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三板股票對現有股市有什麼影響
新三板最早發源於北京中關村,主要是一些相對高科技的企業。而之所以叫「新」三板,是因為還存在一個老三板,主要是承載退市企業、很久以前的STAQ、NET轉讓系統三部分的公司股權轉讓,老三板基本已經死了,由於中關村的企業有限,因而當時的新三板也沒多少成交,交投極度不活躍。
新三板上巿對股市的影響:
1、新三板改制過程實際上將公司變為一家達到資本市場最基本要求的一家企業,因此相比非掛板公司,如果有上市公司來收購,新三板公司的財務數據是真實的,基礎工作也基本做好,相比之下信息不對稱的風險其實小得多。
2、上三板就能股權融資就能貸到款,股東還能股權質押融資,而現實往往沒那麼美好。誠然,新三板的融資案例很多,也不乏數十億的大宗融資,但是融資能力還是取決於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而不是上沒上三板。三板對於融資的額度和成本無疑是有幫助的,但是不意味著很差的企業以寬松的條件掛板以後就一定能融到資。
如果企業本身情況較好,可以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發行股票籌集資金,部分概念較為先進,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受到的追捧程度不亞於主板和創業板市場,但畢竟是少數。
3、估值提升大大提高了股東持有股份的收購價值。以市值衡量的財富實現方式不是股東把股票全部拋掉,如果這么做的話股票會被砸到白菜價,市值指的是如果外部投資者要收購這家公司所需要的價格。
債權融資是有舉債上限的(資產負債率),而且要用現金還。這也決定了能使用債權融資的企業都需要較好的穩定現金流,但是對初創企業等中小企業來說這是很難做到的。這種內在的矛盾導致中小企業貸款風險很高,高風險需要用高利率來覆蓋。
而真正出了風險跑路的人還不上錢,反倒是正常經營的中小企業來承擔高利率來彌補跑路的中小企業帶來的損失,這種機制會導致企業家的逆向選擇,鼓勵不做好人做壞人。
但是股權投資則不同,通過參與投資公司,投資者會在投資較好的企業後獲得高額回報,而在投資錯誤時收到懲罰,這種機制會鼓勵投資者去發現更好的企業,並以股權回報的豐厚收益來彌補其他的投資損失。在這里消除了上面說到的逆向選擇,如果沒有大的機制錯誤,則會促進投資者和中小企業的發展。
② 上市公司重組,股票價格如何確定
上市公司重組,股票價格通過重新開盤競價確定後股東們為實現公司資源的合理流動與優化配置而實施的各種商事行為。
確定股票價格,申請公司重組的法定程序 :
1、 申請公司重組:一般可由債務企業向法院主動提出,同樣可以由債權人提出;
2、 如果由債權人提出,應組成債權人委員會,召開債權人會議;
3、 由債權人會議制定出重組計劃,重組計劃通常對以下事項作出明確規定: (1)債務人對公司財產的保留; (2)財產向其他主體的轉移; (3)債務人與其他主體的合並; (4)財產的出售或分配; (5)發行有價證券以取得現金或更換現有證券。
每一個企業都希望自身可以不斷壯大盈利能力會變得越來越強,既然是企業肯定需要盈利,實力是一個企業的生命.在新四板掛牌的企業不少,但是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新四板並不是企業的終極目標.大多數企業的目標是成功上市,企業只是把新四板當成了上市的一個過渡和跳板.那麼,企業在新四板掛牌後需要多久才能上市呢?其實,這個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時間.主要是看企業自身原來的實力和發展狀況,有的企業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成功上市,而有的企業卻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企業成功上市具體的過程是先由新四板轉板新三板再到主板市場這個過程需要企業不斷的努力,提高自身的實力,一步步使企業變得強大.隨著企業自身實力和競爭力的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會越來越強,企業離上市的目標也就不遠了。 只有企業懂得如何資本運營,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企業的上市目標就能達到從掛牌新四板到上市的時間就會縮短。
