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市值蒸發4000億之後,免稅龍頭中國中免還能再起飛嗎
市值蒸發4000億之後,免稅龍頭中國中免還能再起飛嗎? 相信很多股民都知道這支股票,中國中免,算是一個大牛股了,從剛開始上市的時候價格才幾十塊錢一股,到2021年6月份的時候股價最高的時候是420塊錢一股,漲了多少倍。但是從2021年6月份到今天股價已經跌到了200塊錢附近的位置,也就是說一年時間從高點下跌了百分之五十,算是腰斬了。很多人關心中國中免還能不能起飛再創新高呢。個人覺得短期的話,肯定是起飛不了,要是把時間拉長到五年,十年那就不好說。
B. 中國中免閃崩跌停,海南板塊潰不成軍,究竟發生了什麼
下午,著名白馬股我國中免股票價格忽然閃崩股票跌停,投資者猛然爆開了鍋。
中國中免閃崩跌停同花順數據表明,中午13點05分,我國中免股票價格逐漸暴跌,只是15分鍾,股票價格股票跌停了。被資產短暫性撬板後,我國中免或是封死了股票跌停。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日本執意要排核污入水,對於海洋經濟應該會造成一定沖擊。未來一段時間,許多消費者可能難以從心理上接受海洋產品,也極有可能不會再去海邊旅遊。這對於以海洋為依託的城市來說,自然不是好消息。此外,核污染對於未來地球的生態帶來什麼樣的變化,也存在很多變數。如果悲觀一點,雷可能就在排放的那一刻已經埋下。
C. 中國中免適合長期持有嗎
中國中免適合長期持有嗎?
四、大勢情況:如果大盤當天急跌,破位的就更不好,有漲停也不要追
在一般情況下,大盤破位下跌對主力和追漲盤的心理影響同樣巨大,主力拉高的決心相應減弱,跟風盤也停止追漲,主力在沒有接盤的情況下,經常出現第二天無奈立刻出貨的現象,因此在大盤破位急跌時最好不要追漲停。
而在大盤處於波段上漲時,漲停的機會比較多,總體機會多,追漲停可以膽大一點;在大盤波段弱勢時,要特別小心,盡量以ST股為主,因為ST股和大盤反走的可能大些,另外5%的漲幅也不至於造成太大的拋壓。如果大盤在盤整時,趨勢不明,這時候主要以個股形態、漲停時間早晚、分時圖表現為依據。
五、第一個漲停比較好,連續第二個漲停就不要追了
理由就是由於短期內獲利盤太大,拋壓可能出現。當然這不是一定的,在牛市裡的龍頭股或者特大利好消息股可以例外。
D. 5000億龍頭中國中免閃崩跌停,反映出了哪些問題
這反映出即便是這種上千億市值的白馬股也有爆雷的可能,大家投資股票需要謹慎一些。這段時間,A股在停止大跌後,負面效應依然沒有結束,幾乎每天都有一隻白馬股跌停,即便是中國中免這種五千億市值的公司,依然慘遭跌停。要知道,中免受益於海南免稅區的設立,其業績在過去一段時間,出現大幅的增長,未來前景也不錯,但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之下,中國中免集團股價出現崩盤,有機構出現大幅拋售。
E. 中國中免蒸發600億,這波跌停何時能迎來轉機
中國中免是全球第四大免稅業務運營商,是我國免稅店的龍頭企業,其全資子公司中免是唯一一家經國務院授權在全國范圍統計免稅的企業,2019年海免將51%股權轉讓給國旅後,國旅在免稅業市佔有率上升到85%左右。
4.16日當天跌停,市值直接增發600億元。
直接跌停原因是抱團資金出貨,無人承接導致。當日龍虎榜顯示內資機構狂賣8億出貨,但北上資金凈買入5億。但通過當天的大單盤口統計,超過30萬元的大單,凈流入超過20多億,許多出貨資金未上龍虎榜。
另外,現階段從大盤量能上看,只有7000億左右,而且從國家政策角度考慮,階段性放水已經結束,貨幣政策會逐漸收緊。縮量行情下,要帶動幾千億的大龍頭持續上漲幾乎不可能,現在的中免可以說沒有抄底價值。最好等橫盤震盪消化套牢盤後,做波段最好,技術比較差的,最好選擇幾百億的小盤股比較合適。
F. 中國中免港股發行價多少
發行價為300元左右。均價: 213.26;現手: 1207;換手率: 0.61%;量比: 1.54;最高: 219.47;漲停: 231.39;市盈: 37.58;總手: 11.83萬;總金額: 25.23億;市值: 4254.44億;最低: 206.00;跌停: 189.32。
拓展資料: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中免在國內的市佔率高達92%,被稱為「免稅茅(即免稅店行業的貴州茅台)」。回溯「免稅茅」的成立及過往,是其從「中國國旅」到「中國中免」的蛻變。
1、公開資料顯示,中國中免是由「中國國旅」更名而來,成立於1984年,是目前全球最大及成長速度最快的旅遊零售運營商之一,也是中國唯一經國務院授權、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免稅業務的中央企業。據其招股書披露,中國中免的業務涵蓋口岸店、離島店、市內店、郵輪店、機上店和外輪供應店,經營著195家店鋪,包括在29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經營的187間店鋪(覆蓋超過90個城市),以及8家境外免稅店。
