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短線看什麼參數比較准
股票短線看換手率、資金流向、成交量比較准。
對於做短線的投資者來說,不追漲就很難買到強勢股,那就要尋找那些股票價格處於同板塊低價位,漲幅靠前的個股。漲幅靠前就說明該股有庄在裡面,進入上升階段後不斷拉高股價以完成做莊目標。或是在不斷收集籌碼,以達到建倉目的。當日成交量放大,該股的上升得到了成交量的支持。在低價位,漲幅靠前,成交量放大就說明主力的真實意圖在於拉高股價,而不是意在誘多。若在高價位出現漲幅靠前、而成交量放大的個股,其中可能存在陷阱,買入這些個股風險就較大。
觀察換手率:換手率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強弱的指標。計算方法:換手率=(某一時間內的成交量/發行總股數)換手率低表明多空雙方看法基本一致,股價一般會由於成交低迷而出現橫盤整理或小幅下跌。換手率高則表明多空雙方的分歧較大,但只要成交能持續活躍,股價一般會呈小幅上升走勢。換手率越高,也表示該股票的交易越活躍,流通性越好。做短線看資金流向:
選擇近日底部放出天量的個股(日換手率連續大於5%—10%)跟蹤觀察。(5、10、20)MA出現多頭排列。60分鍾MACD高位死叉後縮量回調,15分鍾OBV穩定上升,股價在20MA上走穩。在60分鍾MACD再度金叉的第二小時逄低分批介入。資金流入就是投資者看好這只股票,上漲機會就較大,若是資金流出相對來說投資者不看好該股票的未來走勢,或是已有一定漲幅有獲利回吐出現。再結合看股票的運行趨勢,中線看趨勢。
再看成交量(內盤+外盤就是成交量):
內盤,外盤這兩個數據 大體可以用來判斷買賣力量的強弱,若外盤數量大於內盤,則表現買方力量較強,若內盤數量大於外盤則說明賣方力量較強。 通過外盤、內盤數量的大小和比例,投資者通常可能發現主動性的買盤多還是主動性的拋盤多,並在很多時候可以發現莊家動向,是一個較有效的短線指標。成交量有助研判趨勢何時反轉,價穩量縮才是底。個股日成交量持續5%以上,是主力活躍其中的標志。個股經放量拉升橫盤整理後無量上升,是主力籌碼高度集中控盤拉升的標志。如遇突發性高位巨量長陰線,情況不明時要立即出局,以防重大利空導致崩潰性下跌。
㈡ 在進行股票投資之前需要懂得許多專業術語,對此你了解多少
小編自己對於股票還是非常感興趣的,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股票市場的風險因素實在是太大了,所以沒有做好萬全的准備,最好不要隨便進入到股票市場上進行投資,因為非常可能會產生虧損。在進入股票投資之前必須要了解很多專業的術語,那麼大家對此了解多少呢?
如果大家想要在股票市場中獲得不錯的收益,不想讓自己產生虧損的情況,那麼肯定就需要在股票市場中學習相應的經驗。當然在此之前也必須要了解相關的知識,學習專業術語。
㈢ 投資一家公司的股票主要是看重什麼
投資一家公司的股票主要看價格和價值是否匹配。
如果僅僅是有價值,而價格卻太高,也是沒有投資意義的。
另外僅僅選出好股票也只是最簡單的第一步,選得好未必做得好。
總之,投資者需要了解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所佔市場份額、財務狀況、未來成長性等方面以做出自己的投資決策。
一、公司基本面分析
1.公司行業地位分析
在行業中的綜合排序以及產品的市場佔有率決定了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優勢企業通常擁有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
2.公司經濟區位分析
經濟區位內的自然和基礎條件包括礦業資源、水資源、能源、交通等等,如果上市公司所從事的行業與當地的自然和基礎條件相符合,更利於促進其發展。此外,地方政府根據經濟發展戰略規劃,會對區位內優先發展和扶植的產業給予相應的財政、信貸及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措施,有利於相關產業內上市公司的進一步的發展。
3.公司產品分析
公司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是其盈利來源。分析預測公司主要產品的市場前景和盈利水平趨勢,能夠幫助投資者更好的預測公司未來的成長性和盈利能力。一般而言,公司的產品在成本、技術、質量方面具有相對優勢,更有可能獲取高於行業平均盈利水平的超額利潤;產品市場佔有率越高,公司盈利水平也越穩定;擁有品牌優勢的公司產品往往能獲取相應的品牌溢價。
4.公司經營戰略與管理層
經營戰略是對公司經營范圍、成長方向、速度以及競爭對策等的長期規劃,直接關系著公司未來的發展和成長。管理層的素質與能力對於公司的發展也起著關鍵性作用。
優秀的上市公司,應當擁有長期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同時具備以持續、穩定的現金分紅方式回饋投資者的公司治理機制。重視現金分紅,一方面可以合理配置上市公司資金,抑制投資的盲目擴張;另一方面,有助於吸引長期資金入市,穩定公司股價,充分保障投資者回報的穩定性。
二、公司財務分析
