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风险投资中的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都是什么
我们经常听说某某公司拿到天使轮投资了,某某公司已经A轮融资,某某公司已经C轮融资了,那么这些投资中的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背后都是什么考量?
我们都知道,风险投资就是对于创业中的风险进行管控而进行投资,那么依据风险的等级,就有了不同的投资分级,目的就是逐轮递进,一步步排除风险。
天使轮:面临海量的创业项目,天使轮融资就是那个天使,虽然有些项目,甚至都不能称之为项目,很多都是一个想法,听起来不靠谱,但是天使基金愿意掏钱去尝试,可见,天使轮的成功率很低,如果一个公司拿到天使轮投资,那么这轮融资就是天使轮,这个阶段大部分都没有产品,基本就是一个想法,如果拿到天使轮融资,说明投资人愿意去尝试,看看想法能不能实现。
A轮: 天使轮的钱花的差不多了,然后,什么时候开始融A轮?什么样的创业公司,能拿到A轮?答案是向投资人证明,你成功规避了“天使轮风险”的项目。
什么是“天使轮风险”?天使投资,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给你钱,就是相信,你至少有组织团队、做出产品的能力。拿到钱,你要证明你没有辜负信任。
有很多天花乱坠的创业者,拿了天使轮后,做不出产品,或做出的产品一塌糊涂;或者没有领导力,很难找到优秀的员工追随。这些都是“天使轮风险”。
等天使轮的钱花得差不多了,产品还没做出来,可能的风险,就演变为确定的现实。A轮投资人是不会投你的,而天使投资人也只能怪自己眼瞎,把钱往水里投。而这个项目,就会因为没有新的资金注入,死在这里。
那么反过来,如果创始人做出了好产品,搭建了好团队,用户数量迅速增长,得到用户认可了呢?那么恭喜你,“天使轮风险”被排除,A轮投资者,会“解锁”你的估值上限,到原来的3-5倍。
B轮?:
这一关“创业游戏”,要排除的是“收入风险”。在天使轮有了团队、产品、种子用户后,你到底能不能找到“收入模型”?
什么叫“收入模型”?就是到底谁,会在你的产品里,为什么而付钱?付多少钱?有多少人付钱?当你找到你的核心业务、关键要素,并产生持续的、快速增长的收入时,说明你的产品被用户真正接受了。
恭喜你,这时候,你就可以进行B轮融资了。B轮投资者,会在A轮估值的基础上,继续“解锁”你2倍左右的估值。
这样,又一个风险被排除了。
C轮
拿到C轮投资后,这时你要排除的,是“运营风险”。你可以把单点成功的商业模式,扩张到线下的全国,或者线上的全网吗?你可以管理迅速扩大的团队吗?
这时候,很多公司,开始引入职业经理人、专业运营人才,帮助公司夯实基础,攻城略地,抢夺市场份额。
但是,创业公司数百上千家,而最终能占大市场份额的,必然是少数。这一轮战争,是最惨烈的战争。百舸争流,只过几艘。
于是,这时候就出现了着名的“C轮死”,也就是大批的创业公司,会死在这一轮。
D轮:
D轮投资人,基本就是为上市准备的投资银行等机构。
创业公司经过一轮规范化、股改、业绩冲刺,终于满足了上市公司要求,就有机会在中国大陆、美国、香港等地区上市,公司的股票也从一级市场,变为在二级市场交易。
上市,就是打败了大BOSS,正式结束一轮轮的“打怪升级模式”游戏,得到奖赏,并进入无限的“地图探索模式”游戏。在短暂的庆祝之后,立即出发。
㈡ 天使投资是股权投资吗 天使投资如何确定股权结构
一、天使投资是股权投资吗
企业投资通常分为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两大类。股权投资是指购买公司的部分所有权,通过转让或分红实现增值收益,而债权投资则要求企业到期偿还本金和利息。股权投资进一步细分为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即股票投资)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即私募股权投资)。天使投资本质上属于股权投资。
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天使投资是以股权形式进行的,即通过股份分配成为初创企业的股东。投资者通过持有股份获得股权,并享有公司经营中相应的权益和分红。不过,天使投资相比传统股权投资规模较小,且投资周期较短。
二、天使投资如何确定股权结构
接受天使投资意味着创业者团队需要分配一定的股权。合理确定股权结构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简单的分配原则:
1、一般情况下,初创公司融资时,个人天使投资者的出资规模通常介于100万美元到1000万美元之间。公司应让出10%到20%的股份较为合适。当前业绩、经济环境、融资金额和项目首捧情况等都会影响公司与投资人的谈判话语权。创业者切勿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出让过多股份,以免对公司的运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2、融资数额通常不需要过分精确,也不需要复杂的财务估值模型。大致估算一下维持到下一轮融资所需的金额即可。下一轮融资可能很快到来,也可能拖延一段时间,因此要确保公司有足够的资金存活至少18个月。创业者应学会自我造血,避免过度依赖融资。
3、创始人在融资时应始终掌握控制权。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对各个股东的股权进行合理分配。规则包括:(1)股东在公司创立初期及运营时投入的资金;(2)股东个人的专业能力:技术、管理、市场等对公司业务的影响;(3)股东可以为公司带来的资源:如客户;(4)股东对公司长期持股的意愿:希望快速变现与希望长期经营的持股比例差异;(5)股东是否全职为公司工作。
4、融资阶段包括天使、A轮、B轮直至IPO。理想情况下,创始人应始终为最大股东,直至IPO。天使投资最好不要超过25%;预留15%作为期权池,确保下一轮融资时仍有30%的股份可供融资发展。没有天使投资,直接进行A轮融资,则最好不要超过20%;A轮和B轮融资不要超过30%;以此类推,到IPO时,投资人的股份最好不要超过50%。境内模式下,创始人最好仍处于控股地位,作为实际控制人并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5、如果企业由两个合伙人组成,一个占60%,另一个占40%,务必确保至少有一人拥有决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