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能幫忙分析下 中興通訊 這只股票,謝謝了。求大神幫助
中興通訊是中國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業上市公司之一。1985年公司成立。1997年,中興通訊A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中興通訊是中國通信設備製造業的開拓者、中國綜合性的電信設備及服務提供商,擁有無線產品、網路產品、終端產品(手機)三大產品系列,在向全球用戶提供多種通信網綜合解決方案的同時,還可以提供專業化、全天候、全方位的優質服務,並逐步涉足國際電信運營業務,中興通訊CDMA、交換、接入、光傳輸、GSM、視訊等多元化產品已進入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 電信重組預期早已讓市場投資者迫不及待,此前已有眾多機構大舉重倉進入中興通訊。 研究人士認為,伴隨著電信重組的明朗,電信投資增長明確,通訊設備商的生命周期將進入成長期,未來2-3年的盈利增長將更加清晰、持續,行業內主流公司具備顯著投資價值。行業研究員普遍慷慨地給予中興通訊超過30倍市盈率的目標價。 國泰君安研究所預計,電信投資將會在2008年、2009年、2010年溫和增長,有望達2454億元、2729億元、3067億元。 「作為A股市場中惟一一家涉及移動通信核心網建設,且在3G產業鏈上涉足最多的上市公司,中興通訊將是最大的受益者,這是大家一致看好的原因。」聯合證券行業研究員關海燕認為。 而國泰君安的數據顯示,目前中興通訊在中移動TD份額接近50%、在CDMA份額為30%、在聯通GSM份額為10%-15%。「中興通訊在未來電信投資占據了相當有利的戰略位置,只待重組確定後投資增長。」國泰君安分析師陳亮認為。國泰君安對該股2008年-2010年EPS預測值分別為1.87元、2.73元、3.37元,維持95元目標價及「增持」評級,對應2009年約35倍的市盈率。 事實上,一致看好的眾多機構在對中興通訊的估值上也有一定分歧,光大證券將12個月的目標價定在了102.7元,而保守者如東方證券給予的6個月目標價定在了81元。 「尤其是在電信投資到底能達到多少、時間點等方面,機構的預測不相同,另外,中興通訊還是以海外業務為主導,但海外市場的不可預知性和IT業行業特點,對其業績預測大家是有一定分歧的。3G投資的增長將是個長期的過程,今年能否啟動仍有不確定性,短期內的股價可能不會有立竿見影的表現。」關海燕表示。 但是,在A股市盈率只有約20倍時,諸多機構認為在3G的刺激下,給予中興通訊30-35倍的市盈率並不為過。
② 哪些通信類股票值得投資
中國電信業重組的方案甫一公布,資本市場旋即做出敏感反應。
市場數據表明,上周五接近午時,電信行業重組的消息見於諸多網站,午後開盤的滬深股票市場,電信類個股股價大多直接封在漲停板。
電信重組與3G牌照發放一直是通信行業最重要的投資主題。從市場走勢看,2007年以來,通信板塊的走勢大部分時間落後於大盤,而2008年以來強於大盤。有研究認為,主要是2007年由於行業重組、3G牌照發放等行業主要大事還面臨不確定性,致使投資者對通信板塊信心不足。而現在,重組方案公布,電信改革重組與發放第三代移動通信牌照相結合,重組完成後發放三張3G牌照。這一歷史性的機遇,被市場人士認為將是通信行業優勢企業的發展機遇,通信板塊在2008年有望走出一波強於大勢的行情。
通信類公司的業績也在走出低谷,行業盈利正在能力提升。
數據顯示,2007年通信板塊42家A股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800億元,同比增長4.2%,實現凈利潤69.6億元,同比增長336%;2008年1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凈利潤同比增長1.7%。若剔除2007年收入佔比56%、凈利潤佔比81%的中國聯通,通信行業完成收入795.7億元,同比增長4.4%,凈利潤為13.3億元,2007年實現了扭虧為盈;2008年1季度行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4%,凈利潤同比增長3.5%。
在盈利能力方面,行業整體毛利率平穩提升,2007年較2006年同比提高了1.3個百分點,2008年1季度通信行業整體毛利率水平達到了34.1%,又同比提高了2.9個百分點。研究指出,通信類上市公司的收入規模和利潤規模將會兩極分化,強者恆強的現象繼續持續,行業內的優勢企業已經成為佼佼者。
顯然,成為佼佼者的優勢企業將值得投資者持有。
按照大概念的劃分,通信行業包含了電信運營服務商與電信設備廠商兩大類企業,前者包括此次電信重組的主角,比如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聯通等幾大運營商,後者則有中興通訊、華為等設備商。
