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主力排名 > 业绩变脸的股票2017

业绩变脸的股票2017

发布时间:2025-05-03 11:38:52

‘壹’ 富临精工业绩“变脸” 2018年预计亏损近23亿

受沃特玛“暴雷”拖累,富临精工面临巨大的翻身压力。

近日,富临精工(300432)披露2018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亏损22.84亿-22.89亿,同比变动-716.49%至-715.15%。上年同期为盈利3.71亿元。

富临精工遭遇业绩变脸,主要原因为全资子公司升华 科技 计提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坏账准备及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所致。

公告显示,截止2018年12月31日,升华 科技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总额为13.2亿元(其中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应收账款和唯友应收票据为12.1亿元),报告期拟计提坏账准备约为9.1亿元。

根据证监会《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相关要求,公司对收购升华 科技 100%股权所形成的商誉进行了初友冲步减值测试,报告期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为15.51亿元。

资金牵连产生连锁反应,诉讼随之而来。近日,升华 科技 收到了亚龙化工、江苏新宏大、亚洲保理因买卖合同纠纷、票据纠纷提起的民事诉讼。不久前的12月,升华 科技 及子公司江西升华还收到达实租赁提起的民事诉讼。

而为了维护公司利益,富临精工也已经开启了一系列法律仲裁措施。

一方面,富临精工向升华 科技 及其关联责任人提起业绩补偿仲裁申请,并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根据《业绩承诺和补偿协议》,升华 科技 在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内实现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2亿元、2亿元、2.61亿元,若升华 科技 实现扣非后净利润低于承诺目标,被申请人将按约定方式补足差额。

2016年度指告槐,升华 科技 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58亿元,完成了业绩承诺;2017年度,升华 科技 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33亿元,未完成业绩承诺,被申请人已按《业绩承诺和补偿协议》约定补偿公司2.09亿元。

2018年初至今,升华 科技 暂停了向原主要客户沃特玛供货,导致其产销不达预期,预计无法完成业绩承诺且与承诺目标差异较大。按照21亿元交易总价,富临精工将向被申请人追讨18.91亿元。

在此前的12月,富临精工还向法院申请了对业绩对赌方持有公司的股份诉前财产保全。

另一方面,向沃特玛及其下游相关责任企业提起诉讼。

目前,升华 科技 及子公司江西升华已经分别向沃特玛、舒城万福、唐山民沃、融智天骏、申龙客车就票据追索权纠纷提起诉讼。

官司缠身,纠纷款项追讨难度大,高管减持……富临精工能否度过难关,高工锂电也将持续跟踪报道。

‘贰’ 西域旅游股票怎么办

耗时15年终于登陆A股的西域旅游,上市刚刚半年就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近日,西域旅游披露,公司在2020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900万元~5080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300万元~5500万元。
据西域旅游招股说明书披露,2017年~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94亿元、1.92亿元和2.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09.23万元、5098.96万元和7355.04万元。
因此,西域旅游也被市场解读为上市后便迎来业绩大变脸。同时,公司还极有可能因2020年度经审计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12月修订)》,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在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若西域旅游2020年年报业绩与业绩预告相符,公司或将创下上市后最快被“ST”的历史纪录。
疫情自然是西域旅游业绩“大反转”的主要原因。但在招股书中,西域旅游还一度自信表示“预计2020年不会亏损”。
2020年10月中旬,西域旅游曾接待过一轮机构的调研。据彼时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西域旅游表示:“从长远来看,本次疫情不会对公司持续经营和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将利用旅游业复苏和振兴的有利时机,采取强化市场推广、严格控制成本费用、争取有利的政策支持等手段,尽量减少本次疫情对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
但是,西域旅游近日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国内跨省组团游受限;随后在三季度旅游旺季期间,新疆地区又突发疫情;10月下旬新疆喀什疏附县亦发生局部疫情。疫情的反复叠加影响,最终致使公司业绩亏损。西域旅游方面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疫情影响仍在,加之“就地过年”的新情况,公司业务暂时仍未能恢复至往年同期正常水平;但疫情并未给公司的长期可持续经营能力带来实质影响,只要今年业务能得到好的恢复,就可以期待去掉“ST”。

‘叁’ “扇贝死了,扇贝跑了又来了……”,獐子岛上市以来究竟带来了多少神操作

獐子岛的扇贝似乎“通人性”,2015年盈利非常多,2016年亏损,再到2017年又开始盈利,但是2018年大批扇贝死亡,再次亏损,这简直就是神奇的操作啊!

