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美國上市的第一支中國教育產業股
新東方作為中國教育培訓行業的龍頭企業,於2006年9月7日登陸紐交所,成為第一家上市的中國教育公司。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新東方赴美上市開啟了中國教育培訓行業的資本先河,給中國教育行業帶來的資本連鎖效應是比較明顯的,證明了像中國教育培訓這樣的領域作為一個公司運作是可行的,可以成為一家上市公司,而且是受到華爾街認可的。2004年投資新東方的老虎基金在新東方上市以後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在接下來的幾年,這種財富效應促使風投(VC)和私募(PE)開始湧入中國教育培訓市場,2006年9月到2009年,中國教育培訓界已經公開的就有不少於20起私募融資,資本的追逐對這個行業的高速增長起到很強的推動作用。在此期間,還有ATA、諾亞舟、弘成教育、正保遠程4家教育公司IPO,有雙威教育和中國教育集團借殼上市,這些上市的教育公司集中在遠程教育和教育產品類公司。
2010年則是中國教育培訓公司赴美上市的一個高潮,8月到11月,先後有安博教育、環球天下、學而思、學大IPO。其中,安博、學而思、學大在上市初期均近10億美元,使得教育培訓的財富故事繼新東方之後再度上演。
此外,接下來教育行業有可能上市的公司還有:巨人教育、卓越教育、萬學教育、中公、華圖、聚成培訓等。根據相關報道,中公、華圖、聚成有可能在A股上市,如果教育培訓公司成功登陸國內股市,中國的教育培訓市場將會吸引資本更多的關注。
2. 第一支赴美上市的中國概念股票是哪個
中國概念股是對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的統稱,但因為在其他國家二級市場掛牌的企業規模較小,中概股通常默認為在美上市。中資企業涉足華爾街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一九九二年,主要通過全球存股證(GDR)及美國存股證(ADR)的方式登陸美股。其後到一九九七年七月十四日,首隻真正意義上的中概股「中華網」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3. 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有哪些
很多啊,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特別多:最著名的就是阿里巴巴網路京東拼多多了!還有很多知名企業:蔚來汽車,搜狐搜狗,新東方,迅雷,斗魚,網易等等上百家
4. 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股票及其代碼
納斯達克的:
名稱 代碼
網易 NTES
新浪 SINA
盛大 SNDA
51Job JOBS
攜程 CTRP
搜狐 SOHU
中華網 CHINA
空中網 KONG
e龍 LONG
金融界 JRJC
靈通 LTON
中芯國際 SMI
UT斯達康 UTSI
亞信 ASIA
九城關貿 NINE
第九城市 NCTY
分眾傳媒 FMCN
網路 BIDU
德信無線 CNTF
中星微電子 VIMC
無錫尚德 STP
如家快捷 HMIN
華友世紀 HRAY
華視傳媒 VISN
航美傳媒 AMCN
紐交所的
巨人網路 GA
5. 中國網路公司中,誰的股票最早在納斯達克上市大神們幫幫忙
最早的是中華網 一共12家 中華網 2000年7月13日 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網站,上市當天股價從20美元漲到67美元,創造了超額認購40倍,開盤當日股價就翻兩倍的紀錄 盛大互動娛樂公司 2004年5月13號 上市價格每股13美元 網易2000年6月30號 網易的發行價定為每股15.50美元,雖然該股在首個交易日曾沖到17美元,但盤中一度跌至10.75美元,至下午4時收市時,以12.165美元的價格書寫了網易上市第一天的歷史,跌幅高達20%。 