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理財你應該准備些什麼
也許現代的科學技術太發達了,股票投資的手續、過程因而變得太簡單了,投資人可以在任何地點、不要任何准備和手續點點鍵盤而買賣股票,因此在買賣股票時往往顯得非常隨意。到商場買件幾十元、幾百元的東西還要貨比三家和討價還價,但股票買賣一筆動輒幾萬、幾十萬或幾百萬則是一瞬間的意念就決定了。可以說這是很多人投資失敗的一大原因。
投資股票與做其他工作一樣,實際上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工作。至少應明白如下的事實:
1.靠市場波動來賺錢有可能,但很難長久和持續。我不否認有些人在某些時期能把握市場,或具有感知市場波動趨勢的一些天分及某種不可言傳的預知能力或經驗認識,但是,至少從這個市場的歷史來看,完全靠市場波動的趨勢(股價的價差)來賺錢的人很少,持續性並非很高。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有過 准確 預測市場某次趨勢的經歷,但能可靠的、持續預測的基本沒有。當你聽說某某人能很 准確 預測市場時,或一個人是靠所謂 做波動 做成功並以此作為基本的投資策略時,應該明白,這類投資人的投資業績至少是波動極大或很難有持續性的投資業績的。
2.只有極少數公司(股票)是你能搞明白的。A股目前有差不多近2000隻股票了,你能搞清楚多少家?一些人似乎什麼股票都很懂,且分析股票時似乎有十八般武藝 樣樣精通 ,那麼這類人實際上更多隻是在做博弈游戲而不是在做投資,當然這種投資人在很多時候也確實很成功。但其成功與其分析並無關聯。要知道在很多時候, 擲骰子投資 法都能取得不錯的階段性業績。不過,如果能對極少數股票(公司)了如指掌,你的投資成功就有了切實的保障,即使出錯你能很快知道錯在哪裡從而避免錯誤重復發生。很多不明白自己的能力圈邊際在哪裡的投資人,一個特徵就是犯重復性錯誤。長期積累的結果就是投資水平很難有實質性的進步。
3.如果投資是一項長久的事業,那麼很難長期地戰勝市場。股市經常表現出這樣的一個特徵:事後看,有太多的方法可以 戰勝 市場。於是投資人便幻想,我這個階段比市場業績好得多,那麼我就具備了戰勝市場的能力,因此我可以長期戰勝市場。實際上,只要你把投資當作一輩子的事業,那麼必然會有如下統計結果:80%的投資人業績遠遠不如市場的指數的收益率。其中的道理就在於,這80%的人中的大多數過分相信了自己某階段的 聰明 來戰勝市場了,他們把本來是運氣的成分當作了自己的能力和必然。實際上,應明白這個道理:長期看這個市場的總收益率是不可能超過實業的收益率的。除非你能找到比實業的平均收益率高的公司,且能在市場少數 優惠價 時候合理的安排好你的這類股票頭寸,否則你別指望你的投資業績能長期超越市場。這里,找到優質公司,找到不可預期的市場優惠時機(價格)買入後長期持有 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難嗎?非常難!但不是絕對做不到,而是條件要求很苛刻,就像在鋼絲繩上跳舞。投資也因此就從科學變成了藝術。
