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航空企業"互聯網+"定增忙,哪些股票受益
航空企業「互聯網+」定增忙,哪些股票受益?
日小編被這樣一個標題吸引「南航招空乘年齡條件放寬至30歲 年輕辣媽來報名」,點開文章看看,原來7月30日,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在武漢舉行暑期空乘人員招聘,將年齡放寬至30歲,吸引不少年輕媽媽前來應聘。小編覺得這樣的南航好有愛,年紀放寬肯定幫不少媽媽園了空姐夢吧,雖然小編還沒到那種當辣媽的年紀但是,小編真心為這樣的政策開心。
從南航的招空政策的轉變到國航的預增案的發布,小編不得不說這個7月,我國航空行業要變得棒棒噠!
7月29日,中國國航(601111,前收盤價15.31元)發布了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
預案顯示,中國國航擬以不低於12.12元/股的價格向不超過10名的投資方非公開發行不超過9.94億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20億元。其中,以發行價格下限12.07元/股計算,中航集團擬將認購8285萬股,總金額為10億元。
國航還表示本次非公開發行募集的資金除了「常規動作」購買飛機外,國航還將投資8億元升級改造直銷電商、1.5億元投資機上wifi。傳統航企「互聯網+」的步伐已然邁開。不只是國航,春秋、吉祥等多家航企今年以來紛紛拋出互聯網轉型的定增方案。業內人士認為,2015年是空中互聯網商業化元年,互聯網航空可以豐富航空公司商業模式,為乘客帶來更多元化的服務和體驗。
隨著地方航空公司的不斷涌現,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正在倒逼航企們加速改革轉型。「互聯網+」僅是手段之一。東航近日宣告引入外資戰略投資者達美航空便是改革的一個例證。業內人士認為,今明兩年航空業「供需改善、油價減負、改革提速」的投資邏輯不變,對應歷史上2007年與2010年航空板塊曾高達80倍、40倍的PE,航空板塊估值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探索「空地互聯」
根據國航定增預案,機上wifi(一期)項目將主要包括WIFI改裝及軟體平台開發建設。項目計劃投資總金額1.58億元, 擬使用本次募集資金1.5億元,項目建設周期36個月。國航計劃未來三年實現遠程寬體機全部覆蓋機上WIFI服務。截至2015年6月,公司共有遠程寬體機90架,目前已完成20架飛機的改裝工作。
去年11月珠海航展期間,國航作為核心單位牽頭組建了中國首個「空中互聯網產業聯盟」,為此次定增「互聯網+」埋下伏筆。該聯盟旨在通過深度跨界合作,提升機上網路技術和應用水平,提供更豐富、多元化的客艙娛樂內容。新浪、京東、優酷土豆、騰訊QQ、東軟集團等均為聯盟成員單位。
擔任首屆聯盟大會主席的國航黨委書記樊澄在聯盟成立時曾指出,民航業將進入機上網路發展的新時代,空中旅途生活將發生重大改變。國航將與上下游產業設備製造商、系統供應商、網路運營商以及互聯網企業、新媒體、內容供應商共同協作,開啟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地空一體的空中互聯網新時代。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國航了解到,國航「空地互聯」的探索始於2010年。2011年,國航首架機上無線區域網航班首航,邁出空中網路第一步;2013年,國航通過衛星通信,在國內首家提供了機上互聯網航班服務;2014年,國航航班實現了地空基站模式(ATG)寬頻無線通信上網,成為首家同時實現地面基站寬頻互聯技術及衛星通訊技術應用的航空公司。未來國航機上網路將進一步開放整合,如與中國銀聯合作開發全球第一個空中無線網路支付解決方案,與常旅樂分共同研發航空酒店積分經營的業務,與紅蘋果科技共同拓展目的地消費的O2O2O(空中到線上到線下)業務等。
「互聯網+」定增
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傳統航企「互聯網+」的步伐已然邁開。今年以來,吉祥、春秋等航企也拋出了互聯網轉型的定增方案。
吉祥航空定增方案顯示,35.65億的募集資金中擬用1.65億元投資「淘旅行」休閑旅遊平台項目。該「淘旅行」建立的「機+X」休閑旅遊電商平台,除了游覽、交通、娛樂等單項服務,還包括當地團隊游、一日游、導游服務、接送機、目的地交通、簽證等各項服務,形成休閑旅遊產業O2O布局。
春秋航空今年7月公布的定增方案中也提及了互聯網航空建設項目,包括互聯網航空建設項目,如機上wifi系統改裝、信息管理系統升級以及航空電子商務平台建設等,共使用募集資金8億元。今年4月,公司還與騰訊、騰邦國際等四家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互聯網航空。
申銀萬國認為,「互聯網+」能夠提升航空公司直銷比例, 降低銷售費用。空中上網服務可以有效提升旅客乘機體驗,吸引旅客流量。航空公司可以基於機票將服務鏈條做長,包括但不限於酒店、租車、旅遊、簽證等的一站式服務,並挖掘大數據將機票增值服務做厚,如根據客戶出行目的及消費習慣做精準推送等,從而做到真正的客戶經營管理。
「根據海外經驗,空中上網服務往往有不同的套餐選項,從幾美金到十幾美金不等。國內試驗初期會提供免費服務,主要為獲取用戶體驗習慣及消費者行為數據,以供未來基於大數據挖掘開發合適的商業模式或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奠定基礎。」申銀萬國分析師指出。
興業證券認為,提升附加收入佔比(國外傳統航空佔比都在10%以上,而國內三大航目前都在1%以下)、提升互聯網直銷比例(民航局要求2017年直銷比例達到40%,目前三大航直銷比例在20%左右)和國企改革預期,是推動航空互聯網戰略不斷前進的強勁動力。
競爭倒逼改革提速
繼2013年5月地方航企設立重啟後,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在兩年多時間里,約有11家航空公司相繼拿到了民航局批准設立的「路條」。這意味著,國內民航業已不再是「四大航」獨大,競爭的日益激烈正在倒逼航空公司在管理、服務等多方面推陳出新。
最值得一提的是東航引入戰投的動作。在「東新戀」告吹7年後,東航近日終於實現引入境外戰略投資者的目標。東方航空7月27日晚公告,達美航空擬以港幣34.89億元認購公司新發行的H股普通股4.66億股,占本次發行後公司H股股本的10%,占本次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3.55%,鎖定期為36個月。
達美作為美國三大航之一,與東航同屬於天合聯盟成員。此次引進達美航空作為東航的戰略投資者,可謂東航全面深化改革、探索發展混合所有制的重大舉措,有利於東航學習前者在經營國際航線、培養中轉樞紐以及品牌運作等方面的商業經驗。
