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新橋投資集團股票

新橋投資集團股票

發布時間:2022-05-24 17:00:25

① 600256該股票如何

600256目標價位及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06、07、08、09和10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21、0.21、0.30、0.81和1.46元(07~10年業績為定向增發攤薄後)。考慮到公司煤化工項目充分利用新疆當地的資源,具有巨大的成本優勢,同時煤化工業務與LNG業務能夠互補,我們認為公司的合理目標價位為15.0元,因此給予公司「強烈推薦」評級。

VIII.風險提示

投資者請密切關注以下風險:

1、新橋投資是否退出LNG公司以及公司LNG二期項目的建設具有不確定性。

2、公司定向增發進行煤化工的項目是否能獲得證監會通過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② 聯想是怎樣用私募基金收購ibm的

2005年3月31日,聯想宣布與全球三大私人股權投資公司得克薩斯太平洋集團、General Atlantic及美國新橋投資集團達成協議,三公司向聯想集團提供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9億元)的戰略投資,以供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務之用。三大投資公司的投資占收購總額的28%,實付收購現金的53.8%。
得克薩斯太平洋集團、General Atlantic、美國新橋投資集團系私人股權投資公司,在協助科技公司成功實現長期戰略方面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正如聯想集團前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候任董事會主席楊元慶表示:「全球三大私人股權投資公司對企業的運營發展有深入細致的研究,在企業發展戰略方面具有很強的規劃設計能力,曾經幫助眾多著名公司順利推進整合工作,他們的加入為聯想實現順利過渡和穩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項協議充分表明他們對聯想成為全球IT領導廠商的前景充滿信心。這三家公司都是非常專業的投資集團,對於跨國公司的治理結構有著深刻的理解;同時擁有與IT領域投資者合作的豐富經驗。他們對於聯想並購IBM全球PC業務極為支持,並對電腦業務龐大發展潛力的看法與現時的董事會的看法高度一致。在未來,他們將與我們攜手架設與投資者無縫溝通的橋梁。」
在此次戰略投資總額3.5億美元中,約1.5億美元將用做收購資金,餘下約2億美元將用做聯想日常運營資金及用於一般企業用途。這一戰略性交易為聯想提供了另一融資渠道。
根據投資協議,聯想集團將向得克薩斯太平洋集團、General Atlantic、美國新橋投資集團發行共273萬股非上市A類累積可換股優先股,每股發行價為1000港元,以及可用做認購237417474股聯想股份的非上市認股權證。該交易總現金代價達3.5億美元,其中得克薩斯太平洋集團投資2億美元,General Atlantic投資1億美元,美國新橋投資集團投資5千萬美元。
這些優先股將獲得每年4.5%的固定累積優先現金股息(每季度支付),並且在交易完成後的第七年起,聯想或優先股持有人可隨時贖回。這些優先股共可轉換成1001834862股聯想普通股,轉換價格為每股2.725港元,較截至2005年3月24日(包括該日)連續30個交易日聯想普通股平均收市價2.335港元溢價約16.7%。每份認股權證可按行使價格每股2.725港元認購一股聯想普通股,認股權證有效期為5年。上述優先股和認股權證的發行需要獲得聯想集團股東的批准。
在這些優先股全面轉換以及假設收購IBM PC業務完成向IBM發行相關股份之後,得克薩斯太平洋集團、General Atlantic和美國新橋投資集團將共獲得聯想擴大後總發行股份的約10.2%。假設所有認股權證全面行使,上述投資者將共擁有約12.4%的股權。
IBM將在收購交割及這項投資完成後獲得約8億美元現金,及以2004年12月交易宣布當天前一個交易日的股票收市價獲得聯想集團價值4.5億美元的普通股。
在這項投資完成及收購交割後,假設優先股經全面轉換,IBM將擁有聯想集團13.4%股權。IBM在聯想擁有的表決權沒有任何改變。IBM全球融資服務部將成為聯想的租賃、融資服務的首選供應商,在全球IT服務方面排名第一並擁有強大企業客戶渠道的IBM全球服務部將成為聯想保修、維修服務的首選提供商。

