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做股票短線交易大概賺到多少比例賣出合適。
3%或5%的利潤就可以考慮賣出了。原則上三點或五點一賺,即有3%或5%的利潤就出局,積少可以成多!如果紅色的k線在你眼裡變成了黃金無限延長,這時恰恰是你最需要出局的時候。
從技術上分析,超短線候選股必須是5日線向上且有一定斜率的才考慮。買入的時機是在中長陽線放量創新高後,無量回抽5日線企穩的時候。但有的時候遇到連續放量暴漲的個股,尤其是低位放量起來的個股,次日量比又放大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可以追漲進場。
一、炒股短線一般賺幾個點?
短線炒股能賺到幾個點,與股民的操作技巧很買入的股票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是高手,買入的股票漲勢很好,那麼至少能賺到三四十個點。但是如果你買到的股票只上漲的一點點,那麼最多隻能漲五六個點,這其中的差距很大。
相反,假如你買的股票是垃圾股,原本以為股價可能在兩三天之內上漲,結果不但沒有上漲,反而下跌。那麼你非但沒有賺到錢,反而虧本了。
當然,炒股賺到的點,只有賣出去才算是盈利。
二、短線如何賣出?
1、對於短線操作者來說,當天不能讓你賺錢的股票,都是垃圾股票,無論前期漲了多少,第二天都要考慮賣出。做超短線的,講究的就是效率,並且目的非常明確,買入後就是要賺錢。
如果我們當天買入一支股票,虧錢了。那麼說明買點不對,比如計劃做低吸的,你跑去追高,計劃做半路的,你跑去打板。其次是買入邏輯被證偽,比如你前一天看到某公司發布高送公告,第二天開盤買入,股價卻不漲反跌。這說明這份公告沒有被市場認可,你的邏輯不成立。
當然了,也有當天買入後股價下跌導致虧損,第二天自己賣出後股價卻開始拉升上漲的情況出現。在這一點上很多股民都沒有認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隨後的拉升在你賣出的當時並未發生。
但這並不足以構成阻止你次日賣出的理由。因為這些都是之後才發生的,是未知的,是不確定的。你不能拿後來才發生的結果去證明過去的事情,否則就是馬後炮思維。
需要想的是,自己手上的票已經違背了自己的買入邏輯,本來虧3個點的票,你覺得虧不多可以再等等,能等來反彈自然是好事,但更多的是等來連續下跌,從虧3個點變成虧8個點,這就太傷了。
2、賣一半、留一半、投降輸一半。這種方法非常簡單,也是保證將賺到的點賣出去的方法。只要股票拉升就賣,分多次來賣,比如第一波拉升賣1/3,第二次拉升再賣1/3,最後再看看手上的股票能不能繼續拉升。
如果能,那麼此時手上還有倉位,不會踏空。如果不能,也沒關系,因為前面的高位已經止盈了部分倉位,此時就算回落也不會回吐太多。
總之,想要做短線炒股,就一定要學會買股票,並在賺到之後有計劃地賣出去,只有如此,我們才算是真正的從股市中賺到錢了。至於能賺到多少錢,就要看投資者的實力了。
⑵ 股票短線操作,股票盈利後什麼時候賣出最合適
我首先不建議你短線操作,至少不要頻繁短線操作,因為短線操作會加大你虧損的風險。
其次,當你的股票出現短線盈利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策略來選擇賣出的時機,具體分以下幾種情況:
1、第1種情況是移動止盈,你也可以理解為右側止損。如果你想吃完整段行情,你可以給自己設置一個止盈點,比如當行情回撤20%之後,你會選擇果斷賣出。在此之前,你可以堅持持有這個股票。
2、第2種情況是目標止盈,如果你本身已經設置了止盈線,比如你設置了20%的止盈線。不管行情後面怎麼走,你都可以選擇果斷賣出,後面的行情也和你沒什麼關系。
3、第3種情況是分批止盈,你可以通過倉位管理的方式來止盈,每當行情上漲10個點,你可以選擇賣出1~3層倉位。
⑶ 請問股票做短線,一般盈利多少撤退
當日漲幅在1%-3%
一周漲幅在3%-5%
這是在一般情況下,在牛市情況下可以更為放寬一些。
對於超短線的朋友,一般以3%左右為盈利點,2%左右為止損點,股票持有時間不宜超過三天;
回答:
止盈是指當股價漲幅百分之幾或漲到某個價位時,就減倉。而把平倉的價位叫做「止盈點」。
1、超短線炒股的最佳止損是最近的一次超過2個點的上拉後1個小時未過高點出局。止損點指股市交易倉位獲允許承受的最大損失,一旦達到損失上限,交易員必須平倉或減倉以阻止虧損擴大。
2、永遠不要沒有設定止損就開始一筆交易。沒有隻賺不賠的股票,投資股市要時刻提高風險意識。最起碼的風險意識就是買入前確定自己可以賠多少----設定止盈點。
買進股票後若賺錢,說明投資者看準了行情的趨勢和方向,此時應該立即設置"止盈點",即股票後市一旦跌破該點,就應當機立斷賣出獲利落袋.如始終未能跌破該點,則可以繼續保留.隨著股價的不斷攀升,"止盈點"也應隨之調高.當然,"止盈點"的設置,需要有一定的經驗,設置得太寬和太嚴都將影響效果,但不管怎麼說,投資者不設"止盈點",猶如投資不設"止損點"一樣,都是不成熟的表現.
