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近網上有個叫 同心院的股票平台, 說4個月帶散戶收益200%
這個同心院 直播平台是騙子平台。
這幫人去年在華冠私募-財富有道、五將會師直播平台,先是講股,給人洗腦,然後以青松---一鳴的PK賽為由,承諾有50%的收益,讓所有人9成-10成資金進入事先設計好的黑平台(手續費高,關鍵點平台死機。。。出入金走私人帳號)操作外匯,再反向喊單,還要操作截圖控制。一步一步,讓所有人血本無歸,然後老師、助理、隊長全部消失,群解散。又成立一個新的直播間,改一個名字,又開始新的騙局。 弘毅就是財富有道、五將會師直播平台里的青松,這個是一個表演主角,為了博取大家的信任,把聲音都通過變聲器處理過,還講故事,說他母親生病了,還躺在醫院快死了,還在直播間講課。 馮建功就是財富有道、五將會師直播平台里的趙明傑。
大家網路一下-----長江金業+ 青松騙局,都有記錄。
如果現在在同心院聽課的朋友,一定要小心。否則之後就是慢長的維權之路。。。。。
這幫騙子,是一個龐大的詐騙團伙,有縝密的詐騙流程,絕非是幾個人和幾個平台及皮包公司所能編織完成的。所以,要討回公道的時間會很長很長。。。。
之前2017的創利豐,2018的長江金業詐騙案,現在的同心院都是他們精心策劃的,被騙者陸續報警、立案的無數,他們坐牢的日子不遠了。。。。
㈡ 西部大開發投資33500回報12000000是怎麼
是假的,這是傳銷詐騙組織。
真正的西部大開發政策,國家不會讓個人出錢投資,凡是以西部大開發為名義叫人投資,而且還要拉三個人入伙,這就是傳銷詐騙,他們拉人頭發展下線。
拓展資料:
傳銷是指組織者發展人員,通過發展人員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非法獲得財富的行為。傳銷的本質是「龐氏騙局」,即以後來者的錢發前面人的收益。
新型傳銷:不限制人身自由,不收身份證手機,不集體上大課,而是以資本運作為旗號拉人騙錢,利用開豪車、穿金戴銀等,用金錢吸引,讓你親朋好友加入,最後讓你達到血本無歸的地步。
1998年4月21日,全面禁止傳銷,2017年8月,教育部、公安部等四部門印發通知,要求嚴厲打擊、依法取締傳銷組織,通知強調,對打著「創業、就業」的幌子,以「招聘」、「介紹工作」為名,誘騙求職人員參加的各類傳銷組織,依法取締。最新一份判決系法院於2018年5月2日作出。65種「傳銷幣」涉案超百億,逾千萬人買入。
㈢ 常見的5種投資陷阱,希望你在投資的路上一種也不要碰上
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資的第一原則是永遠不要虧錢,第二條原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規則。」
投資者的每一分錢都是血汗錢,防範風險永遠比博取收益更重要。如果做不好風險管理,積累再多的財富都可能化為烏有,從鎮謹衡1萬到1億可能需要 一輩子 ,但從1億到1萬有時卻只需要 一瞬間 。
常見類型:e租寶,善林金融、中融民信、錢寶網、唐小僧
一句話:打著高年化回報,在網路吸引你投錢,投向產品完全不明朗
如何避坑:不貪心高回報,做好低風險投資
P2P互聯網借貸平台,就是通過網路,把錢借給平台方,平台方再借給需要資金的一方,實現點(poin)對點的資金融通,所以稱為P2P,通過網路實現資金的融通,資金需求方獲得資金,資金供給方獲得利息,這不是兩全其美嗎?但實際中間存在很多不透明的環節,也就是人性作惡的環節。
P2P自出現誕生以來,由於一直沒有被納入到現有的監管體系中來,行業中的亂象紛呈。主要是很多騙子平台以高收益為誘餌,虛構項目信息,設立資金池,借新還舊。從激進經營爆雷到直接詐騙跑路的事件比比皆是,e租寶、鑫利源、校園貸、月光寶盒等曾經炒得火熱的機構生存一兩年就紛紛跑路停業。
第一種投資陷阱是平台自融自保。 自融是平台發標為自身融資,自保是平台為投資人提供本息保障。比如快鹿系就曾用自己的影視公司,走自己的通道公司,靠自己的擔保公司,用自家的P2P平台,最終投向了自家的《葉問3》。
第二種投資陷阱是借新還舊。 這種騙局是典型的龐晌則氏騙局,主要是通過借新還舊,償還高額利息,一旦新增資金放緩或者停止進入時,整個體系就會崩盤。大部分P2P問題平台都有龐氏騙局的影子如善林金融、中融民信、錢寶網、唐小僧等。
第三種投資陷阱是打折回收債權,收割投資者。 P2P平台不只是投資之前全是雷,甚至平台出了問題也都是雷。很多P2P平台在爆雷後都會在兌付計劃中為投資者提供即時退出的選項,只不過如果選擇這一選項,就要接受投資者持有的債權進行打折。一般來說,厚道靠譜一些的打折在七折左右,窟窿太大隻能通過收割投資者完成兌付的打折比例一般在1-3折。
