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股市 > 中國短缺葯股票

中國短缺葯股票

發布時間:2022-05-17 17:04:04

㈠ 山東葯玻股票走勢情況山東葯玻營運能力分析中國山東葯玻最新信息

醫葯改革的步伐正在進行中,醫葯產業獲得了飛快的發展,而且,和醫葯有關系的葯用玻璃瓶包裝市場也因此擴展了機遇。今天就讓我來和大家講講葯玻行業的龍頭股票——山東葯玻。


准備研究山東葯玻前,大家可以看看我整理的這份玻璃陶瓷行業龍頭股名單,戳開即可查看:寶藏資料:玻璃陶瓷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的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山東葯玻成立於1970年,主要從事各種葯用玻璃包裝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產品包括模製瓶、棕色瓶和管制瓶等一整套的葯用包裝產品。


2006年山東玻葯突破國外產品的壟斷,並成為中國第一家、世界第五傢具備一級耐水葯用玻璃模製瓶生產能力的廠家,目前已成為國內葯玻行業的引領者。


簡單說下山東葯玻之後,我們接下來看看該公司有那些投資亮點?這個值得大家投資嗎?


亮點一:研發優勢


山東葯玻共獲得24項專利授權,其中包括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20項,讓公司在業內的技術領先地位越來越穩固。


山東葯玻企業技術中心於2004年建立,確認成為淄博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是在2005年,2007年它被確定為山東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技術中心擁有專職研發人員535人,還擁有3個科研團隊,具備473台套各類先進儀器設備,這為企業將來的創新發展創造了必要條件。


亮點二:品牌優勢


截止到目前為止,山東葯玻這個企業已經有了51年的發展歷史了,在葯包材行業里知道的人並不少。目前山東葯玻已成為全球較大的葯包材供應商,產品銷量在美國、歐盟、東南亞等地區的增長是很穩定的,品牌優勢就得以發揮出來了。


外加上國家對葯品及直接接觸葯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一並進行嚴格審批,更加傾向的是與行業內規模較大、質量較高以及具有品牌優勢的葯包材生產企業合作得長久,這對於山東葯玻是有利的,它的市場地位得到大大穩固。


亮點三:技術優勢


在同行業中,山東葯玻是最先引進世界一流制瓶生產線的,跟其他同類型廠商對比,公司生產的模製抗生素玻璃瓶的各項指標在同行業中均掛桂冠。


近年來,輕量薄壁模製瓶新產品被山東葯玻成功的開發出了, 與相同一種材質的管制瓶去相較,成本比較低,在價格方面顯然要更有優勢。當下公司鉚足勁自行進行對中性硼硅玻璃管的研發,努力降低對進口依賴的程度,從而將中性硼硅管制瓶的生產成本降到最低。


畢竟篇幅是受到限制的,與山東葯玻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有關的具體內容,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山東葯玻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來看


在醫葯包裝領域中醫葯玻璃使用得非常廣泛,有著無法替代的地位,多年來全球葯用玻璃包材市場以增長的態勢發展,由此可見,葯用玻璃在醫葯行業已成為剛需品。


而且對全球模製瓶市場進行對比後,由於歐美企業漸漸在退出,亞洲的行業上的領先者逐漸的把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所佔據, 這對於國內模製瓶市場佔有率超過80%的山東葯玻來說,是個搶先發展的好機會,因此我認為,山東葯玻面對未來市場有很好的發展方向。


不過文章領先性有差距,如果大家想弄清楚山東葯玻未來行情,直接激活鏈接,診股有專業的投顧給你幫忙,看下是高估還是低估了山東葯玻估值:【免費】測一測山東葯玻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09-2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㈡ 中國新冠疫苗龍頭股票有哪些

相關新冠疫苗上市公司有:
康泰生物(300601):20年2月,攜手艾棣維欣研發新冠DNA疫苗。
國葯股份(600511):大股東國葯集團旗下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滅活疫苗(Vero細胞)Ⅰ/Ⅱ期臨床試驗在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正處於「通過審核」預注冊狀態。
賽升葯業(300485):20年2月披露,公司間接投資4.24%天廣實公司正與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發治療性2019-nCov單克隆抗體;20年5月,公司參股公司華大蛋白正尋求在新冠病毒蛋白和抗體的研製及生產上突破,力求獲得針對主要新冠病毒蛋白的特異性抗體,用於免疫學檢測方法開發和中和試驗篩查。
魯泰A(000726):參股公司榮昌制葯(2.91%)新冠疫苗研發進展順利,可能要和一些跨國公司合作開展臨床實驗。
正川股份(603976):葯用玻璃管制瓶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預計儲存新冠疫苗的玻璃瓶將嚴重短缺,公司或將受益。
復星醫葯(600196):20年3月,公司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葯產業與BioNTech簽訂許可協議,BioNTech授權復星醫葯產業在區域內獨家開發、商業化基於其專有的mRNA技術平台研發的、針對COVID-19的疫苗產品。
新冠疫苗概念股其他的還有:
沃森生物:公司與艾博生物共同合作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已收到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葯物臨床試驗批件》,本疫苗是我國首個獲批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mRNA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為科技部部署的新冠疫苗5條技術路線中的「核酸疫苗」技術路線。
金雷風電:公司入股達晨創投間接參股康希諾生物,康希諾生物入選解放軍後勤部疫苗名單。
賽升葯業:20年2月披露,公司間接投資4.24%天廣實公司正與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發治療性2019-nCov單克隆抗體;20年5月,公司參股公司華大蛋白正尋求在新冠病毒蛋白和抗體的研製及生產上突破,力求獲得針對主要新冠病毒蛋白的特異性抗體,用於免疫學檢測方法開發和中和試驗篩查。
康泰生物:20年2月,攜手艾棣維欣研發新冠DNA疫苗。
鵬鷂環保:兩家公司強強聯手,基於DNA疫苗快速響應技術,在短期之內有望研發出新冠疫苗。

㈢ 中國三十大緊缺葯材

中國緊缺葯材有很多,如黨參、黃芩、黃精、重樓、遠志等,如下:

1、黨參

黨參是生活中的常見植物葯材,它來源於植物黨參是這種植物的乾燥根,黨參不單能治療人類的多種常見病,還能當養生食材供人們食用,黨參是所有中葯材中效果較好的存在。2018我國黨參需求量達到5.22萬噸,而年產量大約卻只在2萬噸-2.1萬噸。

2、黃芩

黃芩別名山茶根又叫土金茶根,原產地是在東北地區。黃芩的葯用價值主要集中在它的根部,2015年黃芩「爛市」的影響,已將黃芩推向緊缺葯材的一方。2015年產量約2.1萬噸上下,2016年下降到1.6萬噸左右,2017年下降到9000噸左右。黃芩目前的年需求量應在1.85~2.2萬噸之間。