國航此次定增計劃也可以看出這位航空公司「老大哥」轉型心切。除了上述提及的機上wifi項目,此次募集資金中的8億元將用於直銷電商的升級改造,以提升直銷比例,降低營銷費用。主要包括:官方網站、呼叫中心、手機APP等各渠道在內的電子商務平台訂單數據和用戶數據的統一;實現電子商務各渠道用戶體驗的一致性;通過升級電子商務平台實現用戶數據和訂單數據的集成,為未來旅客大數據挖掘做技術准備。
轉型的同時,受益於低油價、航空需求旺盛、供需比逆轉等利好因素,三大航中期業績均料實現暴增。根據三大航近日發布的中期業績預告,國航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8-40億元,同比增長701%-743%;東航預計上半年實現35億元到37億元,同比增長24900%到26329%;南航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4-3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業內人士認為,今明兩年,航空業「供需改善、油價減負、改革提速」的投資邏輯不變,而出境游及「一帶一路」帶來的商務客源將使得「淡季不淡、旺季更旺」。一方面是航企業績基本面的向好,另一方面是混改、「互聯網+」、「一帶一路」等改革催化劑帶來的利好,對應歷史上2007年與2010年航空板塊曾分別高達80倍及40倍的PE,航空板塊估值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2. 巴菲特有蘋果多少股票
北京時間16日早間消息,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偉公司周二披露了2018年一季度持股情況,繼去年四季度建倉以色列仿製葯巨頭梯瓦制葯後,一季度將該股持倉增加了逾一倍,並確認已成為蘋果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伯克希爾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顯示,截至3月31日,該公司總計擁有價值約1730億美元的股票,以及鐵路、保險、能源、化工、食品、零售等領域的數十家企業。
該公司目前持有梯瓦制葯的約4050萬股美國存托憑證(ADR),價值約6.93億美元,較去年年底的1890萬股增加逾一倍。
巴菲特對報紙仍然青睞有加,截至一季度末擁有32家日報,包括其家鄉的 《奧馬哈世界先驅報》。
3. 美國納斯達克指數最新實時行情
1. 美股航空股集體上漲,波音漲3.72%,美國航空漲7.88%,達美航空漲6.02%,西南航空漲2.91%,聯合航空漲8.32%。
2. 美國能源股集體上漲,埃克森美孚漲1.13%,雪佛龍漲1.59%,康菲石油漲2.4%,斯倫貝謝漲2.63%,西方石油漲2.33%。
3. 美股大型科技股集體上漲,蘋果漲2.15%,亞馬遜漲1.11%,奈飛漲1.75%,谷歌漲0.81%,臉書漲3.59%,微軟漲0.98%。
4. 熱門中概股多數收漲,中國鋁業漲12.87%,秦淮數據漲11.99%,阿里巴巴漲10.44%,汽車之家漲10.27%,富途控股漲10.01%,愛奇藝漲5.94%;博實樂跌15.49%,寺庫跌15.4%,無憂英語跌14.39%,雲集跌14.08%,波奇網跌9.7%,京東跌3.54%。
拓展資料:
1.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是指跟蹤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基金,納斯達克100指數的100家非金融類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經過嚴格的篩選,必須為納斯達克市場市值前100強的非金融公司,每天的股票平均交易量必須要超過20萬股,上市時間一般需要達到2年。納斯達克100指數成份股的選擇均為業績穩定、規模巨大的公司,有比較好的代表性,其中又以高科技公司為主體。
2.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是qdii基金中的一種,投資者在投資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qdii一般在T+2日確認份額,基金投資者買入qdii基金一般在T +2日才開始有收益,同時,qdii基金贖回資金到賬時間比國內其他基金到賬時間要晚一些,根據其代銷機構的不同,其贖回資金到賬日也不同,一些代銷機構的贖回資金在T+4日到賬,一些代銷機構T +10日才到賬。
3.像我們熟悉的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Facebook,就是納斯達克100的前5大重倉股。另外分享一個很有意思的小知識:納斯達克100,雖然名字是100家公司,但實際上持有107隻股票。這是因為,其中部分公司,同時有兩種股票份額,比如說谷歌就是這樣。
4. 你覺得股票價格會因為經濟蕭條而繼續下跌嗎
本次疫情加速了全球經濟的衰退,現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經濟明顯進入了經濟蕭條的狀態,在疫情全球大爆發的之前,歐美國家包括一些其他的國家的公司出現了大幅度的回調,並且我們A股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調,這時候很多投資者開始擔心接下來的股市是否會因為經濟蕭條繼續下跌,下面我們將通過多個方面來解答下這個問題,比如歷史上全球經濟大蕭條的時候股市的變化情況,目前經濟和股市的關聯度的情況,A股和歐美發達國家存在很大的差異。
通過上圖中國GDP增長速度,在紅色圈內在07年明細開始出現下滑,再次在13和14年也是出現明顯的下滑,但該時期後市場都出現大幅度上漲。
小結:通過以上兩大點分析後,我們知道接下來的A股大概率不會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下,反而在經濟不景氣出現衰退的的情況下,國家會出台政策刺激經濟,會引導市場資金入場,推動股市的上漲。總結:按照經濟周期的規律,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經濟進入蕭條期,進而歐美股市大概率會繼續出現下跌的情況,而相比A股的行情和結構特點在一到兩年內會出現一波較大的上漲行情,大家可以參考使用。感覺寫的好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5. 西方國家目前對俄實施了哪些制裁
西方國家目前對俄實施的制裁包括金融領域、科技領域、網路媒體、貿易領域、能源領域、運輸領域、文體教育領域、食品、傢具甚至貓。
1、金融領域
