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內期貨什麼時候開盤
國內期貨的開盤時間:
商品期貨上午開盤比股票早半個小時,9點開盤;下午開盤比股票晚半個小時,1點半開盤。收盤時間一樣。
股指的話時間不同,上午比股票早15分鍾開盤;下午跟股票一樣開盤,下午比股票要晚一刻鍾收盤。
夜盤品種有黃金白銀銅鋁鋅鉛,黃金白銀期貨交易夜盤時間是晚上9點-凌晨2:30,銅鋁鋅鉛是晚上9點-凌晨1:00。
其他開票交易時間:
2. 中國股票市場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1891年,香港成立了香港股票經紀協會,後發展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14年,中國當時的北洋政府頒布證券交易所法,1917年成立了北京證券交易所。
1989年大陸開始試點,1995年正式形成現代股票市場。
中國股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股市。1989年開始作為試點,本著試得好就上、試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運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國股市試點要停、股市要關門這類消息。後受"3.27國債期貨事件"影響,中國期貨市場於1995年進行全面的整頓清理,中國股市成為扶持的對象,這樣股市才由此迎來了真正的利好,轉而進入了大發展的時期。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
股票市場特點:
1 有一定的市場流動性,但主要取決於當日交易量(交易量取決於投資人心理預期)。
2股票市場只在紐約時間早上的9:30到下午4:00(中國市場為下午三點)開放,收市後的場外交易有限。
3成本和傭金並不是太高適合一般投資人。
4 賣空股票受到政策(需要開辦融資融券業務)和資本(約50萬)的限制,很多交易者都為此感到沮喪。
5 完成交易的步驟較多,增加了執行誤差和錯誤。
3. 中國的股票和期貨,分別開始於哪一年,立法於哪一年
我國最早的證券交易市場是清朝光緒末年(1891年)由上海外商經紀人組織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眾業公所」,在這兩個交易所買賣的主要是外國企業股票、公司債券,中國政府的金幣公債以及外國在華機構發行的債券等。
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是1918年夏天成立的北平證券交易所。1920年,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准成立。
天津證券交易所在1952年關閉,舊中國的證券市場相繼消失。
1990年12月和1991年6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成立,我國證券市場正式形成。(著重記住幾個重要的時間和重的事件)
十幾年來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特點:(市場、發行、投資者和監管四個方面)
1、市場發展日益規范有序
(1)發行制度由審批制過渡到核准制;
(2)股票發行方式不斷改進;
(3)市場參與者的行為逐漸規范。
2、證券發行規模逐年擴大,品種結構日趨合理
到2000年為止,我國發行的證券品種已涵蓋了股票(A股和B股)、基金、 國債、企業債券、可轉換債券等。
3、機構投資者的隊伍逐漸壯大
(1)證券公司;
(2)證券投資基金。
1999年11月國務院頒布《證券投資者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開始大力培育證券投資基金。1998年3月,首批證券投資基金正式運作。(記住時間及其事件)
(3)其他機構投資者
從2000年9月8日開始,我國任何企業都可以投資於證券市場。1999年9月8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通知,明確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和上市公司這三類企業可以進入證券市場進行投資。(三類企業入市)
4、監督手段法制化
1993年4月22日,國務院頒布了《股票發行與交易暫行條例》;
1994年7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了《中國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1999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正式實施。
參考資料:《證券市場基礎知識》教學輔導
4. 中國期貨交易時間是幾點到幾點
一.國內的期貨合約交易的交易時段:有日盤和夜盤兩個時段的交易時間,日盤所有合約全部開盤交易,只有部分期貨品種有夜盤交易。目前,日盤加夜盤同時交易的期貨期權品種有40個。
二.期貨的交易時間;
1.日盤交易時間:09:00-10:15
10:30-11:30
13:30-15:00
2.夜盤交易時間:
上期所合約:(螺紋、線材、熱卷、瀝青、橡膠、燃料油、紙漿)21:00-23:00
(銅、鋁、鉛、鋅、鎳、錫)21:00-次日凌晨1:00
(黃金、白銀、原油)21:00-次日凌晨02:30
鄭商所合約:(動力煤、棉花、白糖、棉紗、菜籽油、菜粕、甲醇、PTA、玻璃)交易時間:21:00-23:30
大商所合約:棕櫚油、焦炭、焦煤、鐵礦石、豆粕、豆油、豆一、豆二、玉米、玉米澱粉、玉米期權、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氯乙烯(PVC)、乙二醇(EG)以及聚丙烯(PP)統一交易時間:21:00-23:00
註:大商所於2019年3月25日發布《關於增加夜盤交易品種及調整夜盤交易時間的通知》,通知提示了增加夜盤品種的內容,並規定新的夜盤交易規則自今晚北京時間21:00開始執行。
玉米、玉米澱粉、玉米期權、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氯乙烯(PVC)、乙二醇(EG)以及聚丙烯(PP)七個期貨品種今晚開啟夜盤交易。同時,大商所所有夜盤品種自2019年3月29日開始,交易時間統一調整為北京時間21:00至23:00。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5. 期權交易時間
我國目前有三個交易所提供商品期貨期權交易,上市品種主要為農業品、金屬、能源化工產品。另有在上交所上市的上證50ETF期權、滬深300ETF期權,深交所上市的滬深300ETF期權和中金所上市的滬深300股指期權。
列舉每個上市品種的具體交易時間:
一、上海期貨交易所:
日盤交易時間:9:00-10:15、10:30-11:30、13:30-15:00。(銅期權、橡膠期權、黃金期權)
夜盤交易時間:
21:00-23:00 (橡膠期權)
21:00-次日01:00 (銅期權 )
21:00-次日2:30(黃金期權)
二、大連商品期貨交易所:
日盤交易時間:9:00-10:15、10:30-11:30、13:30-15:00。
夜盤交易時間:21:00-23:00 (玉米、豆粕、鐵礦石期權)
三、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
日盤交易時間:9:00-10:15、10:30-11:30、13:30-15:00。
夜盤交易時間:21:00-23:00(棉花、白糖、PTA、甲醇期權)
四、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
日盤交易時間:9:30-11:30、13:00-15:00 (滬深300股指期權)
五、上海證券交易所:
日盤交易時間:9:30-11:30、13:00-15:00(上證50ETF期權、滬深300ETF期權)
六、深圳證券交易所:
日盤交易時間:9:30-11:30、13:00-15:00(滬深300ETF期權)
上交所上市的滬深300ETF期權標的物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代碼510300;深交所上市的滬深300ETF期權標的物為嘉實滬深300ETF,代碼為159919。
6. 股票每天的開盤收盤時間是什麼時候
中國的股市開盤時間是周一到周五,早上從9:30–11:30,下午收盤時間:13:00–15:00,中國所有地方都一樣。
中國香港股市開盤和收盤時間為:上午10:00——12:30;下午2:30——4:00;中國台灣股市開盤為:上午9:00——下午1:30。
2018年股市休市時間:
元旦:2018年元旦是1月1日星期一。2018年元旦放假安排:12月30日至1日放假調休,共3天。1月2日(星期二)正常上班。股市休市時間:12月30日至1日。春節:2018年春節是2月16日星期五。
根據規定春節法定放假時間是初一到初三,調休7天。2018年春節放假安排:2月15日至21日放假調休,共7天。股市休市時間:2月15日至21日。
(6)中國股票期貨開放時間擴展閱讀
開盤必要條件:
樓房開盤必須五證俱全。即依法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開盤日期:
樓盤是否開盤與商品房建設進度關系不大。為了盡快回籠資金,大部分正規商品房項目在奠基之前就有可能拿到商品房建造必須的五證,其中的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是最後一個,也是開盤必須要有的。
拿到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他們已經具備開盤條件,具體開盤日期由開發商決定。開發商要想賣樓,必須在相關部門發放銷售證之後才能賣。所以,開盤,肯定是拿到銷售證之後的事兒。
當然,這裡面涉及到一些穿空中手段,比如發放VIP卡,其實就是在開盤之前小訂了等等;也有個別基於銷售策略銷售節奏的考慮,推遲開盤日期的。
7. 股指期貨的開盤和收盤時間是什麼
股指期貨的開盤和收盤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法定節假日除外)。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7)中國股票期貨開放時間擴展閱讀: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股票買進和賣出都要收傭金(手續費),買進和賣出的傭金由各證券商自定(最高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沒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為:成交金額的0.05%,傭金不足5元按5元收。賣出股票時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 (以前為3‰,2008年印花稅下調,單邊收取千分之一)。
8. 中國期貨市場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我國期貨市場的產生起因於80年代的改革開放。1987年前後,一些關於建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文章見諸報端。為了解決價格波動這一難題,使有效資源能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先後做出重要指示,決定研究期貨交易。1988年3月七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快商業體制改革,積極的發展各類批發市場貿易,探索期貨交易。」從而確定了在中國開展期貨市場研究的課題。
拓展資料:經過一段時期的理論准備之後,中國期貨市場開始進入實際運作階段。在1990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了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引入期貨交易機制,作為我國第一個商品期貨市場,邁出了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第一步。
中國的期貨市場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90年到1995年,遍布全國各地的交易所數目一度超過50家,年交易量達6.4億手,交易額逾10萬億元,期貨品種近百種,交投可謂非常活躍。但是,當時的法規監管較為滯後,發生了不少問題。因此,國務院決定全面清理整頓期貨市場,建立適用於期貨市場的監管法規,將交易所數目減少至15家,期貨經紀公司數目大幅縮減,並限制了境外期貨交易。
第二階段是1996至2000年,國家繼續對期貨市場進行清理整頓,加上中國證券市場迅速發展,期貨市場步入低潮。1998年,國家把14家交易所進一步削減至3家,即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和鄭州商品交易所。2000年,期貨交易量萎縮至5400萬 手,交易額為1.6萬億人民幣。
從2001年至今是第三階段。期貨市場逐漸復甦,期貨法規與風險監控逐步規范和完善。2004年,國內新增棉花、黃大豆2號、燃料油與玉米4個品種。2005年交易量恢復增長到3.23億手,交易額達13.45萬億。白糖、棉花交易平穩,小麥品種較為成熟,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逐步發揮。2006年,中國期貨市場即將推出金融期貨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