③ 被外國控股的中國銀行有幾家

除了中國農業銀行,無一例外已被外資銀行參股或控制。

1. 中國工商銀行

2006年,美國高盛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入股工商銀行,收購工行10%的股份,收購價格1.16元。上市後,按照2007年1月4日盤中價格6.77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755億元,三家外資公司凈賺2460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9.3倍,世界罕見。

2. 中國銀行

蘇格蘭皇家銀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瑞銀集團和亞洲開發銀行投資中國銀行共51.75億美元,收購價格1.22元。上市後,按照2007年5月10日盤中價格6.26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822億元,四家外資公司凈賺2419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6.6倍。

3. 深圳發展銀行

美國新橋投資集團以每股3.5元購買深圳發展銀行3.48億股,目前股價已達35.8元,投資增殖10倍,按照深發展20億多股計算,新橋用12.18億獲得了700多億。根據新橋目前的做法,很快將達到1000億元。

4. 華夏銀行

德意志銀行和薩爾?奧彭海姆銀行聯合組成的財團將出資26億元人民幣,購入華夏銀行約5.872億股份,占華夏銀行總股數的14%。每股價格4.5元,現在近14元,凈賺56億多人民幣。目前已被德國銀行控股,500億落入對方手中。

5. 中國交通銀行

匯豐銀行持股交行19.9%的股權,出資144.61億元購買91.15億股,每股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現在市價超過10港元,凈賺近800多億,07年國內A股發行上市又賺取500多億,合計將近1400億,10倍回報。

6. 中國建設銀行

上市前,美國銀行和淡馬錫公司分別斥資25億美元和14.6億美元購買建行9%和5.1%的股權,每股定價0.94元港幣。發行價格2.35元港幣,最高市價5.35元港幣。按照目前建行共有2247億股計算,2家凈賺1300多億港幣。

參考資料

網路-中國工商銀行

網路-中國銀行

網路-深圳發展銀行

網路-華夏銀行

網路-中國交通銀行

網路-中國建設銀行

④ 股票名前的「s」是什麼意思

現在大多數都已經股改,還沒有股該的股票加S

「10月是個坎。」「十一」長假之後,投資尚未股改公司股票尤其要小心踩雷。短期內能夠完成股改重組固然是重大利好,不少股評也在追捧這類概念,但股改剩菜之所以成為「剩菜」,就是因為個中變數和沒譜的事太多。

今日起,G股將功成「名」退,未實施股改公司的簡稱前將加上「S」標記。這標志著官方認定的股改時代已經終結,剩餘留在「S」股時代的公司將面臨尷尬。

滬深兩交易所均已做出明確表態,「S」標記的股票如到年底還未股改,將對其交易制度做出調整。

「S」族交易制度會有什麼限制?市場分析人士預測,交易所很可能像對待ST股那樣,將「S」股的漲跌幅限制在5%。市場亦早有傳言,有關官員表示,未股改公司將打入三板市場。更有人指出,拒不股改公司將會受到再融資方面的限制,甚至被暫時停牌、停止交易。

德鼎投資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節前,1062家上市公司已經完成股改,已經進入股改程序但還未實施股改的有119家,還未進行股改的公司有162家,占整個上市公司總數的12%。留到最後的,幾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股東「爛賬」最普遍

-屯河——德隆後遺症;

-東北高速(資訊 行情 論壇)——資金及刑事要案,控制權爭奪未決;

-三聯商社(資訊 行情 論壇)——大股東占款,股東內訌;

-酒鬼酒(資訊 行情 論壇)——大股東占款,地方政府惜嫁;

-華源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大股東占款,重組太折騰;