8、豬苓

豬苓為多年生真菌,具喜冷涼、陰郁、濕潤,怕乾旱的特性。在我國分布極其廣泛,而且已有2000多年的葯用歷史,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豬苓作為一種中葯材,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因糖尿病人群增多、癌症病人增多,促使其需求量逐年增多,豬苓年需2000-3000噸左右,貨源主要來自野生,野生豬苓產量大約400-600噸。

9、柴胡

柴胡又稱山菜、茹草,是一種傘形科植物柴胡的乾燥根。我國每年對柴胡市場需求在500噸左右,產量卻不及400噸,所以現在急需增產來滿足市場,柴胡吃多了會導致身體倦怠、白天愛打嗜睡、反應能力下降、工作效率會降低、嚴重影響食慾等不良現象,因此,一定要適量的服用柴胡。

10、紫蘇

紫蘇,相信很多愛吃炒螺的朋友們都了解,炒田螺的時候加點紫蘇葉子下去,不但可以去腥還可以增香!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搭配食材,紫蘇也是我們常見的中葯材,我國中葯材市場及食品市場年需紫蘇約120噸左右,但我國產量只有60噸上下。

(3)中國短缺葯股票擴展閱讀

屬於短缺葯品

目前,中葯材、中葯飲片、中成葯、抗生素、生化葯品、放射性葯品、血清、疫苗、血液製品和診斷葯品等都屬於短缺葯品范疇。

一般認為成本高、利潤低、生產廠家少是「救命葯」短缺的直接原因。

中國股市里哪個股票最好

中國股市裡的龍頭股票有以下這些 1、指標股:中國石油、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石化、中國銀行、中國神華、招商銀行、中國鋁業、中國遠洋、寶鋼股份、中國國航、大秦鐵路、中國聯通、長江電力2、金融、證券、保險: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深發展A、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信證券、宏源證券、陝國投A、建設銀行、華夏銀行、中國平安、中國人壽 3、地產:萬科A、金地集團、招商地產、保利地產、泛海建設、華僑城A、金融街、中華企業 4、航空:中國國航、 南方航空、上海航空 5、鋼鐵:寶鋼股份、武鋼股份、鞍鋼股份 6、煤炭:中國神華、蘭花科創、開灤股份、兗州煤業、潞安環能、恆源煤電、國陽新能、西山煤電、大同煤業 7.重工機械:中船股份、 中國船舶、三一重工、安徽合力、中聯重科、晉西車軸、柳工、振華港機、廣船國際、山推股份、太原重工 8.電力能源:長江電力、華能國際、國電電力、漳澤電力、大唐發電、國投電力 9、有色金屬:中國鋁業 、山東黃金、中金黃金、馳宏鋅鍺 、寶鈦股份、宏達股份、廈門鎢業、吉恩鎳業、包頭鋁業、中金嶺南、雲南銅業、江西銅業、株冶火炬 10、石油化工:中國石油 、中國石化、中海油服、海油工程、金發科技、上海石化 11、港口運輸:中國遠洋、中海海盛、中遠航運、上港集團、中集集團。 拓展資料: 購買股票注意事項 1、投資者要選擇有代表性的熱門股票。所謂熱門股票,是指交易量大、流動性強、價格變動幅度大的股票。這是為了便於出售和轉讓,而且能夠使投資者獲取更多的收益。 2、選擇前景光明,股息豐厚公司的股票。這些股票將會隨時間推移不斷增值,投資者也能夠因此贏取較多的盈利。 3、切勿過分貪圖收益。投資者在進行投資的時候切不可認為股票會—漲再漲,否則一旦股價下跌,造成的經濟損失就無法挽回。財庫股票網提醒投資者切勿過貪,期望在最高點將所持股票賣出,股市瞬息萬變,現在還在迅猛上漲,下一秒可能立刻就跌入谷底,所以投資者應該看清楚走勢,適時賣出。 4、要注意季節因素的影響。有些股票有時冷有時熱,從時間上看呈季節性有規律的變動,抓住這個特點,必然會從中獲利。


㈤ 中國股票市場對外開放的措施

《論中國機構投資者制度構建與證券市場國際化》
關鍵詞: 證券投資/機構投資者/證券市場國際化/QFII制度/QDII制度

內容提要: 機構投資者是近幾年來中國證券投資領域逐漸引起重視的投資主體。本文以機構投資者為中心, 通過對規制機構投資者的證券市場資本流入和流出法律制度的對比, 揭示了我國證券投資領域的國際化發展趨勢。筆者認為:中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趨勢不可避免; 但是整個法律制度體系的配套建設, 尤其是在針對不同投資主體、不同投資領域、不同位階的法律制度整合方面, 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一、機構投資者在中國證券市場法治構建中的角色定位
(一) 機構投資者在我國證券市場中的作用機構投資者是指從事證券意義上的非個人化投資行為的、職業化、社會化的團體或機構, 它包括用自有資金直接或藉助各種金融工具間接在證券市場進行投資的非個人化機構。
1、機構投資者對於證券市場的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一方面, 機構投資者資金雄厚, 在證券承購和證券經紀中都佔有較大份額, 為證券市場的擴容提供了充足的資金; 另一方面, 機構投資者實行投資組合管理, 並且以長線投資為主, 有助於抑制投機行為的過多發生, 保持證券市場的穩定。此外, 機構投資者對於促進金融創新、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等方面都具有積極意義。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 機構投資者的培育與完善就顯得日益重要, 這不僅有利於資本市場的改革和進步, 而且有助於深化企業制度改革, 有助於政府進行宏觀調控, 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穩定與發展。

2、發展機構投資者在當代資本市場發展中的作用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發展機構投資者能夠聚集社會閑散資金, 擴大社會對證券的需求, 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壯大。目前, 我國證券交易市場交易主體主要以個人投資者為主, 個人投資者受其精力、時間、知識的限制, 其直接出入交易市場所付出的成本很大; 個人投資者的數量和投入的資金滿足不了我國資本市場迅速擴容的需要,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機構投資者通過其專業化的服務, 將社會閑散資金集中起來使用, 在帶來可觀收益的同時為廣大個人投資者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壯大。

2)發展機構投資者對於穩定股價, 促進資本市場平穩發展意義重大。個人投資者在投資行為上以獲得短期交易收入為主, 不注重長期效益, 並且現階段的中國股民總體來說還缺乏投資操作知識, 其投資的投機成份很大。機構投資者恰好能克服這種弊端, 機構投資者注重長期投資收益, 擁有眾多的專業人士, 以及廣泛的業務聯系和全面的市場信息, 並注重對公司股票內在價值和財務狀況的分析研究, 因此能夠合理地利用信託資金進行投資。

3)發展機構投資者還有利於推動資本市場的創新活動。機構投資者提供各方面的服務, 並對其擁有的資產實行風險分散的投資組合管理, 這必將會推動金融服務創新, 金融品種創新和市場交易方式的創新。同時, 發展機構投資者還有利於形成資本市場的完善監督體系。

