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次新股概念股有哪些次新股概念股有望反复活跃
1. 次新股通常指的是上市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一年的股票,它们因为具有较强的资本扩张潜力和高成长性,常常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2. 近期,次新股因其潜在的高增长性和市场炒作的可能性,预计将在股市中频繁出现活跃状态。
3. 次新股的定义会随着时间而变化。通常,如果一家公司在上市后一年内未进行分红送股,或其股价未受到主力资金的明显炒作,那么它可以被归类为次新股。
4. 在A股市场中,一些次新股概念股包括:
- 先进数通(300541):2016年9月上市,主要提供面向商业银行的IT解决方案,涵盖IT基础设施建设、软件解决方案及IT运维服务。
- 长久物流(603569):2016年8月上市,是国内最大的独立汽车物流企业之一,专注于整车运输、仓储和零部件物流服务。
- 嘉澳环保(603822):2016年5月上市,是国内环保型增塑剂领域的领先企业,主要生产环保型增塑剂产品。
- 通合科技(300491):2015年12月上市,主营电力操作电源模块、电动汽车车载电源及充电设备。
- 美尚生态(300495):2015年12月上市,专注于生态景观建设,包括生态修复与重构和园林景观两大业务领域。
- 正平股份(603843):2016年9月上市,主要从事路桥工程施工、养护、勘测设计、试验检测,以及钢制波纹涵管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 广信材料(300537):2016年8月上市,是电子产品专用油墨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应用于印刷电路板、电子产品精密加工、LED照明等领域。
5. 次新股因其低估值、高成长性、市场稀缺性以及潜在的高送转能力,常在市场低迷时期成为投资者的“避风港”,并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投资者可以考虑适当布局次新股概念股。
② 最严“限塑令”来袭,利好这8只概念股,金发科技一年上涨2倍多
“限塑令”进一步升级。
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自明年起,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等场所,将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同时,全国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棉签、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尽管此次“限塑令”只涉及部分城市且只限定了部分使用场景,但从国家的塑料污染治理政策一次次加码的态势看,“限塑令”的涉及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展。
上述规定一出,立即引发热切讨论,甚至一度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行业协会和餐饮平台也开始表态倡议。资本市场上,一众上市公司已为相关产业做了布局。
Wind数据显示, A股市场目前有6只“可降解塑料概念股”,产业涉足可降解塑料领域,分别为金发 科技 、亿帆医药、扬农化工、海正药业、齐翔腾达、*ST兆新。除此之外,金丹 科技 、彤程新材也在“可降解塑料”上有所布局。
据Wind数据显示,上述8家上市公司中,有多家公司股价早在一年前就已起飞。金发 科技 、金丹 科技 、亿帆医药三只股票年前至今股价涨幅在100%以上,另有3只股票涨幅在50%以上,只有齐翔腾达和*ST兆新两只个股股价较一年前有不同程度下跌。
最严“限塑令”来袭,部分餐饮商家已做出反应
自2008年国家颁布“对塑料购物袋收费” 的政策法规以来,12年间,国家及地方政府先后共出台了14项法案、规划,加速推进限塑政策落地。
今年1月16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5年,基本建立塑料制品 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
7月17日,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至明年起,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同时,明年起全国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塑料棉签、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全国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但是牛奶、饮料等食品外包装自带的吸管暂不禁止。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大涨,金发 科技 一年涨幅超2倍
随着最严“限塑令”实施日期确定,最直接利好的产业无疑是可降解塑料相关生产企业。从市场前景上看,可降解塑料可挖掘市场潜能可谓十分巨大。
6月14日,太平洋证券证券分析师柳强团队发布研报显示,中国每年约消耗购物袋400万吨、农膜246万吨、外卖包装260万吨,且随着快递、外卖业务的快速发展,塑料需求持续增长。其认为,可降解塑料未来成长空间10倍以上。
华西证券近期发布一份研报则指出,当前全球每年塑料总消费量约4亿吨,中国消费6000万吨以上,假设可降解塑料的渗透率为在2022年达到2%,需求也将超过百万吨。
从市值上看,金发 科技 目前在上述8家公司中排名第一位,其最新市值404.3亿元(截至7月20日),其次为亿帆医药,总市值350.8亿元。此外从股价涨幅上看,自去年7月20日至今,金发 科技 股价涨幅已高达213.44%,同样排名第一。
据公开资料显示,金发 科技 是亚太最大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现已具备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能7.1万吨/年,另据公司相关公告显示,其还有年产6万吨的PBAT(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塑料)生产线在建,预计在2021年上半年完工,年产3万吨PLA(一种以乳酸为原料聚合生成的高分子材料)生产线预计在2021年第四季度完工。
其余公司中,亿帆医药和金丹 科技 股价涨幅同样居前,年内涨幅分别为145.9%和120.9%,对应市值分别为350.8亿元和80.9亿元。其余个股中,扬农化工、彤程新材、海正药业股价涨幅均在50%以上。
还有一批“概念股”在路上
除了上述已明确拥有“可降解塑料”业务的概念股外,还有一大批可降解塑料“概念股”在路上。
7月19日,联创股份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其将出售上海鳌投等3家公司全部股权,回笼资金投入可降解塑料等化工新材料的研发上。
同一天,美联新材也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在可降解色母粒业务方面有一定的技术积淀,可降解材料将是公司未来深耕的市场领域。
更早之前,嘉澳环保方面提出,公司产品可以用于可降解塑料,如环氧植物油脂类增塑剂以天然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的大豆油等各类油脂为原料,可应用于聚乳酸类可降解塑料加工。
今年4月份,道恩股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王有庆在公司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公开表示,公司看好可降解塑料的发展前景,其技术研发部门已经储备了可降解塑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