-*ST科龍——被顧雛軍「掏空」之後……

餘下的未股改公司絕大多數存在虧損嚴重、股權凍結、大股東占款等問題。連年虧損、資產質量差、大股東無力支付對價來滿足流通股東的要求,是這類公司股改難以跨越的門檻。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未股改公司佔用資金清欠工作形勢嚴峻。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30日,滬深兩市還有147家公司存在資金佔用問題,佔用余額高達315億元。這些存在資金佔用問題的公司中,未股改公司佔了絕大多數。股東問題濃縮了公司治理在過去一個時代的縮影。

德隆系三駕馬車難以股改

*ST屯河(資訊 行情 論壇)已經徹底完成重組頗有一段時日,但是投資者們期待的股改消息卻遲遲不肯露面,究其原因,還是大股東惹的禍。

*ST屯河的相關人士稱:「股改是由大股東牽頭提案,而*ST屯河目前名冊上的大股東仍為德隆系,而德隆系持有的*ST屯河的股票已經質押給債權銀行,中糧集團不能完成過戶,目前德隆系的善後事宜由華融資產管理公司負責,所以目前沒有一個能夠提出股改議案的大股東,自然沒辦法股改。」

該人士還表示,目前股權過戶仍沒有時間表,從而股改也沒有時間表,在*ST屯河股改的問題上,如果沒有管理層的出面協調,恐怕年內難以實施了。

湘火炬(資訊 行情 論壇)、*ST合金的情況與*ST屯河的情況完全一樣,他們合稱德隆系的三駕馬車,在德隆系的地位舉足輕重,如今同樣因為大股東的缺失不能啟動股改,這一切一切恐怕都要等到華融資產管理公司與有關銀行達成一致協議後才可以進行股改了。

大股東欠款拖延股改

東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於2006年9月1日披露「力爭在2006年9月底前進入股權分置改革程序」,但因非流通股股東之間就非股改事項未達成一致意見,所以仍未能在9月底前進入股改程序。公司力爭最早在2006年10月底前、最遲在2006年12月底前進入股改程序。

上市公司受大股東控制,其公告也就頗有意思,把不能股改的責任推給了非流通股股東之間的分歧,但是分歧的原因卻沒在公告中提到。相關報道顯示,其真正不能進入股改的原因是大股東巨額占款問題得不到圓滿解決。

類似的公司還有酒鬼酒、美菱電器(資訊 行情 論壇)和三聯商社。財富證券的分析師王磊表示,相比德隆系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的股改問題相對容易解決,而且管理層也明確提出要求這些公司解決問題,盡快股改,所以王磊認為,東北高速等公司在年內進入股改程序尚有可能。

華源股份:先重組再股改

華源股份(600094)因資金鏈緊張逐步陷於整體危機,截至2005年12月31日,控股股東及其附屬企業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的余額為3.58億元。為改變現狀,該公司在2005年年度報告中披露了清欠方案及其實施時間表,公司方面表示,將繼續嚴格執行清欠方案實施時間表,全額收回被占資金。

另據媒體報道,華源集團內部人士稱華源整體重組方案終於塵埃落定,由華潤集團(下稱「華潤」)出資50億元,鼎暉基金出資20億元注資華源的整體方案已經獲得國資委批復,而由華潤主導的華源集團重組也已進入實質性運作。

但是種種利好消息始終喚不出華源股份明確的股改時間表。截止到目前,該公司尚未有任何關於股改事宜的公告。財富證券分析師王磊認為,重組是該公司股改的先決條件,只有控股股東盡快完成重組,華源股份才有可能在證監會規定的年底之前完成股改。

*ST科龍:地道股改困難戶

績差公司是股改困難戶的「主力軍」,而像*ST科龍這樣集內憂外患於一身的上市公司更是股改的老大難。

翻看*ST科龍最近一年的公告,一系列不利公告不斷映入眼簾。而曾經叱吒風雲、呼風喚雨、在2001年斥資5.6億元收購了時為中國冰箱產業四巨頭之一的廣東科龍電器(資訊 行情 論壇)20.6%股權的並購行家顧雛軍,此時也「在獄詠蟬」、分身乏術。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名公司高管能夠說明*ST科龍進入股改程序的具體時間,只有一部分抱樂觀態度的分析師認為該公司股改不會晚於今年年底,但究竟後市如何,現在還無法預測。