於是,這個世界上便有了職業投資人這一行當。當然,很多職業投資人對上述事實並不明白,於是每當市場來一次大的牛熊震盪後,一大批的 職業投資人 就因此而淘汰了,再換另一批想來躍躍欲試的。即使在A股這個僅18年的年輕市場上,也不斷上演著這樣的循環。無論是你准備自己投資,還是請你的顧問給你投資,搞清楚如何做才能在這個市場上生存和成功 在你准備進行股票投資理財前,明白上述事實和道理,辨別清成功的投資及投資人的基本特徵都是首要的。
B. 股票技術是什麼
技術分析和能運用技術分析炒股賺錢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就好象認識中國字不一定能寫小說,會一些定式不見得一定能下好圍棋,哆唻咪算上高低音不過20多個音,專家排列的結果叫樂曲,一般人排列出來的可能就是噪音,所以,萬萬不要因為懂一點技術分析反而虧錢卻去抱怨技術分析沒用,其原理跟拉不出什麼東西卻怪地球吸引力不夠大是一樣的。
技術分析是一個內涵和外延都很廣的概念。且不說門類、流派各有不同,就是同一種類的技術分析,由於時間單位不同、參數不同等等,分析結果也是千差萬別的。打個比方說,一路上揚的股票,從「順勢而為」的角度說該買,若用其它某種分析可能意味著某上升目標已到達,則該拋了。同樣,一路下跌的股票繼續下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也有可能是某一級別的回調正好到位,那就該買了。因此,只要涉及到分析就應該全面分析。
很多股民、網友都迷戀來自「莊家」的消息,卻不想想「莊家」的女朋友把消息告訴她的姐妹再因其二大爺在家吃飯時說漏嘴被隔壁老王家的保姆聽見了再轉告保姆的老鄉——也就是你的女朋友,這消息還有什麼價值嗎?所以,任何消息絕對不會是第一手。(什麼莊家「消息」等傳到你的耳朵里,那全世界都知道了,千萬不要不把自己當外人)。再說了,自己選股選錯了還可以說是手氣的問題,聽了假消息被套,那可就是「腳氣」的問題了。
基本面是個什麼東西,從某一個角度來看,它意味著股票該值多少錢。那麼,若某股處於被低估狀態、有誰會拋?若處於被高估狀態、有誰買呢?事實上,被低估的股票持續走低、被高估的股票持續走高的現象倒是比比皆是,看看ST股票是怎麼漲的就清楚了。也許有人會說,炒股是炒發展、炒未來,那就更奇怪了。虧損企業的未來一定會好、績優企業的未來反而暗淡嗎?如果這么說,二傻子的未來一定是最可觀——因為他已經見「底」了(也就是「利空出盡」了),一旦扭傻為聰,前程是多麼不可估量啊!
技術分析(或乾脆說分析)之於股民大約有四種狀態:
一、眼裡沒圖表,心中無分析(大部分在證券公司營業部大廳里看有如火車站的列車時刻表般的大屏幕的散戶同志們,普遍屬於這一類)。這類狀態的特點就是「捏著老伴的手,彷彿左手握右手,一點感覺都沒有」;
二、眼裡有圖表,心中無分析;每周末買一份帶圖表的證券類報刊雜志的股民基本屬於這一類。面對如此豆腐塊般大小的圖表居然還能產生「靈感」,能不虧錢算成績,能賺錢則是奇跡,若能發財就是滑稽了。
三、對著電腦觀圖作分析,「十八般武藝」基本全會,雖也時有斬獲,更多的時候是在感慨「市場永遠是對的,錯的是自己的判斷有誤」、「技術分析永遠是對的,錯的是自己運用不當」。進入這種層次的朋友千萬別灰心,你就快找到感覺了。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黑的,過去了就是嶄新的一天!
四、技術分析的最高境界是無須分析。雖也是憑感覺,但是,此感覺非彼感覺也。達到此境界者,眼中看到的不再是圖而是「勢」;心中想到的不再是「萬一會跌」而是「只要續漲」;第一反應不再是「要麼…、要麼…」而是「該出手時就出手」!
