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时代里的香港股灾是哪一次股灾,原理是什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香港金融市场为背景。
剧中这个场景正是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也就是发生在1973年的香港大股灾,这一股灾也名列世界七大股灾之一。
1967年的暴动,除了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香港社会内部出现剧烈变化,但港英政府漠视普通市民利益、只寄望于豪门富贾,也是重要原因。在动荡之下,股市受到显着冲击,当时的香港证券交易所在6月份还一度宣布停市两个星期。暴动结束之后,市场才逐步恢复。
不过,1969年之前的香港股市,上市门槛高,且主要上市公司均为英资,华资受到一定排挤,即使参与买卖股票的职业,在当时的香港也被视为是一种身份的象征。1967年的暴动可以算是香港历史发展的分水岭之一,港英政府汲取了这次时间的教训,开始关注华人民生,提升市民对香港的归属感。
香港股市在1969年之后开始升温
当时因为股票交易活跃,股票的登记与过户手续还是通过人手办理,难以及时处理积存交易,香港证券交易所当时在1969年11月1日开始宣布股市只开放半天,让经纪下午处理交易。
远东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打破了原来香港证券交易所的独家垄断,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香港股市已经不能服务于经济的发展,香港上市公司数目一直维持在65家左右,但是香港的工厂数目已经由1947年的3000家上升到1969年的12300家。远东证券交易所推出了粤语交易,容纳女出市员等适应市场需求的举措,其交易量迅速超过香港证券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也先后成立,形成四所竞争的格局。这一段时间应当说是香港股市发展最快的时期,许多知名的香港本地公司,基本上就是在这个阶段上市的,例如新鸿基、长江事业等。
恒生指数由406.32调整至1972年1月27日的323.95后,继续扶摇直上,到年尾12月29日上升至843.40,不足一年时间上升1.6倍,其间多种现时的蓝筹地产公司上市,值得一提的是华资地产五虎将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恒隆地产、合和实业、大昌地产。当中以长江实业及新鸿基地产发展最为远大,前者后来多次挑战英资地位,后者超越置地成为全港最大型地产公司。
1972年10月30日并发生香港开端口以来最大规模的收购战:英资置地与牛奶公司主席周锡年爵士及华资地产商华懋王德辉争夺牛奶公司控制权,即所谓“置地饮牛奶”事件:置地以两股面值五元现金,交换牛奶股东手上一股面值七元五角的股份,双方于报章上作出广告战,一时成为市场焦点。
市上又有传外资利获家集团利用香港市民对股市的认识不足,作出财技在市场制造炒风,即所谓“过江龙饱食远扬”事件。而由于当时对于公司上市监管不足,大量空壳公司上市混水摸鱼,最典型例子莫过于有“香港黐线”之称的香港天线上市。
经历过股灾的人肯定过目不忘,因为那感觉真是和割自己的肉一样疼。财迷哥认为,《大时代》中的两次股灾多是人为因素造成,尤其是第二次和第三次。在第三次股灾中,丁蟹一家主要做股指期货,通过做空盈利。如果要让丁蟹服软,只能选择让股指飚起来。于是,丁蟹的对手方展博开始找香港三大阔佬借钱,通过融资将股指抬高,最终丁蟹不得不以高价买入,多年积蓄全部蒸发并负债数亿。最终,四个儿子跳楼,他自己侥幸存活。另一方面,这种人为太高股指的行为,也让泡沫产生。如果一直发展下去,股灾怕是不远了。