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是其一段時間生產經營活動的一個縮影,是投資者了解公司經營狀況和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的重要依據。上市公司公布的財務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公司在某一特定時點(通常為季末或年末)的財務狀況,反映了該時點公司資產、負債和股東權益三者之間的情況;利潤表反映的是公司在一定時期的生產經營成果,反映了公司利潤的各個組成部分;現金流量表則反映公司一定時期內現金的流入流出情況,表明公司獲取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能力。我們通常採用財務比率分析,例如資產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等揭示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
通過財務分析,不僅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還有助於發現上市公司經營中存在的問題或者識別虛假會計信息。如藍田股份案例:2000年藍田股份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別是0.77和0.35,分別低於同業平均值大約5倍和11倍。說明藍田股份短期可轉換成現金的流動資產不足以償還到期流動負債,扣除存貨後僅能償還35%的到期流動負債。且從1997年至2000年藍田股份的固定資產周轉率和流動比率逐年下降,到2000年二者均小於1,其償還短期債務能力越來越弱。再結合公司銷售收入、現金流量、資產結構,分析出藍田股份的償債能力越來越惡化。扣除各項成本和費用後,公司沒有凈收入來源,不能創造足夠的現金流量以維持正常經營活動和保證按時償還銀行貸款的本金和利息。
另外,現金分紅政策也是衡量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重要標尺之一。可以採用股利支付率、股息率等指標,衡量上市公司投資者的回報水平。股利支付率是指現金分紅與凈利潤的比例,股息率是指股息與股票價格之間的比率。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高比例、持續穩定地進行現金分紅,且連續多年的年度現金股息率超過1年期銀行存款利率,則這支股票基本可以視為收益型股票,具有長期投資價值。但是,如果有盈利的公司卻長期不分紅,投資者就應該當心了。少數上市公司可能會通過誇大或虛構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來欺騙投資者,但發放給投資者的現金股利卻沒有辦法造假。因此,關註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政策,同樣有助於投資者判斷公司經營狀況的真實性。
三、公司估值方法
進行公司估值的邏輯在於「價值決定價格」。上市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相對估值方法;另一類是絕對估值方法。
1.相對估值方法
相對估值法簡單易懂,也是投資者廣泛使用的估值方法。在相對估值方法中,常用的指標有市盈率(PE)、市凈率(PB)、EV/EBITDA倍數等。
運用相對估值方法所得出的倍數,用於同行業內公司間的相對估值水平,不同行業公司的指標值並不能作直接比較,其差異可能會很大。相對估值法反映的是,公司股票目前的價格是處於相對較高還是相對較低的水平。通過行業內不同公司的比較,可以找出在市場上相對低估的公司。但這也並不絕對,如市場賦予公司較高的市盈率說明市場對公司的增長前景較為看好,願意給予行業內的優勢公司一定的溢價。因此採用相對估值指標對公司價值進行分析時,需要結合宏觀經濟、行業發展與公司基本面的情況,具體公司具體分析。
與絕對估值法相比,相對估值法的優點是比較簡單,易於被普通投資者掌握,同時也揭示了市場對於公司價值的評價。但是,在市場出現較大波動時,市盈率、市凈率的變動幅度也比較大,有可能對公司的價值評估產生誤導。
2.絕對估值方法
在絕對估值方法中,常用的股利折現模型和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採用了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通過預測公司未來的股利或者未來的自由現金流,然後將其折現得到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
與相對估值法相比,絕對估值法的優點在於能夠較為精確地揭示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但是如何正確地選擇參數則比較困難。未來股利、現金流的預測偏差、貼現率的選擇偏差,都有可能影響到估值的精確性。
投資者在進行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分析時,需要結合宏觀、行業和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市場估值水平等各類信息,同時區別影響上市公司股價的主要因素與次要因素、可持續因素和不可持續因素,對上市公司作出客觀、理性的價值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