2、同時,中國中免早在十多年前就叩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2009年10月,中國國旅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並在此後的十餘年時間里一路開疆拓土:2017年3月,以3880萬元的價格收購日上免稅集團有限公司51%股權;2018年2月,斥資15億元收購日上免稅行(上海)有限公司51%股權;2020年5月,斥資20.65億元收購海南免稅品有限公司51%股權。隨後,在2020年6月,原中國國旅全稱變更為中國旅遊集團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同時,原證券簡稱「中國國旅」變更為「中國中免」。
3、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政策紅利的促使下,中國中免進一步坐穩了自己的龍頭位置。自2020年6月海南自貿島方案出台開始,免稅概念股名聲大噪,作為A股唯一一家以免稅業務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中國中免市值由不足4000億元,一路上漲至超過5000億元。之後,免稅概念股的熱度逐漸消退,但中國中免仍然一路高漲,股價不斷突破歷史天花板,今年2月股價一度漲至每股403.78元,市值逼近8000億元,不到一年的時間,股價累計漲幅高達500%。
4、而中國中免的營收也不斷創出佳績。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中國中免實現營收分別為346.20億元,480.10億元以及525.9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23.3%。同期凈利潤分別為38.67億元、54.71億元、71.1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35.6%。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按照零售銷售額計算,中國中免的全球排名在過去10年不斷提升,從2010年排名的第19名提升到2015年第12名,並於2019年進一步升至第4名,2020年則位列全球第一。2020年,按照零售銷售額計算,中國中免佔全球旅遊零售行業市場份額的22.6%。
G. 中國中免股票明天繼續跌嗎
1、12月20日,中國中免下跌2.20%,收報212.50元,成交16.7億元,換手率0.40%,波幅2.39%,成交量0.90。今日中國中免主力資金(超大單+大單)凈流出2.08億元,連續六天凈流出。前一交易日主要資金凈流出3.34億元,環比增加37.56%。
根據過去一年的數據,該股主力連續六天凈流出後,次日下跌概率為75.00%,平均跌幅為0.70%。該股近五個交易日累計下跌7.29%,主要資金累計凈流出13.12億元,其中一個交易日為股價上漲時的凈流出;近20天主力資金累計凈流出25.63億元,其中凈流出天數為14天。該股主力凈額佔比0.05%(主力資金凈額/當前市值),A股市場排名2221/4710。
1、此外,此前,中國免稅與上海機場就免稅業務運營費重新談判,達成協議並簽署了補充協議。因此,原計提的減值准備可以轉回,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影響為11.4億元。剔除這兩項一次性收入的影響,第三季度歸屬於中國免稅母公司的凈利潤僅為12.52億元。從這一點來看,中國封出限價並不奇怪,因為其離島免稅等主營業務的表現不如市場預期。更令人擔憂的是毛利率的大幅下滑。三季度,中國自由毛利率僅為31.27%,較上一季度的37.52%下降6.25個百分點。此前,毛利率也在二季度大幅下滑。
2、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原因寫在太平洋的一份研究報告中。 1、消化存貨,避免減值損失。為應對海南銷量的快速增長,公司2021q1庫存較2020q4增加25.3%,Q2Q3庫存達到190億元198億元。在國內疫情影響公司銷售時,為避免大量庫存減值,公司開展線上線下大型促銷活動。 雖然三季度免稅島線下銷售額有所下降,但線上業務增長明顯,線上業務利潤率相對較低,拉低了整體毛利率。四季度將是海南旅遊旺季。去年四季度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為29.76億元,毛利率接近40%。
3、一般情況下,華夏自由實現這一盈利目標並不難。不過,按照目前的毛利率水平以及三季度營業收入的同比下滑,國行在全年業績上難以「達標」。當然,這樣的龍頭股被高估了。 11月1日跌停前,中國5240億元的市值對應2021年市盈率約47倍的估值。當業績增速放緩時,市場情緒低迷,資金回籠順理成章。
H. 中國中免突然跌停,市值蒸發多少
蒸汽蒸發應該是以百億為單位計算的吧,詳細情況可以計算一下。
I. 中國中免為啥股票狂漲
硬邏輯為王
2020-07-19 00:37:11 東方財富iPhone版
關注
中國中免,到底為什麼這么牛逼?