歐盟於當地時間周三表示,將把7家俄羅斯銀行排除在SWIFT(國際資金清算系統)之外,但沒有把處理能源支付的銀行包括在內。這是歐盟因俄烏軍事沖突而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歐盟在其官方期刊中表示,俄羅斯第二大銀行VTB、VEB等銀行將被給予十天時間來逐步結束其SWIFT業務。
在線支付公司Paypal的一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於周三停止接受俄羅斯的新用戶。在俄烏軍事沖突之後,Paypal屏蔽了一些用戶和俄羅斯一些最大的銀行,同時谷歌支付和蘋果支付均採取了相似的行動。
而據央視最新消息,當地時間6日凌晨,萬事達卡(Mastercard)和維薩卡(Visa)宣布停止在俄羅斯的業務。此外,瑞士銀行、NFT等多家銀行凍結或封鎖了俄羅斯用戶的賬戶余額。
倫敦交易所和紐約交易所將俄羅斯公司股票全部除名,而據澎湃報道,全球最大的兩家指數公司明晟(MSCI)和富時羅素(FTSE)近日也雙雙宣布,將從所有指數中剔除俄羅斯股票。
此外,加密貨幣網站Cexlo禁止了俄羅斯用戶使用,Kuna和WhiteBIT也限制俄羅斯用戶部分功能。近期,國際三大信用評級機構標普、惠譽、穆迪接連下調俄羅斯主權信用評級。
2、科技領域
據悉,超微半導體公司(AMD)和英特爾均在當地時間周四表示,已停止向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銷售產品。周四上午,AMD表示停止所有晶元的發貨,到周四下午,英特爾也發表了一份類似的聲明。
此外,半導體行業也於上周受到影響,韓國與日本在半導體設備出口俄羅斯的業務被限制;愛立信和諾基亞也於3月2日被證實停止向俄羅斯客戶交付產品,同時評估西方制裁俄羅斯的影響。
此外,俄烏沖突爆發後,一架德國聯合俄羅斯開發的太空望遠鏡被關閉,該望遠鏡繪制出了迄今為止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地圖。
俄羅斯航天局同美國航天局的太空合作可能結束,俄羅斯航天局局長羅戈津表示:「俄羅斯航天局將重新考慮其優先事項,並專注於在空間儀器方面實現完全獨立。」
3、網路媒體
據報道,英國當局一再試圖吊銷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在英分支機構的媒體執照,並對俄羅斯其他媒體的工作人員不斷施加壓力。
此外,歐洲電視網取消了俄羅斯的放映資格,在巴塞羅那舉辦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拒絕了俄羅斯代表團的認證;油管和臉書宣布對俄羅斯國有廣播公司的賬號進行禁用,此前只是推特禁止了俄羅斯媒體的信息發布。
4、貿易領域
德國汽車製造商寶馬於當地時間周二表示,已停止向俄羅斯出口汽車,並將停止在俄羅斯的生產,預計俄羅斯寶馬汽車的生產將因供應瓶頸而中斷。此前,奧迪也曾發表過一份類似的聲明。
此外,戴姆勒、沃爾沃、福特、現代、通用、大眾、三菱等汽車製造商紛紛表示暫停在俄羅斯的汽車製造或面向俄羅斯的汽車出口業務。福特汽車公司還宣布,將暫停在俄羅斯的合資企業。
蘋果公司則表示,上周已停止向俄羅斯出口蘋果產品,並從其非俄羅斯的應用商店平台上刪除了俄羅斯國有新聞媒體。
本周早些時候,波音、空客和通用電氣等其他航空公司表示,他們將不再與俄羅斯客戶合作。據悉,波音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已暫停在莫斯科的主要業務,並暫時關閉了在基輔的辦公室,暫停對俄羅斯航空公司的零部件、維護和技術支持服務。空客公司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空客已經暫停了對俄羅斯航空公司的技術支持、服務以及對該國零部件的供應。」
5、能源領域
英國石油公司決定在虧損巨大的情況下拋售其在俄羅斯石油公司的股份,可能承受250億美元的損失。
殼牌也宣布將終止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合作關系。埃克森美孚也表示,將停止在俄羅斯的薩哈林油氣合資企業的運營,並正在採取措施退出該項目。
6、運輸領域
歐洲、加拿大和美國分別表示,在俄烏軍事沖突後,它們對俄羅斯航空公司關閉領空,而UPS、聯邦快遞等運輸公司則停止對俄羅斯發貨。此外,全球最大的兩家集裝箱航運集團地中海航運(MSC)和馬士基(Maersk)海運集團,均宣布暫停往返俄羅斯的貨運訂單。
當地時間3月3日,美國最大航空預訂全球分銷系統供應商Sabre集團表示,終止與俄羅斯最大的航空公司——俄羅斯航空的全球分銷協議,這將削弱這家政府控股的航空公司的銷售能力。
上周,達美航空終止了與俄羅斯航空公司的代碼共享預定協議。除了航空業受到影響外,旅遊公司和郵輪公司也紛紛終止和改變了與俄羅斯有關的業務。
7、文體教育領域
繼俄烏沖突以來,多個國際體育委員會和組織發表聲明稱,禁止俄羅斯參賽。據美聯社報道,國際滑冰聯合會作出這一決定稱任何俄羅斯或白俄羅斯運動員都不應被邀請或允許參加即將到來的滑冰比賽。
發表類似聲明的還包括,奧運會組委會、國際排球聯合會、國際足球聯合會、國際乒乓球聯合會、國際籃球聯合會、國際游泳聯合會。此外,國際跆拳道聯盟和國際柔道聯合會也決議撤銷俄羅斯總理弗拉基米爾·普京的黑帶九段稱號和榮譽稱號。
在德國,慕尼黑愛樂樂團的俄羅斯首席指揮瓦列里·格吉耶夫被解僱;同時,俄羅斯被禁止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和歐洲歌唱大賽等重大國際活動;蘇黎世歌劇院發文稱,已同俄羅斯女高音歌唱家解約。
俄烏爆發軍事沖突後,環球影業的一位發言人說:「為了應對烏克蘭持續的人道主義危機,環球影業暫停了在俄羅斯的影院上映計劃。」這是繼華納兄弟等其他主要電影公司決定暫停其電影在俄羅斯上映後,環球影業作出的響應。而據《環球時報》報道,迪士尼也取消原定於在俄羅斯上映的電影。
歐洲大學發表聲明稱開除在校的俄羅斯籍學生。在義大利米蘭,俄羅斯作家的書籍遭到抵制和禁止。亞馬遜稱,將關閉在俄羅斯的所有實體書店,並完全封鎖與俄羅斯的書本零售渠道。
8、食品、傢具甚至貓
美國阿拉巴馬州州長周一要求該州酒精飲料控制委員會將所有俄羅斯酒從零售商店下架。新罕布希爾州、猶他州、俄亥俄州等州的州長上周也發布了類似的行政命令,而不少國家也開始出現抵制伏特加的事件,即使有些品牌的伏特加並不是產自於俄羅斯。
運動鞋製造商耐克和家居用品公司宜家於當地時間周四關閉了在俄羅斯的門店,貿易限制和供應限制加大了企業終止在俄羅斯業務的政治壓力。
此外國際貓科動物聯合會在其網站上宣布,由於俄羅斯同烏克蘭的沖突,至少到6月前禁止俄羅斯貓科動物參加國際比賽。且除此之外,任何在俄羅斯飼養的貓都不能進口,也不能在國外的譜系書上注冊,這些限制將持續到5月31日。
除了貓以外,俄羅斯的樹也被制裁了。據《環球時報》報道,當地時間2月28日,「歐洲年度樹木」評選活動的組織者在其官網宣布,俄羅斯被禁止參與「歐洲年度樹木」的評選。
此外,俄羅斯的咖啡也成為西方國家及民間團體的「制裁」目標。據海外網報道,精品咖啡協會(SCA)日前發布聲明稱,暫停俄羅斯參加世界咖啡賽事。
以上內容參考澎湃新聞-西方對俄制裁涉這些領域!普京下令:拉清單!