常見類型:炒股群,內幕消息,炒股大師
一句話:警惕網上炒股大師,特別是拉群,給你推薦股票那種
如何避坑:遇到推薦股票,內幕消息的,果斷拉黑,舉報
我們國家大部分的股民,都是中老年人,而這部分人群,很多都是缺乏金融知識的,但是手上卻有閑錢的,而這些內部炒股群的騙子,就是瞄準這類錢多,頭腦簡單的,想賺錢的大爺大媽。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某天有人加你微信,或者打你電話,說某某炒股大師有內幕信息,邀請你進群聽分享,然後開始幾天的分享,最後推薦幾只股票,讓你高位買進,最後他們卻高位出貨,完成一波完美的收割。
這類陷阱的實際就是配合莊家操縱股價收割。
股價操縱的手法多種多樣,但總體來說,主要有四種操作方式。
第一種是單純通過多賬戶操作拉高股價吸引散戶高位接盤然後再出貨。
第二種是勾結上市公司實控人通過「高送轉」等利好消息或者熱點題材拉升股價然後出貨獲利。 前面兩種股民應該深有體會,之前被罰了超百億的某徐姓大佬,擅長的就是此類操作。
第三種是利用自身的市場影響力,散布虛假消息給散戶薦股,拉升股價然後再高位出貨的方式。 這種一般都是通過各種包裝出來的專家薦股、冒用名人、專家相似賬號的方式來欺騙投資者。
第四種是操縱境外股票尤其是港股。 近些年來,很多莊家也走出國門,不只局限於A股市場的操縱股價,港股等海股票市場股票操縱的案例也越來越多。
我們說的推薦股票,內幕消息交流群,主要就是第三類操縱股價御做的手法。
常見類型:XX原始股快要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了,趕緊買
一句話:用投資原始股上市的造富夢割韭菜
如何避坑:普通投資者請在正規二級市場交易
人無股權不富」是一句老生常談了。股權投資作為高收益、高風險的一種投資品,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暴富神話,但同樣地,各種股權投資陷阱也開始逐漸出現。總的來說,股權投資陷阱主要是兩種:
第一種投資陷阱是單純的詐騙。 通過邀請投資者成為公司合夥人或向投資者虛稱企業已經或即將上市、發售原始股的方式,向投資者鼓吹一夜暴富的美夢,實則利用投資資金非法集資。
最開始的股權投資陷阱是所謂的原始股騙局,現在隨著大家對股權的認知越來越深,這類陷阱正在逐漸減少,但依然有很多這樣的騙局活躍在中國的三四線城市。公司登陸主板及創業板之前的股票都可以被稱為是原始股。比起其他投資方式來說,相比於其他投資品,原始股一直都是一種騙局高發的投資方式。
這種騙局一般直接或間接出售空殼公司股權。 比如在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掛牌的上海優索環保以定向發行「原始股」作為手段欺詐投資者,還一度發售股權理財,向投資者承諾48%的年收益。非法融資超過2億元,涉及上千名投資者。
或是藉由新三板協議轉讓,提前買入某隻公司股票然後高價轉讓給投資者。
第二種投資陷阱是接盤高價股權。 一般這種陷阱里出現的公司是好公司,股權也是好股權,唯一的問題就是股權價格非常貴,遠遠超出合理的價格,只是前一持有人套現的一種手段。這種陷阱往往見於知名獨角獸公司上市前的一段時間,各類股權投資基金輪番炒作,將獨角獸股權炒作的非常高,在上市後又會面臨破發的風險,因此在上市前突擊將這部分股權轉讓給投資者就是最好的選擇。
常見類型:微交易,微盤交易,原油期貨黃金交易盤,買漲跌
一句話:通過控制操作平台價格,前期拉盤讓你瘋狂,然後再進行收割
如何避坑:遠離警惕操縱價格的期貨,外匯交易平台
交易所投資陷阱通常有一定的實物和商品,但是會 通過控制操作平台價格 ,將某些業務包裝成理財產品向 社會 公眾出售來非法吸納資金,並承諾較高的固定年化收益率。
事實上,在中國境內,只有 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大連期貨交易所、鄭州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 這八家交易所是國務院和證監會批准成立的正規交易所,其他則均為地方政府或者商務部此前批準的交易所。而現在,一些野雞交易所卻像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紛紛涌現,宣稱能短期獲得超高回報,實則吞噬著投資人的財富。