疯狂之后,总是走向灭亡。经过了73年3月9日的新高后,外资率先大手出货,跟着抛售的人越来越多,恒生指数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3月底股市急泻一成多,7月恒指破500点,年底跌至400点,到了1974年12月10日,恒指更低见150.11点,跌幅近91%比起1929年纽约的股灾还要严重。大批股民损失惨重,举生积蓄化为乌有,跳楼新闻经常见报,整个香港市面萧条,进入一个不景气的年代,直到数年后才稍见色。 香港在1997年金融风暴的损失,相信令很多人毕生难忘,但若与1973年的股灾相比,下跌幅度仍只能算是小儿科。
对于1973年的股市大震荡,从一开始创出1700多点的空前纪录,到跌至1974年150点的新低,很多人认为是因为中东以阿战争后,阿拉伯世界实行石油禁运,引致能源危机和导致全球经济大衰退,香港的股市才会从千多点高峰急速狂泻;但笔者却认为是投机过分,物极必反的必然结果。“要你灭亡,就先要你疯狂”,世事往往就是这么奇妙的。
经过了1973年的股灾以后,香港经济虽受到一定的打击,但亦从此打稳了根基,使人们明白股票的风险,把香港带进80年代的辉煌日子。
1974年后,政府设立两个非全职的监察委员会(分别负责证券及商品交易事宜)及其行政要员(证券及商品交易监管专员),办事处隶属政府部门。
商品交易伴随国际贸易频繁产生,1976年香港商品交易所正式成立,主要交易的产品包括棉花期货、糖期货、黄豆期货和黄金期货,比中国最早的商品交易中心,上海金属交易所早了16年。
1985年5月7日,香港商品交易所正式改名为香港期货交易所(香港期交所),翌年5月6日,期交所推出恒生指数期货合约为投资者提供套戥方式分散投资风险。
直到1986年,香港证券市场已经从1969年的26亿港元攀升至1231亿港元。四大交易所的春秋战国时代也终于进入了尾声。同年4月2日,香港证券市场结束了“四会时代”,合并后的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成为了香港唯一的证券交易所。同年9月22日,联交所获接纳成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正式会员。联交所交易大堂设于香港交易广场,采取电脑辅助交易系统方式进行证券买卖。
在1983年9年24日,香港出现黑色星期六股市大震荡,港元大幅贬值,物价开始飞涨,民众大量抛售港币购进美元,抢购商品和物资,香港一片混乱,市民惶惶不可终日。
原来,敏感的香港媒体从中英双方对外发表的简短的公告上嗅出了端倪。1983年9月第三轮、第四轮谈判不顺利,于是香港社会谣言四起,有人说双方谈判破裂了。而在当时,中英谈判成了香港经济的晴雨表,谈的好香港股市就涨,谈的不好它就跌。于是,就在这个时候,香港股市出现了所谓的“黑色星期六”,股市再下降不仅会影响到港元崩溃,而且还会影响到英镑的地位。为了保住英镑的地位,英国不得不把港币的汇价和美元挂钩,这才稳定了局势。
⑵ 《大时代》中的股票流程是怎样的
股票流程是,你必须有股票帐户才可以买卖股票 ,要是没有证券公司办理一个第二天就可以买卖股票 了。 你想买 股票 必须要知道 它的代码才行,你可能想买 股票叫云南白药吧!云南白药的股票代码是000538,打个比方你买 000538云南白药你必须在委托机上输入你的资金帐户回车,输入 你的交易密码回车。这时委托机上会显示菜单上面提示:买入按几、卖出按几、查资金按几,上面全中文写的很清楚你需要那项,就按几一项就行了。
股票流程是,你必须有股票帐户才可以买卖股票 ,要是没有证券公司办理一个第二天就可以买卖股票 了。
你想买 股票 必须要知道 它的代码才行,你可能想买 股票叫云南白药吧!云南白药的股票代码是000538,打个比方你买 000538云南白药你必须在委托机上输入你的资金帐户回车,输入 你的交易密码回车。这时委托机上会显示菜单上面提示:买入按几、卖出按几、查资金按几,上面全中文写的很清楚你需要那项,就按几一项就行了。如果你是买 按提示是几按,这时出来请输入 你买 的股票 代码,你不是想买 000538云南白药,就输入000538输入完确定,输入委托价格¥¥¥¥确定,输入委托的数量********确定,
⑶ 看香港 (大时代)时,发现他们竟然一天能交易多次股票,这是不是有点怪异凡是接触过股票的人都知道
因为香港以及全球主流证券市场的股票交易都是T+0的,而且没有涨停跌停限制的!以后我们国家肯定也会这样的!