在股市中賺錢的辦法有很多種,但是任何一種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不同的人,不同的資金水平,不同的心理素質,不同的技術分析水平,在同一種運作模式下其結果也會是差別很大的,因此,「跟著贏家走」是沒有意義的,必須找出適合自己各方面情況的合理路子來。就好象周潤發與午馬就是兩種風格的演員,註定走的是兩條路。周潤發衣架子好,披風衣和穿大棉襖一樣有型,但要是午馬穿上大棉襖就咋看都是一位苦大仇深的老農民。同樣是低著頭,對周潤發而言是深沉,換成午馬就會讓人以為他在拾糞。
提防炒股理念上的幾個思維誤區
1、不要對某一天的行情變化過於敏感和關注。
事實上,行情永遠呈趨勢(漲或跌)運動和無趨勢運動(盤整)。其雖然由每日、每周的行情組成,但某日或某周的行情不會必然地對整個趨勢的變化起決定性作用:牛市中不排除有局部回調,但其調整的程度和形態是不確定的、是隨機的,並不能直接證明行情是否見「頂」。因此,在上升趨勢能夠確認的情況下任一價位都是好的買點;此時,所謂「逢低吸納」是沒有意義的。
2、「填權」是一個虛假命題
由於國內股票分析軟體在開發上經歷了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許多軟體「繪制」的日線圖和周線圖上存在著因股票除權而導致的「缺口」,於是股民對此展開了想像,除權後上揚叫「填權」、反之則叫「貼權」。事實上,填權與否與其運動趨勢的特徵有很大關系,不考慮原趨勢特徵,單純地去研究某隻股票是否會「填權」是毫無意義的。因此,看圖表一定要看經過「復權」處理後的圖表,它體現的走勢才是真實的,是反映趨勢的。惟有在「復權」後的圖表上才可能測算出行情運動的目標(主要是中線目標)
3、散戶恰恰不能作短線。
許多股民自認為自己是散戶,所以無法把握大勢,只能炒炒短線。而在操作上往往是賺錢的股票「短線」出來了,虧損的股票卻作成了「長線」,其結果是常年處於浮動虧損狀態(或惡性斬倉)。試問:對大勢無法把握就一定能把握「小勢」嗎?事實上,大勢倒容易把握到差不多準的程度,眾人皆知「長江向東流」,但在局部卻不排除有向南、向北、甚至向西的地方,你說是大勢好把握還是「微觀」好掌握?96年5月買任何一隻股票持到97年5月,都是很賺錢的;但是,任何一隻股票在此期間也都有過局部調整的時候,真要帶著極端的短線思維去炒作,其結果不排除「賺了指數賠了個股」。所以,再次強調趨勢永遠是第一位的。
4、股票走勢圖是莊家隨意畫出來的,故技術分析是沒有用的;同一種說法還有就是「莊家總是反技術操作專整圖表派」。
持此觀點的人肯定是「短線客」,故其往往過於關注某時某刻的行情變化並試圖尋找某種答案以證明其某個觀點。別忘了微觀世界本無規律。第二,所謂莊家,其也是股市投資者之一,也必須通過低買高賣來實現利潤。出於操作上的需要,其在「低買」的過程中希望有人願意賣、在「高賣」的過程必須要有人能願意買,為了低買,其或在熊市中直接承接(這是比較容易達到目的的)或在盤局中製造短暫的恐慌(向下打壓)誘發新的拋盤以達到「低吸」的目的(這里有「畫圖」的現象存在)但不能確保成功,上述兩種情況若做「過」了是會使某一種可能的走勢圖產生變化,但是,誰能說行情在沒有莊家行為的情況下該圖表原本應該如何走?誰又能證明其最後的結果就一定是莊家「隨意」之所為。這又是一個「虛假命題」。至於拉升出貨就更簡單了:莊家必須讓散戶相信某隻股票還會有相當的上升空間才能實現順利出貨的目的,故第一步首先要拉高,在此過程中所有的持股者集體進入盈利階段,有炒短線愛好或習慣性「解套」者則不斷地將持股轉讓給莊家,令其持倉成本逐漸提高,也使其不得不繼續拉升以打開出貨空間,最後就相當可能變成其「自彈自唱」;此時,惟有向下打才有機會出貨(利用股民「撿便宜貨」或「搶反彈」的思想)。在此階段,隨意拉升是容易的,有錢就行。而隨意打壓是傷人傷己的,從機會成本上看,傷己更甚。因此,股市中大多數是「長庄股」,一庄做幾年是很正常的。站在「趨勢」的高度來看,莊家局部的一切行為都是「雕蟲小技」。
另一方面,什麼叫「反技術分析操作」?技術分析是一種固定不變的分析模式嗎?十個人可以有九種分析方法,莊家去「反」誰?持此論者恐怕有必要好好反省自己懂得的太少。
5、誰都掌握了技術分析,都知道該在什麼價位買什麼價格賣,都賺錢了,誰又該虧錢呢?大家都認為該買時誰會賣呢?大家都應該賣時又有誰來買呢?
