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證券公司倒閉
證券公司涉及到的客戶眾多,一旦發生破產等風險事件會產生非常大的社會影響,甚至會危害公共安全。目前我國對這類公司的破產有充分的措施來保障投資者的資產安全,一旦真的發生這種情況,投資者並不怎麼需要擔心,會有充分的時間給予客戶進行資產轉移,也有充足的資金進行虧損補償。當這類大型金融機構發生重大危機導致經營難以為繼時,我國通常會以託管經營或者資產重組這類對公眾財產危害最小的方式進行危機處理。
拓展資料:
1、在證券行業的發展歷史上,曾經爆發過幾次證券公司的倒閉潮,2002到2006年間,有至少20家證券公司破產,此中包括了南方證券、華夏證券、漢唐證券等一些知名的證券公司。從過往這些證券公司的破產經歷中,我們大致能了解在臨破產券商開戶的投資者會碰到的一些情況。
2、南方證券被建銀承接
曾經的南方證券
2004年1月,因挪用客戶80億准備金及自營業務巨額虧損,證監會及深圳市政府對南方證券實施行政接管。
2005年2月,央行提供80億元再貸款幫助南方證券償付保證金。
2005年9月,在原南方證券的基礎上重組形成的中國建銀投資證券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這就是後來被中央匯金收購的中投證券。
3、華夏證券被中信建投承接
曾經全國前三的華夏證券先是不加限制的擴張、投資各類實業,再是違規坐莊,之後是保底違規委託理財,最終因為挪用客戶保證金和財務成本過高的拖累下萬劫不復。在2015年的12月15日被證監會和北京市政府停止證券業務活動,撤銷了業務許可。
在此之前的2015年8月,中信建投受讓了華夏證券的全部證券類業務,華西證券名存實亡。
⑵ 今年退市的股票有哪些
今年退市的股票有:
1. ST銳成退、退市金泰、退市未來等。具體退市的公司名單會隨著市場的變化而有所變動,建議查詢證券交易所的官方網站或相關財經媒體獲取最新信息。
退市是資本市場中的一種常見現象,它指的是上市公司因各種原因不符合相關上市標准,被強制終止上市或選擇主動退出證券市場。退市的股票不再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這通常是由於公司財務狀況嚴重惡化、違反法律法規或其他原因導致的。對於投資者來說,退市意味著投資的股票失去了流動性,可能面臨較大的損失風險。
近期,由於市場環境的變化和公司治理問題等因素,部分上市公司未能滿足持續上市條件,從而觸發了退市機制。這些退市的公司包括但不限於ST銳成退、退市金泰以及退市未來等。這些公司的股票在退市後將不再享有在證券交易所的交易便利,投資者需要注意風險並密切關注相關動向。
具體哪些股票會退市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會隨著市場狀況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因此,為了獲取最准確的信息,投資者應該經常查看證券交易所的官方網站,關注財經新聞和報告,以便及時了解最新的退市情況。此外,專業的財經媒體和金融機構也會提供相關的市場分析和預測,可以幫助投資者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⑶ 聽說華泰證券要倒閉了
不可能的,我也在華泰,網上這些信息都是道聽途說,不能信的。退一萬步講,就算華泰真的不行了,也可以轉戶走的,就算不轉,國家也會安排其他證券公司接收所有客戶。另外你還沒有理解三方存管的意思,華泰是不可能動你的股票的,在技術上就不存在這個可能性。安全性不用擔心
另外轉戶很簡單,第一天先去結息把賬戶里的現金轉走。第二天過去辦理撤銷上海指定交易(有沒有上海股票沒有關系),撤銷深圳代理關系。如果有深圳股票,要辦理轉託管到你准備去的證券公司,要交30塊錢託管費,不過你去的那家證券公司可以報銷。另外還要撤銷和建行的三方存管。第三天你就可以轉入新的證券公司。要記住這三天你都必須在交易時間辦理業務,還有這三天之內你不能進行任何交易
⑷ 目前退市的股票有哪些
目前退市的股票包括:
1.退市前瞎雀的一些重要信息:退市意味著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被終止,這可能是由於公司財務狀況惡化、違反相關法規或其他原因導致的。退市前,交易所會發出退市風險警示,投資者需要關注這些信息以避免投資風險。以下為部分退市股票的信息概覽。
退市股票名單: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股票。具體退市的公司和股票會隨著市場狀況的變化而有所變動蔽神世,以下列舉部分近期退市的股票。
部分退市的股票名稱:
1. ST新億
2. 長園集團等。這類公司在受到證監會責令退市的規定時都需要滿足相應的退市標准條件才會觸發退市處理。而在確定退市之後仍需要對相應投資者進行相應的退市告知說明以確保他們的投資安全及資金結算過程無誤進行完畢才能最終徹底退出交易市場活動進行股權轉讓轉讓或者被第三方收購重組等後續事宜。具體退市原因和後續處理方式還需關注相關公告和市場動態。同時投資者也需要了解退市後的股票交易規則和風險規避策略以保護自身權益。這些都需要投資者自行判斷並做出決策。因此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應充分了解公司宏肢的經營狀況和市場風險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同時加強自身的風險意識和管理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投資風險發生。
⑸ 中國有哪些證券公司破產,對客戶是怎麼處理的
多了去了。閩發、亞洲、民安、五洲。。。。。
看你是什麼客戶了,要是股票交易客戶,資金是股票和保證金的話,問題不大,營業部一般都會被別的證券收購,你就只是變成另外一家公司的客戶而已,資產沒多大風險。(投資者保護基金或者人民銀行再貸款解決)
要是借錢給這些公司或者從這些公司購買了一些不合法的產品的話,那就難說了,全部或部分損失是經常的。比如,高息存款,約定固定回報的產品等等。
至於其他的象投行客戶、基金公司客戶什麼的,都是個案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