在交易所非法集資案件中,涉案規模和影響最大的是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昆明泛亞通過金屬現貨投資和貿易平台,自買自賣,操控平台價格,維持泛亞的價格比現貨市場價高25%—30%,每年上漲約20%,製造交易火爆的假象,然後藉此包裝所謂「日金寶」等誘人的高收益產品。但實際上每年漲價20%只是為了讓泛亞的價格永遠高於現貨市場價格,因此也永遠不會有真正的買方,並沒有帶來實際增量資金;而交貨商也因此不需補交保證金,投資者年化13.5%的日金寶理財收益,都是自己的本金或者新增投資者的本金。當新增資金放緩或者停止進入時,整個體系就會崩盤,投資者基本血本無歸。泛亞模式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委託日金費和短期回報,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2015年12月,昆明泛亞兌付危機爆發,涉及28個省份的22萬人,非法集資金額總計超過430億元,上千名泛亞投資者聚集在證監會門口集會抗議。
常見類型:五行幣,各類傳銷幣,to the moon
一句話:以數字貨幣為噱頭的傳銷資金盤
如何避坑:遠離山寨空氣數字貨幣,遠離宣傳一夜暴富的傳銷幣
比特幣十年暴漲上萬倍之後,尤其是2017年末和2018年初比特幣接近2萬美元之時,人們對數字貨幣充滿幻想,但實際上,真正有應用價值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只是極少數,大多數字貨幣是毫無實際應用價值的龐氏騙局。
第一種投資陷阱是空氣幣。 空氣幣就是沒有實際落地項目支撐,以空手套白狼的方式發行的數字貨幣,並不具有任何實際價值。它唯一落地的只有兩項,一項是白皮書,一項是交易所上市交易。白皮書是為了畫餅,上交易所是為了把餅賣出去。
一般空氣幣都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白皮書注重講故事勝過講應用,項目、技術路線圖根本無法落地。二是營銷能力出色,遠超自身的技術能力,甚至團隊根本沒有技術人員。三是代碼並不開源,讓人無從判斷項目到底進展到了哪一地步。
第二種投資陷阱是傳銷幣。 數字貨幣投資陷阱層出不窮。除了我們上面說到的空氣幣之外,還有一種披著數字貨幣外衣的傳銷騙局。這種騙局本質上還是傳銷,跟數字貨幣沒有半點關系,騙子們只是把原先傳銷騙局中的商品替換成了時下最熱門的數字貨幣,有些甚至只是名為「數字貨幣」,其實根本沒有使用區塊鏈技術。 一般在境內的傳銷大多是打著數字貨幣的名義,行傳銷之實。
我個人是信因果規律的 ,種什麼因,就會結什麼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各類金融投資陷阱,騙局的組織者,發行人,種的惡因,所以即使是前期多麼風光,大部分人還是進去了,還沒有進去的那些人,估計拿著錢,也只能終日惶恐。
如果你在投資路上已經被騙了,可以評論或者私信我,教你如何維權追款。
㈣ 網上認識的對象沒見過面,對方卻要我幫他操作一些投資,說帶我一起賺錢,是騙子
你好,這種情況有理由懷疑為詐騙。
網路詐騙犯罪的常見形式
(一)網路購物詐騙
行為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網路虛構代購貨物或服務等事實,騙取受害人財物(見(2018)蘇0114刑初181號、(2019)蘇06刑終330號);或冒充網路平台客服,以缺貨、貨品質量有瑕疵等虛假理由,騙取受害人點擊所謂的退款鏈接(實為木馬病毒鏈接)的方式,騙取受害人財物(見(2017)粵07刑終236號、(2017)浙01刑終807號)。
(二)網路釣魚型詐騙
行為人發布虛假信息,誘騙受害人點擊其發布的鏈接,繼而利用釣魚網站鏈接、木馬程序鏈接、網路滲透等技術手段獲取被害人財物(見(2017)浙06刑終340號);或者利用釣魚網站獲取他人的網路賬號、密碼、電話號碼、身份號碼等公民個人身份信息(見(2018)浙0602刑初35號)。
(三)網路拍賣詐騙
行為人通過虛構網路購物、拍賣等交易網站,虛構標的,誘騙受害人競拍,進而騙取他人財物;或者虛構可以幫助他人高價拍賣商品,騙取受害人財物(見(2019)渝0113刑初6號)。
(四)網路中獎詐騙
行為通過網路虛構受害人中獎的事實,利用釣魚網站鏈接等手段對他人實施詐騙(見(2018)粵刑終27號);或者行為人以虛構掌握所謂內部信息、跟隨操作穩賺不賠等噱頭,誘騙受害人在網路平台上購買彩票或賭博,騙取財物(見(2019)吉刑終63號、(2019)陝01刑終200號)。