此話冷不丁一聽真有道理,可謂邏輯嚴密,條理清晰,可惜命題本身有誤。第一,技術分析不是一門有絕對標準的分析方法,即使人人都掌握了技術分析,其特點、方法、側重以至結果依然是千差萬別的,這種差別的存在就導致上述論點的後部分結果必然不會出現。第二、即使大家「套路」完全一樣,也有一個「度」的差異:因掌握程度、狀態、背景等等的不同而會作出不同的買賣決定。所以,不要把不可能存在的問題假設出來去證明另一個不可能的結論。「存在差異」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
在對行情的分析中,對價格變化的研究永遠是排第一位的:漲了還是跌了;在漲還是在跌。其它研究都必須圍繞著這個中心。震盪指標(或稱擺動指標,諸如KDJ、RSI、MACD等)試圖從漲跌的時間、力度等角度來研究趨勢以及「頂」和「底」,但其最終只能佐證價格研究結果,很難單獨作標准。
股市是一個很特殊的搏弈場:它首先不象賭大小點,不是對就是錯;它允許「對」一部分或者將「對」通過相當長的時間來實現,而「錯」則是你認為是錯就肯定是錯了。股市也不象不同段位的棋手之間的對弈必須要通過讓子、讓先等辦法才能將大家置於同一起跑線;股市裡大戶和散戶的機會基本上是無差別的,雖然大戶能在操作上可以比散戶靈活,但是這種靈活也需要相當的技巧。我們經常能遇到(或聽說)某某股民投資1萬元(或幾萬元)翻了多少多少倍,卻不大容易聽說某大戶投資幾百萬元現在已變成幾千萬元,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資金越大,在操作過程中心理要承受的壓力就越大。而心理狀態的好壞常常能在根本上決定一個人的成與敗。在股市,無論你投入多少資金,其盈虧總是呈比例的:投入1萬元盈虧2000元和投入10萬元盈虧2萬元都是20%;假如你在心理上不能承受一定值的浮動盈虧變化,則幾乎意味著你無法從事股票投資。例如:以投資5萬元為例,當盈利超過1000元時不過相當於2%,但你若聯想到很多人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過幾百元、而據此迫不及待地了結的話,在浮虧1000元時你更會難以承受如此「打擊」(1000元可以買多少斤肉、下多少回館子、買多少件衣服啊!)而2%的波動幾乎是天天都可能發生的。散戶把小賺即清倉稱為「見好就收」,而遇虧則扛,不解套不出局,結果越套越深就愈無法出局,此時,則自我安慰「作長線投資」,這一「長」就有可能長達一年甚至更久。這種股民又怎能適合在股市上混呢?
任何大的下跌行情都是從小的調整開始的,而小的調整一旦結束又經常引發新一輪升勢,這就是一個兩難命題:我怎麼知道誰將導致大的下跌行情誰又是新一輪升勢的前奏。解決這個問題有幾個辦法:一、看目前處在什麼浪況;二、看該浪的基本目標到達了沒有;三、看均線組合是否未因「調整」而被破壞;四、設置必要的止盈(損)位。別忘了,市場永遠是對的。此外,「低賣高買」也無妨:只要「高買」後能再「高賣」就行了。關鍵是要持倉持得心理踏實。
我們深信「簡單的就是最好的」但是,「簡單」到「最好」的境界仍然是一個比較難的事情。故本人決定,所有的分析由我們來做,您只需判斷我們的分析有多大的參考價值就可以了。
發現「低」和「頂」都是不實際的;同時,也是不必要的。對於每一位股民來說,如果能夠在大多數時間買到買之後很快開始上升的股票,只要一直能保持這種狀態,則無論每次凈盈利率能達到多少,其累計結果都將是極為可觀的。
炒股並無絕對正確的模式,同一時間是集中全部資金做一隻股票還是幾只股票,是始終保持滿倉還是1/n倉,其結果好與壞完全取決於操作者本人的綜合情況。我們的建議是「能讓您的心態達到最佳境界的操作模式就是最好的」,換言之,「最好的僅僅是針對具體的人而言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當然,有一點還是可以明確的:即在大盤(指數)處於上升趨勢時,「滿倉」的風險相對小,反之則大。
