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股市 > 中國石油股票資金流向

中國石油股票資金流向

發布時間:2022-07-15 16:02:40

『壹』 今天是不是中石油認購啊

明天才能認購,發行價是16.7元,發行市盈率是22.44,中簽公布日期是10月31日。

市盈率
一、怎樣計算市場盈率
市盈率是一間公司股票的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市盈率 =每股市價/每股盈利
目前,幾家大的證券報刊在每日股市行情報表中都附有市盈率指標,其計算方法為:
市盈率 =每股收市價格/上一年每股稅後利潤
對於因送紅股、公積金轉增股本、配股造成股本總數比上一年年末數增加的公司,其每股稅後利潤按變動後的股本總數予以相應的攤薄。
以東大阿派為例,公司1998年每股稅後利潤0.60元,1999年4月實施每10股轉3股的公積金轉增方案,6月30日收市價為43.00元,則市盈率為
43/0.60/(1+0.3)=93.17(倍) 公司行業地位、市場前景、財務狀況。
以市盈率為股票定價,需要引入一個"標准市盈率"進行對比--以銀行利率折算出來的市盈率。在1999年6月第七次降息後,我國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2.25%,也就是說,投資100元,一年的收益為2.25元,按市盈率公式計算:
100/2.25(收益)=44.44(倍)
如果說購買股票純粹是為了獲取紅利,而公司的業績一直保持不變,則股利的收適應症與利息收入具有同樣意義,對於投資者來說,是把錢存入銀行,還是購買股票,首先取決於誰的投資收益率高。因此,當股票市盈率低於銀行利率折算出的標准市盈率,資金就會用於購買股票,反之,則資金流向銀行存款,這就是最簡單、直觀的市盈率定價分析。
二、正確看待市盈率指標
在股票市場中,當人們完全套用市盈率指標去衡量股票價格的時候,會發現市場變得無法理喻:股票的市盈率相差懸殊,並沒有向銀行利率看齊;市盈率越高的股票,其市場表現越好。是市盈率指標沒有實際應用意義嗎?其實不然,這只是投資者沒能正確把握對市盈率指標的理解和應用而已。
1.市盈率指標對市場具有整體性的指導意義
市場的資金永遠向收益率高的地方流動,就股票市場的整體平均市盈率而言,基本上是與銀行利率水平看齊的。在降息以前,我國股市平均市盈率達到35-40倍就顯得偏高了,而經過7次降息後,股市平均市盈率上升至40倍,則被視為"恢復性"的上漲。
2.衡量市盈率指標要考慮股票市場的特性。
與銀行儲蓄相比,股票市場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徵。股票投資的收益,除了股息收入外,還存在買賣價差產生的損益。股票定價適當高於銀行存款標准,體現了風險與收益成正比的原則。
3.以動態眼光看待市盈率
市盈率指標計算以公司上一年的盈利水平為依據,其最大的缺陷在於忽略了對公司未來盈利狀況的預測。從單個公司來看,市盈率指標對業績較穩定的公用事業、商業類公司參考較大,但對業績不穩定的公司,則易產生判斷偏差。以上面提到的東大阿派為例,由於公司市場前景廣闊,具有很高的成長性,受到投資者的追捧,股價上升,市盈率居高不下,但以公司每年80%的利潤增長速度,以現價購入,一年後的市盈率已經大幅下降;相反,一些身處夕陽產業的上市公司,目前市盈率低到20倍左右,但公司經營狀況不佳,利潤呈滑坡趨勢,以現價購入,一年後的市盈率可就奇高無比了。
市盈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對公司增長潛力的認同,不僅在中國股市如此,在歐美、香港成熟的投票市場上同樣如此。從這個角度去看,投資者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高科技板塊的股票市盈率接近或超過100倍,而摩托車製造、鋼鐵行業的股票市盈率只有20倍了。當然,這並不是說股票的市盈率越高就越好,我國股市尚處於初級階段,莊家肆意拉抬股價,造成市盈率奇高,市場風險巨大的現象時有發生,投資者應該從公司背景、基本素質等方面多加分析,對市盈率水平進行合理判斷。

『貳』 中國石油上市後對大盤的影響是什麼

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影響,只是多了一支權重股票而已。

『叄』 現在股票里最大的盤子是哪個股票資金礦業的盤子如何有比中國石化大嗎

現在股票里最大的盤子是:中國石油:總股本:1830億 總值:15593億。
紫金礦業:總股本:215.7億 總值:765.8億。

中國石化:總股本:1211億 總值:6090億。
紫金礦業比中國石化盤子要小。

『肆』 601857 中石油首日開盤換手率為什麼會達到 40% 以上

因為估價過高了,所以大量投資者願意賣出。
股票換手率是什麼,很少有人可以清晰對它進行說明。80%的股民經常會出現一個認知混亂的情況,以為換手率高就只是代表著出貨,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換手率是股票投資中極其關鍵的一個指標,假如還搞不清楚,往往很容易被莊家騙了,要是盲目跟庄必定會有很大的虧損。
討論換手率的話題之前,先給大家一個小驚喜,新鮮出爐的牛股榜單已經整理好了,快來看看吧:【3隻牛股推薦】:或將迎來井噴式大行情!
一、股票換手率是什麼意思?怎麼計算?
換手通常指的是等價交易,是商品從一個人手裡買入或者是賣出到另一個人手中而進行的,那麼股票換手率指的是在規定時間內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股票流通性強弱就可以通過這個指標來看出。
股票換手率可以這樣計算:換手率=(成交量/當時的流通股股數)×100%
比如,有那麼一隻股票,總股本是一億股,假設這只股票在某個交易日交易了兩千萬股,那麼這只股票在這一天的換手率也就是20%。