6. 美國各航空公司的股票代號是
美國股是沒代號的。都是公司簡稱。。
7. 網路商機論文300多字就行,現在在就要,麻煩快點
《網路背後的無限商機》
全球資訊網上的一切都顯得不一樣。
顧客一旦進入網路空間,
他們的行為就會發生戲劇性的改變……
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d)每分鍾就冒出一個新的網站。當網路以這種驚人的步調成長時,很顯而易見的,這個糾結文字、圖片、聲音與動作於一體的繽紛網路.很快就成為從電視以來最重要的新傳播媒體。從某些方面來看,全球資訊網比較像是一個反映出真實世界的平行宇宙。但從另外一些方面來看,全球資訊網又展現出獨樹一格的特性。如果逗留的時間夠長,你就會慢慢發現,有一個全新的經濟體系正在這片數位地域上開始成形——這無異於提供一個新角度讓我們觀察這塊資訊與創意的市場如何運作。我們就稱它為「網路經濟學」——(Webonomics)。
很多爭相擠上網路的企業,可能都完全誤解了這個新媒體是怎麽一回事。這些公司可能在虧損幾百萬美元之後,就此認定全球資訊網是名過其實的。另外一些公司則可能完全忽視全球資訊網,因而被遠遠拋在後面。而它們的競爭對手卻在此同時利用全球資訊網作為工具,偷走了這些公司的最佳顧客。唯有深刻了解網路經濟學,才能夠避免這樣的場面出現。
傳統經濟學是建立在匱乏不足的觀念上面——人類的慾望總是會超過可用的資源,像是食物、衣物和居所等等。英國的經濟學家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 1766-1834)就率先提出假設人口成長速度永遠會超過食物供給量的增加速度。對於這樣稀少的資源如何分配,經濟學家抱持悲觀的看法,而正是這種看法讓經濟學被冠以「憂郁科學」的名號。
網路經濟學卻是一點都不憂郁的。事實上!全球資訊網的情況正好完全相反。因為網路是一片成長迅速的智慧財產世界,使用者可以無限制地復制與下載這些智慧財產,網路世界的資源供應量會持續超越人類對這些資源的需求量。網路經濟不但沒有供給匱乏的問題!反而展現了需求不足的情況。的確,大家對網路的一大抱怨就是資訊多得令人難以想像,乃至於出現「超載」。在網路上,忙碌電腦使用者的注意力是最有限的商品,而網路經濟學的根本戰役就是要支配及維系這種注意力。
因此,網路經濟的成長完全系於網路上的資訊品質——資訊有多有趣,多有吸引力資訊如何呈現!資訊如何利用這個媒體獨到的特點。隨著愈來愈多人喜愛網路!他們會發現網路值得注意,而全球資訊網則會持續以狂熱的步調成長。不像資源有限的國家經濟,網路的成長是沒有實際限制的。不像房地產、鋼鐵、甚或紙張!電腦的運算力與儲存力的價格會愈來愈便宜。網路世界有無數個位元!對於寶貴的資訊和知識也有近乎無止盡的渴求。
全球資訊網也是一個沒有邊境的世界。在網路上營業的公司究竟實際位置何在,這完全不重要。盡管各國政府努力想要控制或規范這個世界,但網路經濟還是會努力抗拒這股力量。網路世界的公民可以全權選擇他們在網路上要看些什麼,以及做些什麼。從這方面來看,我們過去總認為!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只存在於理論之中!全球資訊網則首度使得這種經濟理論成為可能。
這頭野獸的本性亦善亦惡。因為網路提供了豐富的選擇!套句太陽公司(Sun Microsystems)總裁麥克尼利——(Scott McNealy)的話,各公司之間的戰斗是激烈的優勝劣敗、適者生存之爭。全球資訊網上的企業若想成功,必須發明一些自我行銷的新方式,了解顧客想要什麼,並發展一些新方式來打造持久的顧客關系。
在網路上開創全新事業的機會確實很多。但是,唯恐喪失現有生意的恐懼感,也應該是企業上網的主要動機。這有點像是那一則兩個人在叢林中露營的故事。這兩個人突然看到一頭老虎逼近,其中一個傢伙很快穿上自己的運動鞋,另外一個傢伙問到「你真以為這雙鞋子會讓你跑得比老虎還快嗎?「
「我不需要跑得比老虎快,」這個人回答:「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在各個行業中,全球資訊網就是那雙運動鞋,讓你跑在兇猛的變動力之前。
想要將網路經濟學的各項原則付諸實行,你必須先了解網路上四大團體背後的動機,而這四大團體就安頓在全世界第一片大規模的位元景色之中。
● 顧客全世界有幾千萬人在網路上漫遊閑逛,尋找意外驚喜、廉價刺激、知識與娛樂、省時的服務、以及一些或許能提升自己生活水準的產品資訊。他們期望網路能成為自己的一片天地、提供量身計制的資訊、並依照自己的需求意願建立關系。顧客掌控全局。因為他們能夠在瞬間搜尋到最佳交易,除非網路上的產品或服務是出自他們最信任的來源,是最好、最便宜、最方便取得的選擇,否則他們是不會購買的。
● 內容製造商成百上千個主要出版社、電視公司、電影製片場以及新的混血媒體商現正不斷在網路上開拓殖民。他們在全球資訊網上設計不斷更新的網頁,為訪客提供資訊與娛樂。從人口統計資料來看,網路上的漫遊客是深受這些公司歡迎的一群,因此,這些公司不但想要提升品牌形象,更急欲讓他們的網站成為有利可圖的冒險。
● 行銷人員成千上萬家公司在網路上促銷產品,這些產品從食物、飲料、汽車、卡車、到資訊及金融服務都有。有些公司會用傳統、單向媒體的過時思考方式,在網路上為產品做廣告,進行促銷,然後失敗。其他公司則會擁抱網路經濟學的新原則,並因此成功。
● 基礎設施公司電腦公司銷售網路伺服器,軟體公司則銷售一些能讓公司建立起精緻網站的網路瀏覽器程式及軟體工具。開發網路搜尋引擎的公司正陷入激烈的苦戰之中,而提供上網通路的幾十家網際網路連線供應商也處於同樣情境。同時、廣告公司以及成千上萬的顧問也在開業,為顧客量身設計網站。在這陣數位的淘金熱之中,這些公司賣的是十字鎬和鏟子。但長遠來看,除非其他三個團體能夠成功,否則他們是難以成功的。
