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自貿區與我國以往的經濟特區有何區別
1. 中國第一個自貿區的原型是位於深圳的出口加工區,這是中國經濟特區深圳的前身。深圳不僅是中國理論上的第一個自貿區,而且也是目前國內三個集合了FTZ與FTA政策於一身的「特區中的特區」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廈門和珠海。
2. 上海是國內第一個FTZ,但不是國內第一個自貿區。國內前五個自貿區分別是深圳、珠海、廈門、汕頭和海南,這些城市都是經濟特區。
3. FTZ是國際地區或國家單方面對外行為在區域內劃出局部供國境外企業就貨物等保稅或免稅往來問題上旨在消滅關務作業努力就通關自由手續簡化為目的給予國境外企業在世界海關組織(WCO)框架下所進行利益讓步意促進外國賺取本匯圖企業走出去對外投資而立規海關等相關部門專門劃設為關境以外的特定區域。
4. 截至2018年4月,中國共有12個自貿區,分別位於中南、華東、西南、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這些自貿區的命名採取的是「中國(省份)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稱謂。
5. FTZ的命名並不規范,主要由於中國海關總署採取的是根據國情而設定的垂直管理體系。因此,正確的命名應該是以當地海關為行政主體的名稱,例如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6. 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是當地發展達到一定水平後的客觀需求。目前已設立的FTZ自由貿易試驗區符合設立需要且滿足發展需求的包括深圳、上海、天津、重慶、珠海、廈門、廣東和福建。
7. FTA是兩個或多個國家(國際地區)之間建立在降低關稅或實現零關稅基礎上旨在消除貿易壁壘、促進貿易自由化、通關簡化的區域經濟合作。FTA自貿區在中國有著成熟的規范和產業體系。
8. 上海是中國第一個FTZ,同時也是第六個自貿區。深圳、廈門和珠海是中國僅有的FTA和FTZ政策疊加的城市,也是實至名歸的自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