二、股票換手率高或低說明什麼情況?
從上面的內容可以了解到,股票換手率高,代表股票的流動性自然不差;換手率低也就說明這只股票的流動性差,基本沒有人關注,成交量肯定很少。比如說大盤銀行股就不是很受歡迎,因為股權集中分布在機構里,真正在外參與交易的籌碼其實是很有限的,正常來說不會高於1%。
著眼於整個市場,換手率能達到3%的股票大概只有10%-15%,因此呢,3%成為了衡量股票活躍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各位在確定要買入的股票時,優先選比較活躍的股票,這樣就不會出現讓你想交易又交易不了的情況。所以,大家要及時發掘市場信息。我經常用它來查看股市方面的信息,每時每刻都會更新最新的股市信息,能夠讓大家准確及時地獲得最新行情,下面我就推送給大家:【正在直播】實時解讀股市行情,挖掘交易良機
三、怎麼通過換手率來判斷個股是否值得投資呢?
那股票換手率有最佳標准嗎?換手率是越高才越有價值嗎?
不一定!要看具體情況。我來教大家一個好辦法,瀏覽下面這張圖,你能夠看出出換手率現在是在什麼階段,能引導我們怎麼去操作。

我們都知道了,那麼3%這個數值就是換手率的一個臨界點,只要是低於3%的股票,我們暫時就不要進場了。超過3%的換手率越高的話,就越能證明這只股票漸漸有資金開始到場了,3%到5%這個數值時我們可以少量資金進場。
5%至10%時,如果看到這個股票價位目前是處於底部的,這就是在說明該只股票有很大的上漲概率,股票價位大概會進入一個上漲階段了,建議這時大量加倉。隨後10%到15%,差不多進入一個加速階段。
大於15%,大家就要謹慎些!要明白換手不是越高越不錯,當價格居高不下的時候出現高換手率,這時就意味著主力已經在出貨,萬一你在這個時候入手,那就要做好接盤的准備了。
假設你對這些一竅不通,放心!這個買賣點提示助手很有幫助,它可以鑒別莊家動向和主力資金流向,實時提醒你隨著它的變動更需要進行買入還是賣出,進行快速布局,點擊鏈接就可以獲取:實時提示股票信號,一眼看清買賣點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伍』 資金流向與股價走勢的關系

股市要是沒有大量的資金進場,那就是弱勢,現在就是這樣的市場,大的資金不願意入市.因為:07年9月主力就已拉高出貨為主,主力資金不會在輕易入市的.這需要時間和空間.想想2年的牛市已經能夠漲了很多了.7.65倍,個股漲10倍以上的很多了,不要想有什麼10的牛市,主力也是以獲利,為目地的.
08年就是下跌趨勢,中途出現反彈是很正常的,不要反彈一來,就認為新的行情來了那是不成熟的表現.回憶這個牛市,是怎樣啟動的,啟動的原因是什麼,最宗達到什麼目的,我理解2年的牛市,市場大量的融資,發行大盤股,法人股減持,這都需要資金,試想一下,要是在熊市能發這么多大盤股么?肯定不能,每發一個就會很快的跌破發行價的,那就達不到融資的目的.所以必須發動一個很大的行情,為融資鋪平道路.
現在該發的基本都發完了,股票也漲了很高了.主力沒有理由不出局兌現,想想<中國石油>48元,是誰在買,是散民.最後買單的都是散民.
以上個人看法,謹慎採納

『陸』 像中國建築,中國石油這些企業,利潤很好,為什麼股價單調遞減呢

你好!因為中石油和中國建築的盤子都太巨大了,股本太大的股票是很難上漲的。
尤其是中石油,它是上海、深圳兩市第一大股,它的一舉一動都將牽動整個股市,更由於它和中石油被成為「兩桶油」,它們大漲通常意味著股市看跌。所以盡管它利潤不錯,但是想上漲很困難,這個不推薦個人投資者持有。
最要買一些盤子較小,業績優良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柒』 在中國不適合進行納稅籌劃,請問系統性的原因在哪裡

說一個模型,簡單說,就是貨幣量不變,產品少了,那麼產品會漲價,產品多了,產品會跌價。

假設產品多了,貨幣量多的程度超過產品,那麼產品會相對貨幣升值,也就是漲價。

這個模型這么說,假如有100個人,每人有100塊錢流通,產品只有100斤大米,那麼應該來說,每斤大米應該是100元,這是一般情況,現在若是每人的錢變成200塊,大米還是100斤,那麼大米就應該漲到200塊一斤。

假設每人的錢變成200,但是大米變成150斤,那麼大米增加的幅度小於人手裡貨幣增加幅度,大米還是要漲價。

我說到這里,很多人就明白一點了。那麼我再說一點:假設100個人裡面有50個人買了房子,花了50塊,然後貸款貸了100塊,相當於市面上流通貨幣變成:50*50+50*100+50*100=12500>100*100,那麼大米價格,是否應該從100塊,變成125塊?