對於絕大多數股民而言,「炒股」最難之處是不知如何從上千隻股票中去發現「潛力股」以及如何判斷其投資價值,在操作結果上往往表現為「買進——套牢——割肉(或解套)——再買進——再套牢……」的惡性循環。在這種循環中,股民自我安慰「我是作長線投資」的說法是不成立的,買一次股票一套就是一年甚至更久,其結果往往是:或在底部割肉(套得精神接近崩潰)或在剛解套時(也就是大升勢之始)匆匆出局,如此既長線又無利可圖,說明其對任一隻股票的未來結果都是無力把握的,久而久之其有限的資金就會在割肉和交稅中「蒸發」殆盡。
「游戲規則」往往都不復雜,復雜的是利用規則成為贏家。圍棋規則是輪流落子,撞球規則是以白球擊目標球,都不復雜;但是,未經正規訓練的人一定是輸家,即使你知道下「三.三」可以活角或偶爾能進幾個球入袋,但都不能扭轉整盤「輸」的局面。炒股也是如此,完全不懂分析的人大約是極少數,有一定見解的則比比皆是;而事情壞就壞在「有一定見解」又沒有「一定」到能盈利的程度,這可就麻煩大了。
C. 金學偉簡介
金學偉
簡介
著名經濟學家,。
我國最早證券分析評論家之一。
我國最早職業證券分析師與企業咨詢顧問之一。
第一財經日報創辦人之一。
在圈內素有 怪才 和 理論界權威 之稱。
擅長重大的市場趨勢、市場潮流的超前預測,以及個股價值分析等。
1990年進入證券市場,1991年起在《新聞報》等報刊撰寫各種證券分析評論。
1994年進入我國最大的證券公司——南方證券有限公司。
任職
歷任:
1、上海最早的民間投資刊物《投資熱線》常務副主編。
2、上海證券綜合研究所副所長。
3、南方證券投資策劃部經理。
4、南方證券研究所所長。
5、《上海證券報》市場部主任。
6、上海證券綜合研究所執行董事、副所長。
7、上海社會科學院《證券市場研究》總編。
8、廈門中潤控股集團戰略發展研究部主任。
9、香港陽光財經媒體集團副總編。
10、浙江大學現代企業總裁高級研修班特約教授等等。
現任:
1、上海金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經濟顧問。
2、證券之星首席顧問。
3、深圳各大私募操作顧問
4、上海證券報專欄作家等等。
作品
1、《股市:心理的王國》。
2、《股海沖浪》。
3、《股票投資十八般武藝》。
4、《股票投資全攻術》。
5、《金學偉經典預測》等等。
"怪才、權威"趣話:
金老師極度熱愛看書,在學生感嘆其博學時回憶約從四歲起至今平均每周看四本書以上---可謂博覽群
書、學貫中西。也因此在他講課時常語驚四座,其經典、高超理論常令人拍案叫絕、嘆為觀止。於是
「大師、權威、怪才!」之名在圈內頻出。
D. 股市怎麼賺錢
一方面就是你炒股的方法要正確,有一套適合自己性格、習慣、癖好的方法體系。這里有十八般武藝,但不見得都適合你。操作方法又包括幾個點:1倉位管理,好的倉位管理能總讓你大賺小賠;2止盈止損,要有一個自己的的止盈和止損標准,這裡面也沒有統一的方法,比如說你喜歡用MACD指標,那你就要用MACD的止盈和止損的方法,如果你喜歡根據市場的新聞動態分析出大事的終結與開始或者轉折點,那就堅持用這種方法,你喜歡價值投資你就可以估算出股票的價格或者高或者低進行止盈止損。 中國的股市相對還沒有那麼的有效,所以很多種方法很多套路在這裡面都可以找到成功的路徑。
比如說我身邊有一個專門抓漲停板的長期嚴守紀律,按照自己的模式近期股市就收獲。比如還有一位是專門做垃圾股的前輩,他主要挑選橫盤很久市值很小的垃圾股結合波浪理論操作獲利。像我本人更推崇的是價值投資,因為我覺得價值投資隨著中國A股市場越來越規范,會越來越受用,然後再結合技術指標滿足了啟動行情的圖形時買入,這樣會省掉一些漫長的等待和煎熬時間。
有了自己的方法以後,另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修心了,也就是認清自己,客服自己的弱點。 這真的知難行易,有的時候我們明明知道違背了我們的初衷,違反了我們的操作紀律和原則,但由於內心的恐懼或者貪婪或者一時的沖動失控,最後還是剋制不了自己,屢屢進行錯誤的操作最後虧損。就好比我們明知道健康的身體要堅持鍛煉身體,少吃油炸食品和甜食,可是還是禁不住誘惑,還是會懶惰,都是一個道理。 還有比如多次成功會放大我們的自信和盲目,我們甚至會在投資成功了多次之後舉杠桿或者去借債進行操作,抱有僥幸心理,然後突然一個行情的扭轉一切灰飛煙滅。
所以股票要想持續賺錢,一方面要有適合自己不斷完善的操作體系,另一方面自己的心態能夠在關鍵時刻客服人性弱點堅決按操作體系運行,滿足這兩點遲早會有比較好的收益的!