⑷ 刘青云07年前演的一个电影关于香港股票的电影
电影有《股疯》电视剧是《大时代》关于股票的。。刘青云演的
⑸ 讲炒股不专业,但老港剧《大时代》为何是股民的“神剧”
“白酒酱香 科技 ”(白酒股)是不会跌的!”
“不可能的,白酒怎么会跌?一定是“回调”!”
对于股民来说,以炒股为题材的港剧《大时代》,可以说是“神剧” !
这部在1992年播出的港剧,已经是很老的一部剧了,
但如今它在股票圈仍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就算是90后,甚至是00后的股民,都有不少是喜欢《大时代》的。
那些 财经 号,金融号,每次发文谈论股市的时候,
使用最多的配图往往是来自这部20多年前的港剧。
比如每次股票大跌,
各大媒体就经常使用剧中“不要怕,是技术性调整,没事的!”的经典剧照 。
其实《大时代》这部股民心中的“神剧”,
在讲炒股方面,是不专业的,特别是讲技术层面的东西的时候 。
比如在剧中,主角方展博在台湾股票市场,通过炒股实现人生逆袭的情节,
更多是依靠主角光环,依靠运气。
将家当都卖光,饿几顿再买股票,就能提高对股票走势的判断力 ?
如果现实中,我们像方展博那样炒股,不知道要跳多少次楼了。
另外,
《大时代》的结局中,方展博与丁蟹父子对决的情节,
他是“两头买”,玩了对冲,既买涨,也买跌,
但他这样操作,更多是考虑运气,而不是技术 。
他更多是想通过借“三大富豪”的好运,来提升自己运气;
通过借“两大枭雄”的厄运,来减少丁蟹父子的好运。
炒股要赚钱,运气是很重要,
但运气的本质是不确定性,
股民只能通过学习股票知识来减少自己倒霉的概率,“求神拜佛”是根本没用的。
方展博这种“借运”的迷信方法在现实中,
更多是欺骗了自己而已,对增加自己炒股的运气是毫无帮助。
既然《大时代》讲炒股不专业,
为什么它仍然深受股民喜爱,多年来仍热度不减呢 ?
首先,是因为它在股坛非常有影响力!
最近, 娱乐 圈不少人在谈论“汪峰效应”。
说汪峰只要出新专辑或有热搜, 娱乐 圈就会有“大瓜”爆出,
比如他最近出了新专辑,
结果没多久,就出现了郑爽的丑闻,以及华晨宇有孩子的消息;
但在20多年前,甚至在10年前,
有一定年纪的股民,
有不少会了解《大时代》产生的,比“汪峰效应”更厉害的”丁蟹效应” :
自从《大时代》播出后,只要《大时代》重播,或者有郑少秋主演的影视作品播出,
股市就很大几率大跌 !
直至10年前,“丁蟹效应”在香港的股市仍然很灵。
“汪峰效应”更多是基于巧合,
“丁蟹效应”比较灵,巧合是很重要的原因,
但神奇的是,它因为文化原因,变成了一种很实在的“利空消息” , 影响了大量股民的买卖行为。
也许是因为当时大批股民迷信“丁蟹效应”,或者是有“庄家”故意炒作这个效应来“割韭菜”,
所以每当知道《大时代》播出,或者知道郑少秋主演的作品播出,
大批股民或者财团就会恐慌性抛售股票,导致了股市大跌。
(额外提醒,现在各社交媒体上,那些关于股市的热搜,最好不要轻易相信,有可能是庄家故意买的热搜,以达到“割韭菜”的目的);
最近10多年来,
随着互联网信息的发达,以及对“丁蟹效应”迷信的人少了,这种“丁蟹效应”才消失了。
就凭借“丁蟹效应”影响了现实股市这件事,《大时代》就足以在不少股民心中“封神”了 。
就算年轻的股民不知道丁蟹效应,
《大时代》拍出了炒股的乐趣,刺激,让许多股民对它有共鸣,也是它被封“神剧”的原因。
你是否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买股票,或者买基金的感觉呢 ?
