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貼現現金流法(DCF)和凈現值法(NPV)在投資決策上有區別么
有,兩者的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現金流量貼現法(DCF)就是把企業未來特定期間內的預期現金流量還原為當前現值以確定企業內在價值的方法。凈現值法是把項目在整個壽命期內的凈現金流量按預定的目標收益率全部換算為等值的現值之和。凈現值之和亦等告孝於所有現金流入的現值與所有現金流出的現值的代數和。
2、特點不同
凈現值法考慮了貨幣的時間價值,能夠在各種投資方案之間 進宴飢行比較,針對同一投資方案可晌友返以進行敏感性分析。 而用現金流量折現評估方法容易造成低估甚至無法評估企業戰略性投資的價值。因為現金流量折現評估方法的重要前提之一是收益的存在,當人們使用現金流量折現評估方法時,評估的對象普遍局限於「已到位」資產或正在展開的經營活動有獲利能力的資產。
3、缺點不同
由於現金流量折現評估方法(DCF)反映的是企業具有較可確定的所有能夠產生現金流的資產的收益價值,如果企業存在未利用的資產(如閑置資產),這些資產當前不產生任何現金流,那麼這些資產的價值就不會體現在估算的價值當中。而凈現值法並不能揭示投資方案本身的收益率。
B. 凈現值法意思
凈現值法,實質上是通過計算一個投資項目的未來現金流入量經過折現後的凈價值與初始投資成本之間的差額,來評估投資方案的經濟效益。這種方法的核心步驟是將累計的凈現金收益按照時間價值進行折現,然後與投資成本進行對比。當凈現值為正時,意味著投資帶來的回報超過成本,方案被認為是可行的;反之,如果凈現值為負,意味著投資虧損,方案應被排除。凈現值的絕對值越大,投資方案的優勢就越明顯,因為它反映了更高的經濟效益。作為投資決策的工具,凈現值法因其科學性和簡便性而被廣泛使用,有助於直觀地衡量投資項目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