從運營商看,中國聯通處於此次電信業大重組的漩渦中心,同時又是中國A股市場上唯一的一家電信運營商,因此,中國聯通的稀缺性決定了其投資價值值得重視。不過,隨著未來紅籌股的回歸,其他幾大電信運營巨頭回歸A股後,投資者的選擇品種將得以豐富。
行業重組與期待已久的3G牌照的發放,有望刺激行業性的投資增長,這給相關通信設備商帶來機遇。因此有研究預計,電信投資的增長將使得本土設備商明顯受惠。這從2007年年報和2008年1季度報告中我們已經看到,電信投資的增長使得通信設備類上市公司取得較好業績。
由於通信設備包含子行業眾多,可以細分為主系統提供商,如中興通訊;光纖光纜設備商,如中天科技、亨通光電等;系統選件提供商則包括億陽信通、華勝天成等;終端設備商則包括所有手機製造商,如TCL、南京熊貓等;運營維護服務商中包括測試商中創信測、增值服務商北緯通信和電信網路技術服務商國脈科技等。在各個子行業中,成長性佳的優勢企業是投資者的必然選擇。
某投資機構研究員指出,電信設備商中,我們推薦優勢企業中興通訊、武漢凡谷、三維通信以及新海宜;光纖光纜廠商中,龍頭企業亨通光電以及中天科技值得關注;IC卡廠商恆寶股份、東信和平具有投資價值;電信其他相關廠商北斗星通、遠望谷受益行業高增長。
③ 通信股票有哪些
1 000602 *ST金馬 廣東金馬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或"公司")於1992年12月7日經廣東省股份制試點聯審小組、廣東省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粵股審(1992)132號"文批准設立,並於1993年4月8日在潮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注冊登記,領取注冊號為"28227734-9號"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股本為人民幣叄仟捌佰萬元整(RMB3800萬元)。2 002093 國脈科技經福建省經濟體制改革與對外開放委員會辦公室文件《關於設立福建國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閩改革開放辦〔2000〕146號)及福建省人民政府文件《關於同意設立福建國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閩政體股〔2000〕29號)批准,陳國鷹、林惠榕等十三位國內自然人以其持有福建省國脈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福州國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嘉通信")和福建泰訊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訊網路")的權益以及現金、實物資產出資,發起設立福建國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00年12月29日在福建省工商局注冊成立(注冊號:3500002000197),注冊資本為3500萬元。3 002148 北緯通信本公司前身為成立於1997年11月12日的北京北緯天星科技發展中心。北京北緯天星科技發展中心注冊資本為100萬元,傅樂民、許建國和彭偉分別持有其60%、20%和20%的股權。1998年至2000年,公司主要從事電信系統集成業務,主要收入來源於向各地電信尋呼系統提供應用技術解決方案和軟硬體平台。4 002544 傑賽科技本公司是於2002年10月29日經廣州傑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002 年度第4次臨時股東會審議通過,2002年12月5日經廣州市人民政府穗府辦函[20 02]188號文批准,並經廣東省人民政府粵府函[2005]24號文確認,由廣州傑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依法整體變更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為廣州通信研究所、深圳市中科招商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廣州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以及梁鳴先生等43名自然人股東,分別持有本公司50.043%、20%、12%以及17.957%的股權。5 300081 恆信移動公司名稱由「河北恆信移動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恆信移動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由「Hebei Hengxin Mobile Business Co.,Ltd.」