(二) 機構投資者角色定位與中國證券市場法律制度完善
機構投資者的興起, 打破了傳統上個人股東高度分散的狀況, 開始逐漸淡化股東群體的傳統形象, 不乏有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公司治理, 影響公司決策, 使股東有了從「消極股東」向「積極股東」轉化的動態, 從而引發了對機構投資者與公司治理結構的相關理論思考與實踐。
1、目前, 建立機構投資者配套法律制度的潛在條件已經成熟。首先, 隨著我國失業、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發展, 失業保險金和養老金的資產額增加很快, 由此會形成對證券的極大需求; 其次, 各種投資基金發展已初俱規模, 隨著經濟發展帶來人均收人的增加, 私人儲蓄額會持續增加, 會有更多的資金通過這些基金進入資本市場; 再次, 各類企業法人為了鞏固競爭地位和開展業務往來, 也會投資於股權證券; 最後, 隨著經濟改革實踐的發展, 中國的證券投資業管理人才正在迅速成長, 這一大批高層次的專業人士為機構投資者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有學者認為, 目前我國應著重發展以下三種類型的機構投資者: 一是大力培育投資基金等新型的機構投資者; 二是允許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銀行、財務公司等金融機構在一定監管條件下投資於資本市場; 三是發展企業間相互持股, 即法人持股。

2、對於前兩者, 我國相關管理機構在政策上持積極態度, 制定了大量配套規定。與國內機構投資者相對, 合理規制, 允許國外投資者進入我國資本市場, 以引入國際資本並帶動我們整體機構投資水平的提高, 在我國證券投資領域已經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二、境外機構投資者與中國證券市場資本流入制度現狀
(一) 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概述
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Investor) 制度是指允許經核準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 在一定規定和限制下匯入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 並轉換為當地貨幣, 通過嚴格監管的專門賬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 其資本利息、股息等經審核後可轉為外匯匯出的一種市場開放模式。這是一種有限度地引進外資、開放資本市場的過渡性制度。在一些國家和地區, 特別是新興市場經濟的國家和地區, 由於貨幣沒有完全可自由兌換, 資本項目尚未開放, 外資直接流入有可能對其證券市場帶來較大的負面沖擊, 而通過QFII制度, 管理層可以對外資進入進行必要的限制和引導,使之與本國的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發展相適應, 控制外來資本對本國經濟獨立性的影響, 抑制境外投機性游資對本國經濟的沖擊, 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QFII制度1990年發源於台灣,其實質是一種有創意的資本管制。在這一機制下, 任何打算投資境內資本市場的人士必須分別通過合格機構進行證券買賣, 以便政府進行外匯監管和宏觀調控。我國證券市場經過十幾年的發展, 整體規模、功能和效率大大提升, 已經成為亞太地區最大同時也是最有活力的證券市場之一。應該說, 現在引入QFII制度的時機已經成熟。另一方面, 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中的機構投資者比重遠遠低於境外成熟市場, 這嚴重製約了我國證券市場功能的發揮。從這個角度來看, 引入QFII相當迫切。引進QFII制度是我國對外開放戰略在資本市場的重大舉措, 是證券市場國際化的又一表現。2002年11月, 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正式引入了QFII制度。

(二) 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在我國的施行特點
建立QFII制度, 最大的風險莫過於外資進入後對本國( 地區) 證券市場和外匯市場產生的沖擊。因此, 對於這項制度創新, 在制定相關的政策時, 出於收益和風險的考慮, 往往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 吸引長期投資的外資機構, 特別是在初期; 第二, 對外資總規模、外資個股持倉比例有限制; 第三, 對資金進出境、兌換、貨幣市場投資比例有嚴格的規定; 第四, 把外資行業投資限制擴展到股市、債券市場, 對金融衍生品的投資限制較嚴格。[6]

在建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法律制度體系的過程中, 應該關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要本著互惠的原則選擇有一定信譽和實力的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在資本項目下設立專門的QFII帳戶,並為每一個通過QFII資格認定的境外機構投資人建立分帳戶, 該帳戶資金流程處在外匯管理局的監控之下。
二要加強進出入資金的管理。鑒於證券資本的流動性特徵, 要求QFII在通過審批一定時間以內, 將資金匯入中國, 並對資金的運用及匯出進行嚴格的監管。三要對QFII的投資范圍和投資額度進行限制。匯入資金在轉化為人民幣以後, 可以投資於證券市場上市公司的一級和二級市場。要適當保護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如金融業、電信業等, 定期檢討開放效果, 密切注意對外匯市場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投資額度方面, 根據證券市場流通市值規模而確定外資進入規模。這一階段結束後, 才可以逐步放鬆QFII的准入限制, 在條件成熟時實現資本流動的自由化。

對比現實法律規定, QFII制度初期在中國證券市場上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⒈以列舉的方式對QFII的資格進行嚴格界定, 維護市場穩定。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產規模等條件要求嚴格。結合中國證券市場尚處於發展時期, 《辦法》中對於境外機構投資者提出了十分嚴格的要求, 這有利於國內市場投資者素質的提高以及市場的穩定。《辦法》要求所有類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管理證券資產的規模均不小於100億美元, 經營時間除基金管理機構是5年以外, 保險公司和證券公司均要求30年以上。由此看來, 要滿足中國QFII資格審查條件的, 一般而言都是經營時間很長、運作規范、管理資產經驗豐富的境外機構。

⒉鼓勵穩健型的資產管理機構, 吸引長期投資。將吸引外資的中長期投資放在突出位置。《辦法》第十一條中特別指出: 符合規定的「封閉式中國基金或在其它市場有良好投資記錄的養老基金、保險基金、共同基金的管理機構, 予以優先考慮」。這充分表明了管理層希望能夠吸引境外機構進行中長期投資, 維護市場中長期穩定的導向。

⒊投資范圍和投資額度有嚴格限制, 體現漸進式原則。投資對象和持股比例與國內的基金近乎同享國民待遇, 但范圍有區別。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對象是除B股以外的境內市場上掛牌交易的A股和債券,這與國內基金的投資范圍是相同的。就單個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而言, 單個境外機構的投資限額與國內基金一樣不得超過該公司總股份的10%.全部境外機構對單個上市公司的持股上限為20%, 而國內基金在這一點上沒有限制。當然, 《辦法》也為動態管理留有餘地, 特別補充說「中國證監會根據證券市場發展情況,可以調整上述比例。」至於行業限制, 《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合格投資者的境內證券投資, 應當符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的要求。這就表明包括石化、電子、汽車、交通運輸等主導產業, 以及原先禁止外商投資但入世後大幅開放的行業包括醫葯、零售業、公用事業、金融服務等, 將成為QFII關注的熱點。