全球資訊網上的一切都顯得不一樣。首先,一旦顧客進入網路空間,他們的行為就會發生戲劇性的改變。如同你對法國餐廳的預期會和墨西哥速食店的預期不一樣,顧客和網路上的公司進行互動時,也會有不同的期待。進入網站的顧客會期望看到量身訂制的產品與服務。他們希望能夠完全掌控自己的客戶資料。他們期待得到有趣的經驗。他們預期的不只是讀到廣告,更期望能和廣告發生互動,以及訂購廣告上促銷的產品。
知道如何與這些苛求的顧客建立持久的關系正是關鍵所在。而方法之一就是建立起一套新型態的貨幣體系。在傳統經濟中,政府可以靠緊縮或放鬆貨幣的價值,來控制資源的供給與需求。在網路上,這種力量是平均分配在成千上萬家公司的手中。最明顯的例子來自航空公司,這些公司已經開始發行具有實際價值的酬賓里程點數。某家汽車公司的網站也有類似的做法。為了掌控顧客的注意力!如果任何人願意花上一小時認識這家公司的新車,並回答幾個問題,這個網站願意提供價值一百美元的網路貨幣給這個人。這一百個點數可以累加到這個顧客的「數位現金」帳戶中,如果顧客決定購買一輛車,這筆金額就可以用來購買CD音響。這樣的貨幣系統有助於確保顧客的忠誠度——這一點在網路經濟中會變得愈來愈重要。
簡單地說,網路經濟學相當於一組新的經濟規則二套新型態的貨幣系統、以及一種新的顧客行為。我們必須先看看全球資訊網的起源,才能夠以正確無誤的眼光,進行全盤式的思考。
全球圖書館的遠景
一百年之後,仔細審視古文化遺物的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可能會在無意間發現些奇怪的符號,像是HTTP、WWW、URL等,突然出現在百年之前所有的期刊與廣播當中。他們會很好奇,為什麼網路語言會如此迅速地滲入,或者像有些人所說的扭曲了,那個年代的口語與書寫文字。「W(就是WWW裡面的那個W)似乎突然之間變成英文中最常見到的子音字母,」哈佛大學校長魯登斯坦(Neil Rudenstine)說「而E(存在於以電子為首的所有字,如e-mail,e-print,e-journal,e-group等)似乎也成為多用途的,經常出現的母音。」
當未來的歷史學家仔細研究我們原始的報紙時,他們會看到有關全球資訊網的報導以同樣的地位出現在當天的政治沖突、戰爭、自然災害以及暴力行為等新聞旁邊。他們不會因為搞不清楚網路是什麼東西而感到困窘,因為他們一開始就是用網路這種資訊擷取技術的下一代技術進行研究的。但是,這些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可能會搞不清楚,為什麼有關全球資訊網的討論會如此突然地、瞬間地在一九九O年代中期出現。
事實上,像全球資訊網這樣的東西一直是少數幾位遠見之士的夢想。在一九四五年夏天,當美國轟炸機准備結束世界大戰時,一位姓布希(Vannevar Bush)的電機工程師正忙著規劃裝載全人類知識的全球資訊網。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總統選任當時是麻省理工學院副校長的布希領導「戰時科學研發辦公室」(Wartime Office of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這是一個由六千名科學家組成的聯盟,致力將科學方面的突破應用在現代戰爭之上。
德國投降在即,日本方面的戰爭似乎也在強弩之末,布希因而將注意力從全球戰斗轉向全球資訊的共享。他在那一年的《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發表了一篇名為「我們可能這樣想」(As We Mar Think)的文章,布希在這篇文章中寫到「有一些工具即將出現,如果發展得當,這些工具將使人類能夠接觸並掌控人類經年累月傳承下來的知識」
他接下去發了一頓牢騷,抱怨資訊超載的問題,然後清楚表達人類迫切需要一種能夠控制這些資訊的東西。「人類經驗的累積正以不可思議的驚人速度在擴張之中,」他抱怨道:「但是要穿越隨之而來的龐雜迷陣,找到在那一刻非常重要的資訊項目、我們所使用的工具還停留在橫帆式帆船時代。」
當布希寫下這些句子時,人類才剛剛發明如倉庫般龐大的電腦,但這些電腦的力量還遠不如今天的口袋型計算機。不過,布希的想法超越現代人對電腦的觀念。他想像電腦有能力創造出資訊「足跡」,將相關的文字與圖解連接起來。他在文章中提到,這些資訊線索可以儲存起來,作為未來參考之用。布希相信,這種資訊的組織與搜集方式非常接近人類心靈的運作方式,因為人經常從一個點子聯想到另一個想法。他把這個容易使用的、可搜尋的、個人的知識儲存庫命名為「滿覓思」(Memex)。
布希本人沒有能夠建造起滿覓思,但卻啟發其他人朝著他的遠景邁進。
尼爾森(Ted Nelson)是這些信徒之一。他是來自格林威治村的叛逆小子,還在哈佛當新鮮人時,就一心一意要創造一個「非連續性寫作系統」(nonsequential writing system)。幾年之後,尼爾森在一九六五年的電腦機器協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er Machinery)的會議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在這篇論文中將這個觀念稱作超文件( hypertext),命名源自hyper這個字首的意義——超過三維的空間。尼爾森談到,文件可以包含一組內建的小小程式,而這些程式可以帶你到遠方另一些電腦上的另一個文件。如果一個文件提到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I2-1870,英國著名小說家),你應該可以立刻連接到所有狄更斯的相關文件,做進一步研究,然後再回到你原來的地方。
