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微博私有化員工股票

微博私有化員工股票

發布時間:2022-05-12 16:11:46

Ⅰ 新浪正式宣布完成私有化,從納斯達克退市,這釋放了哪些信號

這意味著未來新浪集團可能整合其門戶業務,並且有望通過微博平台實現更大的發展空間。早前媒體披露,新浪集團終於正式退市了,從股票市場的數據來看,其退市時的市值在25億美金左右。退市流程結束之後,新浪董事長曹國偉隨即發布公告表示,新浪集團未來將把其門戶業務和微博平台更好的結合起來,通過微博的流量平台,新浪其他業務也能更好的獲得發展。此外,曹國偉還表示,未來會進一步加快並購進程,實現集團業務更加多樣化。

Ⅱ 新浪宣布完成私有化合並,新浪為什麼會選擇這條道路

主要是因為新浪集團作為微博的母公司,微博已經獨立上市,新浪再次上市意義已經不大了。根據媒體報道,新浪集團董事長曹國偉正式發布公告表示,新浪集團已經完成了退市流程,成為了一家私有化的公司。曹國偉還表示,私有化並不是終點,而是起點,未來新浪集團還有更長的路要走,一些垂直業務將重新獲得發展。對於年輕網民來說,新浪集團大家可能根本不認識。

Ⅲ 新浪微博上市,微博員工會受益多少呢

普通員工就是窮打工的命。要說真有好處,某員工回老家,在朋友面前,誇誇其談,你看嘛,我現在上市公司上班,待遇好、福利好,其實呢?也就是一窮打工的。當然,我們也不可否認,一些高級管理人員是會的到一些期權的,甚至股票。不過這是一小部分人。受益的人極少啊!

Ⅳ 新浪完成私有化,垂直業務是否可能再度崛起

垂直業務要想再崛起很難了,因為現在移動互聯網的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作為老牌門戶品牌已經很難再做起來了。媒體報道,經過一番折騰,微博的母公司新浪集團終於完成了私有化,正式成為了一家由私人持有的公司。多數的年輕人可能對新浪集團並不了解,只是對新浪微博比較熟悉。但事實上,新浪是PC時代也重要也是很有影響力的一個門戶網站,但後來隨著移動時代的到來,門戶網站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大家也就慢慢忘記了它。

Ⅳ 弱弱問一句,如果股票被私有化了,那麼股民的股票將被作何處理

私有化的時候公司會首先在規定的時間內從股民手中回購所有的股票。私有化通常由控權股東提出,以現金或證券的方式,向其他小股東全數買入股份。如私有化成功,上市公司會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申請撤銷上市地位。

私有化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有些上市公司的股份在聯交所的交投並不活躍,或市場上的股價相對每股資產凈值出現很大的折讓;或某些公司的股份的公眾持股量未能達到聯交所的要求;又或上市公司對維持上市地位的成本所作的考慮等。

(5)微博私有化員工股票擴展閱讀

上市公司私有化的一種重要方式就是杠桿收購(包括MBO、ESOP),杠桿收購帶來利息支出的大幅增加,而負債利息可以扣減公司當期的應納稅額,從而為公司帶來巨大的節稅利益。此外,交易導致的資產賬面價值(計稅成本)增加,從而導致了計提折舊的資產原值提高,公司每期提取的折舊也相應地增加了,同樣減少了納稅支出。

由於上市公司股權分散,公司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分離,掌握公司決策控制權的經營者的目標可能偏離作為所有者的股東的目標,從而產生了代理成本。私有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所有權和控制權再結合,從而有效地降低了代理成本。

Ⅵ 新浪正式宣布完成私有化,並改名為什麼

2021年3月23日,新浪正式宣布完成私有化,將改名為「新浪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成為一家由曹國偉和新浪管理層共同控制的私人企業。同時,新浪董事長曹國偉向全體員工發布內部信。

在內部信中,他表示, 新浪公司的私有化,一方面是為了改變多年來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新浪與微博作為母公司和子公司同為上市公司的這樣一個不甚合理的資本架構;另一方面也是為新浪集團未來更加多元化的發展提供更多的靈活性。

同時,他稱,新浪公司的私有化對目前的業務不會產生任何重大的影響。私有化之後,新浪集團依然是微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以新浪移動為主體的原新浪門戶業務將與微博業務更緊密地整合,而新浪財經、新浪金融以及新浪體育等,將更加獨立地發展。

(6)微博私有化員工股票擴展閱讀

新浪公司私有化過程

2020年7月6日,新浪公司宣布,董事會收到來自「New Wave MMXV」公司的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擬以41美元/股的價格現金,收購新浪所有已發行普通股。該交易對新浪估值為26.8億美元。

根據新浪提交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材料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曹國偉通過New Wave持股12.2%,有58%的投票權。

