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快手科技暗盤交易大漲260%
快手科技暗盤交易大漲260%的情況如下:
暗盤交易定義:暗盤交易不通過交易所系統,而是通過大型證券公司的內部系統進行報價匹配。這種交易方式的漲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新股的受歡迎程度和市場熱度。
快手科技暗盤交易情況:在快手科技即將上市之際,其暗盤交易量顯著上漲,漲幅超過260%。這顯示了投資者對快手科技的高度關注和強烈買入意願。
上市相關信息:快手科技於2月4日早間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確定了每股115港元的發售價,並成功籌集了413億港元的凈資金。散戶投資者對快手科技的超額認購倍數高達1204倍,顯示了市場對該公司的高度認可和期待。快手科技於2月5日正式開始交易。
相關概念股表現:受快手科技上市影響,相關概念股也表現出色。例如,首都在線以20%的漲幅封漲停板,日出東方、引力傳媒漲停,因賽集團漲13%,金科文化、凱撒文化等股票也紛紛跟漲。這進一步證明了市場對快手科技及其相關產業鏈的積極預期。
㈡ 如何向快手官方報備版權
當你打開快手,往往視頻還未緩沖到位,各種BGM第一時間沖撞你的耳膜、勾起你的注意力。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些背景音樂,短視頻對用戶的吸引力,起碼少一半。
馬上就要到港交所敲鍾的快手,又因為背景音樂的著作權糾紛,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2月1日,音集協列出名單,要求快手刪除1.55億個涉嫌侵犯著作權的短視頻。
這並非首次糾紛。快手去年11月發布IPO招股書1天後,該協會召開維權發布會,直指快手侵犯音樂版權,且不願意積極解決問題。
擁有獨立著作權的背景音樂,是視頻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容是快手商業大廈的基石。如果根部出現了問題,前狼後虎的快手,又如何成長為真正的參天大樹?
音集協鏖戰快手
2月1日,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簡稱「音集協」)發布《關於要求快手APP刪除一萬部涉嫌侵權視頻的公告(第一批)》。
公告稱,協會委託「12426版權監測中心」對快手APP上未經許可使用協會管理的錄音製品的行為進行監測,發現涉嫌侵權的視頻數量多達1.55億個。
協會公布了相關鏈接,並於2月1日向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發出通知,要求刪除相關視頻、停止侵權行為、自查歌曲版權。
同時,音集協表示,將會繼續對短視頻平台侵犯著作權行為進行監測,並繼續分批公布鏈接並採取相應措施。
例如,協會1月中旬陸續向國內六大應用商店和蘋果應用商店發起「快手侵權下架投訴」。1月28日,蘋果應用商店官方回復稱,要求快手盡快與音集協解決版權問題,否則將會下架。
音集協是經國家版權局正式批准成立的我國唯一音像集體管理組織,依法享有音像節目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自願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社會團體。
很多人知道音集協,還是因為他們這十幾年來對卡拉OK音樂版權的死磕。如今,這個領域的版權環境已大幅改善。
實際上,這並非音集協與快手的首次交鋒。
快手披露港股IPO招股書1天後,協會召開「短視頻平台音樂版權維權情況發布會」,重點指向快手APP;這一次,也是在快手上市3天前,都掐准了時間點。
在11月7日的發布會上,協會表示:「自2019年9月開始,音集協就與快手反復溝通要求停止侵權、對權利人進行賠償及建立版權合作,但快手反饋遲緩、拖延,不願積極解決版權問題。」
發布會上還透露,音集協訴快手侵犯《鴻雁》等5首歌曲的錄音製作者權於2020年10月12日在北京互聯網法院立案,要求停止侵權並賠償13萬元。該案本應於11月9日開庭審理,但後來因不明原因延後。
而且,如果細究起來,潛在的著作權糾紛,絕不止是在背景音樂方面。
電視劇、電影等視頻片段,創意視頻的核心創意部分,特殊個人和組織的身份認證等等……風險層出不窮。
應該有不少人是在快手上通過若干個短視頻「看」完一個電影或電視劇的;快手、抖音上有多少雷同的視頻?這方面的糾紛少,只是因為中國的版權保護還不到位;此前有媒體曝光過山寨明星短視頻賬號生意經,吸粉、賣號、流量轉化甚至是詐騙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產業鏈……
啟信寶顯示,快手科技的自身風險達到738條,關聯企業風險389條,其中絕大部分為知識產權糾紛。
快手當然可以辯解,自己只是平台,用戶上傳內容與自己無關。但是,互聯網平台的責權早已界定,況且,還要看快手在用戶上傳過程中提供了什麼,以及快手通過這些UGC內容獲得了什麼。
這個2013年誕生的短視頻平台,踩准風口迅速崛起,但如今,習慣性地野蠻生長,已經影響到了行業生態的良性發展。
短視頻第一股的挑戰
盡管快手並未重視著作權問題,但這的確不是一件小事。