反正我记得很清楚。
当我第一次买股票的时候,我会有自己即将成了世界首富的错觉,
至少瞬间觉得自己赚钱的能力提升了几十倍;
自此之后,我就像是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对 财经 新闻等非常关心,
每天都关心着股市的状况,关心着经济的形势,甚至关心着一些企业的状况。
《大时代》就拍出了炒股的乐趣,刺激,非常容易让股民产生共鸣 。
剧中交易所里的电话声,交易员繁忙地处理交易,
这些场景非常容易让股民对股票有感觉;
而剧中主角和反派有不少刺激的博弈情节:
“100万股,1块7,你敢不敢买?”,
“你再多货,我都要买!”,
“各位听好了,陈万贤的货,我们全要!”。
青春偶像剧满足了年轻观众的童话爱情幻想,
而《大时代》这些情节,就满足了股民的“大户梦” 。
另外,现在每当看到“回调”两个字的时候,
因为看过《大时代》,也许部分股民会想起了“技术性调整”。
《大时代》还经典地展现出股民的疯狂,让不少股民有所感触 。
在剧中,
有一大批市民挤在交易所里,这批市民很多都是普通百姓,
有的甚至是阿公阿婆,
他们也许只知道如何买卖股票,只知道看涨跌,
对股票的认知基本为0。
但他们对股票非常狂热,相信股票能让他们一夜致富,
事实上他们是被“割韭菜” 。
他们疯狂地期望着股票涨,有人甚至把孩子丢在一旁不管,
他们如此丧失理性,引起了主角方进新不满,
最终逼得方进新拿起消防管往他们身上喷水,希望喷醒他们。
现实中,不少股民何尝不是这样,
无论是高学历的,还是低学历的,都有不少是幻想着靠股票一夜致富的 。
新闻都经常报道有股民不仅疯狂炒股,还加杠杆,借钱买股票,
因为股市大跌,欠了一身债,最终跳楼自杀。
《大时代》之所以是股民的“神剧”,也在于它对股民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
看《大时代》,并不能教会观众炒股,
但能警示观众,教育观众不炒股,或者谨慎炒股!
很多金融或理财课程,都会强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但现实是:
很多股民在赚到了一些钱后,就只记得“风险越高,收益越高!”
导演之所以塑造丁蟹这个反派,也许就是为了警示观众 。
丁蟹拥有着许多股民梦寐以求的超能力——运气 !
他是剧中的运气之神 。
他脑袋有问题,性格古怪,却能跟方进新这样的精英做好朋友;
他得罪了黑白两道,却安然无恙;
他在台湾坐牢十四年,出来后,儿子们都大富大贵,让他一出狱就有财有势;
他打死了方进新,被判无期徒刑,
儿子们居然有办法让他不用坐牢,生活得自由自在;
他用10块钱买马票,居然赢了许多次,最终赚了几千万;
他不懂股票,去买期指,买跌,
居然刚好碰上股灾,让他赚了几个亿;
陈滔滔,陈万贤,方展博等股票高手,
都曾狙击他的公司,但因为丁蟹运气好,没有成功。
为什么说导演塑造丁蟹这个反派,也许就是为了警示观众 ?
因为导演安排这位运气之神,
最终是输给了股市,输给了人性 !
主角方展博曾经请教他师傅,怎样才能打败丁蟹?