Ⅶ 美股私有化之後,員工的期權、持股怎麼辦

美股作為國內國外比較知名的股票之一,美國近些年來在國內拋售的股票,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以及香港證券交易所都拋售了很多美股,作為國內很多企業和個人購買的股票,美股一直以來在國內還是深受國民股民的喜愛,在國外也是比較受到相應股民的認可,不過美股近些年來表示著不穩定,特別是在近兩年疫情期間,每股發行量持續下降,而且還表示著不穩定的狀態。

在整個證券交易所市場上面的美股,其實是所有股票中員工持股數量最多的,所以美股私有化直接帶給美股旗下很多的員工獲益,其實這也能夠體現出美股市場的整體平均分配製度也是比較好的,但也有不好的一面,那就是私有化以後,美股相應的信息和資訊也不會在最快時間進行發布,更多的是通過私有渠道進行推送相應的股票和信息不再像公有化的股票那樣提前公布於大眾。

Ⅷ 新浪私有化,能否絕境求生

1. 新浪架構:在美上市,開辟先河

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有一個特點,前期主要是燒錢,後期才能盈利,尤其在2000年左右那段互聯網泡沫的時期。對這樣的企業,國內的銀行是不待見的。看不見盈利,又提供不了擔保,銀行是不肯承擔這種風險的。

那個時候的新浪,在國內融不到錢,那就只好轉向國外了。巧的是,還真有一些外資看好國內的互聯網企業,希望入股。於是雙方經過討價還價,終於達成了投資協議。

1999年,新浪籌劃海外上市。當年9月底,時任信產部部長吳基傳,在一次講話中認定互聯網內容服務(ICP)為電信增值服務,根據中國的政策法規,這塊不允許外資進入!

新浪很快便提交了一份重組方案,將原有的ICP業務、資產從原母體四通利方剝離出來,成立全新的純內資公司。剝離後,兩家純內資的公司不參與上市,僅把四通利方拿去上市。但是,四通利方和這兩家公司簽訂了軟體技術服務、顧問服務、股權質押等一系列控制協議。這就是大名鼎鼎的VIE,俗稱新浪架構,或者叫協議控制。

當時因新浪要海外上市,但只能通過這種結構來完成,「當時因為監管層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因此不需要通過審批,政府對於這方面也沒有明確表態,基本上是默認了。

新浪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僅有強大的實力,還有長遠的目光和魄力。新浪公司第一個走通VIE架構這條路並成功在美國上市後,VIE架構就一發而不可收拾,搜狐、網路等互聯網公司紛紛效仿均獲得成功上市。據不完全統計,從2000年至今,通過「新浪模式」實現境外上市的內資企業約有250家。

2. 新浪:從風光無限到門戶衰落

在傳統的門戶業務上,新浪網與騰訊網、搜狐網、網易網並稱四大門戶。那個時候的新浪風光無限,可是進入到移動互聯網時代,新浪發展乏善可稱,股價自2018年3月突破122美元的高點後便一路下挫,表現低迷。

門戶的衰落背後,是整個信息時代的變化,隨著資訊分發方式的改變,門戶的市場被不斷蠶食。而用戶流量的分流,也直接導致門戶業務在廣告話語權上的降低,再加上整個廣告市場近兩年一直處於下行狀態,門戶廣告也自然日子慘淡。

2019年,新浪總營收為21.6億美元,其中廣告營收為17.4億美元,佔比超八成。而非廣告營收為4.2億美元,主要包括新浪金融科技業務以及微博直播收入等。從營收構成來看,新浪的收入目前非常單一,主要是依靠廣告業務。

從產品上看,新浪網是新浪成立之初便有的產品,也是新浪上市的主要業務,而新浪移動則是新浪網在移動端的體現,只有微博算是新浪在20年的發展中,延伸出的一個成功產品。

事實上,新浪現在最具競爭力的業務,也只有微博。時至今日,新浪市值26.5億美元,不及微博的三分之一。微博幾乎佔了整個新浪集團超過80%的收入,成為新浪業務體系內的絕對核心。

對於「前浪」新浪而言,已經被一代代「後浪」甩在身後,現在它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內在的創新問題,所以私有化只能成為其改變的一個信號,但並不能直接拯救新浪的未來。

3. 在美國上市20年,新浪要私有化了?

