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用的股票技術指標有哪些
常用的股票技術指標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均線(MA):
- 定義:將某一段時間的收盤價之和除以該周期,得到的結果即為均線。根據周期不同,可以分為5日均線、10日均線、30日均線、60日均線、120日均線和240日均線等。
- 應用:
- 多頭排列:短期、中期、長期均線依次從上到下排列並向右上方運行,是買入信號。
- 空頭排列:短期、中期、長期均線依次從下到上排列並向右下方運行,是賣出信號。
- 金叉:短期均線從長期均線的下方往上穿過,是買入信號。
- 死叉:短期均線從長期均線的上方往下穿過,是賣出信號。
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
- 組成:一般由長期均線、DIF線(快線)、DEA線(慢線)、零軸、能量柱組成。
- 應用:
- 紅色柱線:位於零軸上方的MACD紅色柱線越長,說明股價上漲動能越強。
- 綠色柱線:位於零軸下方的MACD綠色柱線越長,說明股價下跌動能越強。
- 金叉:零軸上方快線上穿慢線時,是買進信號。
- 死叉:零軸以下快線由上向下突破慢線時,為賣出信號。
布林線(BOLL):
- 構成:由上軌、中軌、下軌三條線構成,以20日移動平均線作為中軌,以中軌線加上2倍的20日標准差作為上軌,以中軌線減去2倍的20日標准差作為下軌。
- 應用:
- 中軌支撐:股價上行時在中軌上方運行並突破中軌,或股價下行時在中軌線得到支撐,均為買入信號。若跌破中軌線,則短期內不宜買入。
- 下軌反彈:股價下跌觸碰到下軌出現反彈,說明多方力量較強勢,個股後期可能繼續上漲。
- 三軌向上:布林線上、中、下軌線同時向上運行時,表明股價強勢特徵明顯,股價短期將繼續上漲。
以上這些技術指標是投資者在進行股票分析時常用的工具,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技術指標都不能單獨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投資者應結合多種指標和市場情況綜合分析。同時,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2. 買股票看哪些指標最准
買股票沒有絕對最準的指標,可綜合參考以下指標:

- 移動平均線(MA):計算一定時期內股價平均值以平滑價格波動,輔助識別趨勢。常見類型有簡單移動平均線(SMA)和指數移動平均線(EMA)。當短期移動平均線穿越長期移動平均線,常被視為買賣信號,適用於趨勢跟蹤。
- 相對強弱指數(RSI):動量指標,衡量股價變動速度和變化,值在0 - 100之間。RSI超70表示超買,價格可能回調;低於30表示超賣,價格可能反彈,多用於動量分析。
- 布林帶(Bollinger Bands):由中軌(移動平均線)和上下軌(根據股價標准差計算得出)組成,能反映股價波動性。股價觸及上軌可能過高,觸及下軌可能過低,可幫助判斷股價波動范圍和轉折點。
- 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趨勢跟蹤動量指標,通過比較兩個不同周期的指數移動平均線顯示價格動量變化。MACD線與信號線交叉點常作為買賣信號,柱狀圖變化能直觀呈現市場動能,用於趨勢跟蹤與動量分析。
- 成交量:衡量市場活躍度,成交量大表明市場活躍、股價波動大。投資者可據此判斷市場情緒和股價走勢。
- KDJ:隨機指標,根據k、d、j三值及其變化分析個股。三者取值在20以下為超賣區,是買入信號;在80以上為超買區,是賣出信號。
投資者需結合市場情況和個人投資策略靈活運用這些指標,同時結合基本面分析和市場情緒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