拓展資料:
重組是利好還是利空
公司重組大多意味著是好事,重組一般來說就是一個公司發展得較差甚至虧損,能力更強的公司把優質資產注入該公司,並使不良資產得以置換,或者通過資本注入使公司的資產結構得到改善,增強公司的競爭力。如果公司能夠順利進行重組的話,那麼公司一般都會脫胎換骨,能夠從虧損或經營不善的困境中走出來,成為成一家優質公司。
③ 股票從主板退到新三板,手上持有的股票還有嗎
有的,只是股票價格會有一定的變動,而且流動性也減少很多
④ 買新三板股票有什麼風險
原始股,其實是企業還在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企業如果在新三板上市後進行定增,定價會是市盈率的35~55倍,投資者不僅能夠通過在新三板的投資賺錢,如果新三板轉板, 利潤則更為豐厚。購買了新三板股權,就相當於是原始股東,哪怕公司沒上市,也是有分紅可以拿的,新三板的原始股每年有8%股息+分紅,虧肯定是不好虧的。而且投資新三板,買的都是優先股,即使公司倒閉了,也可以全身而退。不會像股票,套牢,割肉各種虧損!如果企業已經開始准備上新三板,它的原始股一般不會再對外進行發售,只會針對內部高管、核心員工等 發售,另外會對風投、私募或者特定對象來融資。既然個人投資者很難買到新三板企業的原始股,更多地要依託專業的機構,就要選擇從事這方面業務時間長、業務量多的機構,這樣才更有保障。
⑤ A股退市之後,轉入三板交易的股票,日後是否還能重組
有可能重組。
《重新上市辦法》針對不同情形退市公司,在重新上市的申請程序、申請文件等方面作出了差異化安排:
1、根據不同的退市情形,規定不同的重新上市申請間隔期;
2、對重大違法退市公司申請重新上市,特別規定了嚴格前置條件;
3、對於主動退市公司申請重新上市和被「錯判」重大違法的退市公司恢復上市地位,《重新上市辦法》在申請文件、審核程序、重新上市後的交易安排等方面進行了一定簡化和差異化安排。
(5)主板股票購新三板重組走勢擴展閱讀
作為我國多層次證券市場體系的一部分,三板市場一方面為退市後的上市公司股份提供繼續流通的場所,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原STAQ、NET系統歷史遺留的數家公司法人股流通問題。擁有代辦股份轉讓資格的券商有:申銀萬國、國泰君安、大鵬、國信、遼寧、閩發、廣發、興業、銀河、海通、光大和招商證券等證券公司。
投資者如要參與股份轉讓交易,必須開立專門的「非上市公司股份轉讓賬戶」。開戶時需要攜帶本人身份證及復印件,到具有代辦轉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營業網點開立賬戶,並與證券公司簽訂股份轉讓委託協議書。持有已退市公司股票的投資者要進入三板市場轉讓股份,也要開立此賬戶。
⑥ 新三板的股票能否跟主板的股票重組
新三板的股票是能上主板,不存在重組
⑦ 如何看待新三板公司轉板股票市場上市將給A股帶來什麼影響
本周末讓市場最關注的消息面是新三板公司,只要達到科創板和創業板的上市條件,即可轉板上市交易,如果制度真的實現了,對A股將會又是一大改變。
股票市場出現退市的股票就會直接退回新三板市場交易,或者一些達不到股票市場條件的公司只能在新三板上市。
按此進行推斷,可以認定為新三板上市的公司都是屬於「垃圾公司」嗎?
如果這個推斷成立,從股票市場退市的退回新三板,現在又讓這些新三板公司重回股票市場,這是不是也意味著垃圾回收呢?
經濟發展都是靠各大公司生產、國民消費、以及商品外貿等渠道貢獻支撐經濟,只要有更多企業強大起來了,經濟自然也就強大起來了。
通過上面兩個層面來分析,新三板轉板股市,如果從股票二級市場,從股民投資者角度看待,這個消息是利空的,對股市是造成一定的負能力;
但從新三板市場和經濟發展的角度分析,這個消息是重大利好,屬於長久的利好消息。總之任何制度沒有十全十美,都會有利有弊,重點是看你從哪個角度看待問題,您覺得呢?