⒋對合格機構匯出匯入資金進行監控, 穩定外匯市場。對於資金的流向控制, 一般有兩種不同的手段:一種是採取強制方法, 規定資金匯出匯入的時間與額度; 另一種是用稅收手段, 對不同的資金匯入匯出時間與額度徵收不同的稅, 從而限制外資、外匯的流動。
目前我國對資本出入採取的是強制方法。《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 合格投資者應當自中國證監會頒發證券投資業務許可證三個月內匯入本金, 全額結匯後直接轉入人民幣特殊賬戶。第二十六條又規定, 合格投資者為封閉式中國基金管理機構的, 每次匯出本金的金額不得超過本金總額的20%, 相鄰兩次匯出的時間間隔不得少於一個月, 而其他投資者不得少於三個月。

三、境內機構投資者與中國證券市場資本流出制度
(一) 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制度的推出背景
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Investor) , 是在一國境內設立, 經該國有關部門批准從事境外證券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業務的證券投資基金。和QFII一樣, 它也是在貨幣沒有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情況下, 有限度地允許境內投資者投資境外證券市場的一項過渡性的制度安排。
2006年4月: 被市場稱作「QDII開閘」的人民銀行行「五號公告」發布, 開放資本賬戶的三點重大新政策出台:
第一, 允許符合條件的銀行集合境內機構和個人的人民幣資金, 在一定額度內購匯投資於境外固定收益類產品;
第二, 允許符合條件的基金管理公司等證券經營機構, 在一定額度內集合境內機構和個人自有外匯, 用於在境外進行的包含股票在內的組合證券投資;
第三, 允許符合條件的保險機構購匯投資於境外固定收益類產品及貨幣市場工具, 購匯額按保險機構總資產的一定比例控制。

我國現階段實行的是利率、匯率、資本帳戶三位一體的管理制度, 且這種制度還將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存在下去, 在這種管制框架下, 短期內難以實現人民幣資本帳戶下的自由兌換, 居民自然被禁止買賣境外股票,但隨著國內居民調整個人金融資產結構和對外投資的慾望不斷增強, 迫切需要建立一種既符合貨幣管制原則, 又能疏通國內居民投資海外資本市場渠道的機制,QDII機制便可達至這一要求。QDII目前情況下推出, 主要的背景就是目前我國高速增長的外匯儲備, 這幾項措施都使得更多的外匯資金流向個人或者投資機構手中,也暗合了吳曉靈行長「藏匯於民」的政策意圖。
在推出QDII以後, 有望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國國際收支平衡狀況, 而金融機構和個人也獲得了更廣闊的投資空間。央行稱, 上述政策措施將會同有關部門適時分項組織實施, 目前政策下, 基金QDII需通過證監會和外管局審批,而保險公司、銀行業QDII也需由各自監管機構審批。業內人士預計此次開放首先將允許投資於固定收益品種,之後是證券組合, 最後才是金融衍生產品。

(二) 在中國施行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制度的立法步驟分析
中國過去曾經長期外匯短缺, 所以向來是先鼓勵流入, 然後才是有序流出。現在中國已經告別了外匯短缺的時代, 所以我們根據形勢發展變化, 對資本的流入和流出實行均衡管理。這次在有序引導流出方面的政策調整力度比較大, 但不能說是一個根本性的轉折, 這仍然是一個有序的、漸進的過程。

從此次我國人民銀行「五號公告」對於境內機構投資者的海外投資活動規制也體現了極為謹慎的特點:
⒈銀行投資「固定收益產品」風險的轉移。根據五號公告內容, 符合條件的銀行可以集合境內機構和個人的人民幣資金, 在一定額度內購匯投資於境外固定收益產品。投資者可以將人民幣交給境內銀行, 由境內銀行統一購匯投資於海外, 本金和收益返回境內時, 再度結匯成人民幣。國內投資者可以將外匯資產交給境內商業銀行, 通過委託理財方式直接投資境外。對於銀行而言, 新的外匯代客理財業務, 事實上是將其外匯結構性存款業務轉化為中間業務。在原來的理財方式下,客戶的自有外匯資金在會計核算上體現為銀行的存款, 形成銀行的有效負債, 銀行可以用其發放貸款或進行海外投資, 而在代客理財業務中, 客戶的資金直接投到境外, 並由第三方託管。銀行和客戶之間將從原來的銷售關系轉化為資產管理關系, 銀行只是中介人, 收取中介費用, 不再提供保底承諾。

⒉社保基金配套規定的積極跟進。海外投資是社保基金醞釀已久的戰略目標。人民銀行的「五號公告」出台不久, 社保基金理事會就公布了《社保基金海外投資管理暫行規定》。這一規定, 勾勒出了社保基金海外投資模式的總體框架, 社保基金海外投資據此正式啟動。根據《暫行規定》, 社保基金投資境外的資金來源主要為以外匯形式上繳的境外國有股減持所得, 即為其本身自有外匯。從目前理事會的現狀看, 在人員、經驗和技術系統等方面的准備還不具備海外投資的直接操作能力, 因此採取委託投資的模式比較適合, 這也符合國際上養老金機構的操作慣例, 核心是風險監控和專業化的管理。在社保基金的海外投資規劃中, 固定收益類產品比重要小於股票類產品。此番招募境外投資管理人, 根據社保基金理事會公告, 申請者主要為受託投資管理五大類投資產品, 分別是全球股票積極型基金、美國股票指數增強型基金、香港股票積極型基金、全球債券積極型基金和外匯現金管理。這一系列投資基準的選擇體現了社保基金審慎的心態, 同時也為後續法律的規定預留了很大空間。

⒊保險公司受到的影響相對最小。在「五號公告」之前, 保險公司的自有外匯投資渠道已經部分打開。目前保險公司境外投資的具體操作細則仍未出台, 而人民銀行的「五號公告」中所提到的「符合條件的保險機構」、「境外的貨幣市場工具」以及換匯額度都未揭曉。在此之前, 保險公司能夠做的就是一些研究的准備工作。所以「五號公告」對保險公司短期影響是境內潛在的合格機構投資者中最小的。

(三) 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制度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的關系

資本項目的開放應該是雙向的, 有流入就有流出。中國曾經長期外匯短缺, 所以向來是先鼓勵流入, 然後才是有序流出。先放開QFII有其必然性。現在中國已經告別了外匯短缺的時代, 所以管理層根據形勢發展變化, 對資本的流入和流出實行均衡管理。資金雙向有序流動有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 而資金單方向流動會導致資金高度集中, 可能產生風險聚集, 不利於金融系統的穩定。因此, 在國際收支證券項下有必要建立資金雙向有序流動的機制。在繼續推進QFII制度、鼓勵更多境外資金投資國內證券市場的同時, 拓寬境內資金投資渠道, 並允許部分國內資金投資國際證券市場, 引導部分資金有序、合法流出, 以分散投資風險, 提高投資收益。
近些年來, 我國國際收支連續出現大幅順差, 影響到貨幣政策的獨立操作, 加大了維護人民幣幣值穩定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 管理機構調整外匯管理政策,改變了以往「寬進嚴出」的局面, 並積極採取措施化解國際收支壓力, 在證券項下允許保險公司運用自有外匯資金投資海外債券市場, 批準保險公司和社保基金投資海外市場, 將在一定程度上扭轉我國目前證券項下資金單向流入的局面。

