權首日開盤價為23.78元,這都已經屬於該股後面的走勢了。
不難看出,除權與股票本身的走勢無關。但市場早已形成了一種誤區,認為派發股利的個股就如何如何,甚至高送轉如今都成為了一種概念板塊。這其實都是散戶盲目無知的結果,更多的是機構借機哄抬、打壓市場的消息工具之一。比如,機構可以在消息公布之前建倉並逐步推高股價(一般要與上市公司有貓膩),然後進行快速拉升,當公布股利信息之後進行震盪派發;也有逆向操作的,甚至走出所謂填權行情,弄個迷魂陣。
操作上採用(前)復權即可,沒什麼區別,不需要考慮什麼業績大增、高送轉因素。」
多說兩句,股利的派發初衷是對公司穩定的股東年終的回饋,分紅、送轉股就是實實在在的,這類股東不太關注股票市值,這是投資理念,類似理財收益率;反之,如果只著眼於派息日前後二級市場價格的話,是不穩定流通股東的投機理念。當然,證券是有別於一般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偏好高、會虧損,二級市場價格大幅波動,任何股東肯定也鬧心。
除權後的走勢已經闡述,和其他股票一樣,首先還是受市場整體環境影響,然後是行業(熱點),本身的特性(細分行業龍頭、重組等)以及主力資金是否追捧等因素決定的,大幅下跌、填權後的第二春都是有的。
給分吧,寫了不少經驗之談很辛苦,哈哈。
㈧ 中國對股票下跌有什麼規定標准嗎
有啊,中國和股市都有規定漲跌額,最多跌10%每天,科創板沒有限制。
㈨ 股票會不會一直跌沒了
不會跌沒的,中國股票市場都有跌停的機制。
一般來說,證券交易所規定一個A股市場的股票一天的漲跌幅度為±10%,規定S或者ST打頭的股票一天漲跌幅限度為±5%,如果這個股票今天漲了,並且漲到最高的限度也就是10%,這個就是漲停板,如果跌了,跌到最大的限度就是-10%,這就是跌停板。
S或者ST打頭的股票如果漲到+5%的時候就不漲了,這也是漲停板,跌5%的時候就是跌停板。新上市的第一天沒有限制。該規定為中國股市特色。
拓展資料:
常見股票術語:
1.利多:對於多頭有利,能刺激股價上漲的各種因素和消息,如:銀行利率降低,公司經營狀況好轉等。
2.利空:對空頭有利,能促使股價下跌的因素和信息,如:銀根抽緊,利率上升,經濟衰退,公司經營狀況惡化等。
3.牛市:股市前景樂觀,股票價格持續上漲的行情。
4.熊市:前途暗淡,股票普遍持續下跌的行情。
5.多頭:投資人預期未來價格上漲,以目前價格買入一定數量的股票等價格上漲後,高價賣出,從而賺取差價利潤的交易行為,特點為先買後賣的交易行為。
6.空頭:預期未來行情下跌,將手中股票按目前價格賣出,待行情下跌後買進,獲得差價利潤。其特點為先賣後買的交易行為。
7.反彈:股票價格在下跌趨勢中因下跌過快而回升的價格調整現象。回升幅度一般小於下跌幅度。
8.盤整:通常指價格變動幅度較小,比較穩定,最高價與最低價之差不超過2%的行情。
9.死空頭:總是認為股市情況不好,不能買入股票,股票會大幅下跌的投資者。
10.死多頭:總是看好股市,總拿著股票,即使是被套得很深,也對股市充滿信心的投資者。
11.多翻空:多頭確信股價已漲到頂峰,因而大批賣出手中股票成為空頭。
12.空翻多:空頭確信股價已跌到盡頭,於是大量買入股票而成為多頭。
13.短多:短線多頭交易,長則兩三天短則一兩天,操作依據是預期股價短期看好。
14.斬倉(割肉):在買入股票後,股價下跌,投資者為避免損失擴大而低價(賠本)賣出股票的行為。
15.套牢:預期股價上漲而買入股票,結果股價卻下跌,又不甘心將股票賣出,被動等待獲利時機的出現。
16.坐轎:預期股價將會大漲,或者知道有莊家在炒作而先期買進股票,讓別人去抬股價,等股價大漲後賣出股票,自己可以不費多大力氣就能賺大錢。
17.抬轎:認為目前股價處於低位,上升空間很大,於是認為,買進是坐轎,殊不知自己買進的並不低價,不見得就能賺錢,其結果是在替別人抬轎子。
18.多殺多:普遍認為股價要上漲,於是紛紛買進,然而股價未能如期上漲時,競相賣出,而造成股價大幅下跌。
19.熱門股:交易量大、換手率高、流通性強的股票,特點是價格變動幅度較大,與冷門股相對。
20.對敲:是股票投資者(莊家或大的機構投資者)的一種交易手法。具體操作方法為在多家營業部同時開戶,以拉鋸方式在各營業部之間報價交易,以達到操縱股價的目的。
21.籌碼:投資人手中持有的一定數量的股票。
22.踏空:投資者因看淡後市,賣出股票後,該股價卻一路上揚,或未能及時買入,因而未能賺得利潤。
23.跳水:指股價迅速下滑,幅度很大,超過前一交易日的最低價很多。
24.誘多:股價盤旋已久,下跌可能性漸大,"空頭"大都已賣出股票後,突然"空方"將股票拉高,誤使"多方"以為股價會向上突破,紛紛加碼,結果"空頭"由高價慣壓而下,使"多頭誤入陷阱"而"套牢",稱為"誘多"。
