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A股整車板塊又嗨了!江淮汽車5天狂飆近50% 板塊持續上漲是否風險已現
6月28日,新能源 汽車 板塊走勢活躍,截至發稿,江淮 汽車 (600418)漲停,值得注意的是,過去5個交易日,江淮 汽車 收獲3個漲停,5天漲幅達到48.52%。
其他個股方面,東風 汽車 (600006)、北汽藍谷(600733)、安凱客車(000868)、江鈴 汽車 (000550)漲逾3%,比亞迪(002594)、廣汽集團(601238)、福田 汽車 (600166)等個股漲幅居前。
5月新能源 汽車 銷量持續火爆
中汽協數據顯示,5月,新能源 汽車 產銷均完成21.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倍和1.6倍,繼續刷新當月 歷史 記錄。其中純電動 汽車 產銷分別完成18.1萬輛和17.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8倍和1.7倍;插電式混合動力 汽車 產銷分別完成3.6萬輛和3.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7.8%和1.2倍。
中信證券(600030)指出,上半年行業需求受制於晶元緊張未得到充分釋放,5月中下旬起,晶元緊張情況開始邊際緩解,5月和6月將是乘用車受供給影響的最差時間。由於未來5年的替換周期到來將為行業帶來有效需求增量、行業也在智能電動的變革浪潮中迎來重啟,「智能化」+「全球替代」的核心供應鏈標的預計將受益。
該機構表示,短期看,隨著 汽車 晶元供應改善與原材料價格趨於平穩,7月起行業有望逐步環比改善,當前機構在 汽車 板塊持倉佔比相對較低,配置性價比高。長期來看,未來5年替換周期的到來將為行業帶來有效的需求增量, 汽車 行業正在智能電動的變革浪潮中迎來重啟。
板塊是否存在高估風險?
隨著新能源 汽車 板塊近日的強勢上漲,市場再次有聲音表示對其估值的擔憂。同時,也有不少行業內外人士對動力電池主流技術路線之爭的擔憂。
在創金合信新能源 汽車 基金經理表示,近期新能源車板塊表現不俗,一方面是新能源車行業景氣度較高,基本面很強勁,未來政策趨勢和發展路勁清晰,成長空間大;另一方面也跟近期市場整體情緒升溫有關。
該經理認為,不能用靜態的估值來衡量新能源車板塊是否貴,而是要看它的動態估值。新能源車行業相關個股屬於成長股,成長股一般到下半年會有估值切換行情,整體性價比會更高。
平安新能車ETF基金經理認為,當前新能源 汽車 產業鏈上的個股高彈性與高收益高風險並存,新能車產業長期景氣度較高,但由於產業鏈個股涉及 汽車 、電新、化工、機械、有色等多個行業,個人投資者要研究覆蓋這些個股,難度較高,很容易會陷入看對產業整體趨勢,但是沒選對個股的困境。因此,建議個人投資者配置相關領域的ETF,投資者只要對產業整體情況做判斷即可。
❷ 江淮汽車股價7次漲停後又現跌停 市值一周內已翻倍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海宣?在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對江汽控股的重大投資簽約後,江淮汽車(SH.600418)股價表現出劇烈動盪的態勢。6月1日收盤,江淮汽車股價9.97元,漲10.04%,收獲9個交易日內的第7個漲停。不過,6月2日江淮汽車股價開始回落,當日下午一度盤中跌停,截至收盤大跌9.73%,收於9.0元/股。
近兩年陷入虧損的江淮汽車,在股市鮮有如此強烈的表現。江淮汽車年度財報顯示,2018年江淮汽車虧損7.86億元,2019年扭虧為盈,凈利潤1.06億元,而當年的政府補貼高達11.17億元。2020年第一季度,江淮汽車營收91.3億元,同比下降37.66%;歸屬上市股東凈利潤為-3.56億元,同比下降650.70%,現金流量凈額為-19.15億元。
如此的業績之下,江淮汽車上一次股價超過10元/股還是在2017年12月份。2019年4月份,大眾入股江淮的消息首次傳出,曾引發江淮汽車數輪漲停。而今年5月下旬,大眾汽車入股江淮汽車的消息再度傳出,引發了江淮汽車這一輪瘋狂的股價飆升。
在5月20日-6月1日期間的9個交易日,江淮汽車共收獲7個漲停。其股價已經由5月19日4.96元/每股的收盤價漲至6月1日的9.97元,漲幅超過101%,江淮汽車市值也增長近100億元。
