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內怎麼買港股股票
有以下幾種方式可以購買:
1、香港找香港的券商開戶買賣股票。在香港直接開戶要准備好開戶資料,一般有身份證明資料:還有銀行流水賬,身份證,到自己常用的銀行打出半年的流水賬即可。
2、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購買。這種辦法有資金的最低要求,最低50萬人民幣。
香港的股票市場比內地的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靈敏。如果內地的股票有同時在內地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據它在香港股市的情況來判斷A股的走勢。
(1)怎麼買香港ipo股票擴展閱讀:
在交易所進行證券交易,須遵守《交易所規則》的有關規定。較重要的規則如下:
1、價位
每個在交易所交易的證券是以指定"價位"來進行交易,它代表價格可增減的最小幅度,並與該證券所處的價格區間有關。交易所的價位表規定了從每股市價在0.01-0.25港幣(價位為0.001港幣)到每股市價在1000-9995港幣(價位為2.50港幣)的股票價位。
2、開市報價
《交易所規則》規定"開市報價"應按程序進行,以確保相鄰兩個交易日間價格的連續性,並防止開市時出現劇烈的市場波動:每個交易日第一個輸入交易系統的買盤或賣盤都受開市報價規則所監管。第一買賣盤的價格不能超過上日收市價上下4個價位。
Ⅱ 港交所股票怎麼買需要通過香港證券公司買嗎
內地人也可以通過上交所的滬港通,深交所的深港通間接地買賣部分港交所的股票。
謝謝你的提問
Ⅲ 港股IPO上市有什麼條件和流程
在香港IPO主要包括7個環節,遞表,聆訊,路演,招股,公布配售結果,暗盤交易以及正式上市。
一、遞表(3-6個月)
確定上市日期之後,擬上市公司遞交上市文件於聯交所,提出上市申請預約暫定聆訊日期。
二、聆訊(2-3天)
經過漫長的3-6月等待,上市委員會審閱新上市申請,確定申請人是否適合進行首次公開招股。上市委員會的職能主要包括:1.上市審核職能;2.上市審查並監督上市部工作;3.批准新股上市申請以及規則豁免申請;4.通過、更改或修改上市部以及上市委員會的決定;5.提供政策諮詢,批示重要政策及《上市規則》修訂。上市聆訊時間沒有確切時間,取決於保薦人對聯交所相關問題的回復時間和質量。通過聆訊代表著離申購的招股日不遠了,這個時候可以准備賬戶和資金。
三、路演(一周左右)
聆訊結束上市申請獲得批准之後,發行人與保薦團隊、財經公關予以配合開始一系列的股票發行宣傳工作,具體包括向准投資者介紹公司的業績、產品、發展方向、投資價值,並且回答投資者相關問題等,這就是路演。
四、招股(3-7天)
香港IPO公開發行股份的分配包括「國際配售」和「公開認購」兩個部分,並根據回撥機制及股份重新分配機制予以適當調整,通常分別占最終總新股發行數量的90%和10%左右。當然,這個比例不是固定的,有個回撥機制。當公開發售的認購總量達到初始發行量的一定倍數時,會進行回撥。
1、認購總量達到15~50倍之間,從國際配售回撥,最高使公開發售量達到總量的30%
2、認購總量達到50~100倍之間,從國際配售回撥,最高使公開發售量達到總量的40%。
3、認購總量達到100倍以上,從國際配售回撥,最高使公開發售量達到總量的50%。許多公司在香港IPO上市的同時選擇引入基石投資者。基石投資者一般是指上市申請人在首次公開招股時,將部分股份優先配售予若干投資者。
公司會根據市場情況以及投資者的認購意向確定最終的發行價,同時全面披露招股書,我們打新投資者可以根據披露的信息確認打新的策略。申購門檻一般包含:入場費+手續費+孖展利息。
五、公布中簽結果(周期5-7天)
招股結束後7天左右,公司會通過港交所發布配售結果,告訴大家,最終定價多少、公開發售認購超額多少倍、國配部分超過多少倍、有沒有授出綠鞋、基石拿貨佔比多少等信息。
六、暗盤上市
暗盤交易就是在場外交易,沒有通過港交所交易系統撮合,直接在券商內部系統實現報價撮合的交易。於新股上市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後進行。
暗盤交易時間為中簽日的16:15 ~18:30(如果是半日市,則暗盤交易時間是14:15-16:30)。暗盤的目的是給投資者再一次選擇的機會,不看好的可以賣出,看好而又沒中簽的,可以買入上車。部分新股不會有暗盤交易,部分券商也可能不支持暗盤交易,目前大部分券商使用的是輝立的暗盤系統,另外還有一部分券商是自己的獨立暗盤,這些信息在開戶之前都建議提前了解下。
七、正式交易
成功定價及分配股份予機構投資者和散戶後,公司股份便會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及進行買賣。在公司上市之後,股票價格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產生波動。承銷團通常會指定的某一個或多個承銷商作為「穩定市場經紀人」(Stabilisation Agent)負責在公司股價低於IPO的價格時買入公司股票來維護上市之後一段既定時間內股價表現的穩定。
Ⅳ 如何購買中國內地在香港上市的股票
目前,在國內無法直接做到H股,一般都是通過港立的經紀公司開戶,所以,這些經紀公司會代理款項的轉入轉出。具體細則每個經紀公司是不同的。
你可以通過香港駐內地的經紀公司開通香港股票帳戶,方能對H股進行操作。開戶後,通過軟體、網上交易或電話交易直接進行港股的買賣。
開戶所需材料:
身份證明:護照或身份證
現居住地址證明:如一張最近三個月內的水電費單、物業管理費單、電話單、銀行信用卡結單
開戶券商:香港排名前十的券商
開戶完成時間:大約一個周左右
三、香港股市主要交易規則及交易時間
交易規則
1. 實際交收時間為交易日之後第2個工作日(T+2);在T+2以前,客戶不能提取現金、實物股票及進行買入股份的轉託管
2. 港股買賣可做T+0回轉交易
交易時間,
周一至周五
開市前時段 9:30-10:00
早市 10:00-12:30
午市 2:30-4:000
周六、周日及香港公眾假期休市
認購新股可根據相關政策,每隻新股可提供最多9倍的融資。即1萬本金,可放大至10萬資金;認購期間的融資利息,按當期市場利率為准,通常以佔用天數計算,如年率5%/365*佔用天數(通常為7天或9天)