(五)網路理財薦股詐騙
行為人以免費推薦股票吸引受害人,獲取受害人信任後,在虛構事實推薦受害人到其控制的網路平台投資,進而騙取投資款(見(2016)粵刑終416-418號);或者行為人向不特定人員推薦股票信息,在獲取投資人信任後,虛構所謂內部信息,跟隨操作可以快速盈利等,要求投資人支付會員費、咨詢費、保密費等費用,騙取財物(見(2017)蘇12刑終267號);或者私設網路理財、期貨等交易平台,誘騙客戶在平台上投資理財或炒期貨,騙取客戶傭金、點差,或人為造成客戶虧損(見(2020)蘇0602刑初140號)。
(六)網路貸款詐騙
行為人利用受害人急需資金的心理,虛構網路貸款公司或冒用其他網貸公司的名義,以虛假放貸誘騙受害人支付所謂保險費、保證金、激活費、公證費、服務費等,來實施詐騙(見(2019)閩08刑終340號);或者行為人虛構可以辦理網路貸款,以驗證受害人銀行資金流水為名,將受害人銀行卡內資金轉走(見(2019
㈤ 股票最狠暴跌97%女老闆涉嫌300億詐騙是怎麼回事
1996年,羅靜在香港創辦承興國際集團,2015年底,通過收購港股上市公司奕達國際完成借殼上市,此後公司更名為承興國際控股,上市之後多年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在2019年7月11日,盤中一度跌至0.290港元,相較於2019年4月15日10.360港元的高點,股價暴跌97.2%,超過百億港元的市值灰飛煙滅。而羅靜、羅嵐在騙取融資款過程中,向業務相對方行賄300餘萬港元,摺合人民幣200餘萬元。
2019年7月5日午間,羅靜實際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博信股份發布公告稱,江蘇博信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於2019年7月5日收到《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拘留證》獲悉,公司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羅靜以及董事兼財務總監姜紹陽分別於2019年6月20日、2019年6月25日被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刑事拘留。
2019年7月8日晚,美股上市公司諾亞財富發布公告稱,旗下上海歌斐資產管理公司的信貸基金為承興國際控股相關第三方公司提供供應鏈融資,總金額為34億元人民幣,承興國際控股實際控制人近期因涉嫌欺詐活動被中國警方刑事拘留。
同一天晚上,諾亞財富董事長汪靜波在內部信中表示,該基金的投資標的主要是向承興國際相關方,就其與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之間的應收賬款債權提供供應鏈融資。
(5)2018股票詐騙最新擴展閱讀
法院開庭審理合同詐騙案
8月20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發布消息稱,近日,該院受理了被告人羅靜、羅嵐合同詐騙、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被告人石勉乾、劉曉琴、梁志斌、馮國鋒、王珺、趙遵記、劉華、劉豪合同詐騙一案。
公訴機關指控,羅靜、羅嵐作為廣東中誠實業控股有限公司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夥同石勉乾等其他8名被告人以虛構應收賬款為名騙取被害單位融資款共計人民幣300餘億元,實際造成被害單位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80餘億元。上海二中院表示,將擇期公開開庭審理此案。
㈥ [002275股票]央行月內兩次提示App查詢徵信風險;8000人退保買理財被騙3億元
央行月內兩次提示App查詢徵信風險,8000人退保買理財被騙3億元的情況概述如下:
央行月內兩次提示App查詢徵信風險:
8000人退保買理財被騙3億元:
其他金融相關事件:
以上信息提醒廣大投資者和消費者,在金融活動中應保持警惕,選擇正規渠道進行投資和理財,避免陷入詐騙和非法金融活動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