我认为獐子岛的扇贝真的是很有自己的个性,一年亏损,一年盈利。人们都说獐子岛的扇贝“说死就死”,这个真的很生动形象了,獐子岛集团的股票也是忽高忽低的,了解的人都已经对它这种巨大变化习以为常了,这也确实是大自然中的一个稀罕的事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神操作,那么,到底为什么只有獐子岛的扇贝这么有“个性“呢?

獐子岛自上市一来,换了很多届的高管了,这对于一个集团来说,当然是有害无利的。集团人员变动太过频繁,很多人都是自己辞职的,可知这个集团的管理能力是有问题的,越来越多的公司拒绝与之合作,獐子岛的个股涨幅过大也让它不再受到股民的喜爱了,所以獐子岛集团可能将会面临破产的危机。

‘肆’ 54家险企亮红灯:天安人寿亏损66亿领衔 5家公司业绩变脸

根据2019年年报数据,人身险公司敬正中,天安人寿、渤海人寿、招商局仁和人寿亏损额分列前三;财险公司方面,前三名依次是天安财险、富德财险、泰康在线



《投资时报》研究员 汤巾


围绕着严监管、回归保障、扩大开放等关键词,中国保险业步入价值重塑的新阶段。而在市场风雨洗礼中,有的公司乘风破浪,有的公司却裹足不前。


步入2020年,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保险业也不可避免地遇到新单业务下降、营销队伍发展受阻等困难,这让一些本来就经营不善的公司雪上加霜。


从业绩表现来看,哪些险企亮起红灯,正在承受较大经营压力?一年一度的《中国险企亏损档案》即将揭晓答案。《投资时报》研究员对171家披露了2019年年报的保险公司进行排查,其中54家业绩亏损公司浮出水面,包括25家人身险公司和29家财险公司。


在人身险公司中,天安人寿、渤海人寿、招商局仁和人寿亏损额排名前三;而财险公司方面,前三名依次是天安财险、富德财险、泰康在线。


《投资时报》研究员还发现,在上述54家亏损公司中,有5家2019年转盈为亏,成为亏损档案的新晋者,包括天安人寿、天安财险、安诚财险、阳光信用保证保险、华农财险。


同时,数据统计也透露出一些好消息。若与上一年度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长城人寿、昆仑 健康 、东吴人寿、永诚财险、国任财险等18家险企2019年扭亏为盈。



三家险企亏损额超10亿


总体来看,2019年亏损险企数量要亮喊悔少于2018年的67家,名次变化也较为明显。


在全部54家亏损险企中,天安人寿、渤海人寿、天安财险三家公司去年亏损额超过10亿元,而2018年这一阵营中包含幸福人寿、长城人寿、长安责任险、众安在线四家公司。时隔一年,全部换了新面孔。


数据还显示,2019年亏损额在4亿元至10亿元之间的有富德财险、招商局仁和人寿、泰康在线、众安在线、安诚财险五家公司,分别亏损6.68亿元、4.97亿元、4.84亿元、4.54亿元、4.3亿元。


人身险方面,天安人寿、渤海人寿、招商局仁和人寿2019年亏损额分别为66.01亿元、13.95亿元、4.97亿元。


天安人寿成立于2000年11月,经历发展后本已走出亏损期,在2015年至2018年连续四年盈利。然而2019年却突然出现巨亏,令业界跌破眼镜。根据年报,该公司2019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20.9亿元,同比减少11.07%;营业支出为691.86亿元,同比增加17.51%。营业支出中,退保金和保单红利支出增幅较大,分别达284.82%和428.25%。对于亏损,天安人寿方面曾对《投资时报》解释称,其目前处于价值转型期,虽然出现了暂时的经营亏损,但不会对公司未来发展造成影响。


2020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天安人寿继续亏损11.76亿元。而欣喜的是,该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81.83亿元,显着高于去年四季度的48.87亿元。渗裂


