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江西正邦倒閉的原因
江西正邦科技倒閉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盲目擴張、高杠桿運營、豬價下跌以及管理層對豬周期的預判不足。
正邦科技在追求規模和市場份額的過程中,過度依賴借債方式進行資金籌措,導致其負債率和杠桿率不斷攀升。公司採取了短債長投的策略進行激進擴張,然而這種資金錯配為日後的財務風險埋下了伏筆。當豬價下跌,公司現金流出現斷裂,無法償還到期債務,最終陷入困境。
此外,正邦科技的管理層對豬周期的預判也存在明顯不足。在生豬價格達到頂峰後,公司仍然大量投入,待肥豬大量上市時卻遭遇了豬價快速下跌期,導致公司損失慘重。
綜上所述,江西正邦科技的倒閉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盲目擴張、高杠桿、豬價下跌以及管理層預判不足等因素相互交織,加劇了公司的財務風險,最終導致了公司的破產重整。
❷ 「養豬大戶」巨虧212億,超5億元商票逾期
「養豬大戶」巨虧212億,超5億元商票逾期
「養豬大戶」巨虧212億,超5億元商票逾期,正邦科技於2022年4月30日披露年報,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76.7億元,同比下降3%,「養豬大戶」巨虧212億,超5億元商票逾期。
豬周期曙光漸現之時,一位「養豬大戶」卻栽在了黎明之前。6月8日晚間,頭部豬企正邦科技自曝因流動資金緊張導致5.42億元商票逾期,引發了行業熱議。
6月9日-10日兩天,正邦科技股價跌去11.18%,探底近三年來最低股價。截至6月10日收盤,公司股價報5.48元/股,市值172億元,相較於2020年巔峰時期的800億元市值,已蒸發80%。
2021年,正邦科技全年虧損188億元,在頭部豬企中虧損額居於首位;而公司自2007年上市以來凈利潤合計才99億元,這意味著,其14年盈利在去年「一朝清零」。
此外,正邦科技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還面臨近200億元有息負債。有投資者乾脆在投資平台建議,為避免重蹈雛鷹農牧的覆轍,「正邦科技應該提早進入債務重組,保住產能,否則豬』起飛』的時候沒錢買飼料」。
而在其內部員工看來,正邦科技也正是栽在了其之前「躍進式」舉債擴張之下。「公司近年來力爭行業第一,開啟野蠻式擴張,許多舉措甚至有違現實考慮。最終因為形勢誤判,導致公司深陷債務危機。」
2021年,除了牧原股份外,另外三家頭部生豬養殖企業均錄得不同程度虧損。在前述業內人士看來,豬企們的業績危機想要緩和,「關鍵還在於豬價何時回溫」。
近日,各大生豬養殖上市企業陸續公布2022年5月生豬銷售簡報,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及新希望5月份合計出欄生豬396萬頭,其中僅正邦科技生豬出欄量錄得同比下滑55%,其餘三家同期出欄量均有所增長。
同期,四家頭部生豬養殖企業生豬銷售價格雖均略有增長,但仍未能實現盈利。若按照今年5月正邦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台回復公司一季度養殖完全成本(包含生豬養殖、銷售過程中發生與承擔的所有費用)為20元/公斤計算,公司每賣一頭豬虧損5.33元/公斤。而同期牧原股份單頭生豬售賣每公斤虧損不足1元。
今年4月時,牧原股份表示,公司養殖完全成本已略低於16元/公斤。溫氏股份和新希望今年一季度的養殖完全成本則分別為18元/公斤和18.7元/公斤,其中溫氏股份更是提出力爭在今年底,將養殖完全成本能控制在16元/公斤左右。相比之下,正邦科技的20元/公斤養殖完全成本距離其他頭部生豬養殖企業差距不小。
豬價的持續回溫為不少生豬養殖企業帶來信心。前不久,新希望明確作出了盈利規劃,「今年下半年會好於上半年」,基於公司年底養殖完全成本控制在16元/公斤,且明年沒有過多考慮周期上行的基礎上,「新希望預計每頭豬會有150元以上的基礎利潤,對於1850萬頭出欄的'規模大概會有27億元盈利。」
牧原股份也在今年6月底投資者網上集體接待日活動中表示,公司經營性現金流穩健,公司將在2021年4026.3萬頭生豬出欄量基礎上,預計新增1000-1600萬頭左右。同時公司2022年全年屠宰目標1000萬頭以上。
截止今日收盤,正邦科技(002157)報5.7元/股,暴跌7.32%,換手率為5.65%,總市值為179.3億元。網友在股 吧紛紛表示,「不割肉,陪你ST」、「天雷滾滾」、「一個月工資虧完了」、「一地雞毛!」。
正邦科技逾期未兌付5.4億元
6月8日晚,正邦科技發布《部分商業承兌匯票逾期未兌付的公告》稱,受豬周期影響,公司及子公司江西正邦養殖有限公司等近期因流動資金緊張出現部分商票逾期未兌付的情形,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逾期未兌付余額合計約5.4億元。