QFII機制的運作要涉及三個核心問題:
其一是合格機構的資格認定問題。包括注冊資本數量、財務狀況、經營期限、是否有違規違紀記錄等考核標准。
其二是對合格機構匯出入資金的監控問題。
其三是合格機構的投資范圍和額度限制問題。[14]對比QDII制度, 我們發現上面三個問題同樣也是其關注的重點。
QFII這項制度的安排實際上只是將我國允許合格的境外投資者進入我國資本市場的初步做法。在我國這樣一個即有流通股, 又有非流通股; 即有國有股和法人股, 又有A股、B股和H股等多股權結構的資本市場中, 外資如何應對, 就不是一項QFII的制度所能決定的了。
一旦推出QDII後, 即意味著國內投資者可參與境外有價證券的投資, 尤其是香港股票的買賣。由於香港股票市場的股票價格相對於國內股票市場的股票價格要廉價的多,因此, QFII與QDII這兩項制度安排哪一個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也是不言而喻的, 其實質更是決定了資金最終的流動方向。
QDII的推出, 使中國證券市場與國際融合的大趨勢更進了一步, 這將對中國證券市場的投資理念、估值標准產生重大影響。與國際市場的比較將成為投資者重要決策依據。如果說此前是QFII將國際投資理念帶入了中國的話, 那麼QDII將促使這種理念進一步深化。

四、中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與機構投資者法律制度體系的完善
(一) 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法律障礙
我國證券市場作為一個新興的證券市場, 起步於80年代初, 在至今不到20年時間里, 相繼發行了國際債券、B股、H股、紅籌股, 並對買殼上市、借殼上市及設立國家基金等多種籌資方式進行了嘗試,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一些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嚴重影響證券市場的規范化發展, 並成為我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現實障礙:

⒈證券市場相關法規不健全、沒有形成完善的法律體系。健全的法律體系是規范證券市場運作的基礎。世界上證券市場發達的國家都有一套包括針對證券交易、證券投資者保護、投資公司等法律和各階段配套法律條款組成的健全的法律體系。我國證券法是長期的立法工作在1999年才頒布的, 已有的《公司法》以及與證券相關的管理條例, 有些內容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飛速發展已不符合國際慣例和中國現實。這種法律制定、實施的低效性勢必影響證券市場國際化的進程。

⒉金融管制較嚴, 人民幣尚未實現自由兌換。我國目前仍實行比較嚴格的金融管制, 這種資金不自由、貨幣不自由的壁壘在很大程度上排斥了國際證券資本。雖然外國投資者可以通過外匯調劑中心把所得部分利潤匯回本國, 但這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沒什麼吸引力。

⒊證券監督法律制度、監管方式和監管水平均存在不足。證券市場國際化的程度越深, 所面臨的風險越大, 客觀上要求更加有效的監管機制與之相匹配。在WTO的相關條款中強調的原則之一就是透明度原則,即要求信息披露, 這是金融監管的基礎。而我國監管法律體系並不健全。
另外, 對證券市場的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公司股票的發行與上市, 迄今實行的是額度分配和審批制度。這種以行政手段分配資本市場資源的制度, 排斥了企業以業績和成長預期競爭進入資本市場的平等機會, 導致上市公司整體質量的下降, 增加了國內證券市場的風險。

(二) 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立法的步驟
關於證券投資的法規一般分三個層次:
一是立法機構制定的證券法律;
二是證券主管機構制定的監管規定;
三是證券交易所制定的有關規則。
這三個層次的法規形成一個健全的證券法規體系, 全國規范證券市場的主體及其行為。證券市場國際化的前提是規范化,否則, 證券市場的國際化就無從談起,
其中, 前兩者擁有立法權的機構制定的各種層次的證券投資法律制度比證券交易所等中介機構制定的規則具有更高的權威性與持久性。我國利用國際證券投資按照先境外後境內、先債券後股票的順序發展, 立法步驟大致可以總結如下:

第一步, 證券市場開放初期, 利用國際證券投資應該仍然以境外發行股票和債券為主, 允許外資間接進入A股證券市場, 同時逐步將B股市場國際化, 並為與A股合並做准備。由於受國內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和監管能力等諸多因素的制約, 短期內開放A股市場的風險較大, 而境外發行股票不僅有利於國內企業擴展融資空間, 而且有利於企業熟悉國際資本市場規則, 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進行規范化企業管理和經營。另外,由於目前在國外投資的中國企業所需的資金, 基本上都是依靠國內總公司的匯款或從設在當地的中國金融機構貸款。如果能夠確立發行當地貨幣債券的方式籌集資金, 就可以減少對總公司和中國金融機構的依賴,取得比較穩定的資金來源。通過發行當地貨幣債券籌集資金還可以避免產生貨幣錯配和匯率風險。在人民幣不可自由兌換的條件下, 國外資本主要以合格機構投資者的方式投資國內證券市場。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完善, 要逐步放寬QFII機構的限制條件, 但根據證券市場的總體規模, 核定每個機構允許進入中國證券市場的流通市值不超過總市值的一定比例, 同時規定每個機構對單個上市公司的投資比例, 並嚴格限制其對敏感部門的投資。

第二步, 證券市場開放逐漸成熟後, 通過證券投資機構進行二級市場的間接投資應成為主要的投資模式, 並允許境外共同基金直接進入股市。允許外資以投資於基金、組建合資合作基金、組建證券公司和投資公司、購買資產管理公司所持有股權等形式間接投資於A股市場, 將獲得的股息和紅利匯出。允許境外共同基金直接進入股市, 並由外匯管理局監督資金的流入和流出, 通過專門賬戶管理。在國內金融體系比較完善、宏觀經濟比較穩定和監管能力有所增強的條件下, 逐步開始嘗試允許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存托憑證直接投資於國內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 可以選擇香港證券交易所作為試點。隨著國內A股市場結構性矛盾逐步得到解決, A股市場逐步開始國際化運作, 規范上市主體信息披露、規范投資者行為、規范券商操作, 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 與B股合並。

第三步, 在證券市場運作及監管制度比較成熟、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利率和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基本建成以後, 境外投資者可以通過異地掛牌或存托憑證直接投資國內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 完成證券市場的全面開放。在證券市場全面開放以後, 中國利用國際證券投資的規模主要由市場決定, 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加強對短期資本流動的監管。(來源:中國民商法律網)

㈥ 中國股票起於何時

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建立後社會經濟生活中突出和重要的大事。從經濟史的角度看,這種改造可以說是經濟制度的根本性變革,影響至為深遠。因此,已有的研究成果數量也極為可觀,難以一一列舉。但是,通過存留下來的某些有價值的文物考察這次社會經濟大事的研究成果數量並不多,通過老股票①去分析觀察這次社會主義改造的研究成果,則似未見。
這里,筆者根據近些年收集到的當時存留下來的部分股份制企業②的老股票,對這期間從舊社會承繼下來的資本主義性質的工業企業、20世紀50年代成立的農村供銷合作社和城市街道辦工廠,從股份制企業發展演變的角度進行一些具體的考察和分析。希望通過這種管中窺豹的方式,使我們對這一時期社會經濟的基本演變狀況,得到某些具體真切的體會和感受。
————————————