再来看渤海人寿,其亏损额从2018年的7.68亿元扩大至2019年的13.95亿元,增加了6.27亿元,在各保险公司中最多。而今年一季度,渤海人寿实现盈利1.43亿元。6月19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公告称,核准吕英博担任渤海人寿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新掌舵者的到来能否让该公司今年业绩咸鱼翻身,尚待观察。


财险公司2019年亏损数量从上年的36家降至29家,天安财险、富德财险、泰康在线亏损额排名前三,分别为40.68亿元、6.68亿元、4.84亿元。


天安财险此前几年保持盈利,但因早期的理财险产品出现错配,迎来千亿级兑付压力,并遭遇业绩变脸,今年以来成为舆论焦点。为弥补现金流缺口,其甚至清仓持有的兴业银行(601166.SH)股票“救急”。2020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公司一季度实现净利润7.91亿元,净现金流为-2.57亿元,除部分支付退票外,公司投资型保险业务已经全部兑付完毕,公司流动性风险得到了释放。理财险兑付完毕之后,如何进一步改善流动性及盈利状况仍是该公司面临的课题。



随着保险 科技 不断升级为行业赋能,以及疫情对互联网进程进一步推进,互联网保险正成为“兵家必争”的风口,在资本市场上也颇受资金追捧。但是,上述四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盈利之路却并不轻松。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众安在线和安心财险分别实现净利润3.27亿元和283.49万元,而易安保险和泰康在线仍分别亏损2.61亿元和2.11亿元。



20家“老司机”陷入泥潭


新开业的保险公司往往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入期后才能实现盈利,业内素有“七亏八盈”的说法。


然而这一规律也并非绝对,观察上述54家亏损保险公司的成立时间,其中有20家在2013年之前成立,至今已超过7年,但这些“老司机”仍旧没有摆脱亏损的尴尬。


成立时间最早的是天安财险,1995年1月成立;其次是天安人寿,2000年成立。这两家公司都曾步入盈利阶段,但2019年又陷入亏损泥潭。


同样是老牌险企的长生人寿成立于2003年9月,已经连续三年亏损,2017年至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1.34亿元、-2.6亿元、-1.66亿元。另外,成立时间超过10年的安盛天平财险、渤海财险、利宝保险等,也均已连亏三年。


中韩人寿和复星保德信人寿均成立于2012年,正处在“七亏八盈”的临界点,不过这两家公司成立以来还未实现过年度盈利,2019年分别亏损1.46亿元和2.5亿元;今年一季度分别亏损1594.86万元和2195.83万元,扭亏前景依然迷茫。


根据统计,去年亏损险企中有8家成立于2018年,包括黄河财险、太平 科技 保险、北京人寿、国宝人寿、瑞华 健康 、海保人寿、国富人寿、融盛财险。其中融盛财险去年亏损额最高,为1.22亿元;国宝人寿相对乐观,亏损2555.14万元。


《投资时报》研究员还注意到,2019年有5家险企业绩变脸,转盈为亏,包括天安人寿、天安财险、安诚财险、阳光信用保证保险、华农财险。同时,还有19家公司亏损幅度同比扩大,其中8家公司亏损增加额更是超过1亿元,包括渤海人寿、富德财险、渤海财险、珠峰财险、复星保德信人寿、泰康在线、爱心人寿、中路财险,增亏额分别为6.26亿元、5.53亿元、2.45亿元、1.63亿元、1.39亿元、1.29亿元、1.27亿元、1.04亿元。这些公司在今年复杂的外部环境下,面临的考验更为严峻。

阅读全文

与业绩变脸的股票2017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与股票融资相比债券融资的债息 浏览:779
股票一字涨停后 浏览:686
股票f10基本数据浏览 浏览:551
股票资本公积金与净资产如何选 浏览:193
维科技术股票趋势分析 浏览:62
股票投资模拟交 浏览:469
东方财富股票看盘软件官网 浏览:871
香港股票连续亏损三年 浏览:127
st电路股票 浏览:836
消费品行业龙头股票 浏览:320
现在买中国人寿股票合适吗 浏览:276
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浏览:335
怎么设置股票指标 浏览:108
app指南针股票 浏览:625
st股票机构平仓 浏览:740
长期持有的龙头股票推荐 浏览:299
中国股票在美国上市涨 浏览:282
要约收购前购买股票算信息泄露 浏览:508
股票账户换银行怎么办 浏览:506
2015年股票最低点多少 浏览: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