公告表示,公司將持續與債權人積極協商,妥善處理相關商票逾期未兌付事項。同時,正邦科技還提醒,公司可能因上述逾期面臨訴訟、仲裁等風險。敬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投資風險。
業績巨虧188億元
正邦科技於2022年4月30日披露年報,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76.7億元,同比下降3%;實現歸母凈利潤-188.19億元,上年同期為57.4億元,未能維持盈利狀態。
正邦科技於2022年4月30日披露一季報,報告期內,正邦科技實現營業收入64.9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8.9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4.33億元,上年同期為2.1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3.1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36.8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3.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2.80%。
收年報問詢函
2022年5月24日,深交所向正邦科技下發年報問詢函表示,深交所要求說明公司的償債能力,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結合報告期賬齡超過1年的重要應付賬款和重要其他應付款尚未結算的原因,說明公司就相關事項是否存在應計提而未計提的罰息、違約金?是否存在無法按期付息或兌付的風險?
截止我發稿,正邦科技至今未回復。
正邦科技:5月銷售收入同比下降80.83%
正邦科技6月8日晚間公告顯示,
5月銷售生豬74.97萬頭(其中仔豬31.24萬頭,商品豬43.73萬頭),環比下降18.39%,同比下降54.52%;銷售收入7.00億元,環比下降8.99%,同比下降80.83%。商品豬(扣除仔豬後)銷售均價14.67元/公斤,較上月增長18.03%;均重86.58公斤/頭,較上月下降0.44%。2022年1-5月,公司累計銷售生豬409.44萬頭,同比下降24.34%;累計銷售收入42.50億元,同比下降71.07%。
6 月 8 日晚間,頭部養豬企業正邦科技承認,因為流動資金緊張,5.42 億元商票逾期。
6 月 9-10 日兩天,正邦科技股價跌至近三年最低,跌幅達 11.18%。
截至 6 月 10 日收盤,正邦科技股價 5.48 元 / 股,市值 172 億元,相較於 2020 年巔峰時期的 800 億元市值,已蒸發 80%。
財報數據顯示,正邦科技 2021 年虧損 188 億元,在頭部豬企中居首,今年一季度再次虧損 24.33 億元,凈資產只剩 6.53 億元。
15 個月之內,正邦科技的虧損額已合計達到 212 億元。
而自從 2007 年上市以來,正邦科技 14 年的凈利潤總和才 99 億元。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截至 2022 年一季度末,正邦科技還有 200 億元的有息負債。已有投資者建議盡快債務重組,保住產能。
2019 年 10 月," 養豬第一股 " 雛鷹農牧因資金鏈斷裂,數百萬生豬餓死,破產退市。
正邦科技將虧損的原因歸結為豬價大幅下滑。
因為非洲豬瘟引發的全球豬肉供應緊張,豬價曾連續瘋漲 19 個月,直到 2021 年我國生豬、能繁母豬存欄量逐步恢復正常,生豬價格大幅回落。
數據顯示,2022 年 6 月第一周,全國生豬價格 8.2 元 / 斤,3 月底以來連續 11 周增長,合計增幅超過 40%。
2021 年,正邦科技銷售生豬 1492.67 萬頭,位列全國第二,但毛利率從 2020 年的 27.4% 下滑至 -45.88%。
是時候,生豬養殖企業在 2021 年幾乎全軍覆沒,溫氏股份、新希望分別虧損 134 億元和 96 億元,只有牧原股份凈賺 69 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正邦科技創始人林印孫曾在 2020 年以 320 億元財富成為江西首富,但到 2022 年縮水至 245 億元。
❸ 正邦科技為啥跌得這么厲害
1. 正邦科技於10月25日發布的公告披露,債權人錦州天利糧貿已向法院申請對公司進行破產重整,原因是公司無法償還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南昌中院已啟動對正邦科技的預重整程序,但公司是否最終進入重整階段仍未知。
