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債券股票估價怎麼算啊
這個比較困難,相對復雜,本傑明格雷厄姆在其《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得出了一個十分簡便的成長股估價公式:
價值=當前(正常)每股收益*(8.5+兩倍預期年增長率)
該公式計算出的數據十分接近一些更加復雜的數學計算例如(折現現金流估值模型)所得出的結果
增長率這一數據我認為應該取隨後7到10年之間的數據並且還要剔除非經常性損益
本公式其實是求市盈率公式的變換形式:市盈率=當前價格/每股收益,所以(8.5+兩倍年預期增長率)也就是表示當前市盈率
下面拿「格里電器」來舉例子:從和訊網可以得例如格里2010年每股收益大約為1.23人民幣,2011預期每股收益和2012年預期每股收益的數值可以保守計算出它大約每年18%%的速度增長(得益於國家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所以:
1.23*(8.5+18*2)=54.73人民幣
所以他的每股價值大約為55元,現價22.8元價格遠遠低於當前價值處於低估區間安全邊際很大,這是一個例子,簡單的估價模型,他計算出來的數據和經典傳統的折現現金流估值法計算的數據結果相差無幾,下面是折現現金流估值的例子…關於股票估值最難的就是對自由現金流的增長率和價值折現率的確定,如果稍有失誤將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如果增長率估計過快將導致股價過高從而產生錯誤的安全邊際,這對投資人來說將是致命的,如果增長率估計太過保守雖然很安全但是直接導致股價低估進而可能過早拋售,賺不到可觀的價差利
❷ 為什麼說股票的估價要比債券估價復雜的多
股票價格影響因素特別多,債券估價影響因素較少。
股票估價方法:
第一種是根據市盈率估值。比如鋼鐵業世界上發達國家股市裡一般是8-13倍的市盈率。所以通過這種估值方法可以得出一般鋼鐵企業的估值=業績*此行業的一般市盈率。
第二種是根據市凈率估值。比如一個資源類企業的每股凈資產是4塊,那麼我們就可以看這類企業在資本市場中一般市凈率是多少,其估價=凈資產*此行業一般市凈率。這種估價方法適合於製造業這類主要靠生產資料生產的企業。象IT業這類企業就明顯不合適用此方法估值了。
債券估價基本原理:
債券作為一種投資,現金流出是其購買價格,現金流入是利息和歸還的本金,或者出售時得到的現金。
債券的價值或債券的內在價值是指債券未來現金流入量的現值,即債券各期利息收入的現值加上債券到期償還本金的現值之和。只有債券的內在價值大於購買價格時,才值得購買。
拓展資料:
股票估價是通過一個特定技術指標與數學模型,估算出股票在未來一段時期的相對價格,也叫股票預期價格。
債券估價是為確定合理反映債券風險程度和收益能力的債券價格,而對債券未來收益作出的估算和評價。債券估價的基本問題是估算未來的現金收入。債券發行公司的財務實力(當前和長期)、資產價值、經營管理水平等相關資料都是在估價時需考慮的因素。
為此,選擇反映上述情況的資料,據以對債券預期收益作出估計,並輔之以對未來變動因素的預測,是估價的基本手段。同時,估價時還要考察、權衡影響債券價值的外部力量,如市場利率的變化,稅收制度的特點,公共機構的需求和市場效率等。在一些情況下,這往往成為債券收益的決定因素。
❸ 股票估值最重要的指標是什麼
股票估值最重要的指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
市盈率:
市凈率:
「巴菲特指標」:
每股收益:
股債性價比指標:
總結:股票估值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多個指標和因素。市盈率、市凈率、「巴菲特指標」、每股收益以及股債性價比指標都是評估股票估值時常用的重要指標。這些指標各有側重,投資者應綜合考慮多個指標來全面評估股票的估值情況。
❹ 債券及股票的估價模型一般有哪幾個
股票估值分兩大類:
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
絕對估值就是用企業數據結合市場利率能算出來的估值
具體思路就是將企業未來的某種現金流(經營所產生的現金流,股息,凈利潤等)用與其在風險,時間長度上相匹配的回報率貼現得到的價值
常見的方法有三中:
1.Discounted Cash Flow(DCF)現金折現法
2.Dividend Discount Model(DDM)股息折現法
3.Earning Growth Model(EGM)盈利成長法
三種方法從不從角度去看公司所產生的價值,然後用相應的折現率將未來的現金流變成公司的現值,理論上三者得出的結果是一樣的,但由於操作上的不同處理,往往會得出不一樣的數據,而這些數據大體上應該相同,差異則體現了計算時對公司的不同解讀