很多人,已經看出來問題所在了,這多出來的2500塊是怎麼來的,顯然,是銀行放出來的,是發行出來的,那麼這發行出來的貨幣究竟是什麼,在我看來,這是未來消費的一種透支。

那50個貸款買了房子的人,很多人都需要還貸款,為了還貸款,以前每個人可以花50塊錢,現在只能花20,有30要用來還貸款。

那有人會講啊,這么看的話,市面的貨幣還不如原來多啊,好像只有8500《10000,但是對於短期來說,這個消費的縮減效應並不明顯,所以短期來說,大米的價格,也就是物價,肯定要漲的,這個短期,一般來說持續2-5年左右,這是肯定的。

對於這2-5年內的那50個買了房子的人來說,消費降低了,另外50個賣了房子給他們的人來說,他們可以不貸款買房,由於錢多了,所以房價必然進一步上漲,銀行印鈔票的速度必然加快。流通貨幣更加增多。

物價進一步上升。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模型,真正討論起來,要比這復雜得多。一句話,為了現在而透支未來的消費,必然導致物價上漲。至少是短期內的上漲。

而在國際層面,由於國家原材料和原油價格的大幅上漲,尤其原油,從98年底最低時的10.3美元一桶,漲到現在90美元左右一桶,漲了8倍,並且創歷史最高,原油價格上漲直接導致原油產品的上漲,無論是汽車的汽油柴油,還是石油的化工品,如化肥、塑料等。很顯然,化肥上漲,必然導致農產品價格上漲。而油價的提升,會直接導致電價、運費的上漲,這必然進一步導致物價上漲,這是國際層面。

可以說,這次通貨膨脹,是國際性的,國際原因主要就是石油和原材料的上漲。

而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這句話很多人在說,其實是錯誤的,我覺得有必要糾正一下,由於美元相對兩大貨幣基石:黃金和石油,都急劇貶值,所以單純從對美元的比值來說,看不出問題,2007全年,雖然人民幣從7.8升到7.3,相對於美元來說升值7%,但是與此同時,原油價格從58美元一桶,漲到90美元,上漲70%,黃金價格從620美元/盎司上漲到850美元/盎司,上漲超35%。

所以人民幣,相對於石油貶值了63%,相對黃金貶值超30%,相對於其它工業原料,比如鐵礦石、銅、鋁等(有些是04-06年就在漲,比如銅),都有不同程度的貶值。

即使相對於除美元之外的歐元,人民幣亦貶值近10%。

所以,原本按照增長幅度,中國2007年的GDP應該超過德國,但是事實上,由於歐元兌美元,從1.29漲到1.49,上漲超17%,相對人民幣升值10%,所以2007年,中國GDP仍然比德國稍低,居於世界第四。而同時期,中國經濟增長11%,德國僅有2%不到。

所以那句話應該改成,人民幣對外對內都是貶值,僅相對於美元升值。

在這里我在探討一下石油價格上漲的實質,這次石油價格上漲是與美元暴跌同步進行的,歷史上也出現過幾次,其中有一次是73年的石油危機。

在我看來,這顯然又是強勢美元走向衰弱的時候,對世界石油價格的一次干預。也就是說,是直接或間接控制全世界或者說歐佩克組織60%以上石油生產的霸權美國,一手操縱的結果。

這里我要說到伊拉克戰爭,有種說法據說就是由於薩達姆要求石油以歐元來取代美元兌換,觸發了美國的底線,最終引爆了伊拉克戰爭,當然這只是一種說法,但是其說到的問題,是實質性的。

石油價格最低的時候,正好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最猛烈的時候,金融風暴時候的那些小政府為了維持本國貨幣的幣值,不惜拋售美元購入本國貨幣,維持貨幣的幣值。美國人當初不動聲色得用拋售的美元來買入史上最廉價的石油,然後大賺一筆。索羅斯狙擊泰銖,也賺得缽滿盆滿。

石油價格漲到最高的時候,美元指數卻跌到歷史最低谷。這不是巧合。

只要國際石油交易用美元結算,這種事情,就會一再得發生。在美國經濟衰退,美元處於低谷時候,為了維持美元,或者說美國人的消費,美國需要有人來為它的透支買單,這些買單的國家,就是購入美元來支付油價的國家。所以90美元一桶的油價,除了因為石油本身越來越希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控制或者放任油價的上漲。

這是國際層面,得出的結論是,人民幣不但對內貶值,對外也是貶值的。而不是很多人說的升值。

若是回到國內,我們會發現,共同推高物價,導致中國當下通貨膨脹的三大因素,分別是,房產(包括土地)、原材料(包括石油等,與國家價格有關)、股市。

第一和第三因素,造成貨幣的過量供應,市場上貨幣的流動性過剩,第二因素,是產品本身的稀缺性提高而漲價,三大因素互相影響,惡性循環,物價水漲船高,下面我就來具體分析此三大因素是如何互相影響的。這與我前面講的那個簡單的模型有關。

對於房產而言,其對一個國家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多角度的。

首先就是我模型里所講的,我再講一下現實的模型,假設一個人花30萬買了一套100萬房子,貸款70萬,那麼開發商拿到了100萬分配下去,非常簡單的,通過銀行貸款的運作,社會上的資金由30萬突然間變成100萬,但問題是,這個房子真的值100萬么,顯然,利潤與其它行業相比,是不合理的。這個房子應該賣50萬,這是它的價格,或者說代表社會創造這個房子的價值。顯然,房價是一直被高估的,遠大於它的成本,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銀行放出來的貸款70萬當中,有50萬是多放的,也就是說50萬的貨幣本不該流通卻流通出來了。

這不是一個特殊事例,而是在全國各地正普遍發生著的。物價上漲可以說是必然。並且,這個物價上漲,若是扣除了國際原材料上漲的因素,應該是一個持續時間並不長的過程,會在幾年內結束,但很顯然,我們目前,我們現在的時刻,正處於這個過程中。