Ⅳ 如何購買港股
1、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渠道進行購買,要求個人股票賬戶上有50萬元的資產。首先提交申請,進行股票知識測評,然後進行風險揭示、協議簽署之後就可以開通購買港股的通道了。
2、通過陸港兩地基金互認進行港股投資,比如華夏、廣發一些老牌公募基金旗下也是有部分基金被選入了陸港兩地基金互認名單的。
3、直接開戶買港股,直接前往香港的證券公司辦理開戶手續。當然前往香港證券公司開戶相對來說是比較麻煩的,需要提供銀行賬單信息。
拓展資料
1、港股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股市比內地股市更成熟、更理性,對世界市場也更敏感。如果內地股票同時在內地和香港上市,形成「A+H」模型,可以根據其在香港股市的情況判斷A股的走勢。
2、香港證券交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66年,但直到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成立,香港才建立了第一個正式的證券市場。從1969年至1972年,香港先後成立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和九龍證券交易所。除了最初的香港聯合交易所外,還成立了四個交易所。在1972年至1973年短短的兩年時間里,香港上市公司有119家,到1973年底,上市公司的數量達到296家。1980年7月7日,四個交易所合並成為香港聯合交易所。1986年3月27日市場關閉後,四家簡易房全部關閉,所有業務都轉移到證券交易所。
3、投資者在證券公司開戶,必須填寫開戶表,簽訂客戶合同。客戶合約的規定(所需的風險披露聲明)載於《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注冊人士行為守則》。
4、由於客戶合同是對投資者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文件,投資者在簽訂客戶合同前必須確保所有信息真實、正確。如果投資者有任何問題,他們應該咨詢法律顧問。為保護自身利益,投資者應到證券公司辦事處辦理開戶手續。投資者在交易證券前,應了解其下單的渠道和形式、傭金的計算、利息和其他費用的方式等。
Ⅵ 新手炒港股怎麼入手呢
滬港通的渠道來講,首先你要有充足的資金,因為參與港股通個人投資者資金賬戶余額應不低於人民幣50w。50w這個價格不是很親民,把很多想炒港股的小戶拒之門外了
Ⅶ 內地散戶怎麼買港股
港股直投。如果要直接投資港股的話,投資者要攜帶資料親赴香港找在港券商開通香港證券賬戶,或者通過互聯網券商線上開戶,如艾德證券等。
滬港通。目前開通滬港通業務的門檻為賬戶總資金為50萬元,通過這個方式投資港股將以港元報價、以人民幣結算。滬港通所涵蓋的股份佔A股總市值的90%左右,但只覆蓋二級市場交易,不包括首次公開招股(IPO)。
買港股注意事項
買賣港股應注意匯率風險。香港股票以港元計價。根據匯率,所以要注意匯率的風險,不要本來是賺錢的最終卻因為匯率波動而變成了虧錢了,也有香港股票實際上是T+2到賬確認交易,但可以在沒有確認前賣出反向交易),也就是相當於T+0交易,即看到股票上漲後立即賣出。
投資者參與香港證券交易所交易時,需要輸入證券代碼、交易價格、交易數量等參數。投資者申報的價格應符合香港當地的報價規則。在港股市場,開盤價規則不同於連續交易期報價規則。
Ⅷ 大陸怎麼買港股
大陸人想要購買港股股票,首先要通過香港駐內地的經紀公司開通香港證券賬戶,然後才能買賣港股股票。
拓展資料
港股是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香港地區的股票市場比內地的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靈敏。內地的股票同時在內地和香港地區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據它在香港地區股市的情況來判斷A股的走勢。
香港證券交易的歷史,可追溯到1866年,但直至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設立,香港才成立了第一個正式的股票市場。1969年至1972年間,香港設立了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加上原來的香港證券交易所,形成了四間交易所鼎足而立的局面。
在1972年至1973年短短的2年間,香港有119家公司上市,1973年底上市公司數量達到296家。1980年7月7日四間交易所合並成香港聯合交易所。四間交易所於1986年3月27日收市後全部停業,全部業務轉移至聯交所。
組成部分
香港證券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股票市場,並有主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之分。截至2000年底,主板和創業板市場合計的市值達到48620億港元,在世界主要證券交易所中排行第11位,在亞洲地區排行第二。
衍生品種
香港市場的衍生品種類繁多,主要可分為:股票指數類衍生產品、股票衍生工具、外匯衍生工具產品、利率衍生工具產品、認股權證等五大類。
在香港注冊成立的基金幾乎都是開放式基金,對於投資者來說,隨時可以把資金拿回來,變現性好,對於海外投資者尤其具有吸引力。
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劃分,香港的債券市場分為港元債券市場和在香港發行及買賣的外幣債券市場兩大類。其中港元債券市場以外匯基金債券、債券發行計劃債券,外幣債券市場中以龍債券最具代表性。
依託於內地經濟的高速發展,香港已經成為亞洲地區發展最快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交易所的規模迅速擴大,在全球交易所的排名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