外資持股:「沒譜」的博弈

外資股東是把「雙刃劍」,既能造成二級市場的重大利好,比如G股融資第一單——豪西盟增持G華新(資訊 行情 論壇)至控股;也能造成巨大的利空懸念。一般而言,相比內資股東,在對價支付上外資股東會更強硬,在並購審批中外資股東會更「沒譜」。

深發展(資訊 行情 論壇):零對價之困

從沒有一個公司像深圳發展銀行有限公司(000001,以下簡稱「深發展」)這樣「牛氣」,雖然經過修改,深發展的股改方案仍然近似零對價:股改完成後的12個月的最後60個交易日內,如果平均股價不在7.25元-8. 75元之間,深發展以定向分紅的方式派發現金,但每10股不超過0.48元。

不出所料,在深發展7月17日的股東大會上,深發展股改方案的投票流通股東中同意的38.92%;反對的37.28%;棄權的23.79%。哪怕是事先做好溝通工作的機構投資者——深發展前五大流通股東中也有三位棄權。同時,深發展的流通股東選擇「用腳投票」,使深發展的股價從股改方案前的8.99元/股下跌到7元左右,縱然今年中期業績大漲176%,也沒能使深發展的股價爬上8元。

深發展的股改陷入僵局,但這只是一連串僵局中的一個。深發展的第一大股東Newbridge Asia AIV Ⅲ,L.P.(以下簡稱「新橋控股」)是外資股東,2004年溢價受讓原始股的代價進入深發展,共持有深發展17.89%的外資法人股票,而深發展的非流通股在總股本中所佔比例不超過28%,如果支付對價,新橋需要承擔其中的絕大部分。今年年底是新橋控股持有深發展股票的禁售期屆滿之日,新橋控股尋找其他投資者接班。在這個緊要關頭,且不說新橋控股是不是願意拿出大代價來給深發展通過股改,且根據股改方案最後的支付對價者很有可能是新來接替新橋控股的股東,新接棒的股東是否願意支付也很難說。無法解決好股改,引入新的投資者遙遙無期。

這也使深發展現在慘不忍睹的資本充足率很難得到改善。仔細看深發展2006年的中報,它的財務指標中有兩項是不達標的:首先是單一最大客戶貸款比率12.64%,比規定的不超過10%高出一些,但和往年相比在不斷下降中。然後就是資本充足率,從2004年至今沒有超過4%的,2005年年末至今也在不斷下降,截至2006年6月30日,深發展的資本充足率為3.58%,離安全線8%非常遙遠。有報道稱,深發展將引入GE入股,同時發行次級債來解決資本充足率問題,但股改不完成,這一切都是妄想。

徐工科技(資訊 行情 論壇):爭議性外資並購

鬧得沸沸揚揚的凱雷徐工並購案被一再擱淺,是外資問題阻擾股改步伐的典型。去年10月,凱雷集團欲以3.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徐工機械85%股份。然而,外資並購威脅國家經濟安全的大討論逐日升溫,在國內一片反對聲中,徐工並購案至今仍在等待商務部的批准。

據媒體報道,凱雷集團正在考慮降低持股比例至50%,以爭取獲得中國政府對其收購徐工機械的批准。10月25日,將是徐工並購案協議到期之日,在此之前,凱雷集團的提議能否通過呢?如果順利通過,徐工科技將立即進行股改,通不過則繼續推遲。

東風科技(資訊 行情 論壇):日方股東猶豫

截至目前,東風科技既沒發布股改動議,也沒任何提示性公告。有媒體消息稱,東風科技股改的最大阻力來自於合資股東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的分歧。