為什麼我斷言通貨膨脹會在幾年內結束,因為就如同前面的例子,30萬買100萬房子的那個人,向銀行貸款了70萬,這70萬被別人拿去消費,造成市場資金過剩,這是暫時的,因為貸款70萬的這個人,將來要一直為還貸款而縮減消費,很簡單得講,就是拿到70萬銀行貸款的開發商,會在段時間內把錢拿去流通,造成短期內流動資金過剩,而通貨膨脹,而長期看,這個買房者為這70萬買單,長期看,會出現一個消費與緊縮的平衡,這個平衡遲早會來到,經濟會因為對於未來財富的過量透支,而承受代價。

若是有人跟我說有疑問,那麼看看現在美國的次貸危機吧。很明顯,就是這些年通過大舉向銀行舉債,這個舉債,有民間的有政府的,造成美金的過量流通,並且美金的消化,是世界范圍的,世界,也已經難以消化這么多印鈔機出來的美金,美金購買力下降,而美國人卻為了還貸款緊縮消費,並且造成世界范圍的通貨膨脹。

這只是首先我要講的,其次,就是講講房價的構成。

中國有一個產品的產量佔了世界的三分之一,就是水泥,有另一個產品產量佔世界近四分之一,就是鋼鐵。這兩個,都與房產有關,屬於成本這一塊。

粗略得說,構成房價有三個因素

房價=土地成本+建造成本+利潤

事實上運作是很復雜的,比如水電等配套設備的申請之類,算在哪個裡面。其實,這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在於,由於影響房價的第一個因素,土地價格高企不下,是造成房價居高不下的首要因素,而這個土地價格,原本是可以由市場決定,並且有所選擇的,現在來說,中國房價的實質,土地價格的居高不下,幾乎來說,是罪魁禍首。之所以是罪魁禍首,是出自於中國土地買賣的地方政府壟斷本質。

為著房價的問題,我走訪了很多開發商,和建築商,如萬科、愛建、如上海的捷成濱江,與他們都有所交流,這是我通過交流並且深思熟慮而得出來的結論。

簡單得說,由於中國土地的買賣由各地方政府壟斷,價格沒有任何競爭機制,所以基本上來講,價格都是在地方政府掌控的尺度上,再上一個台階。

我舉個現實中的例子,我前年在湖南考察的時候,看到一個人口僅130萬的湖南瀏陽政府大樓蓋得比美國白宮還要氣派,其周圍大概由4到5塊地,但是卻是一塊一塊拿出來賣,賣的價格節節升高,政府一點都不著急,價格雖然都是政府公開向開發商招標的,但是對於開發商來說,卻沒有任何別的選擇,因為每次,在賣著的土地只有這一塊,可以說,整個地價,是由完全由政府壟斷和操縱的。

幾乎在中國任何的中小城市,都是這種情況。土地這一塊,已經把房價的門檻築高了一倍。

據我根據掌握的數據分析,土地拍賣的收入,已經佔到很多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60%以上,然後地方政府會用這些錢,經常不是去扶貧,扶持教育,去改良醫療,而是去蓋新的政府大樓,蓋新的公安局大樓,新的稅務大樓,其宏偉壯麗的程度,一個個都在趕超美國的白宮。讓國際友人見了,都會以為中國已經是發達國家。

除掉土地,開發商通常是拿到地之後,馬上會在當地的銀行申請到巨額貸款,這巨額貸款,又是憑空產生的一個流通。

前面講到了,由於土地拍賣的收入,是很多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所以地方政府通常對於國家下達的要嚴格審批,嚴格控制房價的措施採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方針,有意無意縱容開發商的暴利。就我所知道的炒樓花(就是拿到土地之後僅畫草圖打地基就開始銷售並在銷售過程中換名轉賣)行為,就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雖然上海已經嚴厲禁止了。

地方政府縱容開發商的暴利,是因為他們需要開發商來支付高昂的地價。而開發商捆綁銀行的戰略,無疑是給自己上了一個保險。

所以中央政府打擊房價,越打擊越漲,老百姓苦不堪言,紛紛將矛頭指向「黑心」的開發商,卻不知道這獲取壟斷暴利的,究竟是誰。

至於房價的另外兩塊,成本和利潤,就不用多提了,成本是水漲船高,這點是肯定的,而至於利潤,若是炒樓花這種行為都存在(雖然據我所知,現在這種行為越來越少了,但是變相炒作的行為仍然存在),開發商的資金可以快速回籠,也就不用擔心支付高額的土地買賣費用了。開發商成為替罪羊,可以說是丟了面子得了里子。萬科老總王石勸大家40歲之前別買房,某種程度上,我認為他是對的。

這里我說點題外話,就是原來的春運期間鐵路車票漲價的問題,這個問題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給我的感覺就是落井下石,你要回家我偏不讓你回,而且還要擺一刀,這樣的事情竟然在中國存在了那麼多年,可見中國人真的太好管了。

關於房價說好了,現在我來說說股市。

中國股市創造了在07年年內,市值翻了1.5倍,從2005年末到2007年10月,漲了6倍,雖然最近又回落到4600點附近,號稱整體市盈率只有40多(我怎麼算,都覺得這個數字被部分低估了),但是股市的造富神話,似乎每天都在上演,中國的數量世界第二的一億股民,似乎隨時都在屏住呼吸,「分享」「中國經濟的發展成果」。

在全世界最賺錢的25家公司當中,中國僅有一家,中國石油(601857)上榜,而在2007年下半年公布的全球股票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中,中國竟超過美國,佔了半壁江山。很諷刺么?這令我不由得想起了當年雄糾糾氣昂昂收購美國洛克菲勒中心的日本。想起美國人對於日本會把整個美國都買下來的擔憂。現在回頭看看,美國還是美國,日本為當年股市和房產的泡沫付出巨大代價,持續衰退10多年。東京很多房產價格比顛峰時的1992年左右下跌了近80%。

