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全稱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風險越高 投資者所要求的預期收益就越高 這樣才能彌補他所承受的高風險。
這個模型 風險資產的收益率=無風險資產的收益率+風險溢價 風險溢價=(市場整體收益率-無風險資產收益率)*(一個系數) 一般用希臘字母β表示
風險不是資產,資產是能帶來收益的。
我用股市來說明吧 個股的合理回報率=無風險回報率+β*(整體股市回報率-無風險回報率(可以用國債收益率衡量))
β=1時, 代表該個股的系統風險=大盤整體系統風險,
β>1 時 代表該個股的系統風險高於大盤 一般是易受經濟周期影響 例如 地產股 和耐用消費品股。這種一般稱為景氣循環股(cyclicals)
β<1時 代表該個股風險低於大盤 一般不易受經濟周期影響 例如食品零售業 和 公共事業股。 這種一般成為 防禦類股(defensive stocks)
系統風險越高 也就是易受經濟周期影響 投資者就需要較高的回報率抵補他承受的高風險。
我理解的是 資產的價值是由它未來產生的現金流決定的,對於像股票這樣的資本資產,它的價值就是由它未來產生的收益決定的,所以收益率是最關鍵的。收益率決定了資本資產的定價。所以稱為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㈡ 計算股票價值的模型有哪些
常見的方法有三種:1.Discounted Cash Flow(DCF)折現法2.Dividend Discount Model(DDM)股息折現法3.Earning Growth Model(EGM)盈利成長法。
DCF法
DCF法,即現金流量折現法,通常是企業價值評估的首選方法。DCF法的步驟是:
1)確定未來收益年限T;
2)預測未來T年內現金流;
3)確定期望的回報率(貼現率);
4)用貼現率將現金流貼現後加總。
DDM法
就是以股息率為標准評估股票價值,對希望從投資中獲得現金流量收益的投資者特別有用。可使用簡化後的計算公式:股票價格=預期來年股息/投資者要求的回報率。
例如:匯控今年預期股息0.32美元(約2.50港元),投資者希望資本回報為年5.5%,其它因素不變情況下,匯控目標價應為45.50元。
盈利成長法
相對估值在操作上相對簡單,在默認市場對同類股票估值正確的前提下,用不同的企業數據(賬面股本價值,銷售額,凈利潤,EBITDA等)乘以相應的乘數(乘數是由市場上同類股票的估值除以其相應的企業數據得出的)。
最為投資者廣泛應用的盈利標准比率是市盈率(PE),其公式: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使用市盈率有以下好處,計算簡單,數據採集很容易,每天經濟類報紙上均有相關資料,被稱為歷史市盈率或靜態市盈率。但要注意,為更准確反映股票價格未來的趨勢,應使用預期市盈率,即在公式中代入預期收益。
由於未來因素具有不確定性,無論用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得出的往往都是一個價格區間
的估值則相對簡單。
股票估值分類
1.絕對估值
就是用企業數據結合市場利率能算出來的估值。具體思路就是將企業未來的某種流(經營所產生的流,股息,凈利潤等)用與其在風險,時間長度上相匹配的回報率貼現得到的價值。
2.相對估值
是使用市盈率、市凈率、市售率、市現率等價格指標與其它多隻股票(對比系)進行對比,如果低於對比系的相應的指標值的平均值,股票價格被低估,股價將很有希望上漲,使得指標回歸對比系的平均值。
㈢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公式
當資本市場達到均衡時,風險的邊際價格是不變的,任何改變市場組合的投資所帶來的邊際效果是相同的。按照β的定義,代入均衡的資本市場條件下,得到資本資產定價模型:E(ri)=rf+βim(E(rm)-rf)。
一、什麼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簡稱CAPM)主要研究證券市場中資產的預期收益率與風險資產之間的關系,以及均衡價格是如何形成的,是現代金融市場價格理論的支柱,廣泛應用於投資決策和公司理財領域。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假設所有投資者都按馬克維茨的資產選擇理論進行投資,對期望收益、方差和協方差等的估計完全相同,投資人可以自由借貸。基於這樣的假設,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研究的重點在於探求風險資產收益與風險的數量關系,即為了補償某一特定程度的風險,投資者應該獲得多少的報酬率。
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解釋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E(ri)=rf+βim(E(rm)-rf)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說明如下:
1.單個證券的期望收益率由兩個部分組成,無風險利率以及對所承擔風險的補償-風險溢價。
2.風險溢價的大小取決於β值的大小。β值越高,表明單個證券的風險越高,所得到的補償也就越高。
3.β度量的是單個證券的系統風險,非系統性風險沒有風險補償。
其中:
E(ri) 是資產i 的預期回報率
rf 是無風險利率
βim是資產i的系統性風險
E(rm)是市場m的預期市場回報率
E(rm)-rf是市場風險溢價(market risk premium),即預期市場回報率與無風險回報率之差
三、模型假設
1.所有投資者均追求單期財富的期望效用最大化,並以各備選組合的期望收益和標准差為基礎進行組合選擇。
2.所有投資者均可以無風險利率無限制地借入或貸出資金。
3.所有投資者擁有同樣預期,即對所有資產收益的均值、方差和協方差等,投資者均有完全相同的主觀估計。
4.所有資產均可被完全細分,擁有充分的流動性且沒有交易成本。
5.沒有稅金。