25.誘空:即"主力多頭"買進股票後,再故意將股價做軟,使"空頭"誤信股價將大跌,故紛紛拋出股票錯過獲利機會,形成誤入"多頭"的陷阱,稱為"誘空"。
26.騙線:利用技術分析的劃線原理,在想出貨的時候,先造成有利的線路,使依靠技術分析的人誤以為會漲而買進,謂之"騙線"。
27.陰跌:指股價進一步退兩步,緩慢下滑的情況,如陰雨連綿,長期不止。
28.停板:因股票價格波動超過一定限度而停做交易。其中因股票價格上漲超過一定限度而停做交易叫漲停板,其中因股票價格下跌超過一定限度而停做交易叫跌停板。目前國內規定A股漲跌幅度為10%;ST股為5%。
29.洗盤:是主力操縱股市,故意壓低股價的一種手段,具體做法是,為了拉高股價獲利出貨,先有意製造賣壓,迫使低價買進者賣出股票,以減輕拉升壓力,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股價容易拉高。
30.平倉: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上賣出股票的行為。
31.換手率:即某股票成交的股數與其上市流通股總數之比。它說明該股票交易活躍程度,尤其當新股上市時,更應注意這個指標。
32.現手:當前某一股票的成交量。
33.平開:某股票的當日開盤價與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持平的情況稱為開平盤,或平開。
34.低開:某股票的當日開盤價低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情況稱為低開。
35.高開:某股票的當日開盤價高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情況稱為高開。
36.內盤:以買入價成交的交易,買入成交數量統計加入內盤。
37.外盤: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賣出量統計加入外盤。內盤,外盤這兩個數據大體可以用來判斷買賣力量的強弱。若外盤數量大於內盤,則表現買方力量較強,若內盤數量大於外盤則說明賣方力量較強。
38.均價:指現在時刻買賣股票的平均價格。若當前股價在均價之上,說明在此之前買的股票都處於盈利狀態。
39.填權:股票除權後的除權價不一定等同於除權日的理論開盤價,當股票實際開盤價交易高於這一理論價格時,就是填權。
40.多頭陷阱:即為多頭設置的陷阱,通常發生在指數或股價屢創新高,並迅速突破原來的指數區且達到新高點,隨後迅速滑落跌破以前的支撐位,結果使在高位買進的投資者嚴重被套。
41.空頭陷阱:通常出現在指數或股價從高位區以高成交量跌至一個新的低點區,並造成向下突破的假象,使恐慌拋盤湧出後迅速回升至原先的密集成交區,並向上突破原壓力線,使在低點賣出者踏空。
42.溢價發行:指股票或債券發行時以高於其票面余額的價格發行的方式。
43.場內交易:在證券交易所內進行的證券買賣活動。
44.場外交易:在交易所以外市場進行的證券交易總稱,也稱為"櫃台市場""第三市場"或"第四市場"。
45.收盤價:證券交易所每個營業日閉市前的最後一筆交易價格為該證券收盤價。
46.散戶:通常指投資額較少,資金數量達不到證券交易所要求的中戶標准,常被稱為散戶。(目前進入中戶有些地方是50萬資金,有些地方是30萬資金)。
47.建倉:投資者開始買入看漲的股票。
48.市價總額(總市值):指在某特定的時間內,交易所掛牌交易全部證券(以總股本計)按當時價格計算的證券總值。可以反映該證券市場的規模大小,由於它是以各證券的發行量為權數的,所以當發行量大的證券(流通量不一定大)價格變動時對總市值影響就大。這也是股市中莊家經常通過拉抬大盤股來影響股指的一個重要原因。
49.實多:指資金實力雄厚、持股時間長,不做見跌就買見漲就賣,只圖眼前一點小利的投資者。
50.浮多:與實多相對,指資金較弱、持股時間短、見漲就賣見跌就買、只圖眼前利益的小投資者。
51.賣壓:在股市上大量拋出股票,使股價迅速下跌。
52.買壓:買股票的人很多,而賣股票的人卻很少。
53.回檔:在多頭市場上,股價漲勢強勁,但因過快而出現回跌,稱回檔。
54.護盤:股市低落、人氣不足時,機構投資大戶大量購進股票,防止股市繼續下滑的行為。
55.慣壓:用大量股票將股價大幅度壓低,以便低成本大量買進。
56.盤檔:一是當天股價波動幅度很小,最高與最低價之間不超過2%;二是行情進入整理,上下波動幅度也不大,持續時間在半個月以上。
㈩ 美伊緊張中國股票會暴跌嗎
美國伊拉克關系緊張,中國股票不會暴跌的,跟中國股票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