變更為「Hengxin Mobile Business Co.,Ltd.」。6 600050 中國聯通中國聯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是根據國務院批準的重組方案,由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聯通集團」)以其於中國聯通(BVI)有限公司(「聯通BVI公司」)的51%股權投資所對應的經評估的凈資產出資,並聯合其他四家發起單位以現金出資於2001年12月3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經批準的經營范圍為從事國(境)內外電信行業的投資。本公司目前只直接持有對聯通BVI公司股權投資。本公司於2001年12月31日獲得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頒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為1000001003626)。7 600640 中衛國脈G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前身為上海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1月24日注冊成立,2000年8月29日更名為聯通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9月28日起更名為G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於1992年在境內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現股票簡稱「G國脈」。8 600728 新太科技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原名遼寧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前為遼寧遠洋漁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經遼寧省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遼體改發(1993)137號文件批准,由遼寧省大連海洋漁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遼漁集團)以下屬的全資子公司—遼寧遠洋漁業公司獨家發起設立的定向募集公司,公司於1993年12月28日登記注冊成立。
④ 聽說聯通和移動會在近一段時間內進行重組,請問這對股市有影響嗎
期待已久的中國電信業的重組方案已推出,是預期中五變三組合.
中移動並購鐵通,中電信收購聯通的CDMA網路,中網通和聯通的GSM業務重組為新公司.
權威機構預測,重組後的資產,用戶,收入上的比例估計是:5:3:2的結構;而盈利上可能會形成6:3:1的局面.仍然是中移動一家獨大的局面.
中移動的實力太強大了,原本它沒有從事固網服務的牌照,它的盈利能力就已經遠超其它四家公司盈利的總和了,現在它獲得了固網牌照,可以兩條腿走路,業務布局更全面,而且在這次並購中,中移動要比鐵通強勢很多,整合會以中移動為主導,相信過程會很順利.
中電信收購聯通的CDMA網路,從而得到了夢想已久的無線服務牌照,可添加新的盈利增長點,但是聯通的CDMA業務從07年才開始盈利,現在又重新出售給中電信,相信業務交接上會讓其盈利出現一定的變數,順利運營可能要花上最少半年的時間.
中網通和聯通重組為新公司,這是變數最多的一個組合,通過出售CDMA網路,可讓新公司獲得大筆的資金,專注於現有業務的發展和整固,新公司同時擁有固網和無線網路業務,對中網通和聯通都是好事,但是這兩家公司在原有的業務中都做得不夠好,中網通的固話業務比不上中電信,聯通的無線服務跟中移動更是無法比,兩家公司實力相當,重組會以誰為主導,效果如何更是無從得知,要知道兩個人結婚後的離婚率尚且不低,何況是兩大幫人的結合,中間的波折和困難可想而知了,而這樣的磨合,必然會直接表現在業績上的.
在這三個組合中,中移動的組合可能會是1+1>2;中電信的組合可能是1+1=2;而中網通和聯通的組合則可能是1+1<2;
在方案公布後,中國移動的H股股價是下跌的,而其餘幾家的股價卻是上漲的,這是為什麼呢?我個人認為這裡面含有很重的題材炒作的味道.市場認為多了一家公司獲得了無線服務牌照,從而會分薄了中移動的利潤,從而看空中移動,看多其餘四家公司,但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卻認為,從長遠一點的時間看,中移動的龍頭地位仍然無法撼動的,值得長期的看好,而中電信則是中性,而中網通和聯通則是應該趁預期兌現後的獲利了結.因為最終決定股價是業績,而不是題材.