比如,某隻股票,你10元買的,而後它上漲到12元,有20%的盈利,這個時候如果出來再漲會後悔,不出來,又怕利潤再丟掉甚至變成虧損。通過設止盈點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股票買後就上漲了,可以通過三種方式設止盈點:
第一,設比例。假設10元買的股票,而後它上漲到12元,可以設定股票在回調10%位置時出倉。即,假如股票從12元回調到10.8元,就出來。如果沒有回調到位,就一直拿著,然後,穩步修正止盈點(一定要嚴格遵守),使自身利潤接近最大化。
第二,設價位。比如,10元買的股票,而後它上漲到12元,設定如果跌破11元就出倉,如果它沒有跌到此價位而是繼續上漲到了13元,那麼,就設定如果跌破12元就出倉
⑷ 股票一般盈利多少了適宜拋出
盈利的比例並不是你拋出的理由!
同樣,虧損的比例也不是你補倉的理由。
首先要明確股票投資是怎麼獲利的,股票投資主要賺兩個錢:一個是企業發展的錢,一個是市場波動的錢。
先講企業發展的錢怎麼賺:
股票的本質是企業所有權的一部分,買入股票就是與企業家合夥做生意,你提供資金,他運作企業,利潤根據股份分成。
假設你家門口有一個燒烤攤,攤主手藝還行,客流量也可以,但是因為有急事導致資金周轉不開,所以他決定將自己的燒烤攤分成一萬份,攤主自己持有5000份,另外5000份以每股200的價格向社會融資。
有人會問了,上市是將自己的所有權分出去了,對企業家有什麼好處呢?好處大了去了,且聽我慢慢將來。
首先是身價倍增,沒上市以前,燒烤攤住如果去銀行貸款,銀行授信額度是根據他的凈資產來確定的,也不過是20萬。
上市以後攤主就土雞變鳳凰了,現在燒烤攤市值200萬,他佔有一半股份,身價就變成了100萬,放大了整整十倍!
我們通常說首富馬某某身價多少,並不是指他個人的現金和不動產,而是以他持有股份的市值來計算的。
其次是資金充足,可以擴張經營。按照凈資產來算,攤主開一個分店需要10萬,上市之前他的每年賺20萬,可以開兩家分店(如果算上預留資金的話開不了兩家),現在一上市,他就融資了100萬,夠他開十家分店,可以壟斷一個小縣城的燒烤供應了!
而且根據股份有限公司的規定,只要做到控股,他就不怕自己的所有權受到威脅。在保證所有權的同時提高身價擴張業務,何樂而不為?幹了!
現在來講講上市以後股票的情況:
燒烤攤去年一共賺了20萬,均分到每股上就是20元,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每股收益EPS。
現在攤主將每股定價為200元,這就是股價P。按照正常情況下,每股投入200,每年賺取EPS20,10年回本,這就是市盈率PE。
攤主的房子,桌椅,燒烤設備,原材料等等作價20萬,這叫作凈資產,分攤到每股上是20元,這叫作每股凈資產。市值(股價)與凈資產(每股凈資產)的比值為10,這叫作市凈率PB。
記住以上幾個概念,我們以後會經常用到。
那麼股民如何決定是否買他的股票呢?簡單計算就知道,投入200塊每年能賺20,10%的收益率已經遠遠超過銀行理財和國債,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很劃算的投資。買了!
只要燒烤攤業績穩定股民就能每年賺10%,如果攤主多開幾個分店,那每年利潤就不止20萬了,賺的更多!這就是我們說的賺企業發展的錢。
下來說說賺市場波動的錢:
波動分為兩種,過分高估或過分低估。
低估:某年正好趕上一次流行性肺炎,大家都不出來吃飯了,燒烤攤也是門可羅雀。當年沒怎麼賺錢,只能剛剛夠覆蓋開支。
持有股票的人們不淡定了,有的人極端恐懼,認為這種情況會繼續下去,這部分人又需要資金,所以決定將股份出售,股價從原來的10倍PE每股200變成了100元。比起原來買的打5折出售。
你通過理性分析得出結論,流行病終究會過去,燒烤攤的業績還會恢復原有狀態。還是按EPS20算的話,PE只有5,收益率20%,簡直是天上掉餡餅,買了!