1998年12月SINA.com成立,2000年4月在納斯達克上市,還不到一年半的時間,並且,新浪是中國幾大互聯網公司中最早在美上市的。雖然當下的新浪無論是收入還是在美股的市值,都差強人意,尤其市值還不到單獨上市的微博的三分之一,不過新浪是一個資本市場的老玩家了,這次宣布私有化要約,必是有備而來,也可以說,是有跡可循的。

其實早在2015年,曹國偉便增持新浪股份,意圖加大對新浪的控制。當時外界有聲音認為,曹國偉大筆增持新浪公司股票,其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新浪私有化,之後回到國內上市,五年過去,新浪私有化再起波瀾。

拋開被強制退市的因素,其實近年來,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回國上市的例子越來越多。更重要的是在美上市監管趨嚴,防範退市風險必須考慮進去。中概股在美上市被低估已是不爭的事實,一旦順利完成私有化,重新登陸國內資本市場,在不同的估值體系下,新浪定會得到重估——無論是新浪的品牌,還是門戶網站的業務,以及持股微博的身份,新浪都能夠在A股拿到更高的估值。

4. 新浪回國上市,還是再戰美國

相比較而言,私有化後的新浪,再次上市的話會有更多的選擇,比如:香港、國內、新加坡.....雖然證監會為中概股回國上市打通障礙,但A股主板暫時不允許同股不同權,只能進入科創板。與之相反,港股可以允許同股不同權。

新浪走國際化路線來說,需要重新搭建VIE架構,國際化也是每一個互聯網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

也不排除新浪再戰美國,二次上市,一雪前恥。畢竟美國上市公司有更多的自主性,無限的資金來源,因為美國資本市場是完全市場化的,只要企業的業績足夠好,它一年中的融資規模和融資次數是不受限制的。其次,新浪已經在美國上市過一次,作為鋪墊,再次上市的話,肯定比之前好很多。

對於新浪來說,穩定的估值是其需要的。雖然高估值更容易融資,但公司也背負更大的壓力,需要更好的業績回報股東,不然只是一地雞毛

Ⅸ 新浪董事長曹國偉是如何宣布新浪完成私有化的

3月23日,記者獲悉,中國老牌門戶網站新浪正式宣布完成私有化,將改名為「新浪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新浪董事長曹國偉向全體員工發布內部信他表示,新浪私有化不是一個時代的結束,而是用一個新的架構更好地去開拓未來

在內部信中,曹國偉表示,3月22日是新浪股票在美國納斯達克公開交易的最後一天。「在經歷了21年的風風雨雨、跌宕起伏之後,新浪公司從納斯達克退市,成為一家由我和新浪管理層共同控制的私人企業。」

「新浪公司的私有化,一方面是為了改變多年來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新浪與微博作為母公司和子公司同為上市公司的這樣一個不甚合理的資本架構;另一方面也是為新浪集團未來更加多元化的發展提供更多的靈活性。」曹國偉說。

(9)微博私有化員工股票擴展閱讀

新浪從納斯達克退市:

新浪3月23日宣布,已與Sina Group Holding Company Limited(簡稱「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New Wave Mergersub Limited(簡稱「合並子公司」)完成本公司於2020年9月28日與母公司和合並子公司共同簽署的合並協議和計劃(簡稱「合並協議」)項下規定的合並(簡稱「合並」)。

母公司是New Wave MMXV Limited(簡稱「New Wave」)的全資子公司,而New Wave是一家注冊於英屬維京群島、由新浪董事長兼CEO曹國偉先生控制的商業公司。合並完成後,本公司已成為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並將不再是一家上市公司。

新浪表示已要求其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上市的普通股於2021年3月22日營業時間結束時(紐約時間)停止交易。已經要求納斯達克通知SEC將公司的普通股從納斯達克退市,同時注銷公司已注冊的證券。

Ⅹ 對於想要私有化的公司,可以向其員工發行權證來刺激員工購買股票嗎如何實施

私有化公司,其股份並不上市流通,那麼所獲得的無論權證還是股票只能內部轉讓,兌現困難,除非老闆承諾到期回購股票,否則恐怕激勵的效果相當有限。

閱讀全文

與微博私有化員工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只掛起沒交易影響股價么 瀏覽:855
怎麼看一個股票裡面有沒主力 瀏覽:819
貝斯美股票漲幅預測 瀏覽:495
301條對股票影響 瀏覽:517
當升科技股票當 瀏覽:726
十大股票軟體排行榜揭曉 瀏覽:262
股票603128主力流向 瀏覽:992
股票資金大幅流入卻滯漲 瀏覽:891
安卓平板股票軟體 瀏覽:202
華為p40發布對股票影響 瀏覽:545
為什麼利率會影響股票價格 瀏覽:378
ps4gta5買股票時間 瀏覽:876
沈飛股票最新態勢 瀏覽:239
怎樣讀懂股票走勢分析 瀏覽:407
浙江金科歷史交易數據股票 瀏覽:393
香港上市的股票能漲停板嗎 瀏覽:531
深市最新低價股票一覽表 瀏覽:513
香港幾分錢的股票發財 瀏覽:292
tcl股票行情走勢圖 瀏覽:909
股票交易系統中如何標注漲停板 瀏覽: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