⑤ 中國通訊行業股票有哪些
永鼎股份、上海普天、亨通光電、中國聯通 、海格通信等。
1、永鼎股份
江蘇永鼎創建於1978年,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創業和商海搏擊,目前已成長為以線纜為主業,房地產、公路交通、汽車銷售服務、醫療保健為輔業,多元化經營發展的國家級集團公司。旗下有生產、投資、貿易、服務、聯合外資型公司 15 家,總資產45億元,員工5000人。
2、上海普天
上海普天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創立於1951年的華東郵電器材廠,是國內最早的通信設備製造企業之一。1981年更名為郵電部上海通信設備廠。1993年7月進行股份制改制。
同年10月18日,公司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1994年10月20日,B股上市。公司現有注冊資本30492萬元人民幣。
3、亨通光電
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是亨通集團有限公司的核心企業之一,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光纖光纜、光棒、各類光器件與光接入設備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擁有員工7850人。
2008年光纜銷售量約700萬芯公里,市場佔有率達18%左右,產銷量已連續多年在國內排名第二。
4、中國聯通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英文名稱China Unicom、簡稱「中國聯通」、「聯通」)於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國網通和原中國聯通的基礎上合並組建而成。
在國內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境外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是中國唯一一家在紐約、香港、上海三地同時上市的電信運營企業,連續多年入選「世界500強企業」。
5、海格通信
海格通信,全稱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位於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科學城(世界500強企業工業園區),是520戶國家重點企業集團、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之一的廣州無線電集團的主要成員企業。
⑥ 大通信板塊股票有哪些
1、廣和通(300638)
深圳市廣和通無線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的M2M無線通信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供應商。我們自主設計、開發、製造FIBOCOM GSM/GPRS,UMTS/HSPA+無線通信模塊及GPS模塊。
2、鼎信通訊(603421)
青島鼎信通訊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3月,位於青島市市南區青島軟體園內,專業致力於電力線載波通信晶元及集中抄表系統產品、匯流排晶元及相關產品的研發。
公司在擴頻通信、信號處理、通信技術、自動控制、計算機應用及機電一體化等領域具有較強的科研、生產能力,是有線通信系統開發的高科技電子公司。
3、友訊達(300514)
深圳友訊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02年09月04日在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南山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崔 濤,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電子產品、通訊產品的銷售;電力無線自動抄表系統等。
4、東方通信(600776)
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系經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體改生〔1996〕70 號文批准,在普天東方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原浙江東方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杭州東方通信創業公司的基礎上改組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5、匯源通信(000586)
四川匯源光通信股份有經濟發展限公司始建於一九九三年,是在原成都匯源光纜廠的基礎上改制而成立的高新技術企業。
