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企業為什麼要在美國退市,回到國內上市
最近幾年我們發現很多原先在美股退市的中概股陸續在美股退市後,回到A股重新上市,很多投資者表示不理解,美國是全球的金融中心,吸引著全球的資本參與其證券交易,而且各項制度完善,只要公司的業績較好或者成長性較好都能夠得到美股市場投資者認可,比如阿里巴巴在美股上市股價也是一路走高,並且大家討論最多的也就是拼多多的股價也是一路走高,雖然目前其沒有正式盈利。
但股價卻是屢創新高,投資者看好的是其的特別的商業營銷模式和公司營收情況,包括其客戶流量等,看好的投資者不是看好現在的盈利能力,而是其成長性,一旦商業模式成型後和行業地位站穩,公司能夠短期快速盈利,通過這類公司的上漲我們能夠發現
美股市場的一些投資者包括一些機構投資者投資還是較為理性,如果好的公司能夠在美股上市後能夠發展和成長的較好,而我們A股主要是題材性的炒作,市場投資者都在挖掘一些短期題材炒作,相比之下美股市場更成熟,長期發展前景較好,為什麼很多中國企業還要再美股退市呢,下面我們來重點討論這類現象的原因。
中國資本市場的逐步成熟和改革這幾年中國資本市場在逐步改革,各項制度趨於成熟後,吸引更多的中概股回歸,原來我國是實行的核准制的上市制度,很多公司根本不符合A股的上市條件,比如之前阿里,騰訊等都不符合A股上市條件,很多企業是被迫後選擇美股上市。
隨著資本市場的逐步改革,我們注冊制下的科創板在去年已經正式上線,再次創業板也要實施注冊制,這讓很多原本無法在A股上市的企業,都能夠選擇在A股上市完成融資,比如國家之前設立的CDR等,也鼓勵一些中概股回歸A股上市等,目前國內資本市場快速發展,政策紅利較多,這就導致很多中概股的回歸A股的興趣,國內條件明顯好於美國。總結:以上我們從三個方面重點講解了中概股選擇在美股退市,選擇在A股上市的原因,很多中概股企業在美股收到不公平的待遇,再次的A股的特點,中國資本市場的逐步發展,國內上市條件越來越好,市場的活躍度好於美國市場,政策鼓勵等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總結:以上我們從三個方面重點講解了中概股選擇在美股退市,選擇在A股上市的原因,很多中概股企業在美股收到不公平的待遇,再次的A股的特點,中國資本市場的逐步發展,國內上市條件越來越好,市場的活躍度好於美國市場,政策鼓勵等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❷ 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退市是白退嗎
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退市不是白退。具體來說:
綜上所述,中概股退市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多個方面的考慮和安排。投資者在面對中概股退市時,應保持冷靜並理性分析市場情況。
❸ 納斯達克退市後重新上市意味著什麼
回國上市
1、5月21日晚,據路透社報道,知情人士稱網路正考慮從納斯達克退市,打算在離中國內地更近的交易所上市以提高其估值。網路方面表示對此不予置評。當日上午,網路公司董事長李彥宏對《中國日報》表示,網路確實很關注美國在不斷收緊對中概股公司的管制,公司內部在不斷探討哪些可以陸橡歷做的事情,包括在香港二次上市。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說法,網路認為其在納斯達克如棗交易所被低估。
2、目前網路公司的市值在374億美元,較2018年5月的峰值已經下跌超過60%。在國內知名互聯網公司中,網路市值低於網易,約為京東(最新市值781億美元)的一半。在美國監管趨嚴、早搜港交所發力新經濟、國內A股注冊制改革提速等多種因素下,很多中國公司正在重新考慮IPO上市地點。5月18日,納斯達克交易所宣布對上市規則進行修訂,並且已經將修訂提議提交給了美國證交會(SEC),目前正等待SEC批准。納斯達克的修訂方案中要求來自限制性市場的公司,募資額至少2500萬美元或者上市後市值的四分之一。還要求公司高管或者董事會成員中至少要有一人了解美國上市公司的信披制度。如果沒有,則需要聘請納斯達克認可的外部顧問。
3、限制性市場主要指,由於法律制度安排等因素,使美國上市公司監管機構在獲取上市公司信息方面存在障礙的市場。中國屬於限制性市場之一。多位接受界面新聞采訪的人士認為這項條件並不苛刻。對於2500萬美元最低募資額的要求,富途證券CEO李華對界面新聞分析稱,這並不是特別高的要求,如果從國內一級市場看,有些公司在A、B輪融資時就已經超過。「要問問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什麼。很少有公司是為了上市而上市,上市一般都有募資額的要求。反過來說,募資額很低的公司即時上市了,在市場上的表現也很有限。」李華說。據金融數據提供商路孚特的數據,自2000年以來在納斯達克上市的155家中資公司中,有40家公司的IPO籌資規模低於2,500萬美元。佔比大致為四分之一。
❹ 納斯達克退市後重新上市意味著什麼
1、納斯達克是美國的證券市場之一。屬於中小企業市場,該市場上市條件較低,開放性強,管理嚴格。中國很多企業在國內無法上市,原因很多,有企業的原因,政府的原因等等。並且中國股市是個變態的股市,非常不完善,在中國上市的民營企業如果沒有政府背景根本混不了幾年。而且近1年來國內停止了新股上市。但是只要滿足了納斯達克的條件,你就可以在美國的那個市場上上市融資,不存在政府的操控,一切以市場化運作。
2、所以在納斯達克上市也就意味著企業能充分的市場化 並且能籌集到更多的資金 ,因為匯率的不同。
拓展資料
一、對於我國公司而言,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途徑有兩個:IPO和反向收購(借殼上市)。而在IPO中,一般是採取曲線IPO的形式。也就是說,境內企業在海外設立離岸公司或購買殼公司,然後通過資本安排和契約設計將境內資產或權益注入殼公司,然後以殼公司的名義在海外證券市場上市籌資的方式。通常,離岸公司注冊在英屬維京島、巴哈馬、開曼群島、百慕大群島、巴拿馬等世界著名的避稅島上,這樣能夠享受稅收優惠,同時能夠規避我國政府對於企業海外上市的嚴格規制。納斯達克市場上的新浪、網易、搜狐等就是採用這種方式上市的。
二、除了IPO上市之外,我國的企業還可以通過反向收購(借殼上市)在納斯達克上市。所謂反向收購上市,就是指國內企業在海外購買一家上市公司作為「殼」,然後由上市公司反向兼並中國大陸或大陸之外的企業法人,然後由殼公司實現再融資功能。反向收購上市盡管規避了國內審批程序,但資產業務注入難度、風險較大,而且在短期內很難實現再融資目標。如我國西安的生物技術公司楊凌博迪森就是採用這種方式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並於2005年8月25日成功升板全美證券交易所(American Stock Exchange)。
三、這樣,一旦一家「中國概念」公司根據自身實力確定了納斯達克上市方式,它就可以按部就班實現上市計劃。一般而言,如果一家中國公司想要實現納斯達克上市,需要經歷如下步驟:提出申請、等待答復、取得法律認可、招股書的Redherring(紅鯡魚)階段、路演與定價,然後就是招股與上市階段。只要公司符合納斯達克上市要求,並且能夠吸引到國際投資者的關注,那麼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難度不大。因為納斯達克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只要投資者預期上市公司能夠給他們帶來回報,他們必然會熱烈地追捧這家公司的股票。只要獲得投資者熱烈認購,上市公司也就能夠在納斯達克以很高的市盈率融得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