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華誼兄弟在國內娛樂圈地位無需多說,只需要用幾個旗下藝人來證明一下
現在的華誼兄弟已經過了巔峰時期,因為涉及到范冰冰偷稅漏稅時間被推上風口浪尖,股票大跌,價值也大幅縮水。如今只能依靠幾部電影盈利。以前的華誼兄弟,巔峰時期擁有李冰冰和范冰冰,周迅,葛優,黃曉明,舒淇,林心如,還有大導演馮小剛。每年的馮小剛賀歲電影就足以讓華誼兄弟在業內大賺一筆。而且依靠馮小剛出品的電影,相繼讓李冰冰,范冰冰事業步入當紅階段!
只是現在地位重新洗牌,華誼兄弟已不是內地龍頭大哥,已被博納影業全面超越。現在博納出品的電影,基本沒有虧損一說。今年的《中國機長》更是邁入了票房前十,反觀華誼兄弟這幾年並沒有大爆電影。在雙冰和葛優周迅離去之後,華誼兄弟確實沒有足夠分量的明星!
㈡ 中國機長這部電影怎麼樣
觀影之後,不黑不吹,確實是一部值得一看的航空題材方面的電影!
隨著國慶節步入尾聲,目前主旋律三部曲中的《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已經超過20億,當初營銷攻勢比較強的《攀登者》票房墊底,目前票房剛超過8億。而當初營銷勢頭沒有那麼強大的《中國機長》憑借口碑優勢,從當初的末尾強勢逆襲,票房收入目前將近20億,慢慢靠近票房第一的位置。
談一下影片中的幾處BUG,個人認為最大的BUG應該是影片中第二機長(杜江飾)在飛機飛行中與乘客調情,現實生活中,這種行為估計是不允許的,對劇情的推動也沒有太大幫助。另外一個BUG就是一個航模愛好者(關曉彤飾)與電影主線關系不是太大,似乎是強行加上去的。看到有解釋說航模愛好者發現空難這個橋段沒有說明故事背景,所以讓該橋段看起來很雞肋。 個人認為即使加上故事背景,與影片的主線也沒有太大關聯。還有一個地方處理不太好的地方,不能說是bug吧。就是飛機降落時候,整個電影的情緒張力不是太足,和前面緊張的情緒沒有形成很好的連貫,銜接的不是很到位。影片以機長的一句話作為收尾: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可以說對整個影片做了一次情感的升華,乃畫龍點睛之筆。以上純屬個人觀影感受,喜歡的朋友歡迎一起討論。
㈢ 你怎麼看《攀登者》與《中國機長》的票房差距
國慶三部大片上映前,我認為看好《攀登者》,以為這部電影有看點,能打動觀眾的心。但從目前的口碑和票房來看,《攀登者》都不如同期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和《中國機長》。
影片中幾場大的動作戲,都是強調雪崩和遇到冰縫、暴風時的驚險,關於登山過程中跟專業有關的細節卻很少觸及,讓人看下來,這完全是一部登山者遭遇災難的逃生大片,跟主題嚴重脫離。其次是為類型而類型。影片採用類型片的敘事方式可以理解,但過分遵循類型片的思路,也讓影片顯得呆板和缺乏靈動。
㈣ 新加坡m1185空難事件
勝安航空185號班機是由印尼雅加達到新加坡的定期航班。1997年12月19日,該航班由一架編號9V-TRF的波音737-36N客機執行此任務,起飛後一切正常,卻突然高速俯沖,墜毀於印尼的穆西河中,機上104人無人生還。
客機在撞擊前就解體,碎片在方圓數公里的范圍,不過主要殘骸都散布在穆西河底長80米寬60米的區域。由於撞擊劇烈,加之河流沖刷,沒有找到完整的機上人員遺骸,最後僅有6人可以通過遺骸殘片確認。
墜機之後,調查由印尼的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C)負責調查。由於罹難者當中包括美國籍的乘客,因此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亦介入調查。
有73%的飛機殘骸被找到,其中包括黑匣子,但調查員發現,機上的黑匣子於飛機墜毀前就已經停止工作,因此事故發生時的細節沒有被記錄,難以確認意外發生原因。