搜狐2000年7月12日 13.03美元開盤,曾經一度下滑至12.60美元,最後報收於13.00美元。 新浪2000年4月13日 每股定價為17美元,共發行400萬普通股,募集資金6800萬美元。上市當天開盤價為17.75美元,最高價為29.125美元,最低價為17.75美元,收盤價為20.6875美元。 攜程旅行網 2003年12月9日 首日納市交易,發行價18美元,開盤價24.01美元;截至收盤,其股價較發行價漲15.94美元,漲幅88.56%;較開盤價漲9.93美元,漲幅41.36%,至33.94美元。上市當天就暴漲88.6%,成為納斯達克市場過去三3年來開盤當日漲幅最高的一隻股票 無憂招聘網 2004年9月29日 開盤價18.98美元,報收於21.15美元,漲幅達51.07%,成交量達6,068,355股。該股在首日交易中最高漲至22.9美元。 e龍旅行網 2004年10月28號 發行價為13.5美元,開盤價為22美元,開盤後即一路下跌,最低下探至13.96美元。報收於14.4美元,首日交易漲6.67%,成交量為5,746,614股 Tom Online 2004年3月10號 以15.75美元開盤,共發行8億股美國預托股票。 空中網 2004年7月9日 發行1000萬股,發行價10美元/股。開市後不久就跌破發行價,一度跌至9.75美元。在最後收盤時,則以10.10美元收盤,比發行價略高。 靈通網 2004年3月4日 公司股票以每股19美元高價開盤,當日收於17.47美元。掌上靈通藉此募集資金約為8470萬美元。掌上靈通公司此次以發行存托憑證 ADR 的形式上市,共發行了515萬單位ADR,再加上向某些特定的股東發售的91萬單位ADR,共計606萬單位。其中每單位ADR代表10股普通股。 百渡2005年8月5日 招股說明書顯示,2003年網路凈虧損人民幣8883萬元,而在2004年已經扭虧為盈,並且有人民幣1.2億元的盈餘。在2002年到2004年期間,網路主營業務收入的年均增長幅度達到了驚人的225%. 發行商: 網路公司 股票代碼:BIDU 最早的是中華網
6. 百度什麼時候在美國股市上市的
2005 年8月5日晚11時40分,網路在美正式掛牌,隨後創造了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的最為輝煌的紀錄。
---------------------------------------------------------------------------------------------------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08/08/content_3323131.htm
網路身價大於新浪加盛大 股價最高達151.21美元
一夜之間,網路驚人地變成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上市當天股價最高突破150美元,收市時股價漲幅高達354%,成為美國最近5年多來表現最強勁的一隻新股。業內人士認為,網路上市,已經不僅僅是網路自己的事情。一個新的時代真的開始了!中華網、新浪網、盛大三個資本里程碑之後,又是網路的時代了。
中國互聯網在全球的震撼亮相來得毫無徵兆。幫助網路上市的投資銀行高盛、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和Piper Jaffray,現在或許會感到自責,122.54美元的收市價和當初確定的27美元的發行價之間,差距是如此巨大,給網路帶來了上億美元的損失。它們顯然沒能完全預料到美國投資人對於網路的熱情,其實網路自己對這一結果也無法預估。「這是一個奇跡,」當天,業內人士對這一結果普遍感到震驚。 ��
創造中國公司在美上市最輝煌紀錄
北京時間8月5日晚11時40分,網路在美正式掛牌,隨後創造了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的最為輝煌的紀錄。發行價為27美元,以66美元的開盤價跳空,首筆交易為72美元一股,當天股價更是最高曾達151.21美元天價,收盤於122.54美元,上漲了354%。市值接近40億美元,超過了盛大和新浪的總和。網路也成為美國有史以來上市當天收益最多的10隻股票之一。