該股東持股占東風科技總股本的37.5%,與東風汽車(資訊 行情 論壇)工業投資有限公司平分佔總股本75%的全部非流通股,對價支付必須同日方股東協商後才能確定。而日方股東目前對支付對價仍持猶豫態度,使得東風科技無法進行股改。

樂凱膠片(資訊 行情 論壇):柯達持股虧損

2003年,柯達以每股8.3元的價格取得樂凱膠片13%的股份,溢價192.25%,柯達成為樂凱膠片的第二大股東,所持股份僅次於樂凱集團。雙方還約定柯達於2006年4月前擇機再持有樂凱膠片7%的股權。

然而,由於膠片行業的沒落,樂凱膠片的股價已經跌落4元左右,柯達也不願意繼續增持。據樂凱膠片8月18日公布的半年報顯示,柯達至今仍然只持有樂凱13%的股份。且根據現在樂凱膠片的股票價格,柯達已經虧損了一半,再要其支付對價恐怕極不情願。

私有化與股改兩難

中石化子公司前後天壤

自8月18日中石化宣布進入股改程序後,中石化旗下仍在上市的5個子公司又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先股改還是先私有化的爭論又一次甚囂塵上。

本來,最好的局面是,股價在適當的價位時,不進行股改而直接私有化,這能節省股改支付對價的成本。但是由於有了私有化預期,這5家公司的股價自2月份中石化宣布對4家子公司進行私有化後有了相當程度的上漲。

⑤ 外國有沒有中國控股的公司

應該有,1.中國工商銀行:2006年,美國高盛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95億)入股工商銀行,收購工行10%的股份,收購價格1.16元。上市後,按照2007年1月4日盤中價格6.77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755億元,三家外資公司凈賺2460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9.3倍,世界罕見。

2.中國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瑞銀集團和亞洲開發銀行投資中國銀行共51.75億美元(合人民幣約403億),收購價格1.22元。上市後,按照2007年5月10日盤中價格6.26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822億元,四家外資公司凈賺2419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6.6倍。

3.興業銀行:2006年,香港恆生銀行、新加坡新政泰達和國際金融公司共出資27億,以每股2.7元的價格購入興業銀行10億股,上市後,股價達到37元多,三家外資公司凈賺370億。根據2007年2月12日《參考消息》報道,以後每年都有300%以上回報。該銀行上市募集資金共159.95億,等於全部送給了三家外資公司。該銀行國內發行價格每股15.98(元),吸引的網上網下申購資金高達11610億。

4.深圳發展銀行:美國新橋投資集團以每股3.5元購買深圳發展銀行3.48億股,目前股價已達35.8元,投資增殖10倍,按照深發展20億多股計算,新橋用12.18億獲得了700多億。根據新橋目前的做法,很快將達到1000億元。而新橋集團本身就是莊家,根本不是銀行,如何能改善我國銀行治理結構?況且整個銀行都被美國人拿走了,即便改善對我國又有什麼意義?

5.華夏銀行:德意志銀行和薩爾?奧彭海姆銀行聯合組成的財團將出資26億元人民幣,購入華夏銀行約5.872億股份,占華夏銀行總股數的14%。每股價格4.5元,現在近14元,凈賺56億多人民幣。目前已被德國銀行控股,500億落入對方手中。目前德國人對華夏已形成了聯合控股,該銀行名義上還是中國(的)銀行,實際已成為外資控股銀行。

⑥ 美國新橋投資集團的情況

1.新橋集團於1994年由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和美國布蘭投資公司(Blum Capital Partners)創建,注冊地在美國德拉維爾(Delaware)。新橋是率先致力於在亞洲投資的私人股權公司,其管理的資金達17億美元。新橋集團在香港、三藩市、上海、東京、首爾(漢城)、孟買和墨爾本設有辦事處。

2.美國新橋投資集團(Newbridge Capital) 亞洲最大的私人股權投資機構之一,新橋投資自創立以來,新橋投資已投資涉足多個行業,包括餐飲業、半導體封裝及測試、港口服務、酒店和物業管理、鋼鐵、銀行、軟體開發/集成、電信/通訊、醫葯和金融服務。