尼爾森在接下來的三十年裡,花費了大半時間,試圖用電腦軟體建立起這樣的系統,讓電腦程式在熒幕上表現出這樣的魔術。他把這個龐大的程式命名為「仙納都」(Xana),這個名字是取自英國詩人柯立芝(Samuel T. Coleridge,1772-1834,英國詩人及哲學家)的一首詩「忽必烈開」(Kubla Khan)。在這首一七九七年的詩中,仙納都是一個文學回憶的魔地,在這里,一切事情都不會被遺忘。尼爾森的全球超文件系統也一樣。尼爾森相信,假設所有人都有能力取得全部的資訊、從此就能消泯無知、政治誤解、溝通不良、以及古老的仇恨。簡單地說,超文件可以拯救全世界。
「人類的未來在於互動式的電腦熒幕,」尼爾森在一九六五年的文章中寫到「新的寫作和電影將是互動與相互鐵結的。所有的創作將以『跨越包含』(transclusion)的橋梁連接起來,而我們需要一個世界性的網路,以使用者支付版稅的方式來傳遞這些作品。」
(仙納都計劃能夠把每一個位元組的資料都嵌入住址設定中,因此不管引用任何一筆長短不等的資料都會經過系統的版權偵測,作者應該享有的合理權利也就能獲得保障。這樣的版權設計就叫跨越包含。)
但是,就像布希的滿覓思一樣,仙納都是不存在的——至少還不存在。不幸地,尼爾森被嚴重的注意力缺乏失調症纏身。他隨時都有各式各樣的想法在腦中亂轉,因此注意力只能集中一段非常短的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似乎無法在一段合理的時間內完成任何事情。因此,他不但沒有達成初衷本意,他的計劃反而不斷擴張,其野心之大就連他自己都承受不了,最後終於導致無可避免的精神崩潰。
瓦克(John Walker)是成功的矽谷軟體公司自動桌面(Autodesk)的創始人,他當時看到了所發生的一切。他相信尼爾森的夢想,因此在一九八八年收購了尼爾森的技術,投入將近五百萬美元進行開發。但是在四年之後,當大家都知道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European Paricle Physics Laboratory,以瑞士為根據地,法文縮寫CERN)已經發表了非常類似的軟體程式時,自動桌面就放棄了這項軟體開發工作。
一九八九年,年約三十五歲的牛津大學物理學家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在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工作期間,提出一個名為「全球資訊網」的全球超文件系統。他的目標不僅是要為全世界的公民創造出一個全球通用的資訊空間,更是要讓散居各地的人能共同研究大型問題。到了一九九零年十二月,他把這個能創造、搜尋、擷取超文件資料的軟體,開放給一小群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的科學家使用。
具體而言,伯納斯李完成了三項發明:第一,他界定了超文件傳輸協定(HyperTextTransfer Protocol)。這個協定現在以無所不在的HTTP符號代表,是一種讓所有電腦都能查詢文件的標准格式。第二,他創造出通用資源位標(URL,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這是一種只要輸入位址(如www.website.com/document)就能搜尋文件的標准,就像是大家在書寫地址時所用的郵件標准格式一樣。第三,他設計出超文件標記語言(HTML,HyterText Markup Language)。這是一種類似文字處理軟體功能的標准設計,它能讓大家將特別的程式加入文件之中。例如,某一條程式可以將一個句子標成大型字體的標題,而另一條程式則可以在一串文字上面做標記,讓這些文字鏈結到另外的文件上。
伯納斯李想像的全球資訊網需要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HTML用來設計文件,為文件訂定格式,URL為文件設定位址,便於找尋;HTTP則方便使用者在不同的電腦和網路之間轉送文件。
一九九一年夏天,伯納斯李將他這三件一套的程式送上網際網路。伯納斯李是個精力充沛的人,說話的速度飛快,但條理分明、一心一意只想將全球資訊網推送到新的科技高峰。他把早期構思、設計、及推廣全球資訊網的工作,比喻成從山頂上推動雪橇滑下山。在一九九零年代中期,富大家對全球資訊網的興趣突然升高時,他說他覺得自己彷彿跳進了這輛雪橇里,雪橇一路上以加速度疾駛下山,他則狂亂地試圖把穩方向盤。他的操控機制就是全球資訊網國際協會(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他在麻省理工學院成立這個團體,目的是為了要提倡全球資訊網的技術與倫理標准。
就像在他之前的布希與尼爾森一樣,伯納斯李的所作所為也是受到理想主意的驅使。當地發明全球資訊網時,他立志創造一個全球性的超文件圖書館、而這個圖書館最起碼能夠讓全世界的人靠得更近。一九九五年,麻省理工學院舉辦了一場座談會,紀念布希那份深具影響力的論文發表五十周年。在會場上,伯納斯李不但向這項研究的技術遠見致敬,更對這項工作強烈的道德感表示欽佩。「今天,任何讀過《大西洋月刊》上這篇文章的人,都會驚訝於布希深遠的洞見和精確的眼光,」伯納斯李說:「大體上,今天我們的桌上已經有『滿覓思』了。」
但對那些將伯納斯李的技術付諸應用的人來說,他談話的核心卻是一大挑戰:
我們能夠存取資訊,但是我們有解決問題嗎?今天,對獨立的個人而言,很多事情做起來要比五年前容易許多。但個人認為,在協助大家建立全球性的團隊方面,全球資訊網並沒有長足的進步。我還是有一個夢想全球資訊網應該不太像電視,反倒比較像是一片以互動方式共享知識的汪洋。我想像這片汪洋能讓我們浸淫在溫暖而友善的環境之中,其中充滿了我們和朋友都看過、聽過、相信或了解的事情。我希望它讓朋友、同事之間更為親密,藉由共同研究這些知識,我們可以更加了解對方。如果誤解是造成世界上大半災禍的原因,我們怎能不在網際空間內加以釐清呢?