去年8月,華爾街的瘋狂是Google上市製造的,今年的8月,網路掀起了這份狂熱。事實證明,很多美國投資人的確把網路視為了「中國的Google」,是Google「幫」競爭對手向投資人講述了最令人嚮往的故事。300多美元的Google股價,和位居全球第二位的中國互聯網市場,已經為華爾街提供了可供充分想像的空間。
此外,「專注」也是網路股價飛升的重要原因。知名網評人方興東分析,在當今中國主要的互聯網公司中,李彥宏和網路是最專注核心業務,最體現技術導向的公司之一。與大而全、不斷多元化的中國本土化趨勢相比,網路最容易被美國人所接受和欣賞。 ��
員工平淡看待紙上富貴
按照上市首日的市值計算,網路公司創始人之一、CEO李彥宏的身價已近10億美元,而這也應該歸功於李彥宏在互聯網低谷時期耐得住寂寞,甚至面對Google也始終不肯把公司賣掉。根據今年3月公布的內地富豪500強排名,他將躋身中國內地富豪的前5名。已經離開公司求學的創始人徐勇和網路另外幾位高管,也因此擁有了上億美元的身價。但對於外界所說的網路公司將誕生數百位千萬富翁的說法,該公司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哪有那麼多,千萬富翁只有幾個人,百萬富翁(人民幣)倒是有幾百個」。
記者昨天就此采訪網路員工時發現,在為上市成功歡欣鼓舞的同時,員工們多數比較冷靜。他們告訴記者,要想把手中的股票變現,根據相關規定最少要等到6個月之後,另一方面,股價浮動是正常的,現在這些都是紙上財富,眼下大家能做的是把手頭的工作做好,把業績做好。 ��
上市後面臨六大挑戰
在奇跡面前,也有分析師認為網路高股價背後存在泡沫。因為網路的市值已經達到其2004年營收1420萬美元的279倍,而Google的市值僅有2004年營收32億美元的26倍。互聯網評論家呂偉鋼說,「中國整個2005年能夠預計實現25億元人民幣的搜索市場規模,如果按最高的營業利潤率40%計算,相當於10億人民幣的利潤,即使都被網路拿下,按照網路目前的市值來看,它仍達到30倍的市盈率。」
業內人士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認為,網路上市後存在著很多挑戰,歸納起來大致有六個方面:
首先是當「中國的Google」遇到「Google中國」,Google眼下還沒有大規模拓展中國市場,網路暫時領先,但隨著其聘任李開復打造中國研究院的逐步落實,一場大戰就要升級。
其次,公司治理帶來挑戰。上市後,網路需要更加透明地管理公司,這對一個更擅長技術的公司來說是一個挑戰。股價的飛升,並不能直接導致公司競爭力的提高。
第三,上市後的財務報表,意味著向競爭對手披露更多信息,把自己每個季度的工作、收入,和對下一季度的展望、部署都要披露出來,這也讓競爭對手更容易應對。
第四,成為公眾公司之後,投資人和股東存在著改變公司未來發展方向的可能,說服股東,也將成為管理層今後每個季度要做的功課。
此外,在中國這個被雅虎、Google、微軟、搜狐、新浪等群雄環伺的市場,網路還面臨著技術創新、真正拓展全球市場等嚴峻挑戰。(記者 賀文華)
7. 中國文化第一股「古今通寶」在美國OTCBB上市,升值潛力大不大
肯定大。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作為古玩,作為文物這一塊,古今通寶是中國第一家在OTCBB上市的文化股。美國投資者是比較有頭腦、有眼光的,對古今通寶評價很高,他們看重的是中國古文物的市場及前景。
8. 中國歷史上第一支發行、第一支上市、第一支被帶ST帽子的股票分別是誰
中國歷史上第一支股票在棗庄中興煤炭公司發行;
( 1881至1882年,清朝政府官員戴華藻等為了籌集資本,先後函請張蓮芬、賈起勝、戴宗騫等一批清政府官僚集股,招集股本約6萬余兩,中興公司發行股票後,股民有2600多人,遍及中國各個角落,幾乎全是軍政要員及社會名流。北洋政府大總統徐世昌、黎元洪曾任中興煤礦公司董事會會長;北洋ZF代理國務總理朱啟鈐、國民政府財政次長錢新之曾任中興煤礦公司總經理,除此之外,一些軍界、商界名流,如張勛、倪嗣沖、張作霖、吳炳湘、張學良、葉揆初、胡希林、陳景韓等都曾是中興公司的大股東、董事,民國期間第一任總理朱桂新任中興公司財務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