E. 股票回調時用什麼指標好
股票回調判斷要綜合使用技術指標:
1、KDJ 判斷較大的回調滾碼則大棚有一定效果
2、MACD 判斷較大或中等的回調效果都比較好
3、均線系統的使用強勢股上漲短暫回調效果明顯
4、RSI 判斷底部可以參考
5、其他還有很多,如籌碼分布、趨勢線、時間周期等等使用好了都是好工具
總之,十八般武藝不可能樣樣精通,所謂「一招先吃遍天」關鍵還是要在實踐中錘煉,才能模雹更好地發揮技術指標的功能,才能讓它為我所用
F. 炒股必備基本功 你會幾招
股海中有十八般武藝,各庄有各庄的高招,個人有個人的見術,但萬變不離其中,既有融匯貫通,又要有根據時機特點有針對性。
股海中的基本功不外下面幾個方面:一、基本分析;二、技術分析;三、題材分析;四、心態控制;五、操作技術。
下面,我們總會一下吧。看看您會幾招?
一、基本分析
基本分析的基本功包括:1、上市公司行業與個性的市場慣性認可度;2、募股資金產生效用的時間與程度;3、股本的擴張潛力與股東背景;4、公司的成長性與重組可能性。
二、技術分析
技術分析的基本功包括:1、莊家動向與成本分析;2、量能與趨勢發展分析;3、買賣套利爆破點的分析;4、股票波動的規律性分析。
三、題材分析
題材分析的基本功包括:1、社會性中線板塊題材的分析;2、個性化的題材分析;3、常規性制度題材的分析;4、融資性的題材分析。
四、心態控制
心態控制的基本功包括:1、股指兩極的逆反心理應用;2、有知者無畏;3、娛樂性的人生賭注;4、階段贏利模式的設計。
五、操作技術
操作技術的基本功包括:1、折中交易技術的應用;2、高准確率的絕招應用;3、後果比較技術的應用;4、合法合規的局面控制。
G. 金學偉作品
金學偉老師的著作涵蓋了股市投資的多個領域,他的作品深入淺出,引人深思。其中,他以《股市:心理的王國》一書,探索了股市中投資者的心理層面,揭示了市場行為的深層次邏輯。接著,他通過《股海沖浪》一書,分享了他在股票市場中的實踐經驗和策略,讓讀者能夠在波濤洶涌的股市中游刃有餘。
《股票投資十八般武藝》和《股票投資全攻術》兩部作品,展示了金老師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實戰技巧,他將股票投資的各種戰術和策略歸納總結,為投資者提供了全面的參考指南。他的作品不僅限於理論,還包含了許多精準的市場預測,如在《金學偉經典預測》中,他的洞察力和預見性令人贊嘆。
金老師以其卓越的學識和獨特的見解贏得了「怪才、權威」的美譽。他自小就展現出對知識的熱愛,平均每周閱讀四本書,這種廣泛的閱讀使他學貫中西,課堂上常常妙語連珠,令人眼界大開。他的理論高超,常常令人拍案叫絕,使得他在投資圈內聲名鵲起,被尊稱為「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