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史玉柱为什么会成功 史玉柱回归民生银行原因竟是这个
1、史玉柱之所以能够成功有很多原因,总的来说有以下四点原因:
1.天生聪颖,表现在善于把握时机,从汉卡到脑白金还有网游都是新鲜事物有很大的市场,史总也善于把握市场,善于做大做强
2.贵人相助,国家支持,史总在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得到安徽省一个副省长的赏识,并推荐他到深圳大学读书,在珠海创办巨人集团时,名声大噪,中央很多领导都去参观过巨人集团,很多人认为需要出现一个在中国土生土长的知识分子型的企业家
3.个性执着,史总个性非常执着,认准的事情一定会坚持做下去,而且专心致志,所以总能够迅速发展事业
4.人格魅力,史总的人格魅力也很不错,在他失败时,公司的高管没有一个离开他的,稳定的管理队伍也是他能够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2. 史玉柱其他信息
在互联网领域内,史玉柱以巨人网络创始人和董事长的身份,以其独特的商业智慧和投资眼光,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其近期的动态,尤其是对于民生银行的增持行为,不仅展示了其在资本市场的敏锐洞察力,也反映了其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乐观态度。
巨人网络推出的“赢在巨人”计划,旨在为那些具有创新思维和才华但缺乏独立创业条件的年轻人提供天使投资,为他们铺平创业道路。这一举措体现了史玉柱对于年轻一代创业者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凸显了其对于人才和创新的高度重视。通过这种投资方式,巨人网络不仅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整个社会的创新与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民生银行的投资上,自2011年3月起,史玉柱通过旗下子公司进行了多达30次的增持行为,累计购买超过4.5亿股民生银行股票。按照民生银行在此期间的平均股价估算,这笔投资至少花费了26亿元。这一系列的增持行为,不仅显示了史玉柱对民生银行的看好,也反映了其对于银行股投资价值的深入分析。通过长期持有,史玉柱持有的民生银行持股比例从0.65%大幅增长至2.66%,这一比例的提升无疑为他的投资策略带来了可观的回报。
面对外界对民生银行股价异动的猜测,史玉柱通过微博进行了澄清与解释,指出市场对商业银行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悲观态度以及国际投行对党对宏观经济把控能力的低估。这一表态不仅体现了他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坚定信心,也展示了其作为资深投资者对于市场动态的深刻理解。史玉柱对民生银行的持续投资,不仅是为了获取经济回报,也是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积极表态。
面对舆论压力,史玉柱曾被北京证监局邀请进行“沟通”,以增强其在上市公司董事培训中的合规意识。这一事件虽然给史玉柱带来了短期的关注,但他通过微博澄清了与民生银行股价变动无关的言论,并强调了自己的投资决策基于对中国经济和民生银行基本面的深入分析。史玉柱通过这种方式,展现了其对于个人名誉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其在面对公众质疑时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在收徒方面,巨人网络CEO史玉柱宣布首次公开收徒,旨在为公司培养下一代领导者。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其对于人才培育的重视,也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思维。通过与国内多所名校展开“海选”,巨人网络能够吸引优秀毕业生加入,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商业策略上,史玉柱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如强调病句记忆性、保持品牌一致性、关注不同城市观众的媒体偏好、对明星代言的审慎态度以及专注于单一任务的能力等。这些观点反映了其在市场营销和战略规划方面的深刻思考,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面对“屌丝”概念的争议,史玉柱和冯小刚的互动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氛围。通过各自对“屌丝”概念的解读和回应,两位业界领袖不仅引发了公众对这一话题的深入讨论,也为网络文化多样性和表达自由提供了思考空间。
史玉柱,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随即下海创业,在深圳研究开发M6401桌面中文电脑软件。1991年巨人高科技集团成立,注册资金 1.19亿元,并频频受到半数以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以上级别中央领导的造访。1995年被列为《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第8位,是当年惟一高科技起家的企业家。他也曾一夜之间负债2.5亿,后东山再起,再次创业成为一个保健巨鳄、网游新锐,身家数百亿的企业家。2011年6月,有消息称史玉柱4个月斥资26亿增持民生银行。截至2011年7月10日,史玉柱的投资新华联两年净赚3.8亿。2011年10月26日,史玉柱为“最贵微博”喊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