這里所說的「老股票」,系指1949年前舊中國承繼下來的股份制企業發行的股票和50年代以發行股票籌集資金成立的企業所發行的憑證股票而言。

這里所說的「股份制企業」,一般指「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如以近代股份制企業的標准衡量50年代承繼下來的舊中國股份制企業以及新中國成立初發行股票的企業,應該說典型意義上的股份制企業並不多。但從股份制企業是個別資本的集中形態這一最本質的特徵和發行股票籌集資本這一點來看,仍然可以稱其為股份制企業。

一、對舊社會承繼下來的資本主義股份制企業的考察

筆者收藏有七份「信誼化學制葯廠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信誼化學制葯廠股份有限公司」是20世紀20年代設立於上海的一家老資格的大型化學制葯廠,具有在「西葯業中與新亞葯廠同稱二大巨擘」[1]的地位。吳毅堂在《中國股票年鑒》中對其基本情況介紹如下:「該公司成立於民國十六年,原系德人創辦,十九年歸並華商,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以制售中西葯品、成葯用品及其他工業原料、化妝品為業務,為中國著名葯廠之一」。「該公司資本初為十萬元,(民國)二十一年增為十五萬元,二十五年增至二十萬元,同年年底改為六十萬元。二十九年五月增至二百五十萬元,三十年更為七百十萬元。旋後更幾度調整,增至五千萬元。(抗戰)勝利以後,資本又加至法幣十萬萬元,每股五十元」。對於該公司的營業和分配情況,《中國股票年鑒》的介紹是:「該公司營業在戰爭期間,以外貨來源斷絕,營業頗為發達,獲利甚厚。據民國三十四年度營業報告:銷貨凈收入為143146367.74元,純益25226328.02元」。「該公司年有官紅利之發給,且發息甚厚。通常紅利外,更有額外紅利。就以最近情形言:三十四年度下半年官利二元,紅利十六元。三十五年上半年官利二元,紅利三十元,合計共達五十元,即照票面發給也。」[2]

筆者收藏的這七份信誼公司股票,發行日期均為民國37年(1948年)5月1日,分屬楊炳誠、程祥雲、高培良和徐菊英等四位股東,其中屬於楊炳誠的有三份,均是股份十萬股股價各值國幣(舊法幣)壹佰萬元的股票;屬於程祥雲的兩份,分別是股份十萬股股價國幣壹佰萬元的股票和股份五萬股股價國幣五十萬元的股票各一份;屬於高培良的是股份十萬股股價國幣壹佰萬元的股票一份;屬於徐菊英的是股份六萬股股價國幣六十萬元的股票一份(從該股票背面「股份讓受登記」欄的記載和轉讓手續印章看,1949年10月17日徐菊英持有的這份股票已經轉讓給了一個叫「水棋高」的人)。
這幾份股票的印刷式樣和欄目都一樣(見圖1)。股票正面從右至左分為三個部分。右面的部分除記載股東的姓名外,另分「設立登記」、「增加資本登記」、「資本總額」、「股份總額」和「每股金額」幾欄。中間兩欄為該股票所有者持有的股數和總金額數。左邊是信誼公司五位董事的簽名和印章,均為豎排。觀察這些股票,在「設立登記」一欄中的記載年月是「中華民國二十二年二月」,筆者推測,從這個登記時間看,這應該是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和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遵照南京國民政府「同等交易所一地只能保留一所」的政策合並重新登記後留下的記錄。①「增加資本登記」一欄的記載時間為「中華民國三十七年四月」,從當時這些股票記載的股份總額都是「國幣壹佰億元」、「股份總額十億股」以及每股的金額欄目記載為「國幣十元一次交足」看,我們可以知道,在民國37年4月,也就是吳毅堂在《中國股票年鑒》一書中對信誼公司介紹之後的一年間,這家公司的資本又增加了十倍,每股的金額也作了調整。盡管這期間通貨膨脹嚴重,但我們仍然可以根據這些記載知道這家公司在這期間的發展較為順利。但是,引起筆者注意的主要還不是這些,而是這七份股票正面上方所留下的兩個藍顏色的長方形文字印章中的文字和股票背面留下的從民國36年(1947年)下半年直到1959年股息分配的完整記錄。這兩個長方形藍色印章中的文字都按四行漢字排列,內容相同,均為公告性質。

——————————————

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公布新制定的《交易所法》,其中第二條規定,「買賣有價證券,或買賣同種物品之交易所,每一區域以設立一所為限」。按照這個規定,中國證券市場最主要所在地——上海,由於存在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兩個交易所,應按照該法第55條的規定:「現存之交易所如在同一區域內有同種營業者兩所以上時,應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三年以內合並」。否則,將遭到「不依前項規定合並者,統以本法施行後滿三年為限,限滿解散,不得續展」的處分(參見上海檔案館編《舊上海的證券交易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95、300頁)。三年期限原應到1932年,但恰逢1932年爆發「一·二八」淞滬抗戰,遂延至1933年解決。經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和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理事會磋商,取得協議,並經兩所股東會議通過,決定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的證券部於1933年5月31日停止營業,合並到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同時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進行改組,在原有資本120萬元的基礎上增加資本180萬元,總額定為300萬元。經紀人名額由55人增加至80人。營業場所遷入漢口路422號新修的7層大樓(一樓大廳可容納5000人進行交易)。從1933年6月1日起,上海地區所有的證券交易,統由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一家辦理,這樣,上海一地存在兩家交易所經營證券業的局面就此結束(參見中支那振興株式會社調查課《上海華商證券業概況》,昭和16年版,第3頁;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國民政府財政金融稅收檔案史料》,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7年版,第708、709頁)。從這些史料記載看,這里的登記時間為1933年2月,應該是在這段期間內重新登記後留下的記錄。

第一個印章的文字從右至左排列,具體內容為:「本公司資本總額原為人民幣壹佰億元,經一九五○年五月十六日股東臨時會決議,調整為人民幣三百六十億元,即每一老股合新股三點六股」。

第二個長方形藍色印章中的文字改為從左至右排列,具體內容為:「本公司資本總額經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九日股東臨時會決議調整為人民幣五百肆十億元,每一老股合新股五點四股」。