2. 正邦科技公告中雖未明確指出公司是否會破產重組,但從字面上看,公司深陷債務困境已成為事實。這家公司曾是養豬行業的佼佼者,但在豬肉價格大幅下跌期間,因未能有效應對而受到重創,甚至在7月份出現了因資金鏈斷裂而無法支付飼料費用的情況。管理層在此過程中的決策失誤是導致公司困境的主要原因。
3. 豬肉價格的回升對正邦科技的未來並不具有決定性意義。公司目前的核心任務是解決債務問題,避免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正邦科技需找到方法理順其債務,確保企業能夠持續運營。
4. 正邦科技的跌落與豬周期緊密相關。豬周期是指圍繞豬價波動的一系列經濟活動,包括豬肉價格上漲、母豬存欄量增加、生豬供應增加、豬肉價格下跌等。正邦科技在豬周期上行末期和下行期選擇了逆勢擴張,導致在豬肉價格下跌時承受巨大虧損。
5. 正邦科技在上一輪豬周期中的擴張策略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對豬肉價格下跌周期的時長和深度估計不足;二是忽略了逆勢擴張對資金鏈的高要求。這兩個問題最終導致了公司的財務困境。
6. 正邦科技在2020年的擴張策略,包括內部提出的「四搶」戰略和隨後的債務融資,是公司陷入當前困境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豬肉價格的下跌使得公司不僅要承擔沉重的債務,還面臨養殖虧損的困境。
7. 正邦科技與曾經的行業龍頭雛鷹農牧有著相似的命運。雛鷹農牧因連年大額融資進行多元化轉型,導致債務過高、資金鏈斷裂,最終在2019年退市。正邦科技目前的情況與之類似,盡管公司聲稱生產經營正常,但投資者信心已受重創。
8. 正邦科技為緩解資金流動性問題,已出售多項資產,包括位於廣安的大型養殖場和多家子公司。盡管如此,公司仍面臨巨大的債務壓力。
9. 正邦科技目前最有價值的資產之一是其飼料項目,上半年營收達到46.91億,為公司帶來3.25億利潤。然而,如果被迫出售飼料業務,對正邦科技而言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10. 正邦科技目前正處於懸崖邊緣,盡管公司正在努力自救,但在面對因過去舉債擴張而形成的巨大財務「巨坑」時,可打的牌並不多。破產重組可能是這家公司目前的最佳選擇。
❹ 雙胞胎收購正邦51%股份 002157正邦科技股吧
關於002157正邦科技股吧及雙胞胎收購正邦51%股份的簡要分析
一、正邦科技股票現狀分析
當前市場情況:正邦科技股票(002157)的市場表現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豬周期、公司財務狀況、行業競爭態勢等。近期,正邦科技面臨付款難、押金退還難等多重問題,且站在了破產重整的邊緣,這些因素都可能對股票價格產生負面影響。
技術面分析:從技術面來看,正邦科技的股票最後一次突破阻力價位是在4月16日,之後未能持續突破,且目前處於下跌趨勢。因此,對於是否應該「跑」還是「補倉」,建議投資者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策略來判斷。在當前下跌趨勢下,建議先出,等待低谷再進。
二、正邦科技的優勢與挑戰
優勢:
挑戰:
三、雙胞胎收購正邦51%股份的影響
潛在影響:雙胞胎集團收購正邦科技51%的股份,可能對正邦科技產生深遠影響。一方面,這為正邦科技帶來了新的資金支持和戰略資源,有助於緩解其財務困境;另一方面,雙胞胎集團的加入也可能帶來管理上的變革和戰略上的調整,對正邦科技的業務發展和市場競爭力產生影響。
不確定性:然而,收購的具體條款和條件、後續整合的進展以及市場環境的變化等因素都可能對收購的效果產生不確定性。因此,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收購進展和市場反應,以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
綜上所述,正邦科技股票(002157)的市場表現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投資者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和市場變化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同時,雙胞胎收購正邦51%股份的事件也為正邦科技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後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