背景音樂是短視頻得以傳播與走紅的重要因素,是內容的關鍵組成部分。而內容,正是快手商業模式的根基。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個月,數以萬計的內容創作者,在快手平台(APP及小程序等)上生產了2.34萬億個短視頻及直播點贊、轉發和評論,這些內容留住了平均日活躍用戶(DAU)3.05億,平均月活躍用戶7.69億。
不過,快手正在迎來全方位的用戶數下滑。上述時間段,快手的活躍內容創作者數量下降了26%。2020年1月25日,快手APP的日活達到3億峰值;截至11月30日止十一個月,DAU降至2.638億。也就是說,大半年時間,快手流失了4000萬日活用戶。
短視頻領域的開創者快手,不僅被後來者抖音超越,最近更是感受到了視頻號帶來的沖擊。
抖音2020年8月對外宣布,日活突破6億,這還不包括抖音的海外版Tiktok;視頻號去年年中宣布DAU超過2億,其得天獨厚地擁有微信的流量支持,超越快手應該指日可待了。
今年春節期間,抖音準備發20億元紅包,快手馬上官宣分21億,網路又跳出來狂撒22億。這種略顯幼稚的數字游戲背後,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內卷。用戶規模從增量獲取到存量爭奪這幾年,巨頭們刺刀見紅,又不是一次兩次了。
2019年6月,快手第一次將焦慮公開化,創始人宿華和程一笑向全體員工發布內部信,對公司長期以來的佛系狀態不滿,宣布進入戰斗模式。3億日活的目標,就是那個時候提出來的。
為了邁過這個坎,公司瘋狂砸錢。2017年-2019年,快手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為13.60億元、42.62億元、98.65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就達到驚人的198.33億元。
去年的200億砸下去,不僅沒能讓公司穩定3億DAU,還造成了更大規模的虧損。
2017年-2019年,公司收入分別為83.40億元、203.01億元、391.20億元,本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盈利分別為-200.45億元、-124.29億元、-196.52億元。當然了,這3年的經調整利潤均為正值。
去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應占盈利分別為406.77億元、-973.71億元,經調整利潤為-72.44億元。
快手是僅次於抖音的第二大短視頻平台,同時也是第二大直播電商平台,僅次於淘寶直播。
但是,快手直播電商呈現出高GMV、低營業收入的特點,去年上半年的貨幣化率(營業收入/GMV)低至不足0.8%。而行業整體水平一般在5%左右。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直播電商GMV達到2041億元,但電商、網路游戲及其他增值服務板塊的營業收入僅占公司總收入的5%,大約為20億元。
所以,快手三大業務板塊中,公司收入仍然重度依賴最原始的直播打賞和流量廣告,2020年前三季度佔比分別為62.2%和32.8%。
但這並不影響快手在上市路演中大講直播電商的故事。這也是沒辦法,日活下降,前有抖音、後有視頻號,收入增速下滑、長期巨額虧損,只能通過高速增長的直播電商GMV來畫餅。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級市場已經把這個餅吃了下去。
1月底,快手公布發行方案,IPO擬公開發售3.65億股,發行價在105港元至115港元,對應市值4314億港元至4724億港元,預計將募資400億港元左右。
目前,快手新股認購已超數百倍。2月1日,有快手股票在場外交易市場成交,成交價達到250港元。
看來,2月5日及之後的快手股價,博弈將會繼續。畢竟,畫的餅太大,且得好好消化
㈢ 之前一直是炒A股,快手要上港股了,也想藉此機會嘗試下港股,A股和港股有什麼區別
要想在港股市場認購新股,首先必須要有港股的證券賬戶,但並不要求有持倉,只需要在著名的互聯網券商公司老虎證券開個戶就可以參與了。而A股打新則需要現持有一定市值的股票才可操作,滬港通也還沒有開通打新的業務。
其次,港股與A股的上市制度也有所不同,港股採用了市場化程度復較高的成熟證券市場所普遍採用的一種發行監管方式——注冊制,相比A股的審批制相對較為寬松,也沒有市盈率的要求,因此企業赴港上市的節奏比起也會稍快。A股的收益率大於港股,A股打新就是另一種形式的「買彩票」,中簽後基本會有十個左右的漲停板,與此不同,在港股上市的新股並不能保證上市後一定是上漲的走勢,甚至還有破發的風險。但港股的中簽率遠大於A股,港股市場由於發行制度及發行方式與A股有較大的區別,所以在中簽率上有較大的差別。新股發行之前,如果認購的人比較多,將通過抽簽決定股票的分配。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是一手中簽率,即只申購一手的情況下,中簽一手的概率。A股普遍中簽率在0.03%左右,但港股實施的是優先保證一戶一簽的分配政策,盡量每個申購者和散戶都能抽到一手,剩餘股票再根據遞減原則進行分配的公平分配機制,給你說個數據吧,港股打新平均中簽率在60%以上,是A股的2000倍之多!中簽率就是港股打新的絕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