相對估值在操作上相對簡單,在默認市場對同類股票估值正確的前提下,用不同的企業數據(賬面股本價值,銷售額,凈利潤,EBITDA等)乘以相應的乘數(乘數是由市場上同類股票的估值除以其相應的企業數據得出的)
由於未來因素具有不確定性,無論用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得出的往往都是一個價格區間
債券的估值則相對簡單
對於現金流穩定的債券(如國債,假定無風險,未來現金流完全確定),只需找到和其風險,時間長度相應的市場利率,折現即可得出債券的價格,此種方法類似與股票的絕對估值法
希望能回答到你提出的問題
❺ 股價指南針——股權風險溢價 股債比
在投資領域,理解股票和債券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的相對價值是至關重要的。其中,股權風險溢價,或股債比,是一個衡量這一關系的指標,它以資產間的價格比值關系來判斷股票市場的當前位置。此指標的計算方法是將股市的盈利收益率與無風險收益率(通常以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進行對比。
股債比的原理簡單明了,它幫助我們判斷股票是否被低估或高估,需要以與參照物比較為基礎。比如,你手頭有十萬塊錢,打算投資滬深300的基金,可以通過計算得出預期收益率。預期收益率計算公式為1/市盈率。以A公司的市值和盈利為例,市盈率會隨股價波動而變化。
假設A公司市值100塊,年盈利10塊,市盈率10倍。若股價上漲至2倍,市值變為200塊,但盈利不變,預期收益率降低至5%。這表明,投資者願意接受較低的收益率,因為對A公司的未來增長充滿信心。
市盈率的變動反映了投資者對公司的估值。當公司股價上漲,市盈率升高,預期收益率降低,反之亦然。通過計算滬深300的預期收益率與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之比,我們可以得到股債比數值,從而判斷當前投資環境的吸引力。
歷史數據顯示,當股債比在1.5以下時,投資股市應保持謹慎。因為這通常意味著股票價格較高,預期收益率較低,投資風險增大。此時,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可能更傾向於選擇債券等低風險資產。
相反,當股債比大於2.5時,股票市場被認為較為合理且有投資價值。此時,投資者可以考慮進行定投計劃,逐步買入股票。通過觀察滬深300股權風險溢價與股價走勢的對比圖,可以清晰地看出兩者之間的關系。
需要注意的是,股債比指標存在滯後性,可能在投資決策中帶來一定挑戰。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建議採用定投策略,逐步積累股票資產,並避免頻繁波段操作。對於初學者,可以先使用小額資金進行嘗試,積累經驗,以確保在面對機遇時能夠穩住心態,最終實現投資目標。
❻ 股票和債券的估值理論區別是什麼
股票和債券估值的理論區別:
1、投資者性質和扮演角色有差異。股票投資者即為公司的股東,股東有一定的公司經營權;債券投資者與發行主體之間僅存在債權債務關系。
2、投資風險表現不同。股票投資的投資風險較大,而債券的風險比較小,對投資者來說,投資股票需要承擔更大的風險。
3、投資回報表現不同。股票的收益最終還是看公司的經營情況,經營情況越好,收益回報越多;債券的收益主要來源於利息。所以說股票的收益一般要比債券高很多,但要注意,這需要投資人承受更大的風險。
4、償付順序不同。一般情況下債權人在股東之前獲得償付,同等條件下公司先兌付債券,再兌付股票。
(6)股票債券的股估值比價擴展閱讀:
一、股票和債券相比,債券是有固定期限的(當然也有所謂的永續債,一般公司不會永續這種債券),不是零息債的付息日要付息,到期日發行人要還本和付最後一次利息。
這樣債券在不違約的情況下就與股票有三大不同點:
1.___現金流的日期確定。
2.___利息現金流的大小確定(浮動利息除外),本金現金流大小確定。
3.___除了通過交易脫手債券外,投資者如果找不到交易對手,就可以將債券持有到期,等發行人還本付息。
二、而投資者持有股票時,則根本無法確定是否有現金分紅,是否有其它公司發起並購買回股票,而只能看是否交易對手方能接受一個股票脫手價格。
即使把債券違約因素考慮進去,債券價格在到期日有上下邊界。下界價格是0與股票一樣,上界一般是債券面值加最後的利息(可轉債例外)。而股票則完全不知道上界。
這樣債券的變現結果比較確定,而股票的變現就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所以也就導致了債券估值一般要比股票估值靠譜。
三、當然債券有違約風險,這時候你就只能等待發行人重組或者破產,收取剩餘價值了。交易員一般都會估計如果違約,這個債券的回收比例(recovery rate)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