注意力爭奪戰
很明顯地,網路驚人的成長與其說是由機會主義的怒吼所推動的,不如說是被理想主義的耳邊低語所驅使。布希、尼爾森和伯納斯李的渴求與希望的確是以一種微妙的方式在引導著全球資訊網。但不論如何,我們的世界是被資本主義、商業主義、及消費主義所獨霸的。而網路則代表這三大勢力的下一個階段。
科學家夢想全球資訊網的誕生,並讓這個夢想成真,但全球資訊網的發展卻已超越這些科學家的腳步。就像貝爾無法想像出電話的所有用途,愛迪生在創造出錄音技術時不曾預見音樂工業的興起一樣,伯納斯李也無法規定,甚至預測網路改變世界的種種方式。現在,網路大半已經在企業家與消費大眾的手中了,而他們的人數大大超過抱持理想主義的科學家。
有一個特別的生意機會讓全球資訊網燒起一場熊熊大火。這個機會的興起是因為伯納斯李在發明全球資訊網時,故意略去一個關鍵要素。他讓個人電腦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 「瀏覽器」(browser)程式。人們必須使用瀏覽器軟體,才能閱覽全球資訊網上的所有文件,並且輕易地從某個網頁跳到另一個網頁。但是伯納斯李相信,大家會想要自由選擇各式各樣的瀏覽器,只要這些瀏覽器與他設定的標准相容。因此,他把瀏覽器的創造留給任何有興趣的程式設計師。
任何一個稍微了解瀏覽器技術的人都會告訴你,從程式設計的角度來看,撰寫一個基本的網路瀏覽器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有一則呆伯特(Dilbert)的漫畫對於這種現象有非常滑稽的描繪。有一天,呆伯特指示他的同事鼠伯特(Ratbert)在他的電腦鍵盤上跳舞,就為了故意將一些電腦蟲(bug)帶進他正在撰寫的程式當中。當鼠伯特跳完舞之後,呆伯特瞥了電腦熒幕一眼,然後說「我想你剛剛寫成了一個網路瀏覽器」
一位名叫安卓森(Marc Andreessen)的程式設計師是率先看到這個機會的幾個人之一。安卓森並不只是寫個老式的瀏覽器軟體就了事。他當時二十三歲,剛剛從伊利諾大學畢業,在母校位於香檳城著名的超級電腦中心工作。他完成了一個設計優美、實用好玩的瀏覽器程式,能讓使用者用滑鼠指指點點,叫出全球資訊網上的文件,就像是微軟視窗和蘋果麥金塔的操作方式一樣。雖然第一版的軟體只能用在優利(Unix)作業系統的科學電腦上,但是這個程式在一九九三年一月推出之後,立刻就帶來一群狂熱的信徒。安卓森將這個軟體稱為魔賽克(Mosaic),並把它放上網際網路,讓想要的人免費下載。
從此以後,網路使用者和網站就像雨後春筍般開始繁衍增生。魔賽克軟體剛出現的時候,全世界只有五十台電腦成為提供網路文件的主機。該年八月,安卓森為麥金塔和微軟視窗作業系統推出了免費的魔賽克軟體。到了十月,已經出現五百多個全球資訊網伺服器。到了一九九四年六月,網路伺服器的數目增加到一千五百個。一年以後,公司、報紙、雜志、大學、及政府機構在成百上千台類似的電腦上提供更多個別的總站。然後,在一眨眼之間,成千上萬個網站就此冒出來。
與今天的軟體相比,魔賽克瀏覽器並沒有太多驚人的功能。從這個角度來看,它就像是八零年代初期微軟的磁碟作業系統(MS-DOS)。重點是要盡快將這個軟體建立成行業的推定標准。然後,程式設計師可以稍候再增加軟體的功能。
視算科技(Silicon Graphics)前董事長克拉克(Jim Clark)延攬安卓森和他在超級電腦中心的一群同事,然後成功利用這個免費瀏覽器擴大投資,使得這家公司變成有史以來成長最迅速的新興企業。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已經成為電腦業的傳奇。一九九四年三月,克拉克飛到伊利諾州,在大學附近租了個旅館套房,然後邀請魔賽克程式設計小組過來面談。他僱用了全部的人,在幾個星期之內就讓所有人搬到矽谷。現在,克拉克不必像其他的軟體公司那樣,付給大學十萬美元的權利金買魔賽克軟體,相反地,克拉克和他的神童們可以從頭寫出一個全新的軟體,完全不違反版權法令的規定。
這個小組加速趕工,以便建造出更好的瀏覽器,他們把這個新的軟體和新的公司稱為網景(Netscape)。一九九五年夏天,網景公司的股票公開上市,盡管距離獲利報告還有一段時間,它的股票發售價格卻創華爾街的歷史新高,這時候,全球資訊網突然變得人人皆知。到了那一年年底,網景公司的市場價值暴增到將近四十億美元,和達美航空公司(Delta Air Lines)及道瓊(Dow Jones)等經年有成的大公司不相上下。
大多數人認為,網景公司的股票一舉攫住如此龐大的資金,是因為這家公司明顯致力於獨占這重要的軟體市場。大家的理論是,網景對網際網路造成的影響,就如同微軟的磁碟作業系統和視窗軟體對IBM相容個人電腦造成的沖擊一樣。易於使用的網際網路程式正在蓬勃發展之中,這家公司將位居這個新興行業的中心。
但是,這只是這家公司市場價值暴增的原因之一。另一個更微妙的原因是,大家在任何時間用網景的領航員(Navigator)瀏覽器簽入網路時,他們的眼睛首先會被帶到網景公司在全球資訊網上的網站。在這個網站上,大家可以下載網景公司日益增加的一系列最新版本產品、閱覽這家公司的財務狀況、看看其他網站的付費廣告、甚至進行全球資訊網所有內容的搜尋工作。掌握住這群被迫收看的觀眾,網景不僅可望獨占這個軟體的新市場,更有希望獨占電腦使用大眾的注意力。
有感於此,全世界最有錢的人與最大的軟體公司設定最優先目標,准備分食網景的一杯羹。一九九五年開始,比爾蓋茨(Bill Gates)和微軟開始接二連三迅速推出新版的網際探險家(Explorer)瀏覽器。當然,微軟的瀏覽器把消費者直接指向自己的網站及全球資訊網內容。
到了一九九六年夏天,產品評論家已經對微軟的網際探險家三·零版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因而聲稱這個軟體在技術方面至少足以和網景的領航員分庭抗禮。到了這個時候,網景已經成功地撒出成千上萬份免費軟體!掌握住超過八成的市場。因此,克拉克決定開始向購買新版軟體的顧客收取四十九美元的費用。但是,微軟卻在此時贈送出幾百萬份軟體,並說服電腦製造商,將網際探險家免費安裝在電腦硬碟上,藉此一步一步爭取這個市場。
突然之間,這兩家公司緊緊扭打在一起,競相爭奪消費者的注意力。在網景公司的促請之下,美國司法部開始調查微軟是否利用它在個人電腦作業系統方面的獨占權爭取上風,而這也成為著名的瀏覽器大戰。
的確,因為攸關輸贏的是一個重要的新軟體市場,瀏覽器大戰才會在如此短暫的時間之內變得如此激烈。但是,這個市場之所以變得如此重要,完全是因為提供瀏覽器的公司獲有掌握顧客注意力的內線優勢。這場注意力之戰正好切入網路經濟學的中心。
誰在網路上漫遊?為什麼?
