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機構一般持倉多少比例容易拉高股價
事情可定。要看這支股票流通盤的大小,如果是小盤股的話主力控盤只要達到30%-40%完全可以拉動這支股票,如果要是大盤的話比例就相對要高一些至少要在50%-60%主力才能去拉動這支股票。
股價是指股票的交易價格,與股票的價值是相對的概念。股票價格的真實含義是企業資產的價值。
股價=每股收益x市盈率。
根據趨勢理論,股價運動有三種變化趨勢。
最主要的是股票的基本趨勢。
即股價廣泛或全面性上升或下降的變動情形。這種變動持續的時間通常為一年或一年以上,股價總升(降)的幅度超過20%。對投資者來說,基本趨勢持續上升就形成了多頭市場,持續下降就形成了空頭市場。
股價運動的第二種趨勢稱為股價的次級趨勢。
因為次級趨勢經常與基本趨勢的運動方向相反,並對其產生一定的牽製作用,因而也稱為股價的修正趨勢。這種趨勢持續的時間從3周至數月不等,其股價上升或下降的幅度一般為股價基本趨勢的1/3或2/3。
股價運動的第三種趨勢稱為短期趨勢。
反映了股價在幾天之內的變動情況。修正趨勢通常由3個或3個以上的短期趨勢所組成。
B. 主力持倉比例多少適合買入
30%-40%之間,可適當買入,一隻股票的主持股比例並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投資者不能僅僅根據這個數據作為交易的依據,還需要結合公司的基本面和技術分析。
如果一隻股票裡面有很多主力或者機構,那麼對這只股票來說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因為在股價低的時候,可能有利於股價上漲,但是一旦股價上漲,當機構出貨的時候,股價可能就會大幅下跌。
主力建倉一隻股票到底用多長時間?
如果主體資金沒有問題,一般從方案制定到啟動至少需要6個月的時間,直到倉位方案完成,很多投資者甚至機構簡單地認為倉位只是一個單獨的收款過程,其實這是外行的認知。
實施完整的建倉計劃,除了實現一定程度的籌碼集中度外,關鍵是要保證本輪建倉之後。手中留下的沉澱籌碼一定是標的成本最低的,沉澱的數量一定是標的的市場波動表現相匹配的,所以簡單地把它看成是數量的積累,這是一種不值一提的粗放的認識,而這種認知是在短線資金的熱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