說了這么多,看的應該能明白,我說說股市怎麼導致的通貨膨脹,股市導致通貨膨脹的前提是一個時間內的單邊市場,就如同2005年底到2007年10月的股市,雖然經歷過幾次大跌,但是整體是螺旋向上的。

在這段時間內,原本1元的股票,漲到6元,原本10元的,漲到60元,漲六倍的話,另外5倍錢從哪裡來,這並不重要,總會有渠道過來,我們知道的就是,中國整體股市的市值,從大約3萬億,漲到07年下半年的超過20萬億,短期內積累的財富,超過15萬億。

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

有人會疑問啊,有人賺必然有人跌啊。好,那麼我告訴你,在一個單邊行情中是可以出現任何人都賺錢的情況的,這個賺錢的意思就是手裡的貨幣增多了,未必代表它能夠買到的東西變多了(因為有物價上漲的因素在裡面)。

是啊,所有人的錢都多了,這不是好事么,所以你看看印度,號稱要在2010年人均GDP超過中國(估計,2007年中國人均GDP約2500USD,印度約1000USD),據說依靠的就是調整貨幣的購買力,進一步推高股市,要知道印度那號稱有150年歷史的股市,已經在短期內上漲了300%了。就是不知道,當印度的人均GDP超過中國時,他們的老百姓能不能受得了高昂的物價,會不會發生暴動,會不會有大范圍的自殺式襲擊,大家拭目以待。印度若真的這么做面臨的後果可能是什麼,我可以給個提醒:巴西現在流通的貨幣雷亞爾,是1994年為了取代大幅貶值的舊貨幣引入的。在那以前,舊貨幣的官方價格是一百兌一美元,但黑市價格則長期在一萬至一萬四千兌一美元之間徘徊。那時政府雖然開支巨大,卻從來沒有赤字。政府的錢從何而來?來自壟斷著發鈔權的中央銀行!通過各種現代化的記帳手法,央行未必需要開動印鈔機,就可以無中生有,創造出所需要的貨幣來。赤字的確被成功掩蓋了,但通貨膨脹卻不脛而走。到了1994年7月,巴西年通貨膨脹率達到了2000%。

由於中國股市單邊行情下「創造」了超過15萬億的財富,你說中國怎麼可能不通貨膨脹?現在已經將來一段時間的通貨膨脹,都是在為這兩年的過熱股市房市買單。

中國2007年CPI是6.9%,全年僅為4.7%,這裡面也包括翻倍上漲的豬肉價格,翻兩倍甚至五倍上漲的蔬菜價格,卻不包括50%左右幅度上漲的住房價格。50%一點都沒有誇張。就以上海為例,大部分地方房價都上漲了40%以上,很多地方上,幅度甚至超過100%。

正因為中國CPI的計算不像國外那樣把房價也算進去,所以中國政府,包括地方政府,都缺乏了對物價上漲的警惕,中國2007年的4.7%的CPI數據,在我看來,是毫無價值的。

因為中國前三年就開始的房價上漲,是如今物價整體上漲的罪魁禍首之一,卻因為CPI數據沒有包括房價,把危機隱藏起來。似乎到2007年底才爆發出來。

若是中國CPI數據包括房價,還用得著前段時間政府動用政令來控制物價么?恐怕應該早就未雨綢繆了。總之,受苦的,最後還是老百姓。

在我的計算中,若是包括房價因素,中國2007年的CPI應該是20%左右,甚至更高,而遠不是4.7%。這才是真實數據。

前段時間股市我倒一直看好股市,因為知道,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進來接盤,所以會勸告很多人進入股市,在我看來,中國的股市,到泡沫階段,已經不是創造財富的游戲,而很大程度上是製造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的游戲。包括房價也是,中國的貧富差距,已經到了令人吃驚的程度。

既然物價還是要漲,既然錢存銀行是負利率,根據我的計算,負利率達到吃驚的10%以上。那麼還是拿到股市裡轉一下,用錢來生錢。

但是現在我不會勸任何人進入股市了,因為我知道,這個游戲該正常化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999-2004的數據:

2004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3.9%

2003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2%

2002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0.8%

2001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0.7%

2000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0.4%

1999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1.4%

1998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0.8%

解決方法:

通脹的顯性化和擴散化意味著, 既往的靠低要素價格高投入的經濟增長方式已

經走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 而新的經濟增長方式確立的前提和核心在於整個價格體

系的重構, 即要從根本上糾正價格體系的系統性扭曲,切實建立起反映市場供求,資

源稀缺程度以及污染損失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

為了減小放開價格對企業和居民的沖擊,盡可能熨平經濟的波動,政府應當在財

政和貨幣政策上予以支持和配合.

放價格,減稅收,松信貸,穩匯率.

關於中國目前通脹的成因,理論界爭論激烈,但無論是需求拉動型,成本推動型,

還是輸入型,其背後的根本邏輯必須理清.無論哪種成因,其背後的根源到底在哪裡?

筆者認為, 中國通脹的本質在於經濟的結構性問題的長期累積--經濟體價格體系系

統性扭曲.

理順要素價格機制

中國經濟過去的高增長,低通脹很大程度上是嚴重透支的結果,透支了要素低估

(煤, 電,油,運,水,氣等資源要素價格都遠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透支了人口紅利(

從上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初的20年時間里,如果剔除通貨膨脹的因素,農民工的工資

幾乎沒有什麼增長),透支了環境紅利.可以看到,我們產業的利潤由此得到明顯提高

,企業投資,生產的激勵得到明顯增加,很多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也會暫時增強.