回顧過去,全球資訊網迅速成為網際網路上最受歡迎的部分,這一點也不令人驚訝。美國國防部在一九六零年代末期建立起網際網路之後,網際網路立刻成為技術人員、學生、學術研究人員的領域。網際網路是由很多各自獨立的資料庫所組成,這些很不容易使用的資料庫分別命名為小田鼠系統(Gopher),廣域資訊伺服器(WAIS),檔案傳輸協定(FTP)等等,各需要一套不同的指令。網際網路的使用者需要精通神秘難懂的指令以及深奧的電腦概念,但全球資訊網的使用者卻只要用滑鼠指指點點即可。
全球資訊網沒有這些彼此不相容的資料庫,它為你拼湊起各式各樣的資訊——將文字、圖片、聲音和影像片段集中在一個電子網頁上面。這個網「頁」讓大家不僅能夠發表普通的文字和數字,更能夠出版圖文並茂的版面。這就是為什麼全球資訊網的網頁設計已經成為最新的大眾藝術。而全球資訊網本身則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公共藝術計劃。全球資訊網比較容易使用,也有美學的吸引力,這一點足以解釋為什麼全球資訊網成為網際網路上最主要的多媒體商業區以及娛樂區,並以此聞名。
但是,究竟是什麼東西讓大家開始注意到全球資訊網呢?最初,全球資訊網像是火腿族的收音機,是玩家的地盤。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及瀏覽網頁的是一群軟體玩家、科學家、大學生、圖書館員、地下藝術家社團。大家不是為了賺錢而設計網頁,而是為了讓其他人留下深刻印象,是為了彼此娛樂。早期的一些網站專門放互動式青蛙解剖、漫畫故事、未曾發表的小說、科學制圖以及獨立音樂的例曲。
根據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在一九九四年一月,第一次針對網路使用者所做的半年度調查指出,在這段時間,百分之九十四的全球資訊網用戶是男性,百分之五十六是介於二十一歲到三十歲之間。全球資訊網在當時很明顯由技術人員所獨霸;同時,百分之八十八的網路使用者擁有的電腦是靠不容易操作的優利作業系統運作的。
然後,全球資訊網進入企業。對於很多公司的員工來說,上網漫遊的習慣應該追溯
8. 如何理解股票投資中的止損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應該止損
在股票投資中,止損無論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因為止損是投資者避免破產的最直接、最有效辦法,沒有之一。但是,在現實的股票投資中,投資者經常遇到個股被深套的尷尬局面,包括我自己,甚至還有投資者目前還持有25.48元買入的中國石油。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究其原因主要在於投資者不知道什麼是止損,不願意麵對浮虧止損,不知道何時止損,不了解怎麼樣正確止損等等。就這個話題,咱們今天長文剖析一番。
投資者應該如何止損?
前面咱們系統的解釋了止損的定義,重要性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應該止損。
接著咱們應該說說具體怎樣止損,即要有可執行的標准,否者前面咱們說的就是廢話。
1、機械式止損
這主要是針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即投資者簡單粗暴的把止損設置為某一幅度,當股價下跌觸及此幅度,無條件止損,類似於量化智能交易。
其好處在於能夠避免人工執行止損時情緒干擾,能不折不扣的執行,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即缺乏靈活性。
我個人強烈建議投資者使用這個方法止損。
比如,我的交易投機標准就是下跌6%,無條件止損。
2、均線止損
該方法主要是依據趨勢延續和逆轉的特徵設定的,因為均線是最好的趨勢認知和跟蹤指標,當股價跌破某一均線,無條件止損。
比如:我的短線交易投機通常5天均線入場,10天均線止損。
3、跌破箱體下邊緣,重要支撐位時止損
畢竟大多數股票單邊上漲和下跌的時間有限,大部分時間股價是處於箱體震盪運行中的。至於股票何時突破箱體上漲,誰也不知道,那投資者大部分時間都是箱體內短線操作,這時止損的標准就是箱體下沿。
或者股價跌破前期低點,打開新的下降通道,這時也是標準的止損點。
例如:當然還有其它各種各樣的止損方法,這里僅僅列舉我自己常用的止損模式,供你參考。
友情提示:止損有錯有對,一定要給止損模型一定的容錯率,不要事事絕對,記住止損的目的是不讓投資者破產,達成這一目標就是正確的。
綜合分析:止損即是投資者在股市長期活下來的唯一手段,同樣對止損處置不當,也是投資者破產的根源,只有打心底接受虧損,正確認知和執行止損,才能成為波詭雲譎的股市之長壽者。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