調查顯示,語音紀錄器(CVR)於飛機墜毀前8分鍾停止工作;而飛行資料記錄器(FDR)則於墜毀前兩分鍾停止工作。隨後,飛機便突然往下俯沖直至墜毀。至於為何黑盒會停止工作,則沒法查證。
空難,指飛機等在飛行中發生故障、遭遇自然災害或其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災難。指由於不可抗拒的原因或人為因素造成的飛機失事,並由此帶來災難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通常與「空難」意義相同的詞彙還有「飛機墜落事件」或「墜機事件」。漢語中對各種飛行器包括各種載人航空飛行器在起飛、飛行或降落過程中,由於人為因素或不可抗拒的原因導致的災難性損失,對此類事件統稱為空難,如對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失事有時稱為「哥倫比亞空難」。
㈤ 請教下。東方航空這只管理丑聞屢出的股票為什麼價格這么高
因為機構投資者更加堅信東航將被國航重組
㈥ 機長可以投資炒股嗎
可以買賣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在買賣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時,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㈦ 各位友人,誰可以告訴我M1185新加坡空難事件
勝安航空185號班機是由印尼雅加達到新加坡的定期航班。1997年12月19日,該航班由一架編號9V-TRF的波音737-36N客機執行此任務,起飛後一切正常,卻突然高速俯沖,墜毀於印尼的穆西河中,機上104人無人生還。
當天,185號班機上載有97名旅客和7名機組人員,包含一位新加坡籍機長朱衛民及紐西蘭籍的副機師鄧肯(Duncan Ward)。肇事飛機於當地時間下午3時37分從印尼雅加達的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起飛,3時53分,飛機爬升至設定高度35,000呎高空。雷達顯示,在下午4時12分,飛機突然從正常飛行高度急速下墜,飛行速度超過了音速,飛機在空中解體,撞擊於穆西河靠近蘇門答臘巨港的地方。從下墜到撞毀用時不到一分鍾。機上104人全部遇難。
客機在撞擊前就解體,碎片在方圓數公里的范圍,不過主要殘骸都散布在穆西河底長80米寬60米的區域。由於撞擊劇烈,加之河流沖刷,沒有找到完整的機上人員遺骸,最後僅有6人可以通過遺骸殘片確認。
墜機之後,調查由印尼的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C)負責調查。由於罹難者當中包括美國籍的乘客,因此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亦介入調查。
有73%的飛機殘骸被找到,其中包括黑匣子,但調查員發現,機上的黑匣子於飛機墜毀前就已經停止工作,因此事故發生時的細節沒有被記錄,難以確認意外發生原因。調查顯示,語音紀錄器(CVR)於飛機墜毀前8分鍾停止工作;而飛行資料記錄器(FDR)則於墜毀前兩分鍾停止工作。隨後,飛機便突然往下俯沖直至墜毀。至於為何黑盒會停止工作,則沒法查證。
由於缺少黑盒數據,調查非常困難。印尼當局只能從飛機殘骸中找到有限的線索。經過漫長的調查,NTSC仍找不到具體失事原因。因此,在印尼NTSC的報告中,只能以「原因不明」作為結論。
美國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也參與了調查,他們的報告認為「失事原因是有人蓄意操控飛機墜毀,此人極有可能是機長」。調查發現該名機長在1997年下半年的工作上曾遭受過挫折;而他近來在股票上虧損大約100萬美元。加上飛機的黑盒在墜毀前可能是被關掉這一點,因此,NTSB認為,這是一次蓄意墜毀飛機的事件。NTSB提出了以下的幾點原因:
沒有發現機械故障導致墜機的證據。
事故可以用人為操控來解釋
飛機下墜路徑與駕駛室飛行控制系統的輸入吻合;
證據顯示黑盒是有意被關閉;
墜機的過程中駕駛人員應控制飛機復飛,並沒有人嘗試去做;
控制飛機下墜的操作更可能是機長所為。
不過,有遇難者家屬在洛杉磯法院提起訴訟,控告飛機尾舵控制器製造商Parker Hannifin。原告律師團提出尾舵故障是導致飛機墜毀的原因,而非人為因素。證據如下:
機長雖然投資股票失利,但是損失相較家庭財產來說不大;
從現有的機艙談話記錄來看機長行為並無異常;
該飛機的黑盒子老舊,有過多次自動失效的紀錄。
該機的墜機模式與過去一些737飛機的墜機模式,如聯合航空585號班機空難及全美航空427號班機空難類似。造成過去墜機的原因是尾舵液壓裝置的問題,而針對該機液壓裝置的調查顯示這個問題似乎也出現在該班機上。
由於這次失事原因涉及很多敏感的爭議性,因此最後仍未有一個具體及統一的事故調查報告。但無論如何,尾舵製造商Parker Hannifin最後還是賠償了這次事故中的受害者家屬4400萬美元。
截至2007年,一直都未能找到任何其他確鑿的證據可以釐清事故原因。
第十二季空中浩劫播出勝安185事件時描述此空難可能是機長人為操控墜毀,但並未採納任何控告Parker Hannifin的原告律師團的任何證據。
事故之後
現時,勝安航空的機隊是以空中客車的飛機為主;但在2012年,勝安已決定與波音購買多架737客機以取代A320。
此次事故之調查經過被製作成紀錄片SilkAir 185: Pilot Suicide?,以及空中浩劫第12季第4集「Pushed to the Limit」。
歌手林俊傑在個人第10張專輯「因你而在」中的單曲「修煉愛情」,將MV劇情以改編自己的故事來懷念緬懷因該次空難逝世的女性友人。
㈧ 勝安空難發生在哪一年
勝安航空185號班機是一班由印尼雅加達到新加坡的定期航班。1997年12月19日,該航班由一架編號9V-TRF的波音737-36N客機執行此任務,可是其後墜毀於印尼的一條河中,機上無人生還。當天,185號班機上載有97名旅客和7名機組人員,包含一位新加坡籍機長Tsu Way Ming及紐西蘭籍的副機師Duncan Ward。肇事飛機於當地時間下午3時37分從印尼雅加達的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起飛,3時53分,飛機爬升至設定高度35,000呎高空。下午4時12分,飛機突然從設定高度急速下墜,並在空中粉碎性解體,殘骸散落於蘇門答臘的巨港北方50公里的Musi River Delta內。由於沖力巨大,客機的碎片和殘骸散布於方圓數公里的范圍內,整個機身沒有一處地方是完整的。
墜機之後,調查由印尼的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C)負責調查。由於罹難者當中包括美國籍的乘客,因此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亦介入調查。
調查員發現,機上的黑盒於飛機墜毀前就已經被關閉,因此難以確認意外發生原因。調查顯示,語音紀錄器(CVR)於飛機墜毀前8分鍾被關掉;而飛行資料記錄器(FDR)則於墜毀前兩分鍾被關閉。隨後,飛機便突然往下俯沖直至墜毀。至於為何黑盒會被關掉,則沒法查證。
由於黑盒於飛機墜毀前就被關掉,因此調查進度非常困難。印尼當局只能從飛機殘骸中找到有限的線索,去研究失事原因。可是,經過漫長的調查,印尼NTSC仍找不到具體失事原因。因此,在印尼NTSC的報告中,只能以「原因不明」作為總結。
美國NTSB則將調查重點放在機長Tsu Way Ming身上。調查發現該名機長在1997年下半年的工作上曾遭受過挫折;而傳聞他的個人財政亦出了極大問題。加上飛機的黑盒在墜毀前被關掉這一點,因此,NTSB認為,這是一次蓄意墜毀飛機的事件。NTSB提出了以下的幾點:
* 飛機下墜路徑與駕駛室飛行控制系統的輸合吻合;
* 證據顯示黑盒是有意被關閉;
* 墜機的過程中應該有機會挽救,但當時在駕駛室中無人試圖矯正飛機下降的趨勢;
* 飛機下降的指示是由機長操控。
不過,當中亦有人提出反對的證據,包括:
* 機長雖然投資股票失利,但是還不至於影響生活;
* 故意使飛機以這種方法墜機的難度很高;
* 該飛機的黑盒子已經有自動失效的紀錄。
至於提出反對機長蓄意墜毀客機的人則指出飛機很有可能是涉及機械問題。該機的墜機模式與過去一些737飛機的墜機模式,如聯合航空585號班機及全美航空427號班機類似。造成過去墜機的原因是液壓裝置的問題,而針對該機液壓裝置的調查顯示這個問題似乎也出現在該班機上。
由於這次失事原因涉及很多敏感的爭議性,因此最後仍未有一個具體及統一的事故調查報告。無論如何,船舵製造商,Parker Hannifin,最後也必須賠償是次事故中的受害者的家屬4400萬美元。
到目前為止一直都未能找到任何確鑿的證據可以釐清事故原因。
㈨ 尋一個電影,以前電視上演過,內容是關於航班的,在起飛前加錯燃料了,起飛後遇險的股市。
緊急迫降
劇情介紹
金秋的機場,一片繁忙。各航空公司的客機正在這里有條不紊的降落、起飛... 一架B2174大型客機FU569載著137名中外
乘客呼嘯起飛,飛向北京。客艙內,一對白發蒼蒼的老人充滿第一次乘坐飛起的新鮮感;一個業務員懷抱隨身攜帶的維系企業命運的滿箱現金安然地進入夢鄉;戴著老花鏡的學者模樣的老人靜靜地看著手中的線裝書;吃奶的孩子經由乘務員冷卻了奶瓶中的牛奶後,也停止了哭鬧。乘務員們面帶微笑正在熱誠地為旅客服務,客艙內充滿了和諧、溫馨的氣氛。然而,誰也不曾料到,一場突如其來的危險正向他們襲來...
原來,飛機升空後,機長李嘉棠發現起落架信號燈指示不正常,飛機起落架收不回來,這意味著客機將無法著陸,如不及時排除險情,就可能發生機毀人亡的悲劇。李嘉棠立即向地面塔台指揮報告情況並請求返航。藍天航空飛行部總指揮要李嘉棠做穿雲和後起落架頓地並甩飛的動作,試圖將前起落架甩下,但是,李嘉棠做了上述動作後,還是沒能將起落架放下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市領導聞訊飛速趕來,寸步不離塔台,同有關人員一起研究飛機著陸方案和營救措施。剎那間,59輛消防車,20輛救護車、4輛照明車、25輛工程車快速趕到現場。 機艙內,機長和乘務員處變不驚,臨危不亂,沉著地帶領乘客井然有序的向客艙後部轉移。從而使客機重心後移,試圖減輕機頭重量,進行緊急迫降。但是此舉危險系數極高,稍有差錯,後果不堪設想。隨著總指揮的分析、描繪,大家眼中出現了一幅幅驚心動魄的畫面:機頭落地,由於分量太重,致使底部凹陷,擦出火花,導致爆炸;飛機失控,沖離跑道,撞進候機樓,機毀人亡,已慘不忍睹...
客機朝著機場緩緩下降,機場周圍警燈閃爍,消防車一路跟進,跑道上緊急噴灑泡沫,各種搶險,救護車輛緊急待命;市長和機場指揮中心總指揮在機場跑道上等待、接應... 關鍵時刻終於到來,客機能否安全迫降?機上的旅客能否脫離危險?客機迫降過程中又將遇到什麼險情?
㈩ 吳京《攀登者》口碑撲街,《中國機長》贏了,影視股怎麼個炒法
簡單說,不是業內的,不好炒。
為什麼?
記住這句話:利空出盡是利好,利好落地是利空。
前段時間大熱的電影,非《哪吒》莫屬。
而直接受益的最大投資者光線傳媒,在《哪吒》上映後,股價很平靜,根本沒有暴漲。
這是因為光線傳媒在電影上映前近一個月低位反彈已經超30%。
在《哪吒魔童降世》上映之前,有些股民就對此電影的超高票房有一定預期,前期已經股價拉漲了,反而後期要小心主力借利好出貨了。
同樣的,《流浪地球》的受益股北京文化,就是在影片火之前股價飆升,上映了爆火之後,反而下跌。可見對影視行業,等到電影上映了再炒,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