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理解「發行權益性證券取得長期股權投資」
發行權益性證券就是增發本公司股票作為對價取得長期股權投資。
股權投資,控制對方公司.
例如:A公司生產鋼鐵,但是A公司發現未來的原材料價格會不穩定,於是A公司就收購B公司(B公司鋼鐵原材料生產商),並以A公司70%的普通股代替收購價,於是A公司就等於收購了B公司並取得控制權,這樣,就算以後市場上原材料價格不穩定,A公司也可以以優惠的價格買到原材料,因為A控制了B.
若是企業合並以外的長期股權投資,因為以現金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直接以現金金額作為初始投資成本。而股票存在著公允價值,所以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是股票的公允價值,而股票的面值作為股本。
投資方發行股份取得這個投資,發行的股票是給被投資方原股東,或者是說去證券市場籌集資金後購買股份,也都是給原股東,並不是被投資方持有投資方的股份。
所謂發行權益性證券一般指的就是發行證券獲得的資金不直接計入到公司的資金科目,直接用於其他長期股權投資,因此中途收到的錢不先入存款,再購買,主要體現一種融資和投資的形式,區別於直接用日常資金購買。
首先你要有發行權益性證券的概念,發行權益性證券,意思就是公司擴股了,要吸收新股東進來了。增加新股東就是增加了新的所有者。擴股就是增加實收資本(股本)了。
其實
以發行權益性證券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可以看成是一種以股換股的行為。如果恰好是投資方和被投資方之間的,那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但是大多數情況是,a公司擴股(發行權益證券),用來買b公司持有的c公司股權。
❷ 債權性投資與權益性投資的區別
債權性投資與權益性投資的主要區別如下:
形成方式:
權益表現:
收益與風險:
投資目的:
綜上所述,債權性投資和權益性投資在多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投資者在選擇投資方式時,應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和市場環境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