從這兩個長方形藍色文字印章的文字中,筆者認為至少反映出兩點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解放初即國民經濟恢復時期,解放前經營順利的這家大型資本主義股份制企業經營仍然比較順利,1950年和1951年兩年資本總額連續增加就是一個明證。盡管我們不清楚這家企業的資本總額是通過什麼途徑,即是通過增資還是重新估值或者別的方式使資本升值,但其資本額在兩年內連續兩次增加的事實,無論如何都可以證明這家企業的經營狀況比較正常和順利。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新中國建立初期國家經濟政策的成功。二是作為股份制企業,這家企業在一年半的時間里至少召開了兩次股東會並形成決議,這個事實同樣是解放前的這家股份制企業在解放後仍然能夠進行比較規范運作的證明。
但是,這七份信誼公司股票反映出來的更重要的信息,應該是其背面的股息分配記錄。

該股票的背面(見圖2),在印刷有「本公司章程摘要」和「股份讓受登記」的地方,擠滿了長方形、菱形和圓形半圓形的各種股息發放的印章。其中,除屬於程祥雲的兩份股票的印章只有19個(是從民國36年到1959年第二季度的股息發放記錄)以外,其他五份股票的股息分配印章都有21個(其中兩份股票有22個,但內容重復,比屬於程祥雲的股票多出來的兩個印章是1959年第三、第四季度股息發放的印章)。從印章看,盡管股息發放有時是按年,有時是按季度,但這21個印章完整地記錄了這家企業從1947年直到1959年12年中的股息發放狀況,沒有缺失或斷檔,是一份很寶貴的歷史記錄。
在對這些印章的文字和年份進行考察後,筆者有幾個發現。

首先是內容:這七份股票都有一個內容相同的印章,記錄了1955年和1956年一二季度股息發放以及變化的情況。這個印章的文字是:「1955年度股息紅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發訖」。這里,除留下了企業利潤分配的記錄外,還有一個很值得注意的地方,即企業分紅發放的利息名稱從「股息紅利」變成了「定息」。這種企業利息的名稱改變說明了什麼?無獨有偶,在筆者收藏的另外兩種「同豐印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①和「信和紗廠股份有限公司股票」②的老股票中,同樣是從1956年第一、第二季度開始,有了相同內容的「定息」發放的記載。同豐印染公司股票背面印章中的文字是:「1956年度第一、二季定息發訖」(見圖3)。信和紗廠公司股票背面印章中的文字是:「1955年度股息及1956第一、二季度定息發訖」(見圖4)。而在此前的股息發放記載中,不管是哪一種公司的股票,從未出現過「定息」的字樣。
————————————————————

關於「同豐印染股份有限公司」,江川主編《華股指南》一書中有所介紹,主要情況為:「該公司創立於民國25年間,以織造及印染麻紗布匹為業務。營業區域以長江各埠為最,遠及南洋與印度。翌年購置廠房,增添機器,大量生產。不幸滬戰突起,一部分廠房毀於炮火,工作停頓。但戰事內移後,即恢復原狀。近年因業務發達,數加擴充,迄今該公司設有二廠,分工合作。資本:國幣一千二百萬元;股額:分為一百二十萬股,每股十元;歷屆增資:初僅國幣六萬元,26年增至十五萬元,29年增至四十萬元。30年11月大舉擴充,增至一千二百萬元。股息:歷年派息,均在一分以上」。轉引自金融史編委會編、書目文獻出版社影印《舊中國交易所股票金融市場資料匯編》,1995年版,第1842頁。筆者收藏的這張同豐印染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發行日期是1955年2月1日。

關於「信和紗廠股份有限公司」的情況,吳毅堂編著的《中國股票年鑒》中介紹為:「該公司創辦於民國26年12月,因當初曾在香港注冊,故太平洋戰事後,曾被敵日軍管理,發還後改組為華商,以迄於今。資本:國幣四萬伍千萬元正,股份總額四千五百萬股……」。見《中國股票年鑒》第153頁.筆者收藏的這張信和紗廠股票是民國38年(1949年)1月21日簽發的。

㈦ 日本地震會影響中國的股市嗎那醫葯股是不是要漲

強震重創了日本民眾的正常生活,對日本及全球股市也造成了短期沖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最近20年中大地震災害對全球股市、特別是對A股的影響後發現,對A股影響最深刻的莫過於2008年發生在我國汶川的「5·12」特大地震。盡管外圍地震災害也會對A股產生短期沖擊,但從中長期來看,地震等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有限。

「短期肯定會帶來沖擊!」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日本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對全球資本市場,尤其是A股,至少會產生心理上的沖擊。影響到底會有多大,目前尚難作出准確判斷。不過,日本大地震應該只會短期沖擊資本市場。

華西證券研究所研究主管曹雪峰認為,雖然從中長期來看影響非常有限,但是自然災害對大盤指數的沖擊效果短期內還是明顯的。根據歷史經驗,周邊及全球其他國家發生的地震、海嘯等大型災害會對部分細分行業產生短期利好或是負面沖擊。

航運漁業救災物資受關注

日本大地震之後,A股哪些行業會率先作出反應?綜合多位市場分析人士的觀點,航運、漁業、救災物資三大領域率先進入視野。

「不排除部分航線因為風險因素而漲價!」一位不願具名的國內某大型券商航運業研究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已有至少20個國家和地區以及部分太平洋島嶼發布海嘯警報,如果日本大地震持續,對航運業的整體影響是偏負面的。

不過上述人士進一步認為,部分航線或因為風險因素而提高運價或徵收附加費。基於心理預期,沖動資金或許會關注航運股帶來的機會。具體來講,地震可能拖累日本經濟的復甦進程,油運和集裝箱運輸會受到負面影響預期比較多,而干散貨市場因為替代性需求而短期有可能受益。A股中涉足干散貨市場的航運股主要包括中國遠洋(601919,收盤價10.43元)、中海發展(600026,收盤價10.20元)、招商輪船(601872,收盤價4.40元)、中遠航運(600428,收盤價8.64元)等。

除了上述航運股外,板房與帳篷的短期需求也可能上升。曹雪峰認為,日本地震發生後,從雅緻股份(002314,收盤價18.48元)本周五收盤前半小時的反常走勢來看,部分短線資金已有活躍的態勢。因此,與板房以及帳篷生產相關的上市公司可能會受到投機資金關注。不過,從歷史經驗來看,這僅僅是短線的投機行為,建議投資者謹慎參與。

另外,投資者或許會擔心,我國的漁業會受到相應的沖擊,特別是一些以日本為主要出口國的上市公司。不過,這些擔心或許是多餘的。

從出口來看,A股有部分上市公司如東方海洋(002086,收盤價17.52元)、獐子島(002069,收盤價39.44元)、好當家(600467,收盤價13.73元)等公司對日本有少量的出口份額。金元證券一位分析師認為,短期來看,地震對這類公司的出口可能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因為出口日本的數量相對較小,因此影響將有限。從另一方面來講,短期需求受到壓制之後,反而會有一個補充庫存的需要。從中長期來看,由於日本的漁業受到破壞,這些公司或許會得到更多的日本訂單,但這還需要時間來證明。不排除投機資金藉此產生短期的「遐想」。