5月29日,江淮汽車正式發布公告稱,大眾汽車集團擬通過增資方式,獲得江淮汽車控股股東江汽控股50%股權;此外,大眾將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根據雙方發布的公告,關於增資的最終協議預計在7月底前達成。
公開資料顯示,江汽控股是江淮汽車的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5.23%,而江汽控股是安徽省國資委投資的全資子公司。另外,此次增持之前,大眾、江淮汽車各持有合資公司江淮大眾50%的股份。這也是繼華晨寶馬之後,車企合資股比開放政策發布後外資持股比例超過中資的又一案例。
大眾汽車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車企之一,它的入股引發外界對江淮汽車前景的普遍看好。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在5月29日與中國媒體溝通時表示,這輪投資以後,股權的變化將提高江淮大眾的決策速度、效率,控股江淮大眾將加快大眾在中國的電動戰略發展進程。
根據雙方公告,大眾汽車與江淮汽車的合作集中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電動汽車發展勢頭迅猛,為江淮大眾的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同時我們將與國軒高科在電動汽車電池電芯領域積極開展戰略合作。」大眾汽車表示。現階段,大眾汽車已經是中國市場最成功的外資車企之一,但目前其產品主要集中在燃油車領域。2019年,大眾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達到20%;同期,所有中國自主品牌的市場佔比為39%。而此番大眾對江汽控股、國軒高科總共約20億歐元的投資,將構建起大眾在中國市場從電池到整車的新能源閉環。
按照大眾汽車規劃,小型走量的新能源車型會更適合江淮大眾,這也能避免江淮大眾與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在產品上的沖突。公開資料顯示,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已經布置了大眾ID系列純電動車型的生產計劃。此外,大眾集團旗下有定位更低的「MEB Entry」電動平台。
根據江淮汽車5月29日發布的公告,大眾集團將授予合資公司(江淮大眾)大眾集團旗下的主流品牌及一系列新能源產品,合資公司規模在 2029 年間達到年產量 35萬-40萬輛,各方正在就具體品牌、產品及產量計劃進行洽談和商議。目前,江淮大眾旗下擁有新能源汽車品牌思皓,在售車型僅為E20X一款。
投資銀行中金公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我們認為此次大眾獲得江淮大眾控股權後,或將更有動力將西雅特引入合資公司,與大眾旗下捷達和斯柯達一道,進一步滲透中低端車市場。」據了解,西雅特是大眾汽車旗下的汽車品牌,定位低於大眾品牌,目前主攻歐洲市場,近幾年銷量一直在爬升。
現階段,江淮大眾仍處於虧損當中。財報數據顯示,江淮大眾2019年營業收入為2.28億元,凈利潤為-3.64億元,而2018年江淮大眾虧損2.74億。
「同是股權變更,華晨寶馬利益重新分配,而江淮將得益於混改。」中金公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該研究報告同時預計,江淮大眾後續有望受益於合資帶來的技術、資金與人才資源,利好上市公司整體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江淮汽車股價瘋狂上漲期間,江淮系另一上市公司安凱客車的股價僅上漲了17%左右。公開資料顯示,安凱客車是生產各類高中檔、大中輕型客車及汽車零部件的上市公司,江淮汽車持有安凱客車25.20%股權,為安凱最大股東。日前,大眾中國高管向媒體透露,大眾入股江淮後,目前業務合作不會深入到商用車領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