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牛奶生产是什么行业
牛奶生产属于农业和乳制品加工业。
一、农业部分
牛奶生产首先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是畜牧业。这是因为牛奶来源于奶牛,需要牧场或农户饲养奶牛并妥善管理,以确保奶牛健康、产奶量高。饲养奶牛涉及到饲料供应、疫病防控、繁殖管理等环节,这些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乳制品加工业部分
当奶牛产生鲜奶后,需要收集并加工以确保其保存期限和品质。这就涉及到乳制品加工业。牛奶加工包括多个步骤,如杀菌、标准化、均质化、发酵和包装等。这一系列处理过程确保了牛奶的安全性,使其可以长时间保存并在消费时保持良好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三、产业融合
实际上,牛奶生产是一个涵盖了农业和加工制造业的综合性产业。这两个环节紧密相连,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从奶牛的育种、饲养到牛奶的加工、销售,都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整个产业链的高效运作。
四、重要性与影响
牛奶生产不仅对个人健康有益,也对国家经济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牛奶及其相关制品的市场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这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并带动了饲料、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增长。同时,牛奶生产也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牧场的合理规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这些都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❷ 现在食品板块的龙头股有哪些
食品饮料龙头股票:
伊利股份、承德露露、三全食品
伊利股份 600887
“双高产品”(高科技、高附加值)助推公司持续快速成长。长期以来,伊利以“创新”为企业宗旨,每年新增产品几十种。此次客户大会中创新产品更是创历年新高,并即将在各种渠道推广。原有乳品业务方面,公司通过改良产品口味和包装等方式,推出了伊利QQ 星(新增草莓、香草口味,新包装携手4款迪士尼卡通形象)、舒化中老年牛奶(专门针对中老年人体质设计,可改善中老年心脑血管和骨质疏松问题)、谷粒多燕麦牛奶、安慕希蓝莓口味酸奶、培兰进口牛奶等多款新品
承德露露 000848
投资评级与估值: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14-16年EPS 为0.88元和1.05元和1.26元,分别增长31.5%、19.4%和20.8%,对应14-16年PE 分别为26/22/18倍。公司所在的植物蛋白行业空间近千亿,而公司规模仅30亿左右,公司新品高增长、新总经理上任后公司处于积极变化中。假设深港通未来开通,公司有望成为植物蛋白饮料行业投资的稀缺标的。我们维持公司未来12个月目标价28.4元,维持“买入”评级。
三全食品:出售参股公司增厚业绩,股价低位释放积极信号
三全食品公告:将其持有的参股公司万达期货公司的4.96%股权以9,955.38万元价格全部转让给上海华信石油集团,考虑成本和所得税,我们预计本次交易收益最终增厚明年每股收益0.07元(15%)。考虑到投资收益确认,我们将公司2015年每股收益预测从0.48元上调至0.55元,维持2016年每股收益预测0.73元不变,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出售参股公司万达期货,增厚15年每股收益15%:万达期货为三全食品于12年11月以6,097.74万元参股投资的公司。本次股权转让将带来投资收益3,857.64万元,扣除25%所得税,预计本次交易将增加税后利润2,893.23万元,即最终增厚每股收益0.072元。本次交易预计将在证监会批复后4个月内完成股权交割,按照会计处理原则,预计投资收益确认将在明年1或2季度,因此本次投资收益将影响明年利润,按照15年每股收益0.48元的预期,预计本次交易将增厚明年每股收益15%至0.55元。
❸ 最严“限塑令”来袭,利好这8只概念股,金发科技一年上涨2倍多
“限塑令”进一步升级。
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自明年起,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等场所,将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同时,全国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棉签、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尽管此次“限塑令”只涉及部分城市且只限定了部分使用场景,但从国家的塑料污染治理政策一次次加码的态势看,“限塑令”的涉及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展。
上述规定一出,立即引发热切讨论,甚至一度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行业协会和餐饮平台也开始表态倡议。资本市场上,一众上市公司已为相关产业做了布局。
Wind数据显示, A股市场目前有6只“可降解塑料概念股”,产业涉足可降解塑料领域,分别为金发 科技 、亿帆医药、扬农化工、海正药业、齐翔腾达、*ST兆新。除此之外,金丹 科技 、彤程新材也在“可降解塑料”上有所布局。
据Wind数据显示,上述8家上市公司中,有多家公司股价早在一年前就已起飞。金发 科技 、金丹 科技 、亿帆医药三只股票年前至今股价涨幅在100%以上,另有3只股票涨幅在50%以上,只有齐翔腾达和*ST兆新两只个股股价较一年前有不同程度下跌。
最严“限塑令”来袭,部分餐饮商家已做出反应
自2008年国家颁布“对塑料购物袋收费” 的政策法规以来,12年间,国家及地方政府先后共出台了14项法案、规划,加速推进限塑政策落地。
今年1月16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5年,基本建立塑料制品 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
7月17日,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至明年起,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同时,明年起全国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塑料棉签、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全国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但是牛奶、饮料等食品外包装自带的吸管暂不禁止。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大涨,金发 科技 一年涨幅超2倍
随着最严“限塑令”实施日期确定,最直接利好的产业无疑是可降解塑料相关生产企业。从市场前景上看,可降解塑料可挖掘市场潜能可谓十分巨大。
6月14日,太平洋证券证券分析师柳强团队发布研报显示,中国每年约消耗购物袋400万吨、农膜246万吨、外卖包装260万吨,且随着快递、外卖业务的快速发展,塑料需求持续增长。其认为,可降解塑料未来成长空间10倍以上。
华西证券近期发布一份研报则指出,当前全球每年塑料总消费量约4亿吨,中国消费6000万吨以上,假设可降解塑料的渗透率为在2022年达到2%,需求也将超过百万吨。
从市值上看,金发 科技 目前在上述8家公司中排名第一位,其最新市值404.3亿元(截至7月20日),其次为亿帆医药,总市值350.8亿元。此外从股价涨幅上看,自去年7月20日至今,金发 科技 股价涨幅已高达213.44%,同样排名第一。
据公开资料显示,金发 科技 是亚太最大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现已具备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能7.1万吨/年,另据公司相关公告显示,其还有年产6万吨的PBAT(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塑料)生产线在建,预计在2021年上半年完工,年产3万吨PLA(一种以乳酸为原料聚合生成的高分子材料)生产线预计在2021年第四季度完工。
其余公司中,亿帆医药和金丹 科技 股价涨幅同样居前,年内涨幅分别为145.9%和120.9%,对应市值分别为350.8亿元和80.9亿元。其余个股中,扬农化工、彤程新材、海正药业股价涨幅均在50%以上。
还有一批“概念股”在路上
除了上述已明确拥有“可降解塑料”业务的概念股外,还有一大批可降解塑料“概念股”在路上。
7月19日,联创股份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其将出售上海鳌投等3家公司全部股权,回笼资金投入可降解塑料等化工新材料的研发上。
同一天,美联新材也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在可降解色母粒业务方面有一定的技术积淀,可降解材料将是公司未来深耕的市场领域。
更早之前,嘉澳环保方面提出,公司产品可以用于可降解塑料,如环氧植物油脂类增塑剂以天然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的大豆油等各类油脂为原料,可应用于聚乳酸类可降解塑料加工。
今年4月份,道恩股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王有庆在公司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公开表示,公司看好可降解塑料的发展前景,其技术研发部门已经储备了可降解塑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