隨著經濟發展的加速, 中國也在為長期要素價格管制和扭曲付出越來越沉重的

代價, 大量資源消耗型產業向中國轉移,使得短期內中國製造業急劇膨脹(從這個角

度看就是需求膨脹導致了通脹,當然這個需求主要來自於外部,中國拿低要素價格高

投入製造價廉物美的商品來"貼補"國外的消費者),國內初級產品對外依存度急速上

升,如此,中國經濟必然與可能是全球最不穩定的貨幣--美元,拴得越來越緊.只要美

國人一松貨幣,中國就得承受原材料價格上漲這種輸入型通脹的壓力,用低要素價格

和政府所積累的財政"扛"著.

但是這種"扛"必然是有限度的,政府財政總有扛不住的時候,必然傳導給企業--

要企業"扛".當企業通過生產率的提高也無法從內部消化成本上升壓力的時候,就只

能選擇外移, 讓下游企業和消費者承擔,最後的結果就可能演化成惡性的通貨膨脹,

以需求驟然下降,產能過剩,經濟陷入通縮的泥潭才能終止這個周期.

所以, 某種程度上講,本輪通脹是過去30年被管制價格的全面反彈,帶有為從前

高增長, 低通脹的"奇跡"埋單的性質.通脹的顯性化和擴散化意味著,既往的靠低要

素價格高投入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走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 而新的經濟增長方式確

立的前提和核心在於整個價格體系的重構, 即要從根本上糾正價格體系的系統性扭

曲, 切實建立起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程度以及污染損失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換

句話說,只有當資源要素價格上漲能真正成為投資規模的"自動剎車器"時,中國的社

會主義市場機制才可以說初步得以確立.

理順要素價格機制,逐步解除價格管制,釋放通脹壓力的改革成為治理本輪通脹

不可迴避的,最根本的任務.我把它概括為"放價格",而其他的政策都必須服從於,服

務於這個目標,以保證這個目標的最終成功.

如果回到貨幣學派眼光來看,事實上,放開價格管制實質上是最有效的需求緊縮

, 只有要素價格上漲,才會迫使那些嚴重消耗資源的企業關門停產或轉型,迫使企業

節能減耗, 迫使企業節約要素的使用,迫使企業自主創新,通過技術進步提高生產率

來消化成本上升的壓力.

當然,理順價格改革可能會使企業面臨短期的痛苦調整.國內要素價格與國際價

格的接軌, 國內短期CPI和PPI可能較大幅度上漲.但是可以預期的是,這個過程不會

很長, 因為中國放鬆價格管制的直接效果,會導致全球商品市場價格開始向下回落,

因為價格的放開, 意味著商品市場對於中國經濟未來的能源需求增長的預期要大幅

向下修正,所謂中國需求一直是國際投機資金角逐商品市場的理由.隨著中國因素的

降溫,將導致資金從商品市場撤離.

筆者以為,當下國際能源價格飆升,某種程度上帶有某些國際炒家要挾中國經濟

的成分, 它們在博弈中國政府不能迅速地,從根本上推動理順價格體制的改革.事實

上也是, 中國的這個過程拖得越久,商品市場這個泡沫牛市就有了持續的理由.現在

看來, 期望國際能源價格大幅回落,時機有利時再啟動價格改革的想法是天真的.試

想大家都知道你中國經濟增長方式沒有根本性改變,投機資金會真正撤離嗎?

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持

為了減小放開價格對企業和居民的沖擊,盡可能熨平經濟的波動,政府應當在財

政和貨幣政策上予以支持和配合.

"松信貸",是指為目前嚴厲的信貸規模控制松綁.在一個政府主導作用還很強的

經濟體制中, 信貸總量政策往往是一刀切的效果,導致信貸結構進一步扭曲,政府直

接和間接相關的企業部門更容易或者更大份額地獲得信貸資源, 而經濟中最有效率

的私人部門, 面臨兩方面的沉重壓力:一是要素成本高企,二是出現更加惡化的信貸

緊縮, 導致企業效益下滑,本質是勞動生產率開始下滑.所以貨幣當局必須把工作重

心從緊縮信貸轉移到資金的有效配置上來,特別是積極支持私人投資的發展.在市場

經濟體中, 信貸需求的真正控制靠的是企業的自主選擇,如果價格理順了,企業投資

的利潤率正常化了,信貸的過熱需求自然就消失了.

"減稅收", 指通過財政補貼和減稅,減輕企業面對的成本上升的壓力,支持企業

積極進行產業調整和升級,依靠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來提升勞動生產率.這樣才能真

正將成本上升的因素盡可能消化在企業內部,通脹才能真正得到抑制,不至於轉化為

惡性的通貨膨脹.通過財政補貼和減稅手段,穩定通脹的預期,減輕百姓通脹的負擔.

最後一點是"穩匯率".更准確地講, 是穩定人民幣匯率的預期.今年央行在貨幣

政策空間已非常狹小的情況下, 仍然頻繁操作,一個重要原因是對沖國際熱錢湧入.

但是, 貨幣當局應回過頭來想一想,為什麼在今年內外環境都很窘迫,中國經濟很可

能出現拐點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壓力反而加強,熱錢更大規模地加速湧入呢?

次貸危機後,全球流動性過剩驟然滑向流動性緊縮,全球處於嚴重信用收縮狀態

.在此背景下, 資金流向最可能的是從一個高估值或泡沫比較嚴重的資產中撤離.今

年以來,中國的資產泡沫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從一季度的股市暴跌和樓市低迷中可

以看出一些端倪.筆者總的判斷是,前些年大量湧入中國購買人民幣資產的中長期資

本是在撤出的.是否撤到了境外,還有待觀察,但長期資金短期化傾向已經十分明顯.