6.所有投資者均為價格接受者。即任何一個投資者的買賣行為都不會對股票價格產生影響。
7.所有資產的數量是給定的和固定不變的。
㈣ 什麼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就是在投資組合理論和資本市場理論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主要研究證券市場中資產的預期收益率與風險資產之間的關系,以及均衡價格是如何形成的。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基本前提假設
(1)存在大量的投資者,每個投資者的財富相對於所有投資者的財富的總和來說是微不足道的。投資者是價格的接受者,單個投資者的交易行為不會對證券價格造成影響。
(2)所有投資者都在同一證券持有期內計劃自己的投資行為。這種行為是短視的,因為它忽略了在持有期結束的時點上發生的任何事件的影響,而短視行為通常不是最優行為。
(3)投資者的投資范圍僅限於公開金融市場上交易的資產。這一假定排除了投資於非交易性資產。而且,資產的數量是固定的。同時,所有資產均可交易而且可以完全分割。
(4)存在無風險資產,投資者能夠以無風險利率不受金額限制地借入或者貸出款項。
(5)不存在市場不完善的情況,即投資者無須納稅,不存在證券交易費用包括傭金和服務費等,沒有法規或者限制條款限制買空。
(6)投資者都是理性的,是風險厭惡者,他們追求投資資產組合標准差的最小化,也就是風險的最小化。,他們期望財富的效用達到最大化。
(7)所有投資者對證券的評價和經濟局勢的看法都是一致的。無論證券的價格如何,所有投資者的投資順序都一樣。
(8)資本市場是無摩擦的,而且無信息成本,所有投資者均可同時獲得信息。
㈤ 論股票定價理論和資產定價模型的異同
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一樣,套利定價理論假設
1.投資者有相同的投資理念;
2.投資者是迴避風險的,並且要效用最大化;
3.市場是完全的。
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不同的是,套利定價理論沒有以下假設
1.單一投資期;
2.不存在稅收;
3.投資者能以無風險利率自由借貸;
4.投資者以收益率的均值和方差為基礎選擇投資組合。
㈥ 請問股票定價理論與資產定價模型的異同
最大的區別在於對風險的量化方式和描述不同! 投資組合理論是馬克維茨提出的,主要是用方差來衡量風險,描述的是絕對風險。通過分散化投資,使得投資組合的風險(也就是方差)最小化。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PAM)公式為:預期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貝塔值*(市場組合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用貝塔值來衡量風險,意思是該項資產價格相對於市場的波動,描述的是相對風險。 希望能幫到你~~
㈦ 概述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的基本內容及其實踐意義。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的基本內容是研究證券市場中資產的預期收益率與風險資產之間的數量關系,即為了補償某一特定程度的風險,投資者應該獲得多少的報酬率,以及均衡價格是如何形成的。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實踐意義是應用於資產估值、資金成本預算以及資源配置等方面,是現代金融市場價格理論的支柱。CAPM模型在證券理論界已經得到普遍認可,該模型主要對證券收益與市場組合收益變動的敏感性作出分析,幫助投資者決定所得到的額外回報是否與當中的風險相匹配。
(7)股票價格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擴展閱讀:
按照CAPM的規定,Beta系數是用以度量資產系統風險的指針,用來衡量一種證券或一個投資組合相對總體市場的波動性。β表示的是相對於市場收益率變動、個別資產收益率同時發生變動的程度,是一個標准化的度量單項資產對市場組合方差貢獻的指標。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股票的價格和市場的價格波動性是一致的,那麼這個股票的Beta值就是1。如果一個股票的Beta是1.5,就意味著當市場上升10%時,該股票價格則上升15%;而市場下降10%時,股票的價格亦會下降15%。通過統計分析同一時期市場每天的收益情況以及單個股票每天的價格收益來計算出。
㈧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到底對股票投資有多少幫助
股票價格受很多影響,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只能從理論上分析風險與報酬率的關系。所謂風險也就是股價偏離期望值的大小和程度。也就是說這種模型從計算系統風險開始即採用概率論觀點計算方差,進而求出股票的投資者要求的必要報酬率,這種模型根據的是股票市價的期望值和偏離期望值的程度,而並非一個確定的價格。
此外,根據公式求解出的投資者要求必要報酬率在實際中也不一定準確,因為資本市場並非完全有效,必要報酬率和風險並非完全匹配。
就算上述因素都排除,根據股權現金流和必要報酬率折現的股票價值也存在很大誤差,這是因為股票的未來現金流量估計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其次,資本市場並非完全有效導致股票市價並不能反映其價值。
所以,財務管理研究的資本市場定價模型、股利增長模型等都只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應股票價值的變動,而且是並不十分准確的假設作出的,只具有有限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