因为丁蟹实在运气太好了,他靠技术根本无法打败他。
他师傅就给出了“股票必胜法”!
这个“股票必胜法”,
其实就是强调人性贪婪,
炒股又容易让人失去理性,容易让人因不理智投资而倾家荡产,
因此警示股民最好尽早远离股票!
再简单来说,方展博师傅的这段理论,就是强调:
只要丁蟹继续疯狂,继续贪婪,失去理性,股市自然会干掉他的!
丁蟹他是运气之神,
凭借运气好,他在上世纪90时代,已经有几十亿家产,
相对于现在的几百亿,甚至上千亿。
但也许是多次炒股致富,让他变得非常贪婪,丧失了理性。
在结局里,
他就是过分相信自己的运气,以及变得贪婪,
他已经拥有了几十亿都不知足,还想进一步发财。
他不仅买期货,还加杠杆,还用上了国际黑帮的钱。
股票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没人能永远好运,
他就因为一次运气不好,就倒亏了一百多亿,
而且还欠了国际黑帮的钱,最终全家跳楼 。
如果还有股民丧失理性,妄想通过加杠杆(借钱)炒股一夜富贵,
看看《大时代》的结局,也许会让你们冷静点。
总的来说,虽然《大时代》讲炒股不专业,但它无愧是股民的“神剧” !
不仅是股民,就算是普通观众,
我都强烈向他们推荐这部《大时代》!
洞察影视
⑹ 《大时代》里面说的关于股票内容是不是真的
影视作品是基于现实的改编和创作,不可全信。《大时代》中关于股票的内容是虚构的,但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事件创作出来的。
《大时代》是一部由香港无线电视台出品,韦家辉执导并监制,郑少秋、刘青云、刘松仁、郭蔼明、周慧敏等主演的时装商战电视剧。
该剧以香港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金融市场为背景,透过两个家庭,两代情仇,展现名利与人性的纠缠。
该剧是TVB25周年台庆剧,并且已于1992年10月5日在无线电视台首播。
⑺ 香港股票电视剧叫什么名字来着,如何有知道在那里可以看最好了
郑少秋和刘青云演绎的《大时代》,网上搜索一下就有了
⑻ 《大时代》济哥为什么被杀了
《大时代》济哥被杀了是因为得罪了丁蟹。《大时代》主要是从香港金融市场中展开的故事,故事主线是透过两个家庭的两代人恩怨情仇来讲述,爱情在两个家庭当中来回徘徊。故事中更多的是在展现名利与人性之间的纠缠,亲情与爱情之间应该如何艰难的做出选择。
大时代济哥结局
电视剧《大时代》周济生结局被江湖人物寻仇击毙于大街上。方展博为了战胜丁蟹选择釜底抽薪的方式与之较量,他将龙成邦和周济生的钱用对冲的方法与丁蟹一起买跌股票,最后周济生因为破产而走投无路被仇家追杀。
由刘江饰演的周济生是潜逃到台湾的香港大毒枭,他与龙成邦是狼狈为奸的结拜兄弟,自从妻子死后就开始迷信道教,可是无论是龙成邦还是周济生的结局都不太好,他们都被方展博利用赔的倾家荡产,作为退休贪污探长的龙成邦最后在得知香港股市急升之后心脏病突发死亡。
⑼ 大时代谁看过,就是讲的香港炒股票得事情
就是刘青云,郑少秋他们演的一部连续剧,很不错的,讲的就是炒股的事情
⑽ 18年有部港剧只有三集 是讲股票的叫什么名字
你可能记错了,那部剧应该是五集的,叫《东方华尔街》
《东方华尔街》是由刘德华担任监制,黄国强执导,吴镇宇、张孝全、余男、陈家乐、江奇霖、蔡洁、潘灿良等主演,谭耀文、张可颐特别出演的迷你剧。
该剧讲述叶抱一和韦航希望维护健康秩序,但师徒却反目成仇,展开了一场精彩博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