一季度數據顯示短期熱錢還在大量進入,一季度儲備增加了1839億美元, 除去F

DI的247億美元和順差414億美元, 其中850億美元流入沒法解釋(有解釋說是央行非

美元資產收益, 可以大致測算的是那個收益每個月大致60億~70億美元),更值得注

意的是,一季度外商直接投資同比增長61.3%,在兩稅合一,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的情

況下,外商直接投資不降反升,這讓人難以理解;而在一季度訂單大幅下滑的情況下,

4月份順差仍高達166億美元,出口增速高達21.8%,5月份出口增速加速至28%,順差20

2億美元,實在讓人意外,這中間有多少是真實貿易?反常只能說明假道貿易項的熱錢

的加速湧入.金融順差替代貿易順差的危機徵兆開始顯現.很顯然, 其中大部分應該

屬於短期套匯.

去年8月份以來,央行在去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表示本幣升值有利於

抑制國內通貨膨脹,使人民幣加速升值的預期明確,短期內進入中國套匯的利潤豐厚

(結匯後躺在銀行的儲蓄賬戶上就有年率15%的收益).

坦率地講, 在國內勞動生產率進入拐點盡顯,通脹壓力釋放的情況下,在全球信

用緊縮的背景下, 人民幣升值壓力本該較去年大幅減輕的,但事情走向了反面,不得

不讓我們重新審視貨幣政策的偏差.如果央行不盡快穩定匯率預期,不但抑制不住通

脹,相反只可能陷入與流動性的不斷搏鬥中.

『捌』 2021天然氣股票龍頭十大排名

2021天然氣股票龍頭企業名單
1.中國石油601857:最新股價為4.67元,總市值為8547.08億。
資金流向分析:今日主力凈流入:77.9298萬,主力凈比:0.21%,今日超大單凈流入:782.6309萬,超大單凈比:2.14%,今日大單凈流入:-704.7011萬,大單凈比:-1.93%,今日中單凈流入:36.4411萬,中單凈比:0.10%,今日小單凈流入:-114.3710萬,小單凈比:-0.31%
2.海南礦業601969:最新股價為8.55元,總市值為167.13億。
資金流向分析:今日主力凈流入:-4229.9242萬,主力凈比:-9.62%,今日超大單凈流入:-578.1837萬,超大單凈比:-1.32%,今日大單凈流入:-3651.7405萬,大單凈比:-8.31%,今日中單凈流入:1897.8042萬,中單凈比:4.32%,今日小單凈流入:2332.1201萬,小單凈比:5.31%
3.廣匯能源600256:最新股價為3.23元,總市值為218.16億。
資金流向分析:今日主力凈流入:201.5541萬,主力凈比:0.96%,今日超大單凈流入:-405.3034萬,超大單凈比:-1.92%,今日大單凈流入:606.8575萬,大單凈比:2.88%,今日中單凈流入:-305.5785萬,中單凈比:-1.45%今日小單凈流入:104.0244萬,小單凈比:0.49%
4.安彩高科600207:最新股價為6.59元,總市值為56.87億。
資金流向分析:今日主力凈流入:253.5755萬,主力凈比:2.60%,今日超大單凈流入:72.6790萬,超大單凈比:0.75%,今日大單凈流入:180.8965萬,大單凈比:1.86%,今日中單凈流入:-67.3598萬,中單凈比:-0.69%,今日小單凈流入:-186.2158萬,小單凈比:-1.91%
5.中油工程600339:最新股價為2.82元,總市值為157.44億。
資金流向分析:今日主力凈流入:-969.8559萬,主力凈比:-14.07%,今日超大單凈流入:-129.3632萬,超大單凈比:-1.88%,今日大單凈流入:-840.4927萬,大單凈比:-12.19%,今日中單凈流入:475.1687萬,中單凈比:6.89%,今日小單凈流入:494.6872萬,小單凈比:7.18%
6.道森股份603800:最新股價為8.82元,總市值為18.35億。
資金流向分析:今日主力凈流入:-10.9987萬,主力凈比:-2.28%,今日超大單凈流入:0.0000,超大單凈比:0.00%,今日大單凈流入:-10.9987萬,大單凈比:-2.28%,今日中單凈流入:-39.8838萬,中單凈比:-8.25%,今日小單凈流入:50.8826萬,小單凈比:10.53%
7.大通燃氣000593:最新股價為4.84元,總市值為17.36億。
資金流向分析:今日主力凈流入:34.7069萬,主力凈比:1.83%,今日超大單凈流入:-119.1554萬,超大單凈比:-6.28%,今日大單凈流入:153.8623萬,大單凈比:8.11%,今日中單凈流入:-61.3102萬,中單凈比:-3.23%,今日小單凈流入:26.6034萬,小單凈比:1.40%
8.寶莫股份002476:最新股價為4.01元,總市值為24.54億。
資金流向分析:今日主力凈流入:70.0153萬,主力凈比:4.21%,今日超大單凈流入:0.0000,超大單凈比:0.00%,今日大單凈流入:70.0153萬,大單凈比:4.21%,今日中單凈流入:-108.9623萬,中單凈比:-6.56%,今日小單凈流入:38.9470萬,小單凈比:2.34%
9.雪人股份002639:最新股價為7.40元,總市值為49.88億。
資金流向分析:今日主力凈流入:-4732.0368萬,主力凈比:-11.21%,今日超大單凈流入:-1212.6174萬,超大單凈比:-2.87%,今日大單凈流入:-3519.4194萬,大單凈比:-8.33%,今日中單凈流入:609.1556萬,中單凈比:1.44%,今日小單凈流入:4122.8813萬,小單凈比:9.76%。
10.廣安愛眾:天然氣龍頭。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總營收5.5億,同比增長5.43%;凈利潤8236萬,同比增長20.77%。公司主營業務為水力發電、供電、天然氣供應、生活飲用水、水電氣儀表校驗安裝和調試。