買股票,一定要知道在買什麼。最近中免換手率奇高,很多人都是看到免稅股價爆發沖進來的。莫名其妙我們成了隊友,那麼下面我就和你們說說買中免需要知道的事。
我分析公司的框架主要是從以下四個角度,如果你只對其中一部分感興趣,可以直接到相應的章節:
1. 公司大事錄
2. 營收利潤變化
3. 行業前景
4. 業務看點
公司大事錄
公司原來叫中國國旅,所以很多人都以為她是搞旅遊的。其實不是,公司08年成立的時候確實是旅行社業務+免稅業務的組合。並且以旅遊業為主,免稅為輔的結構業。
11年海南島的離島免稅政策落地國旅在三亞的市內的免稅店才開張。他那個時候呢,免稅業務還沒有開始發力。直到14年的時候,三亞海棠灣國際免稅城項目開張,國旅的免稅還是根本追不上他旅行社業務的。
但是17/18年的是個轉折點,發生了一件大事! 國旅收購日上免稅(中國)和日上免稅(上海)51%的股權,那之後國旅的免稅業務宣布正式爆發。這一年開始中國國旅就開始掌握北京首都機場上海虹橋機場,上海浦東機場三大機場的免稅店,同時,在國內的免稅市場的份額佔到80%,並成為全球排名第四的免稅企業。18年的中國國國旅是今天的中國中免的前身,隨著他免稅業務的比重上升而持續走高。所以可以這么理解,免稅是一個比旅遊更好地一門生意。然後到了2019年的時候,公司已經完全剝離旅行社的業務了,你可以從下面這張圖里看到到了2019年的時候,國旅已經徹徹底底變成一個免稅公司了他的旅遊服務收入已經佔比微不足道,所以2020年的時候,公司索性更名叫做中國中免,其實就相當於他和過去Say goodbye了。
從營收利潤的電話來看,國旅的業績是非常優秀的。09年到2019年10年間業績變化。雖然他的主業已經從旅遊變成免稅。但是基本上從營收上/利潤上看,沒有斷檔。你看不出一個非常明顯的轉折。可以說,國旅的改革是非常成功的。具體數字不贅述,中國中免得免稅分為三大塊:一塊兒是機場免稅店;第二塊是離島免稅店;第三塊是境內外的市內免稅店。
我們把三塊業務一塊塊拆開來看:
A. 機場免稅店對他的營收貢獻是60%。但是,利潤貢獻了只佔30%。所以可以看得出機場免稅店的生意明顯是凈利率比較薄的一個生意。只是現在來看國旅還是擺脫不了機場免稅店的,因為畢竟營收佔比在那兒嘛?未來機場免稅也是中免必須拿下的一塊生意,原因後面再說
B. 利潤比較高的還是離島免稅店的生意,你看營收貢獻30%利潤貢獻60%。很明顯那是未來的重點
C. 市內免稅不成氣候
為啥機場免稅店利薄,主要還是因為機場租賃費太貴了!機場租賃費用過高,其實已經碾壓其他的費用導致公司凈利潤沒有隨著毛利率一起高速增長。同期毛利增長了20%,凈利只增長了1%。
所以說免稅是一個好生意,但是就是中國中免這樣的免稅龍頭面對機場也要被剪羊毛。
行業前景:
免稅行業是絕對的朝陽行業,因為不管是從中國國內的情況來看,還是國際的情況看免稅都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國內免稅還是很初級階段,你看國人每年的免稅消費2200億中1800億在境外,境內的只有400億,隨著中國免稅行業的發展,境外的消費迴流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同時縱觀全球你去看國際的免稅行業,也在保持穩定的增長。雪道很長,雪很厚。
同時的縱觀國際整個免稅有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趨勢,強者恆強。中國中免已經占據了有利地位。
機構測算的國人境外免稅可預期迴流部分 700 億元(占目前國人境外免稅消費 38% )。我看了下算的還是蠻嚴謹的。但具體能迴流多少,我不在意,業績自然會給出答案。
業務看點:
1. 三亞離島免稅 ——> 支柱業務:利潤的主要來源
國旅現階段的業務主要還是看他的三亞離島免稅。三亞國際免稅城一期是14年開的,然後三亞國際免稅城二期是19年開業。因為疫情的原因其實三亞國際免稅城二期可以看作是最近才剛剛開業。