⑧ 新三板企業股票如果轉板上市、原股票價值升值空間如何
原股票價值升值空間很大,因為股票的流通性更強,關注的人更多,炒作空間更大,都會使原股票的上升空間加大。新三板股票轉板上市後,原有股票會重新配股,有些已經成功轉板的新三板企業,在登陸創業板後,原始股股東們實現了股價大幅增長,得益頗豐。
IPO是最為常見的轉板形式。對新三板掛牌公司來說,通過IPO轉板可以募集一大筆資金,也因其特殊身份容易獲得投資者關注,但IPO路途漫長,不確定性較大。
「新三板」市場原指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入代辦股份系統進行轉讓試點,因為掛牌企業均為高科技企業而不同於原轉讓系統內的退市企業及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故形象地稱為「新三板」。新三板的意義主要是針對公司的,會給該企業,公司帶來很大的好處。目前,新三板不再局限於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也不局限於天津濱海、武漢東湖以及上海張江等試點地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而是全國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交易平台,主要針對的是中小微型企業。10月8日消息,證監會全面支持新三板市場發展的文件即將公布,將包括分層等制度安排。這將是證監會首次對新三板發展做出全面部署。
⑨ 為什麼說新三板轉主板是利好
經過參考新三板資本圈,新三板和主板的區別:
一、新三板上市與主板上市相同之處
1.新三板與滬深交易所有著相同的法律地位—都是全國性交易場所
2.有著相同的監管體系—由證監會統一監管。
3.統一的交易時間: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下午13:00至15:00。
二、新三板上市與主板上市的區別則體現在服務對象、制度規則設計等方面
服務對象不同。全國股份轉讓系統的定位主要是為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發展服務。這類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尚未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
2.在准入條件上,全國股份轉讓系統不設財務門檻,也沒有主營業務要求。申請掛牌的公司可以尚未盈利,只要股權結構清晰、經營合法規范、公司治理健全、業務明確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的股份公司均可以經主辦券商推薦申請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但創業板不僅要求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於一千萬元,且持續增長;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於五百萬無,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五千萬無,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於百分之三十,還要求主營業務突出,集中有限資源主要經營一種業務,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境保護政策。同時,要求募集資金只能用於發展主營業務。
3.投資者群體不同。我國證券交易所的投資者結構以中小投資者為主,而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實行了較為嚴格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對自然人和機構都有具體要求。未來的發展方向將是一個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這類投資者普遍具有較強的風險識別與承受能力。
4.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是中小微企業與產業資本的服務媒介,主要是為企業發展、資本投入與退出服務,不是以交易為主要目的。側重於賺取企業成長的錢。而主板與創業板則側重於通過股票買賣賺取市場差價。
5.交易規則不同。新三板200人限制和投資者限制決定了較低的流動性。另外,新三板企業的股權高度集中,可流通股權比例低。在交易方式上,新三板可以採取協議方式、做市方式、競價方式或其他中國證監會批準的轉讓方式。而主板、創業板多採用競價交易方式,大宗交易採用協議大宗交易和盤後定價大宗交易方式。
6.信息披露不同。新三板信息披露要求低於創業板。新三板僅需年半年報和年報,季報不強制披露,另外還無強制預披露要求。新三板相對創業板規模更小,企業生命周期更前端,行業更細分。
⑩ 新三板原始股轉板創業板翻幾倍
新三板在25個交易日內更換交易板後,市值股市飆升748倍。從數量上來說,新三板市場上市公司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6000家,並且正在向10000家邁進。目前新三板已成為僅次於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全國第三大證券交地,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中,其地位僅次於主板和中小企業,但高於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
但是沒有資金的大規模增量流入,新三板的大躍進發展只能帶來流動性的日益枯竭,從而導致企業估值無法得到有效提高。高估值恰恰是優質企業的願望。有沒有注意到隔壁a股市場更活躍,股價和估值也更高?對於渴望成長和證明自己的企業來說,離開新三板轉向a股市場已經成為一種更加現實和無奈的選擇。
據統計自2019年11月份以來,共有139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宣布了擬轉板的意向公告。在其中,94家公司正在接受首次公開發行輔導,11家公司進行了預披露。雖然擬轉板公司只佔上市公司總數的2%,新三板公司換板的意願越來越強烈。
根據數據,在新三板上市的6477家公司中公司中,有4138家在新三板上市,成交的0股佔63.88%,這意味著新三板!的6000多家公司中有4000多家「僵屍股」,而在此期間,成交排名前三的公司是衛東環保(832043)、聯訊證券(830899)和東海證券(832970) 成交量分別為9.41億股、8.83億股、5.63億股,由此可見新三板股票的成交分化嚴重。
2014年以來,成功轉入的四家公司估值都有明顯提升。其中和康斯特進入創業板後,他們的市值出現了百位數的增長。如果按照4月12日的收盤價計算,他們的市值達到了39.81億元,比轉讓前增加了165倍。按照上市以來的最高收盤價,即2015年5月29日220元/股的收盤價,其市值高達179.52億元,比轉讓前高出748倍!這一天距離4月22日退市日只有25個交易日,可以算是中國資本市場又一個創造財富的神話。
新三板轉主板翻多少倍在2020年更有進一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