『玖』 股票中換手率=成交量/流通股數。這中間的流通股數是指這支股票中的總流通數嗎

有關股票換手率,很少有人可以清晰對它進行說明。80%的股民經常會出現一個認知混亂的情況,覺得換手率高就是出貨,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換手率是股票投資中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如果你弄不清楚,往往容易落入莊家設定的陷阱里,如果盲目跟庄的話,虧損必然十分嚴重。
在講股票換手率之前,先發放一波福利給大家,新鮮出爐的牛股榜單已經整理好了,利益敏感,隨時有可能被刪!趕緊領一下吧:【緊急】:3隻牛股名單泄露,或將迎來井噴式大行情!
一、股票換手率是什麼意思?怎麼計算?
我們先從換手意思入手,換手呢,通常指的是商品從一個人手裡買入或者是賣給另外一個人而進行的等價交易,那麼股票換手率指的是在規定時間內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能夠反映股票流通性強弱。
換手率的計演算法則:換手率=(成交量/當時的流通股股數)×100%
假如這么來計算,一隻股票總股本是一億股,某一天這只股票交易了兩千萬股,那這只股票當天的換手率就是20%。
二、股票換手率高或低說明什麼情況?
從上面的定義可以得出,股票的轉手率高則意味著股票的流動性好;換手率低也就說明這只股票的流動性差,關注的人少,成交量肯定很少。比如大盤銀行股的換手率是非常低的,因為機構是他的主要持股者,可以參與外部交易的籌碼數量非常有限,往往不會多於1%。
針對整個市場的走勢,有10%~15%的股票換手率能達到3%,所以,3%就成為了股票活躍程度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各位在進行對股票的挑選時,先選股票交易活動多的股票,這樣就不會出現讓你想交易又交易不了的情況。也就是說,能夠及時獲得市場信息非常關鍵。我常常用這個方法來查看股市方面的信息,股市信息都是時時更新隨時發生變化的,可以把握最為關鍵的一手情報,快來看看吧:【正在直播】實時解讀股市行情,挖掘交易良機
三、怎麼通過換手率來判斷個股是否值得投資呢?
那股票換手率一般在多少為合適?是不是越大才越有利呢?
不一定!要看具體情況。下面我就給大家支一招,利用下方的這張圖,你可以對出換手率處在一個什麼水平做個大致的判斷,能幫助我們能夠更准確的判斷和如何操作。

上面已經說了,3%無疑是換手率的一個分割點,每當低於3%的股票時,我們要暫時穩住不介入。超過3%越高就可以來明確地判斷這只股票漸漸有資金開始進場,3%到5%這個數值時我們可以少量資金進場。
5%至10%時,假如股票價位是處在底部,這就是在說明該只股票有很大的上漲概率,有可能這將是迎來一個拉升階段的開始,這時是填補倉位的好時機。其後10%到15%,相當於進入一個加速階段。
超過15%,這個就要注意了!要明白換手不是越高越不錯,價格在高位又出現了高換手率,這時候意味著主力已經在出貨了,假若你在這個時候進入,接盤俠就是你了。
如果你還是搞不懂怎麼去操作好,別發愁!這個買賣點提示利器特別好用,它可以鑒別莊家動向和主力資金流向,可以實時提醒你應該在哪個點進行買入賣出,直接點擊獲取就行:實時提示股票信號,一眼看清買賣機會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拾』 請問哪位有長期持有的股票嗎推薦一二支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A股市場最近走勢比較強勁,無論是上證指數還是深證指數,都已經創出了這兩年的新高,深證指數已經創出了2016年以來的最高點,但有些朋友還是在套牢過程中,比如有人還買的中石油,甚至是40塊錢買的,現在已經是四塊錢了,四塊錢,如果買中石油,風險不大,還有類似於中國中鐵,中國建築,這樣的低市盈率,大盤藍籌股,現在價格都不高,風險也不大,這類股票基本上都可以中長期持有,原則是不能跌破中長期均線,比如60平均線,還有一些具有題材業績不錯的股票,比如疫苗冷鏈相關概念的,重葯控股,市盈率也不高,有題材,有業績,還沒有大漲,未來都可以中長期持有,什麼時候放巨量不漲的時候就要出局了?當然能放巨量已經是漲過了,或者這類的股票跌破中長期均線,可以出局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中國石油股票資金流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賺錢的人有什麼特徵 瀏覽:354
手機如何裝股票信息嗎 瀏覽:259
平安認購匯豐銀行股票 瀏覽:531
股票有沒有量化交易軟體 瀏覽:504
st的股票有沒有轉成正常股 瀏覽:517
股票開戶子賬戶嗎 瀏覽:996
主力是如何操作股票的 瀏覽:596
寶力科技股票行情 瀏覽:350
股票重組多久改名字 瀏覽:540
股票賬戶是不是有兩個賬號 瀏覽:960
股票獎勵員工 瀏覽:802
普通員工能買自家股票嗎 瀏覽:753
錢在股票賬戶安全嗎 瀏覽:55
昨日7塊6左右的科技股票 瀏覽:833
最新股票收益計算器 瀏覽:790
excel宏獲取股票詳細財務信息 瀏覽:885
業績增長的軍工股票有哪些 瀏覽:29
哪種金融資產不能投資股票 瀏覽:204
做股票10次都賺錢 瀏覽:783
巨齒智能股票吧 瀏覽: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