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行情中心 > 加加食品股票走勢分析

加加食品股票走勢分析

發布時間:2025-07-13 23:20:32

Ⅰ 昔日「醬油第一股」,加加食品 還有翻盤機會嗎

作者丨曹偉

出品丨鰲頭 財經 (theSankei)

時隔1年終摘帽,「醬油第一股」加加食品(002650.SZ)還沒來得及慶祝,便被二級市場潑了冷水。

近日,加加食品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7月28日開市起撤銷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ST加加」變更為「加加食品」。

第二天, 加加食品開盤大漲近8%,隨後股價一路下跌並一度觸及跌停,截至當日收盤,收報6.68元/股,跌7.99%,振幅為18.99%,換手率為9.06%,成交額為7.5億元,登上了當日的龍虎榜。8月12日,加加食品股價報收於5.57元,進一步下挫。

「摘帽」為何會被資本市場用腳投票?

成功「摘帽」

資本不看好,多與業績有關。在這一點上,加加食品確實也無力反駁。

自2012年上市後業績幾乎止步難前。數據顯示,2012年-2018年,公司的營收分別實現16.57億元、16.78億元、16.85億元、17.55億元、18.87億元、18.91億元和17.8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6%、1.30%、0.40%、4.17%、7.50%、0.24%、-5.44%。

2019年,加加食品業績出現回暖。全年實現營收20.40億元,同比增長14.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2億元,同比增長40.86%。整體來說,2019年業績增長較為喜人。

但好景不長,2020年加加食品去年實現營收20.73億元,同比增長1.63%;凈利潤為1.67億元,同比增長2.9%。增長勢頭再次陷入原地踏步的邊緣。

原本,雖增長雖不明顯,能守住陣地也是不錯的。但9年過去了,競爭對手都在不斷進步,加加食品卻「掉隊」了。如今海天味業已成為5000億市值的「醬油一哥」,但加加食品在停牌前的市值不過84億元,總市值不到對手的2%。

業績上,海天味業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為227.92億元,同比增長15.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4.03億元,同比增長19.61%,加加食品和其相比距離甚遠。

曾經發展遠不及加加食品的千禾味業,如今業績增長速度已經趕超加加食品。2020年,千禾味業營收同比增長24.95%達到16.9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06億元,同比增長3.81%。

此前,加加食品發布公告稱,其在自查中發現公司存在為控股股東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違規對外擔保4.66億元的情形,占公司2019年經審計凈資產的19.94%。因牽涉為大股東及其關聯方違規擔保,公司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特別處理。

根據深交所相關規定,加加食品未能在一個月內解決上述違規擔保事宜,公司股票於 2020年6月15日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簡稱由「加加食品」變為「ST加加」。

「帶帽」期間,加加食品被限制再融資的機會,艱難處境可想而知。根據加加食品發布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稱,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00萬-22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9.51%-86.03%。

根據加加食品的說法,公司凈利潤較上年同期降幅較大是受到社區團購沖擊、新零售投入較大、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原因所致。

近日,加加食品成功「摘帽」。開市起復牌,撤銷其他風險警示,公司股票簡稱由「ST加加」變更為「加加食品」,但股價走勢卻繼續向下,7月28日到30日,加加食品股價3個交易日跌幅達到18.46%。

再次「出發」

曾經風光無限的行業第一股,還有翻盤的機會嗎?

在資本市場,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十大流通股東迎來了兩位新股東,分別是李輝及范社彬兩位牛人散戶,以持股1142萬股及642萬股位列公司第五大和第七大股東。

此前,兩位牛散此前也看好捨得酒業,均在去年9月份入列捨得酒業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捨得酒業是史上首隻股價超百元ST摘帽股,在復星集團入主後,公司股價開啟瘋漲模式,屢創新高。可見,加加食品還是被部分投資者看好的潛力股,

從業績來看,加加食品雖然增長不明顯,但創始人楊振是草根起家,一直想要做高端的醬油企業,加加食品自身產品基礎厚實。只是,在多元化轉型上,加加食品瘋狂開啟「買買買」模式,寄希望於並購來使業績增長,但大都事與願違。