不過,東方證券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則認為:「由於本次日本強震是發生在日本外海,因此,不會對我國沿海的漁業產生後續的破壞。」他同時表示,這並不表明在日本漁業受到破壞之後,我國的相關漁業上市公司可以從中獲利,主要是因為,日本漁業是以捕撈為主,而我國漁業是以養殖為主。此外,日本對食品相關安全要求明顯要高於國內。因此,日本對後續魚類等產品的需求或許會在震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轉向海外,並且應該是以歐美為主。

短期沖擊不改中長期趨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對歷史資料的初步統計發現,多數情況下大地震會導致當地股市出現下挫,但持續時間都十分短暫,連續下跌一般不超過4個交易日,不會對股市產生中長期影響。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地震對股市的影響需要密切關注自然災害的進程。如受災地區盛產某種產品,出於該產品短缺導致全球價格上漲的預期,A股生產同類產品的公司因為預期受益而可能被關注;另外,隨著人們對震區核電站是否會發生泄露的擔心,提供核電設備的個股也可能因投機資金「浮想聯翩」而借機炒作。

有媒體報道稱,美國曾經對1970年以來的20多次突發事件做過統計,所有這些突發事件對經濟的不利影響一般來說不會超過一個季度。

鏡頭回放

「5·12」大地震後A股小跌

說到地震對A股的影響,就不得不提到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的里氏8.0級地震,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來中國境內發生的烈度最高的一次地震。巧合的是,地震發生時,股市臨近收盤,上證綜指在兩次沖擊3700點無果後快速回落。許多投資者到收盤時還不知道四川發生了大地震,因此當天滬深股市基本上沒有對地震作出明顯反應。收盤時該上證綜合指數報3626.98點,上漲13.49點,漲幅0.37%。

但是,地震發生後的第二天即5月13日,市場的悲觀情緒快速宣洩,上證指數低開近3個百分點,最後收盤時下跌1.84%,在此後的3個交易日中股指並沒有太大的震盪。

而「5·12」地震之後,因為市場預期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建材類需求均會出現上升,四川的基建企業四川路橋(600039,收盤價8.79元),以及水泥企業*ST金頂(600678,收盤價6.30元)、四川雙馬(000935,收盤價12.88元)均在地震之後出現階段性的快速無量拉升,但這些個股很快就被打回了原形。

歷史資料

20年間全球大地震對股市的影響

◆事件:智利地震 震級:里氏8.8級

最近幾年突發自然災害對全球資本市場短期影響最明顯的,要數智利2010年2月27日發生的里氏8.8級大地震。

智利為全球最大的銅生產國,2009年精銅產量534萬噸,佔全球產量的33.8%,2009年中國進口精銅320萬噸,進口精銅礦613萬噸,其中智利為主要的銅資源進口來源地。因此大地震引發全球對銅短期供給將銳減的擔憂。表現在A股上,在智利礦產業受損情況尚不明確時,主營為銅的個股受到短期資金的 「瘋狂」炒作,包括精誠銅業(002171,收盤價22.15元)、雲南銅業(000878,收盤價26.20元)、江西銅業(600362,收盤價39.91元)及銅陵有色(000630,收盤價29.07元)在內的多隻有色金屬股全線漲停。

但是,3月1日晚間即從智利傳來消息稱,地震中心離主要的銅礦產區較遠。接下來相關個股在3月2日開盤後迅速回落。

◆事件:中國台灣地震震級:里氏7.3級

1999年中國台灣「9·21」大地震發生後,當地股市暫停交易。從9月27日復牌起,台灣加權指數從9月20日的8016點開始下挫,到9月30日報收於7599點,期間經歷了5個交易日的震盪下跌,累計跌幅為5.2%。之後台灣加權指數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反彈。

◆事件:日本地震 震級:里氏6.6級

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庫縣神戶市一帶發生里氏7.2級強烈地震。盡管在發生地震的當日,對地震國的股指有所影響,但是,由於當時A股與全球股市聯系還不很緊密,因此,對A股基本沒有多少影響。

2003年9月26日凌晨,日本北海道東南約80公里的釧路海域發生里氏7級地震,當天東京日經225指數在開盤後不久就下跌了92.81點,跌幅達到了0.9%。位於北海道的各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在短時間內股價大跌,其中,北海道電力公司和北海道銀行的股價損失最為慘重,這跟「5·12」汶川大地震期間部分四川地區個股出現急速殺跌有相似之處。

◆事件:其他地震 震級:里氏6~7級

1994年1月17日,美國洛杉磯市西北35公里處發生里氏6.6級地震,由於當時A股與全球股市聯系還不很緊密,因此,對A股基本沒有多少影響。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里氏7.9級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亞洲股市在隨後幾個交易日內普遍下跌,12月29日泰國航空大幅下挫3.5%,帶動泰國SET股指下跌1.5%,領跌亞洲股市。新加坡航空和馬來西亞航空分別下跌了1.7%和2.3%。新加坡海峽指數也跌0.22%,收於2051點。盡管日本、韓國並沒有受到海嘯影響,但投資者同樣擔心它影響本國經濟。日經指數下跌了0.03%,收於11362.35點,韓國、印尼股市分別下跌了0.3%、0.5%。

㈧ A股未來3年至5年,能翻10倍或100倍的股票,在哪些行業

後市看好三大板塊:消費,醫療,科技

消費是剛需,只要中國不倒,投資消費不說讓你賺的滿嘴流油,但至少跑贏最好的理財產品還是很簡單的吧?我國現在接近14億人口了,每天都在消費,所以投資消費板塊是非常保守的,我稱之為防禦板塊。穩健的投資人建議去投易方達中小盤,想獲得超額收益,激進一點的可以直接投資招商中證白酒。

綜上所述,未來我最看好的三大行業就是消費(高端白酒)、醫葯(創新葯)、科技(新能源)這三大板塊!希望可以幫助到你!你可以關注我,每天都會發布最新的市場觀點和最前沿分析思路

閱讀全文

與中國短缺葯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汽股票最新行情 瀏覽:521
歐鏈科技股票 瀏覽:314
有個寶字的股票app 瀏覽:856
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票 瀏覽:104
微信股票群如何賺錢 瀏覽:848
歷史上股票漲停板最多的股票 瀏覽:489
科創板發行市盈率最低的股票 瀏覽:262
2019中國股票市場研究報告 瀏覽:690
股票在低位發布重組失敗 瀏覽:405
601611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瀏覽:819
安卓股票指標軟體下載 瀏覽:268
寧波科技股票行情 瀏覽:854
股票節假日資料庫 瀏覽:621
美邦服飾股票漲停原因 瀏覽:348
新風嗚股票資金流向 瀏覽:15
招商銀行怎麼往股票 瀏覽:102
宇順電子的股票分析軟體 瀏覽:957
基金資產總值包括上市股票的價值 瀏覽:485
華數傳媒終止重組的股票有哪些 瀏覽:438
買一隻股票多久可分紅 瀏覽: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