正常估值:幾年之後瘟疫已經過去,現在燒烤攤不僅恢復之前的盈利能力,而且趁著低潮期有的燒烤倒閉趁機開分店佔有了市場,現在每年能賺50萬了。水漲船高,按照PE保持10不變,他的市值變成了500萬,每股500,低估時買的人財富翻了5倍!
高估:小縣城被列為工業園區,外來務工者越來越多,小店的生意也越來越好。旗下一共5個分店,每年已經可以賺100萬了,EPS高達100元。
股民們沸騰了,他們認為燒烤攤能走出縣城,走向市裡。前幾年的業績激發了他們的想像力,所以人們爭相購買股票。股價已經被炒成了30倍PE,作價3000元!
在這里,業績提升,估值也提升,就是戴維斯雙擊。
這時你認為燒烤攤的發展已經到了極限,業績不會再有大的發展,所以PE30的估值過高,你決定出售一部分。
我們來算算如果你在低估時買入,高估時賣出能賺多少錢呢?低估時每股100元,高估時每股3000元,賺了30倍。
這30倍里有兩部分錢,一是業績由20萬變成了100萬,提升了5倍;另一部分是估值從5倍PE炒成30倍PE,翻了6倍;二者乘積正好30倍。
以上就是股票賺錢的原理和大致過程,由此可得出,買入或拋售股票與賬面盈虧關系不大,關鍵是想清楚低估還是高估。
估值是我們確定自身行為的關鍵依據,之後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
投資就像種一棵樹,樹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你要耐心等樹長成,才能吃到果子。
⑸ 買入的股票盈利在百分之多少賣出才不虧本
股票的各項交易費用約在1%-1.5%左右,故一般的股票,只要上漲超過1.5%,即盈利比例超過手續費用就不會虧本了。
股票盈利多少賣出不會虧本:
交易成本通常包括四個部分:印花稅,過戶費,證管費和傭金。其中印花稅是交給國家的,比例是交易金額的千分之一,在股票賣出時一次性收取。過戶費是由中登公司收取,比例是交易金額的萬分之0.2,股票買賣時雙向收取。證管費是交給證券交易所的費用,比例也是交易金額的萬分之0.2,股票買賣時雙向收取。
傭金是由證券公司收取的服務費用,按相關規定最高不超過千分之三,通常大多數證券公司開戶時默認傭金比例為萬分之5,在股票買賣時雙向收取。為了簡化計算,以下我們假定傭金比例為萬分之5,並且是包含了過戶費和證管費的全佣,那麼只要股票漲幅達到0.1%+0.05%*2=0.2%即可保本。
如果某個客戶有本金一萬元,按照每股10元的價格買入了1000股某隻股票,那麼產生的交易成本是多少呢?根據計算得出的結果是10000*0.1%+10000*0.05%*2=20元,如果當股票價格漲到10.02元時全部賣出,得到的收入為10.02*1000=10020,此時盈利為20元,剛好可以保證不虧本。
如果這個客戶只按照10元的價格買了半倉即500股,根據相關規定,單筆交易的最低傭金為5元,此時根據傭金的比例計算顯然是不足5元的,所以總的交易費用為5000*0.1%+5*2=15元。此時,這筆交易需要盈利15元才能保證不虧本,此時每股需要盈利0.03元,即在股價為10.03元時賣出才能不虧本。
如果不能保本又該怎麼辦:
由於我國的股市實行的是T+1的交易制度,當天買入的股票要到第二天才能賣出,而股票的走勢是很難預計的,所以第二天有可能出現不能保本甚至大幅虧損的情況。
比如在當天追高時買入,收盤時還小有盈利,結果第二天出現低開的情況,直接就出現了一定幅度的虧損。又或者當天殺跌時抄底,第二天開盤後繼續殺跌等等。這都是很常見的容易出現虧損的情況,而且如果不及時處置的話,可能會出現更大程度的虧損。
總的來說,股民買股票肯定不僅僅是為了保本,而是奔著賺錢的目的去的。如果買入價位較低,不妨多等等看,畢竟交易成本相對於可能盈利的空間而言還是比較小的。如果是追高買入的,股票本身也不具備長線投資的價值,就不如果斷止損算了,畢竟股神也做不到每次都能全身而退呀。
⑹ 炒股一般盈虧比例到了多少 就需要賣出了
沒有一般的概念。很多人做短線的話5%就賣了,只是做個短線的波段的話可能3%就賣了。要看看股票形態,落袋為安亦可。
持倉盈虧的定義:
持倉盈虧,與平倉盈虧相對。亦稱賬面盈虧或浮動盈虧。交易者在交易閉市時所持有合約按當日結算價計算的持倉值與原持倉值的價差。持倉盈虧是一種未實現損益,根據會計科目收入實現原則,通常不確認為投資收益。但是,由於期貨投資風險較大,為了向財務報表的使用者提供決策相關的信息,有必要對此加以揭示。因此可在期貨投資收益賬戶中反映,也可以在期貨下設置二級科目持倉盈虧加以反映,以區別於已實現的期貨投資損益平倉盈虧。