除收購四川王中王食品有限公司帶來了不少收益外,大多收購計劃,不是並購失敗就是效益不明顯,對公司造成嚴重影響。

「企業上市後發展緩慢,主要是因為2013年以來我個人投資套進去了,然後惡性循環,不斷地搞投資,沒有聚焦主業,所以錯過了發展時機,這個我責無旁貸。」楊振曾坦言。

不過,楊振強調,這與上市公司無關。在楊振個人投資面臨困境時,加加食品幾乎淪為了楊振的「提款機」,導致企業錯失了消費升級大潮中的發展良機,

如今,糾紛正逐步清理,實控人也在自我反省。近兩年,加加食品堅持高質量發展主線,堅定推動戰略重心回歸主業,劍指大單品,欲將原釀造醬油打造成中國醬油行業的「 茅台」。

與此同時,在銷售渠道方面,加加食品加大力度深耕市場,在開拓傳統線下網路的同時,重新布局線上銷售。

對於加加食品而言,接下來的路雖然難走,但也是一次「新」出發。

Ⅱ 昔日「醬油第一股」,加加食品還有翻盤機會嗎

作者丨曹偉 出品丨鰲頭 財經 (theSankei) 經歷一年多的努力,被譽為「醬油第一股」的加加食品(002650.SZ)終於擺脫了其他風險警示的帽子。近日,公司宣布,自2021年7月28日起,股票簡稱由「ST加加」恢復為「加加食品」。
然而,市場對此反應冷淡。股票當日開盤上漲近8%,但隨後迅速下跌,甚至觸及跌停板,收盤價為6.68元/股,跌幅達7.99%。8月12日,股價進一步下跌至5.57元。
為何在成功「摘帽」後,資本市場對加加食品的前景持懷疑態度?
業績的停滯不前是主要原因。自2012年上市以來,加加食品的營收增長緩慢。盡管2019年業績有所回升,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加加食品已經落後於對手。例如,海天味業的市值已超過5000億,而加加食品的市值僅為其十分之一。
加加食品在2020年營業收入為20.73億元,同比增長1.63%;凈利潤為1.67億元,同比增長2.9%。與此同時,競爭對手千禾味業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加加食品。
此外,公司還被揭露存在為控股股東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違規擔保4.66億元的問題,導致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特別處理。
在「帶帽」期間,加加食品的融資受限,經營困難。2021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預計將大幅下降79.51%-86.03%。
盡管如此,加加食品還是吸引了一些投資者的關注。2021年一季度,兩位知名散戶股東加入公司十大流通股東之列。他們曾在去年九月成為捨得酒業的十大流通股股東,捨得酒業的成功「摘帽」後股價大幅上漲。
加加食品的創始人楊振承認,個人投資失誤導致公司發展緩慢,但他強調這並非上市公司的責任。在過去的兩年裡,加加食品致力於回歸主業,推動戰略重心的高質量發展,試圖將原釀造醬油打造成為行業的「茅台」。
同時,公司也在加強銷售渠道的建設,除了鞏固線下市場,還重新布局線上銷售。盡管前路充滿挑戰,但對加加食品來說,這也是一個重新出發的機會。

閱讀全文

與加加食品股票走勢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信理財資金股票質押 瀏覽:456
中信證券股票最低價格 瀏覽:743
股票上午漲停板下午又跌 瀏覽:434
股票dpo指標和5日線關系 瀏覽:465
出版傳媒行業股票沒人炒 瀏覽:554
股票指標中有成長率嗎 瀏覽:921
股票與公司盈利模式 瀏覽:153
興業銀行股票上市 瀏覽:980
貴陽中物聚能科技股票 瀏覽:430
股票前15分鍾抓漲停 瀏覽:899
海峽銀行股票開戶 瀏覽:224
天山鋁業股票走勢圖 瀏覽:532
迅雷股票中國可以買嗎 瀏覽:787
股票指南針走勢 瀏覽:559
股票期權賺錢原則 瀏覽:988
對平安銀行股票的分析 瀏覽:567
股票投資上升到一定高度的說法 瀏覽:590
建設銀行股票行情股吧 瀏覽:784
中國宏創股票 瀏覽:91
深證指數股票漲幅排名 瀏覽: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