3.新橋重點投資的公司包括:Advanced Interconnect Technologies、Hanaro Telecom、日本電信公司、韓國第一銀行、Matrix Laboratories、深圳發展銀行和Zoom Networks。

4.美國新橋投資集團現已改名為美國德太投資集團,新橋是德太在亞洲創辦的基金的稱呼。

⑦ 中國第一個上市銀行是什麼

中國第一個上市銀行是深圳發展銀行,上市日期:1991-04-03。

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深圳發展銀行,股票簡稱:深發展A,股票代碼:000001)是中國第一家面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商業銀行, 其前身是1987年由深圳當地21家農信社合並成立的「深圳市聯合信用銀行」,後改名為「深圳發展銀行」,簡稱深發展。

深發展於1987年5月首次公開發售人民幣普通股,並於1987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總部設在深圳。深發展作為深圳第一家上市公司和全國最早的股份制銀行,在上世紀90年代,一直是金融界的寵兒。

經過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深圳發展銀行綜合實力日益增強,成為了一家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武漢、鄭州、等22個經濟發達城市設立了約300家分支機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在北京、香港設立代表處,並與境外眾多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7)新橋投資集團股票擴展閱讀:

主營業務

1、辦理人民幣存、貸、結算、匯兌業務;

2、人民幣票據承兌和貼現;

3、各項信託業務;

4、經監管機構批准發行或買賣人民幣有價證券;

5、外匯存款、匯款;

6、境內境外借款;

7、在境內境外發行或代理發行外幣有價證券外匯存款、匯款、境內境外匯借款;

8、貿易、非貿易結算;

9、外幣票據的承兌和貼現;

10、外匯放款;

11、代客買賣外匯及外幣有價證券,自營外匯買賣;

12、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

13、保險兼業代理業務;

14、經有關監管機構批准或允許的其他業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⑧ 阿里巴巴股票回購增至250億美元,阿里的人事有何變化

由於阿里巴巴的股票最近嚴重下跌,投資者失去信心,阿里巴巴將收回股票。公告還提到,從3月31日起,阿里巴巴將任命單偉建為公司獨立董事和審計委員會成員。根據公告,單偉建是泰盟投資集團(PAG)的創始人和執行主席之一。截至2022年3月,泰盟投資集團管理的資本規模已超過500億美元。

⑨ 聯想在大陸上市沒有股票代碼是

聯想在大陸沒有上市,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編號992),是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目前價位6.5港元,總市值650億港幣,公眾持股56.93%,聯想控股持股42.35%,董事持股0.7%。不過最近有傳言,聯想和移動都有回歸A股市場的申請。雖然聯想在國內沒有上市,但是聯想在國內控股的有著名的新橋投資集團,在國際上06年通過股權置換控股TPG Capital。

閱讀全文

與新橋投資集團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石油股票基本面分析實例 瀏覽:452
中國重工股票歷史最高最低價 瀏覽:532
東方金鈺股票最新股價走勢 瀏覽:836
超級短線買賣股票參考的指標 瀏覽:709
股票軟體哪個最好易看盤 瀏覽:455
搬遷新廠股票漲停 瀏覽:217
金太陽app查美國股票 瀏覽:676
香港人買股票稅收 瀏覽:503
股票資產置換成功的例子 瀏覽:5
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資金存放 瀏覽:812
在股票軟體里畫線 瀏覽:430
那個軟體能買股票港股 瀏覽:905
中國可長期持股的新上市股票 瀏覽:641
滬深300ETF屬於股票還是基金 瀏覽:143
好股票網bs買賣精準指標公式 瀏覽:144
天潤曲軸股票一年走勢 瀏覽:798
申能股票重組 瀏覽:154
招行股票可以長期持有嗎 瀏覽:675
股票停牌公告證券法 瀏覽:29
美國銀行的股票趨勢 瀏覽: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