浮動盈虧的定義:
是根據所持有的某股的即時帳面市值和買入時的市值的差值.,即股票市值減你的股票成本額的余額,紅色的表示為正值,即有紙上盈利 ;
股票的分類:
1、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普通股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現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進行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2、優先股
優先股相對於普通股。優先股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
3、後配股
後配股是在利益或利息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時比普通股處於劣勢的股票,一般是在普通股分配之後,對剩餘利益進行再分配。如果公司的盈利巨大,後配股的發行數量又很有限,則購買後配股的股東可以取得很高的收益。發行後配股,一般所籌措的資金不能立即產生收益,投資者的范圍又受限制,因此利用率不高。
⑺ 一隻股票要升到多少賣出才不會虧本
那要看你買多少,印花稅提高之後,10000元以上每次交易的手續費大概千分之3、5,10000以上每次交易的手續費大概千分之3, 買入要交一次手續費,賣出要交一次,這樣算來大概11.06-11.07賣出就不賠了。
股市牛市時,一隻股票漲幅在20%-50%時,根據所購股票公司的業績,成交量,圖線走勢圖,分時線狀態和大盤走勢情況,在適當時候可以拋掉一半,在低位又補倉,逢高就賣;股市熊市時,根據所購股票公司的業績,如果業績很好,有支撐點,大盤不好的情況下,有10%-20%的盈利可以考慮拋掉一半或全部拋掉。
拓展資料
一、股票總市值計算公式
股票總市值等於股票市場中所有上市公司在市場中的價值總和。而個股的總市值=每股股票價格×股票發行總股數。因為,個股發行的總股數分為流通股和限售股。所以,個股的總市值=每股股票價格×(流通股股數+限售股股數)。
例如:一隻股票每股股票價格為10元,股票發行總數為3億。那麼,個股的總市值=10×3億=30億。也就表示該個股的總市值為30億。
通常情況下,股票總市值分為滬市總市值、深市總市值,分別表示滬市所有股票的市值和深市所有股票的市值。而個股的總市值是可以用來觀察判斷個股權重的大小或者盤面規模的大小。如果個股的總市值越大就表示在該股的市場中權重佔比越大,個股盤面規模較大。反之,如果個股的總市值越小就表示在該股的市場中權重佔比越小,個股盤面規模較小。
二、股票分紅中10派幾代表什麼意思?
在股票分紅中10派幾說的是每10股股票派多少元利息,這是分紅的一種模式。比如說10派2,意思就是每10隻股票派2元現金紅利,那麼每隻股票可以獲得0.2元的現金紅利。比如說10派5,意思就是每10隻股票派5元現金紅利,那麼每股可以獲得0.5元的現金紅利,以此類推。
⑻ 股票中如何計算賣出股票賺多少個點
賣出價格—買入價格=買賣差價,買賣差價/買入價格*100%=盈利百分比。
股票中的幾個點幾個點是怎麼算的:
上漲了幾個點就是指上漲了百分之幾,比如買了一隻20元的股票100元,那麼上漲了3個點就是每股上漲了0.6元(20X3%=0.6元),股價變成了20.6元。下跌同理,就是指下跌百分之幾。
股票點數,即股票價格指數,是運用統計學中的指數方法編制而成的,反映股市中總體價格或某類股價變動和走勢的指標。
股票指數,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變動情況的價格平均數。編制股票指數,通常以某年某月為基礎,以這個基期的股票價格作為100,,用以後各時期的股票價格和基期價格比較,計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該時期的股票指數。投資者根據指數的升降,可以判斷出股票價格的變動趨勢。並且為了能實時的向投資者反映股市的動向,所有的股市幾乎都是在股價變化的同時即時公布股票價格指數。
股票的盈利和虧損是怎樣計算的:
盈利或虧損=賣出股票價格*數量-買入股票價格*數量-各項手續費用。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