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金吃進的是哪39隻股票
中金公司營業部昨動用10億元資金一舉吃進39隻大盤藍籌股。更為罕見的是,其中有多達23筆為溢價交易,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買家對大盤後市的樂觀預期。
大宗交易平台數據顯示,7月15日,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營業部和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營業部合計在滬市一舉吃進39隻股票,合計成交金額達10.5億元,成交量為8225萬股。中金公司席位購買的品種依舊全部是大盤藍籌股,比如工商銀行(601398)、中國銀行(601988)、建設銀行(601939)、中國石油(601857)、中國石化(600028)、中信銀行(601998)、中國人壽(601628)、中國中鐵(601390)、中國聯通(600050)、上港集團(600018)、中國神華(601088)、招商銀行(600036)等等。其中,工商銀行和民生銀行(600016)的成交量最大,均超過500萬股。上述39筆交易的賣方全部為國泰君安總部。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中金公司吃進的39隻大盤藍籌股中,有多達23筆的大宗交易成交價高於二級市場收盤價,出現如此大規模的溢價交易較為罕見。其中中國遠洋(601919)的溢價率最高,達到8%。業內人士指出,當市場預期樂觀時,買家購買籌碼的意願較強,因此協商交易價格時,賣方更佔主動,往往呈現低折價甚至溢價的大宗交易。昨日的情況,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少投資者對大盤後市的樂觀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