2002年,公司通過資產重組在深交所借殼上市,更名為四川匯源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從而實現了產業與資本的有機整合;2003年,公司在保持主導產業繼續發展的基礎上,成功開辟了網路安全技術、塑料光纖等新業務,實現了科、工、貿一體化的戰略轉型。
⑦ 近期即將重組股票有哪些
近期即將重組股票有東方明珠(600637)、揚子新材(002652)、江山股份(600389)、納思達(002180)。
拓展資料:
股票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一級市場:一級市場(Primary Market)也稱為發行市場(Issuance Market),它是指公司直接或通過中介機構向投資者出售新發行的股票的市場。所謂新發行的股票包括初次發行和再發行的股票,前者是公司第一次向投資者出售的原始股,後者是在原始股的基礎上增加新的份額。
二級市場:二級市場(Secondary Market)也稱股票交易市場,是投資者之間買賣已發行股票的場所。這一市場為股票創造流動性,即能夠迅速脫手換取現值。
二級市場通常可分為有組織的證券交易所和場外交易市場,但也出現了具有混合特型的第三市場(The Third Market)和第四市場(The Fourth Market)。
三級市場:第三市場是指原來在證交所上市的股票移到以場外進行交易而形成的市場,換言之,第三市場交易是既在證交所上市又在場外市場交易的股票,以區別於一般含義的櫃台交易。
四級市場:第四市場指大機構(和富有的個人)繞開通常的經紀人,彼此之間利用電子通信網路(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CNs)直接進行的證券交易。
⑧ 通信行業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通信行業的股票有:世嘉科技(002796)、和而泰(002402)、中興通訊(000063)、烽火通信(600498)、中際旭創(300308)等等。
溫馨提示:
①以上解釋僅供參考,先後順序不代表排名,不作任何建議。相關產品由對應平台或公司發行與管理,我行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等責任;
②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0-11-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⑨ 通信行業重組原因是什麼
業績不均
由於中國移動希望業務多元化和國際化;中國聯通進軍第三代移動;中國電信發展趨緩;中國網通、中國吉通業務單一;中國鐵通大力發展市話等業務所取得的業績不均衡,故此,這些主要運營商和新興運營商要進一步發展必然要進行合並和重組,以期望做大做強,與國外電信企業競爭。中國聯通發展最快:據統計資料表明,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國聯通主營業務收入完成了160.0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2.5%。長途通信和數據通信成為中國聯通業務和收入新的增長點。
中國移動希望業務多元化和國際化:今年上半年,中國移動業務收入達到627.1億元人民幣,比2000年同期增長16.4%。中國移動重點培育GPRS和移動夢網、接入這兩個業務增長點。寬頻無線接入(尤其是3.5G固定無線接入)也是中國移動發展的重點。
中國電信發展趨緩:中國電信在今年1~6月份,累計收入873億元,增長5.8%,較上年同期下跌13個百分點。行動電話、IP電話等搶走了電信高含金量業務,導致中國電信此類業務出現負增長。大力發展新的業務增長點:ADSL和FTTX+LAN用戶,但效果不如預期。無線市話(即小靈通)因為政策不明確和建設費用高昂使得中國電信左右為難。
中國網通的主營業務是出租光傳輸線路和IP電話:作為網通重要客戶的主要運營商大力發展和完善自己的光傳輸網路並不斷建設VOIP,使中國網通的日子不是很好過。
中國吉通的業務更單一:主要是IP電話,競爭的加劇使中國吉通沒有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中國鐵通大力發展市話:但由於初裝費的取消影響了其發展速度。故此這些新興運營商與主要運營商的合並和重組成為必然。
打破壟斷
國家計委和體改辦拆分中國電信的初衷就是打破壟斷。
為了打破壟斷,國外電信企業已有過類似案例。日本的電信改革曾與中國有相似的情況,從1982年開始,日本郵政省著手拆分NTT,按地域橫切。但幾年過去後,日本政府發現這一方案並沒有起到打破壟斷的作用,許多電信運營商都抱怨東、西兩公司的接入費用過高,明裡暗裡阻礙著新運營商的進入,外資電信也向世貿組織投訴日本電信的壁壘過高。電信行業確實與其他行業不同,高質量的電信服務必須基於完整的網路建設和穩定的網路運行,因而電信公司要盡可能的做大,才能實現規劃的科學合理,互聯互通的方便運行,維護運營費用的降低。電信運營不可能由很小的企業獨立運作,而小企業也沒有電信運營能力。20年來,雖然存在著中國電信的壟斷,但是這種壟斷又在一定程度上適合了電信運營企業自然壟斷的特點,所以中國電信業的主要問題是服務質量問題和價格問題。