三亞離島主要就是看他的購物轉化率和客單價能不能再往上。
進店率是穩定,購物人次提升,就能夠帶動購物轉化率的提升。
那目前他購物人次的現狀是什麼呢?快速提升中
三亞國際免稅城二期開張也是為了增加購物市場,提高轉化率。
要想提升客單價。只有兩個方法第一個就是提高免稅的額度,但這個方法在18年的政策已經顯示出他的邊際效用遞減。第二個方法,也是目前看來最有效的是擴大免稅品的種類。市場2020年6月海南新政後看好,主要是他擴大了商品的種類,這一點對可提高客單價還是很有幫助的。
2. 海口離島免稅 ——>未來有望成為支柱業務
海口離島免稅的話是未來有望成為支柱產業,但是目前還不成氣候。海口一個機場店,剛剛由中免供貨,下半年可能會並表,並進來的是盈利還是虧損不好說。同時現在還有一個市內的免稅店,這個市內免稅店了主要還是島內的人在購買。2022年他才會搬遷到現在在建的海口國際免稅城。這個海口國際免稅城,將來是全世界最大的國際免稅城,這應該是中國中免一個中遠期的核心增長點。
3. 北京上海機場日上免稅 ——>力求保持現狀
北京和上海的機場免稅是大家接觸最多的,其實中免在這一塊兒的目標就是力求保持現狀。因為事實上這兩塊業務成本確實挺難壓縮的,他的開支主要是在機場租賃費用上。此路是我開,任何免稅企業對於機場都沒有太大的話語權。
之前我們也看到了,機場免稅凈利潤率不高為什麼還要做呢,聚焦離島免稅不是更好?其實機場免稅是一個很核心的競爭力,你可以把它看成護城河。
機場免稅不是來盈利的,而是重在走量,渠道那兒進貨的時候有規模優勢成本就低。所以哪怕不賺錢,他也是一定要做,因為這樣可以壓低它的成本,讓他的離島免稅店更賺錢。國內只要機場免稅在中國中免手裡就沒人能挑戰她的行業地位。
4. 市內免稅店 ——>錦上添花
J. 中國中免股票還有上漲空間嗎
1、中國中免股票價值158倍(TTM),自2020年4月以來累計上漲333.04%,近期股價最高至311.4元/股,仍保持「我要漲」的態勢 「超級賽亞人」是從前國旅中解放出來的中國。不過,如果你一邊看中國的中國自由保險的財報,一邊看它的走勢圖,恐怕你心裡很難不敲幾下鼓,因為中國的中國自由保險似乎沒有足夠的理由。無論是從近幾年業績增長的真實情況,還是從今年三季度的業績來看,保險崛起「炸天」。當然,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未來的成就。畢竟,股票投資是未來。在接受紅色周刊記者采訪時,部分專業投資者表達了對它的持續樂觀態度!其股價大幅上漲的背後,還有私募基金和知名的牛三。一方面是「昂首挺胸」瘋狂上漲的「姿態」,另一方面又是一些「慘淡」的業績狀態。那麼,免稅行業「大佬」股價的大幅上漲是其核心資產價值的表現
1、中國免稅是2008年3月由中國國旅總公司和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和部分不動產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可謂是擁有「金鑰匙」的企業,生來就擁有稀缺的免稅牌照。憑借這一獨特條件,於2009年10月,即成立第二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交易。
2、憑借免稅牌照的「王牌」,中國免稅一路暢行無阻。 2018年至日本免稅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這也是他們的第二個免稅牌照。 2019年也成為全球第四大免稅企業,占據中國免稅行業80%以上的市場份額。
3、在隨後的2019年年報中,中游表示,為避免上市公司與中游旗下子公司發生實質性同業競爭,中旅集團承諾將立即啟動將海南自由公司51%股權注入該公司的流程。海南省國資委將其持有的海南自由公司51%股權無償轉讓給中國旅遊集團後的上市公司。最終,於2020年5月,順利完成對海棉公司的收購,從而獲得第三個免稅牌照。