專家觀點
國家體改辦經濟體制研究所副研究員史煒:此次傳出的拆分方案我認為有可取之處。目前在改革當中存在3個不對稱的因素:第一是電信企業運營的市場化進程和企業內部管理的市場化水平的不對稱;第二是市場化的發展和市場的監管不對稱;第三是集團總公司和各分公司管理的不對稱。只有將拆分、重組和市場化配套的改革同時進行,這樣的拆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產業部郵電研究院研究員楊培方:目前媒體所披露的這個中國電信拆分重組方案只能說是一個次佳的方案。方案給中國電信業帶來的整體效益要優於不拆或者拆分得過細。根據電信業的一般經驗,比較理想的局面是使電信寡頭們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寡頭在經營時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有意錯位經營,在行業整體上突出專業化大公司的發展趨勢,中國電信如果不拆分,很顯然是無法建立這樣的有效競爭機制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韓德強:這是一個令人失望的方案。中國電信南北拆分以後,南北在各自的領域繼續壟斷,交叉進入成本太高。形成的局面是在中國一南一北有兩家龐大的固網運營商,在鐵通還很弱小的時候,這兩個巨頭之間不會相互競爭,而是相互勾結。現在傳出的方案既無競爭理念,又無民主化管制的理念,它只可能是不同電信產業利益集團斗爭和妥協的結果。從歷史經驗來看,產業結構沒有什麼長久的,沒有必要為這一次的重組而傷心。重組後電信運營商被整合、被收購的可能性增大。北京郵電大學信息產業政策與發展研究所所長闞凱力:這一方案有百害而無一利,首先它不但不解決任何問題,而且行將葬送我國近年來電信體制改革的許多重大成果,甚至威脅到整個電信業的基本正常運行。目前我國電信業的最大問題是需要建立公平有效競爭,而其核心在於中國電信利用市話大搞壟斷延伸。但是,目前這種方案對壟斷延伸不但完全沒有任何限制,反而使南北電信在繼續擁有壟斷市話的同時把經營范圍擴大到了移動通信。
另一方面,全國性電信業務的分散經營,各地各自為政,利益紛爭,相互掣肘,哪還提得上效率與效益?目前這個方案不但沒有把全國性業務集中起來,反而把它正式分為南北兩塊,使我國的全國性電信業務更難進行。第三,一南一北的強行分割,立即增加了許多電信業務的結算環節(尤其是跨南北的長途業務),使目前正常運行的全國性業務都將遇到障礙。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昕竹:橫拆不如豎拆,豎拆不如不拆。如果是現在的橫拆方案,也可以,但要有相應的配套政策。如果是為了促進競爭的話,通過這樣的重組是否能達到目的,這值得推敲。無論是橫拆還是豎拆,如果只為促進下游業務競爭的話,意義不大。拆分以後,相互之間交叉准入的政策就要跟上,否則還是諸侯割據的局面。拆分方案表面上形成了幾個實力大致均等的運營商,實際上,因為不平等擁有網路資源,還是不公平競爭,根本辦法是解決互聯互通,如果互聯互通做好了,即使是小運營商也能得到發展,這里關鍵的問題是加強監管。中國電信業的發展應該是放開准入和加強監管配套。
促進發展
事實上,無論怎樣進行重組、拆分,短時間內其對市場競爭格局的影響都不會太大,南方的中國電信要和北方的中國網通真正展開短兵相接的競爭,還需要兩大電信企業完成內部整合。而由於本地網的問題,雙方進入對方的領地還有一定的難度。當前的通信市場中,增長最快、市場潛力最大的是移動通信,今後市場發展的重點也會是移動通信,這就是聯通同樣擁有固定電話牌照,但卻很少把精力放在固定電話上的原因。
以前,中國電信一直沒有拿到移動牌照,無法進入這一市場,只能用小靈通進行抗爭,但終究名不正言不順,難成氣候。此次重組,由於新電信和新網通都不再是巨無霸公司,這兩大公司得到移動牌照就順理成章了。一旦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拿到移動牌照,進入移動通信領域,每一地的移動通信市場將至少存在3個以上的運營商,競爭激烈的程度也會大大超過以往。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競爭壓力大大增加。現在移動通信的定價還是過高,在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這個價格能否守住已是很大的問題,也許消費者從電信重組中首先得到的實惠,不是來自固話業務,而是來自移動通信。
新電信和新網通都沒有2G移動通信網,如果拿到移動牌照,進入移動通信領域後很可能不會再建設2G網,而是會直接採用3G技術,建設3G網路,這樣會大大加快中國3G網的發展。
中國通信行業重組後的幾個運營商很可能同時獲得經營全部電信業務的許可。拿到新移動牌照的運營商將大力建設和發展2.5代或3代移動通信業務,在購買通信設備時,設備日趨先進、成熟的國內廠商的份額將比以前有所增加,對民族通信設備業的發展有利;新的移動通信業務加入使運營商的業務多元化發展加快,核心競爭力增強,運營商可以更好地應對WTO的局面;全部電信業務許可的獲得將會降低運營商的運營成本,最終會使消費者受益,加快我國信息化建設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